15年能有多長?他是一個人壽命的20%,他是一個國家發展的4分之1,他是我們可愛寵物的一生,也是整個相機產業中非常短暫的一瞬間。但是這個15年卻有著對我們不一樣的意義,他是整個數位相機的走向普及化歷史,也是整個中關村在線的歷史。在這個中關村在線成立15周年的日子裡,筆者特別給大家整理了這15年來的15臺具備歷史意義的相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5年的15臺經典相機
數位相機出現其實已經很久很久了,不過大概成熟只能算是15年,畢竟在之前的數位相機,不僅反應速度緩慢的難以讓人接受,存儲介質等等方面也是頗為奇怪。至於數碼單眼相機在尼康D1出現之前怎麼看都是拼湊出來的產品,所以說我們認為具備實用價值的數位相機歷史大概就是15年。
索尼Mavica系列是一個時代的標誌 雖然現在看來那個時代叫做不成熟
而這15年,我們中關村在線也從一個每天去賣場找行情的網站,慢慢發展為一個涉及到整個科技領域的大網站。一個15年的網站,恰好可以見證整個數位相機行業這15年的發展,就讓我們一起來在短短的篇幅內,回顧一下這15年來數位相機市場到底有著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9年:尼康D1
真正意義上一體化的數碼單眼相機出現其實只有15年的歷史,而代表他們出現的標誌性產品就是尼康D1,尼康D1出現於1999年,是一款專業級數碼單眼相機,APS-C規格CCD傳感器262萬像素在現在看起來實在是太低了,在當時卻是一個非常高昂的數字。尼康D1還擁有繼承自尼康F5的專業級5點自動對焦系統以及超過1000張的續航能力,機械電子混合的1/16000s快門速度更是可怕(雖然後來被證明是一個失敗的設計),總而言之,尼康D1是那個年代新聞記者的最佳選擇。
歷史意義:第1臺完整意義上的數碼單眼相機
2000年:康泰時N Digital
當時的數碼單眼相機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傳感器無法達到膠片36mm×24mm的尺寸,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非全畫幅,不過早在2000年世界上第1臺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就出現了,那就是康泰時N Digital,他使用了來自飛利浦的610像素CCD傳感器,同時也使用了特別奇怪的X型對焦系統,不過由於傳感器畫質實在是比較差勁,再加上當時價格高達50000元人民幣的水平,叫好不叫座也就不是什麼意外了。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臺量產的全畫幅數位相機
2001年:佳能EOS-1D
之後數位相機市場依舊沒有太在意全畫幅這件事情,不過所有人都看到了新聞行業對於相機具備十足的購買力,所以在2001年佳能推出了旗下第1款專業級單眼相機1D,這也是佳能唯一一款沒有使用自產CMOS傳感器的數碼單眼相機,這臺相機使用了406萬像素APS-H規格的CCD傳感器,擁有當時最快每秒鐘8張的連拍速度以及45點對焦系統,這臺機器的出現一瞬間引領了整個新聞市場的風向標,也可以說是那幾年新聞記者最愛的機型。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臺高速數碼單眼相機
2002年:佳能EOS-1Ds
康泰時N Digital的出現激起了大家對於全畫幅相機的懷念,不過由於傳感器成本問題各大廠商仍然沒有推出靠譜的全畫幅相機,直到2002年佳能1Ds的出現。佳能1Ds使用了1099萬像素的自產CMOS傳感器,同時也使用了佳能引以為豪的45點對焦系統以及絕對堅固耐用的專業級機身,當然了60000元人民幣的售價也是一個絕對高昂的數字。不過相對康泰時N Digital,佳能1Ds無論是畫質還是綜合性能都比康泰時N Digital好太多太多了,自然也成為了那個年代專業級用戶的必備品。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臺具備實用價值的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
2003年:佳能EOS 300D
在2003年以前,數碼單眼相機一直處於高高在上的位置,想要一臺便宜的數碼單眼相機根本不可能有,不過在2003年佳能300D正式發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宣告了數碼單眼相機平價時代的來臨,300D以不足10000元的入門級售價,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其使用的600像素APS-C CMOS傳感器以及7點對焦系統也遠遠超越當時相似價位的其他機型,自然很受重視。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臺普及型數碼單眼相機
2004年:愛普生R-D1
旁軸相機一直是很多人的夢想,在那個年代大家也不知道什麼是微單,2004年愛普生推出的R-D1是世界上第一臺可換鏡頭的旁軸數位相機,也是當時尺寸最小的可換鏡頭相機。愛普生R-D1使用的依舊是索尼最為傳神的APS-C畫幅602萬像素CCD傳感器,徠卡M卡口也是當時幾乎所有135旁軸相機的標準配置,不過作為一臺旁軸相機,其餘的自動化功能也就非常弱了,不過這仍然不阻礙愛普生R-D1成為一臺裡程碑式的相機。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臺旁軸數位相機
2005年:佳能5D
2005年是整個影像圈歷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刻,因為這一年發布了一款最具意義的產品,那就是佳能5D,佳能5D直接將全畫幅相機的價位從5萬元這個段拉低到2萬元之內。這臺相機使用了1272萬像素的全畫幅CMOS傳感器,其畫質表現堪稱當時最強之一,只是諸如對焦、連拍等等系統的表現實在是一般。不過只要畫質好就能解決很多東西,這也是佳能5D存在的最大意義。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臺非專業級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
2006年:適馬DP1
2006年是一個相對平靜的一年,這一年的確也出現了不少不錯的產品,但是稱得上革命性的其實並不多。這一年筆者印象最深的還是適馬DP1,雖然適馬從SD9開始就使用了頗為神奇的X3傳感器,不過讓大家認識X3傳感器還是在DP1上,這一臺體積非常小巧的相機使用了一塊接近APS-C畫幅的465萬像素傳感器,其100%畫質的紮實程度讓我們感覺到震驚。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臺X3傳感器普及型相機
2007年:尼康D3
之後便是2007年,尼康發布了旗下第3代專業級數碼單眼相機D3,這也是尼康自己的第1臺全畫幅相機,D3使用了僅為1205萬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以及全新的51點對焦系統,當然最為驚人的就是其最高ISO 25600的感光度。實際上尼康D3也是整個行業中第1臺以高感作為第1賣點的相機,其高感表現的確讓我們感覺到他的不一樣之處,絕對算是開創時代的產品。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臺超高感數位相機
2008年:佳能5D Mark II
2008年可以說是相機多媒體時代的開端,第1臺能夠錄像的單反是尼康D90,但是真正讓單反攝像普及開的卻是佳能5D Mark II,這臺相機所採用的2102萬像素全畫幅CMOS傳感器不僅具備了很好的畫質表現,其1080p視頻素質也是同時期所有同類產品中最好,一時間甚至掀起了做視頻工作室不買5D Mark II就是落伍的說法,所以說5D Mark II絕對是相機多媒體化的一個先鋒級產品。
歷史意義:單反拍攝視頻的真正開創者
2009年:尼康D3s
2009年又是一個相對平靜的日子,如果非讓我們找一臺比較出色的相機,那我想就是尼康D3s吧,這是第1臺將高感挺進6位數的相機,也是至今為止單像素高感信噪比無法逾越的高峰。不過D3s在其他地方相對D3沒有任何的進步,而且其低感寬容度表現和色彩表現也不夠讓人滿意,不過總歸高感是很多人想要的東西,所以尼康D3s也具備著相當的歷史意義。
歷史意義:目前世界上單像素高感畫質記錄保持者
2010年:索尼A55
2010年相機市場依舊發展著,隨著傳感器技術慢慢遇到瓶頸,整個相機再也沒辦法發展的如此快速了,不過在這一年索尼發布了一款非常特別機器,也就是固定式半透鏡單電相機A55,這臺相機採用了非常特殊的半透鏡技術,對焦系統可以在100%的時間保持工作,對於追焦尤其是視頻追焦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過半透鏡對於畫質的影響一直存在,所以這東西也算是各有利弊吧。
歷史意義:世界首臺固定式半透鏡單電相機
2011年:尼康V1
之後時間就到了2011年,在這一年尼康給我們帶來了一款非常特殊的相機,那就是尼康V1,與尼康V1同時出現的還有尼康1系統,這款以1英寸傳感器作為底片的系統,最大特色是具備極高的對焦、連拍速度。當然了尼康V1也有一個生產上的特性,那就是超高集成度,尼康V1的傳感器集成了完整的快門、成像、對焦、轉換系統,而且具備很好的外部兼容性,所以說這臺相機在整個產業上的意義更加全面。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個全集成CMOS傳感器
2012年:尼康D800E
2012年是相機產業全面爆發的一年,有不少機器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過要說最具備歷史意義的肯定就是尼康D800E了,這臺機器採用了反向低通濾鏡設計(等同於無低通濾鏡效果),3615萬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也帶來了非常極致的畫質表現。而且D800E在對焦等等方面完全繼承了專業級相機D4的設定,同時也具備了諸如HDMI無損輸出,USB3.0等等諸多新功能,可謂是135低感畫質的極致相機。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臺挑戰120相機畫質的135數碼單眼相機
2013年:佳能70D
至於去年,由於整個相機產業受手機衝擊頗為嚴重,再加上2012年的相機爆發實在是過於集中,所以相對來講顯得略微弱化一點。這一年最為亮點的相機筆者覺得還是佳能70D,這款產品的主傳感器使用了全像素雙核設計,這也是目前一套比較好權衡畫質以及對焦速度的設計。畢竟現在主傳感器對焦功能是重要發展點,微單相機想要獲得優秀的用戶體驗,類似的設計極為重要。
歷史意義:世界上首塊成像對焦像素一體化的CMOS傳感器
今年你認為哪臺相機最重要
今年已經是2014年了,數位相機市場依舊波瀾不驚的發展著,這幾年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劇烈變化,行動裝置的衝擊以及產業技術的瓶頸都是我們無法逾越的點。不過在今年我們依舊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東西,比如適馬DP2 Quattro所使用全新概念的X3傳感器就給我們帶來了非常不一樣的體驗,在提高解析度的基礎上同時提高高感是很多人的願望不是嘛?
適馬DP2 Quattro代表了一個影像業發展的方向 就是極致畫質的所在
不過現在的相機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相機了,相機的根本是記錄那些美好的瞬間,而現在的手機已經可以輕易做到這一點,相機未來的發展肯定是為了那些專業人士,最起碼是對於畫質有一定要求的人士準備的。不過為了儘可能多的爭搶市場,相機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是更加易用化,這畢竟這才是真正迎合用戶的方向。
而三星GALAXY K Zoom也代表了這個行業的另一個方向 那就是越來越好的易用性
關於15年的15臺相機,筆者也就說到這裡為止了,稍後我們還會給大家帶來更多15年相關的內容,如果您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也請在文章下方留言。也請您多關心我們ZOL中關村在線的15周年活動,相信您一定能從這次活動中找到不少自己所愛的東西。
整個數碼單眼相機的歷史其實只有15年,看看這15年,我們可以領悟到很多與這個產業相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