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究竟哪家強?肯定不是那藍翔!2014年,影像大年,各個廠家都拿出了眾多靠譜、給力、新奇或者情懷的產品,誰才是2014年最好的相機?哪家製造了2014年最值得肯定的產品?這次我們就把這些2014年的產品紛紛擺上臺來,交給我們的影像編輯們,來看看大家討論後誰才是2014最好的相機。
多聊使用少談性能 相機新品大亂鬥
眼看著2014年就要過去了,而我們的大亂逗節目也成功的走(cheng)過了一年的時間。隨著2014年的即將結束,2014年的第一季大亂逗節目也走向尾聲。那麼在今年的最後,我們也特地為大家帶來大亂逗的特別節目,既然是年終特輯,那麼一定要符合我們的特色,那就是要大!要亂!要逗!而2014年這麼多相機,誰才是真正贏得DCDV部門影像編輯們一致認可的最強相機呢?詳(pin)細(zui)的(de)還是留著視頻之後再說,先來看看這期的視頻內容吧!
相機大亂逗年終特輯(PS:時間稍長,還望大家慢慢看~)
這次大亂逗的主題就是:大亂鬥!在2014年推出的相機和鏡頭新品都在我們的評(tu)選(cao)範圍內。為了做到「公(zi)平(ji)公(xi)正(huan)」,這次我們就讓DCDV中不同品牌的擁躉(也就是各位編輯了)來拿起自己認為最好的相機,好好拍拍照,同時也用過照片和使用感受來聊聊誰才是好相機。而經過一番選擇後,下面我們先來公布一下站到決賽賽場的選手:
畫質黨(高像素、寬容度):尼康D810
性能黨(對焦連拍強):佳能EOS 7D Mark II
情懷黨(長得漂亮、操控爽):富士X-T1
便攜黨(體積小巧):奧林巴斯E-M1+40-150mm f/2.8
看到參賽選手大家可能會有些疑惑,怎麼沒有索法的身影呢?原因很簡單……A7 II出的太晚了,編輯部的小夥伴們還沒有詳細的使用和測試過這臺相機。想了解我們怎麼評(tiao)價(kan)它,還是等到評測以後吧。
換個思路,我們來看看2014年最好的數位相機
主菜基本介紹得差不多了,下面我們就分開來詳細聊一聊,從各位資深用戶的角度來看看這些相機都有哪些特點和槽點,2014年推出的相機中,誰才是最好的相機。
註:下文滿滿的主觀感受,包含「放毒」、「剁手」、「買買買」等因素。同時,由於是挑最好,因此價格問題不在考慮範圍內(談價格就成性價比了,而性價比和真正意義上的好是兩個概念)。
畫質、畫質、還是畫質! 高像素是王道
提名機型:尼康D810
編輯觀點:在今年發布的相機裡,要我來選,肯定是D810。身為鐵桿尼康粉,當初選擇尼康絕對是有其原因的!高像素帶來的高解析力,讓你知道什麼才是風光片細節的感動。不僅如此,喜歡懷舊還有大批的老鏡頭無需轉接直插直用哦!
什麼叫細節的味道,什麼叫高像素的感動,這就是D810!
龔明:高像素!高寬容度!拍風光最愛這些
傳感器的高性能的確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
誰能代表如今135數位相機的最高水平?除了D810還有什麼選擇麼?(當然是沒有!)最高的像素+最強的寬容度=最佳畫質,絕對是畫質黨和100%放大黨們的福音。135畫幅的價格讓你感受120的感動,改換「耐克標」的尼康就是這麼犀利。
很多細節設計彰顯出傳統影像大廠的功底(D810專用線材保護扣具)
別以為只有索尼刷機身、尼康在2014年刷得不比任何人慢。而D810則絕對是2014年尼康的最良心之作之一(為什麼不選D750?因為有D810啊!)。畫質是衡量相機素質不變的主旨,而這方面D810則絕對是現在的最強沒有之一。單這一條,就足夠了!
D810拍攝作品(作者:龔明)
D810拍攝作品(作者:龔明)
更好的性能,意味著更多的可處理空間。這意味著,同樣的拍攝條件,通過高性能的傳感器和處理器,我們得到的照片可以有著更好的成像效果。如今的技術進步讓我們不僅有了照片整體觀感的感覺好,還有了每一個細節的細膩和精緻。這才是攝影技術發展所追求的,單這就足以證明尼康D810是2014年的最強相機。
速度、準度、專業度! 旗艦就是夠高調
提名機型:佳能EOS 7D Mark II
編輯觀點:哎~~噢~~~不錯喲~~~擦,真牛!~~~ i like it——7D Mark II
要速度有速度,要準度有準度,就是這麼牛
陳帥:7D2!要得就是一個爽字!
讓你們老說我大佳能擠牙膏,這次一擠擠一管!7D2這機身性能是什麼級別?絕對的APS-C畫幅中最強,妥妥兒的旗艦級(機身性能挑戰1DX不是夢)。當你還在糾結15個十字對焦區域還是19個十字對焦區域比較好的時候,佳能告訴你:別選了,所有對焦點都是十字的哦,而且有65個哦,現如今135數碼單反中無出其右哦!好吧,在這種時候你必需承認——姜,還是老的辣!
這麼多的對焦點讓人都有點兒適應不不過來,而且還全是十字的!
當然,單眼相機的逼格這種東西,除了對焦夠省心,還得快門按著爽。10張/秒的速度絕對滿足你對速度的需要。想要享受「謀殺快門」的快樂,這絕對是最佳選擇之一。那種開啟連拍按住快門不放靜靜聆聽快門聲的感覺——根本停不下來。
拿著舒服,佳能從中高端單反這一級開始操控和人體工程學設計總能體現出優異的成熟度
但鑑於參數這種東西已經說得大家麻木了,我們來說點兒別的——操控。對於什麼是好的相機操控設計,標準很簡單:拿著順手,上手方便,按鍵和撥杆都待著它們應該出現的位置上。顯然佳能是深諳此道的,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我們吐槽各種相機手感的時候,當尼康已經膝蓋中槍,索尼已經被打成篩子,佳能卻總能免於中槍的原因之所在。
佳能7D2拍攝作品(拍攝人:陳帥)
佳能7D2拍攝作品(拍攝人:陳帥)
所以,什麼叫旗艦,旗艦就是各方面都給使用者以絕對的信心,各方面都給使用者以更多的便利。無需擔心相機的任何表現,專心在取景框內完成拍攝,這才是攝影師對器材的終極追求。糾結畫幅問題?不好意思,等你先能追上焦完成對焦再說吧!所以,這才是2014最好的感動!
復古的味道、膠片的情懷 攝影師的玩具
提名機型:富士X-T1
編輯觀點:專業?高像素?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覺!相機從來不只是工具,夥伴、朋友,這才是攝影師需要的!何況,誘人的各種定焦大光圈鏡頭你有麼?這麼精緻的外觀設計你有麼!
文藝,復古,膠片色彩,機械感,這才是攝影師最好的玩具
高君義:設計感,高素質鏡頭,X-T1是個很棒的復古機
富士X-T1的EVF有多好,那真是誰用誰知道
富士相機可謂是滿足了我等一大票手動操控黨的需求。如果說索尼代表著現在的理性派,那富士則可謂是感性派的一大代表。有人喜歡漂亮的數據,也有人喜歡熟悉的操控手感和味道。那麼作為一個喜歡玩兒相機、喜歡拍照片的人究竟用哪種?筆者還是傾向於後者。
富士X-T1絕對滿足手動控的需要
從使用者角度來看,相機從來不只看性能,這還是一種談感情的機器。富士X-T1剛好帶來了那種既保持高效同時又保有傳統感的相機,傳統的機械式操控設計、復古的外觀、多種多樣的定焦鏡頭,這都帶來了一種攝影感受的回歸(玩兒過膠片的朋友,相信你們都懂)。
富士大批的高素質定焦頭絕對是攝影愛好者的大愛
當然除了感覺,其他方面富士也不會讓你失望。X-Trans系列傳感器一直以優異的畫質表現著稱,而XF系列的鏡頭更可謂是眾鏡頭群中整體素質最為優秀的(簡而言之:沒有狗頭!)。不僅如此,富士X-T1相機的JPEG直出的色彩和清晰度表現都可謂是現如今最佳。那麼你還想要什麼其他的呢?
富士X-T1拍攝作品(作者:高君義)
富士X-T1拍攝作品(作者:高君義)
有人要說全畫幅?全畫幅是好,但前提是你有襯得上全畫幅的鏡頭。靠著轉接其他鏡頭來擴充鏡頭群……怎麼看都有些傷感啊!富士雖然是APS-C,但是鏡頭群則完全讓人放心:廣角、長焦和大光圈一個都不少。怎麼樣,這絕對算得上是2014年最佳了吧!
便攜的魅力 夠小巧的長焦大光圈鏡頭
提名機型:奧林巴斯E-M1+40-150 f/2.8
編輯觀點:既然是M4/3機型腦殘粉,機身自然要選最好、最高級別的E-M1!機身五軸防抖系統配合40-150mm f2.8鏡頭,手持拍攝不叫事兒。這年頭對焦速度和精度能媲美單反的,也就我大奧巴了。等效80-300mm,還有恆定f/2.8,折服於奧巴的光學實力吧!
一顆圓你攝影路上328之夢的鏡頭——奧林巴斯40-150mm f/2.8!
陳亮:小巧、便攜、防抖省心,E-M1就是這麼全能(A7 II臨時代替一下~)
不只是機身,鏡頭和機身的組合才算得上是一個完整的拍攝系統。為什麼選擇E-M1+40-150?太簡單了,夠小巧、長焦長、有防抖,相機不能沒有長焦,就是這麼任性。
這個遮光罩可以愉快地玩上一下午,根本停不下來(旋轉推拉的樂趣)
對於M4/3系統而言,我們終於又有了一個擁有恆定大光圈的長焦鏡頭可以選擇。而且是有著等效80-300mm的焦距和f/2.8的大光圈,對於長焦控而言,這可以算得上是買買買的目標了吧!不僅如此,作為一枚80-300mm的鏡頭,奧林巴斯的長炮的體積也相當迷你,當你發現它比傳統的70-200mm f/4還要小一大圈的時候,怎麼都會臉上露出笑容了吧。
五軸防抖效果還是奧巴好!
至於為什麼選配E-M1?長焦不能沒有防抖啊!E-M1的五軸防抖很好的解決了長焦安全快門的問題。至於為什麼不考慮E-M5?因為E-M1無論是操控的專業性,還是配合長焦時手柄的握持舒適度都明顯更具優勢啊!
奧林巴斯E-M1拍攝作品(拍攝人:陳亮)
奧林巴斯E-M1拍攝作品(拍攝人:陳亮)
而作為一款能讓人喜歡的產品,除了本身性能外,一定要做到:長得好看,用料良心,而這方面奧林巴斯從來沒讓人失望過:無論是質感、操控,還是材料選擇、加工精度,這枚40-150mm f/2.8都可以算得上是「業界典範」了。大家都這麼踏踏實實設計製造長焦鏡頭,才是消費者的福音啊。
還需努力 關於沒入選的幾位小透明
當然了,其實今年真的還有不少產品。那麼為什麼對另外幾臺相機我們DCDV的編輯們在糾結了許久後還是放棄了呢?為什麼我們的小夥伴都不選擇它們呢?下面開啟吐槽模式來好好說一說。
NX1相較於其他幾家的旗艦微單還是有些顯得慢半拍
三星NX1:畫質好,操控好,鏡頭分量更是好(真的很有分量)。可惜,沒人知道....再者,相機反應速度是不是該再快點?
說起NX1,其實它真的有驚豔到DCDV的小夥伴們。從畫質上來看新相機無論是解析力、寬容度或是高感控噪都可謂是現如今APS-C機型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寬容度,相當好)。新相機也一改NX系列一貫的塑料感,紮實的手感(真的非常沉)和做工的提升都讓人對它非常滿意。但是相較於其他旗艦無反,使用時它總是讓人覺得慢半拍。再者,知道它的人真的還不夠多(有些缺乏品牌認知度),想要闖出自己的天地,還是需要時間的。
綠色呼吸燈對機身配色還是很有要求的
再次為賓得用戶呼喊:說了這麼多年的全畫幅去哪兒了!
賓得K-S1:對不起,你已經叫理光了,那麼除了刷燈刷油漆是不是可以也刷刷數據?還有,說好的全畫幅呢?
賓得今年對影像行業的貢獻更多還是來自那臺中畫幅的645Z相機,至於135領域,K-S1換了新傳感器這點值得肯定,不過改玩兒LED燈光效果還是有些讓人有些反應不過來。而且的確不是什麼配色都能HOLD住個綠色的燈光效果。當然,最重要的,說得都快天荒地老的全畫幅去哪兒了!
索尼A7/A7R這前撥輪和EVF外觀怎麼看都有些違和……
索尼:數據真好看,操控真虐心;既有黑科技,也有黑邏輯(當然,需要說明A7 II改進很多,可我們還沒有深度測試完畢,等踏踏實實用完測完,我們再單獨聊它)。
A7和A7R的塑料卡問題的確讓人覺得不厚道,好在A7S和A7 II終於換回金屬了
索尼出現在這裡的確是有些奇怪……恩……為什麼呢……首先是A7/A7R/A7S的操控給我們的確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年頭沒見過這麼彆扭的了……),再有就是A7/A7R「塑料卡金屬口」這個事兒的確是讓人印象減分(好在,後代改進了~),還有那個怎麼看都是硬安裝上去的取景器和各種波輪……當然,價格方面索尼A7的確「做得夠絕」,但便宜不代表能讓人喜歡。倒是年底推出的A7 II在操作設計上漲分不少,我們詳細測試使用後會再找機會跟大家聊這款相機。
對索尼A7 II我們的確有不小的期待,它的故事,我們在詳細測試完之後再跟大家聊……
多說兩句,索尼A7的鏡頭群如今也是一點點發展起來了,但是距離成熟還是有著很多路要走。無論是拼畫質還是拼光圈拼體積,FE卡口的鏡頭群現在都不佔什麼優勢。哦,對了,是不是還有個QX系列?額……它究竟是相機還是掛件?說是相機,它操控起來有些奇怪;說是掛件,這體積也太大了吧!
拋開價格看好壞 往往發現真問題
好吧,小夥伴們爭論了半天,也沒能得出個什麼像樣的結果。無論是誰都很難說服誰,但從這個話題而言,沒有結果或許才是最好的結果。每個人都有最喜歡的選擇,並可以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不正是我們對最好相機的定義麼。
當你開始「有錢、任性」時,你往往真的在挑好相機
用相機的人對相機往往有著不同的需要,有人喜歡極致性能表現,有人喜歡舒適的操控體驗,自然也就會有有喜歡外形漂亮的。現如今可以定義為好相機的產品畫質水平基本都達到了一定高度,這時廠商所推出的不同針對性產品,才能讓不同的用戶選擇出自己真正喜歡的好相機。
我們肯定和認同索尼在全畫幅普及上的貢獻,正因此我們才希望索尼能做出更好的相機
鏡頭群是我們對系統相機非常重視的一個部分
速度,精準,爽快的拍攝體驗的確能增強使用者對相機的好感
當我們不再將價格問題作為評定相機好壞的因素時(不談價格,就是這麼任性!),我們往往能發現更多好產品的亮點和高性價比產品的問題。這些優勢或劣勢總會因為價格問題而被大家忽略或容忍,但當我們拋開價格問題後,相機本身設計得好與壞才能更好地展現出來。我們並不否認那些高性價比相機為影像產品普及所帶來的貢獻,但就好相機而言,往往和性價比沒什麼太大關係。
良好的設計感,讓用戶更能感受到廠商的用心細膩
小機器,找到自己的特長,也能很精彩
2014年,在我們這群器材黨的苛刻、偏執甚至極端的眼光審視下,仍然有不少相機得以「倖存」。就足以證明它們的個性特色、以及性能方面所展現出的優異表現。我們很慶幸,在2014年有這麼多相機產品讓我們喜歡它們的優點,吐槽它們的不足。這證明影像產品仍在不斷成長、發展和成熟。我們也期待在2015年,我們可以見到更多讓我們喜歡的相機產品出現。
最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歡或接受這種更多吐槽向的相機介紹內容呢?我們也在嘗試為大家帶來更為直觀和具象化的相機介紹內容,希望大家能在文章下留下寶貴的改進建議。我們也會繼續努力通過大亂逗系列節目來帶來更多影像相關的內容。希望大家在2015年繼續關注!
8產品參數對比
尼康D810和佳能7D Mark II和富士X-T1和奧林巴斯E-M1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