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熊的人類觀察

2021-02-21 用九

這一夜我沒有睡。我把所有夾著資料和筆記的紙文件夾拿出來剪成小小的紙片,用顏色在上面畫上種種不同的圖畫:火焰、頭髮、太陽、手、樹、郊狼、土地、空氣、眼睛、水、落葉、悲哀、嬰兒、星星、哭泣、禿鷹、父親、尊嚴、愛、死亡、鼴鼠、美麗、哀號、月亮、擁抱、孤獨、害怕、魚、海洋、木蝶、網、禿枝、中國、印第安、書、逃避、綠豆包、鳥蛋、氣味、石塊、門鈕、牛奶、笛、名字、懷念、牛、電視、窗子、叢林、微笑等等。第二天清早,我帶著圖片找他,想告訴他我一生的故事。

丨吳旭斌《牛》

▼冷焰火

親情如同冷焰火,隔著河對岸觀賞便覺得五彩斑斕好厲害,等走過去,空中就只剩下煙道的痕跡和硝味。近距離站在那片曾吸引人靠近的天空下,還得小心翼翼躲開爆炸後四下飛彈的碎塊。即便這樣,大家還是很愛看煙花…焰火可真好看呀……

▼無視

天空中經常垂下鋒利的鐵鉤,人們在社會容器中貼著牆壁躲避鉤子,嘟囔著「只要這次不是我就好了」。鐵鉤並不一定是來勾人的,但只要它往下一沉,所有人都會緊張得要命,立刻轉頭。人們之間有這樣的傳言:「和鐵鉤對視、念出鐵鉤名字的人會被勾走」。

▼觸碰

「嘿…」想要伸向某人的手停在了半空,想要繼續向前伸卻怎麼都無法碰到對方,再往前的這塊兒空氣密度不同麼,怎麼阻力那麼大。又或者不知道對方在被觸碰一瞬間會產生什麼反應,未知也讓人無法繼續。我該保持這個向前探的姿勢停在當下麼,還是裝作其實在伸懶腰把另一隻手也舉起來呢,好不自然,卡、卡、卡住了。

Picture/西班牙插畫師 María Medem(彩圖)

Yiheng(黑白)

Edit/Yiheng

Improvisation music/Yiheng

大家好,我是最最最下面:

五熊的人類觀察是從旁觀者視角對社會現象的討論

最近我長胖了

真開心

也祝大家一切順利

相關焦點

  • 五熊的人類觀察 | MONSTERS
    和小泉相處要非常小心它被刺傷時,全身的眼睛會睜開,止不住地流眼淚眼淚在地麵團成一個漩渦小泉破碎掉,溶解,被吸進漩渦天黑後才能悄悄恢復原狀Illustration/YihengEdit/YihengMusic/Website大家好,我是最最最下面:五熊的人類觀察
  • 《終極5》和五熊升格夫妻,辰亦儒:12年沒親的補回來
    《終極一班5》將在1月22日登場,劇中的CP組合令粉絲期待,除了「辜球CP」、「辜止CP」外,12年來首度回歸的「瑟熊CP」辰亦儒和五熊(蔡頤臻)也格外引人注目,兩人不但升格為夫妻,還有不少秀恩愛的甜蜜鏡頭,有一場吻戲至少拍了10次之多,辰亦儒笑說:「感覺像把這12年沒親的都一次親回來了。」
  • 人類用顯微鏡觀察微觀世界,會不會有比宇宙大巨型生物在觀察人類
    自從顯微鏡問世後,人類所觀察到的東西不再限於肉眼看到事物,而且看到了另一個微觀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人類看到了組成自身的細胞,也看到了極為微小,卻有能力讓人倒下或者死亡的病菌。再小一點,還能看到分子,分子中又能看到原子、中子、質子等,甚至是更小的夸克。
  • 人類至今未遇見外星人 臺媒:他們在觀察人類?
    若該假設為真,而他們並不存敵意,為何人類至今為止仍無與外星人正面接觸的機會?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10日報導,知名影音網站頻道「Hybrid Librarian」提出十大「人類至今未遇見外星人」的原因,為這項難解之謎,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 科學家提出,宇宙「禁止」人類觀察奇點,是為了保護人類的理論
    ,因為事件視界會阻隔人類對事件視界內部的觀察。這個理論被稱為「宇宙監察假設」,黑洞之所以是黑的,因為任何光線都無法從黑洞的視界範圍內逃脫,所以人類無法觀察黑洞內部的景象,宇宙禁止人類觀察奇點,這個看似無釐頭的理論已經成為了大多數黑洞理論的基礎。
  • 望遠鏡發明前,人類如何觀察宇宙?
    在擁有天文望遠鏡之後,人類仿佛終於睜開了眼睛,有機會真正看到我們的星球外面的真實樣子。那麼,我們不禁會好奇,在天文望遠鏡發明之前,人類又是怎麼研究天文,乃至怎樣看待宇宙的呢?在天文望遠鏡普及的世界到來之前,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一共有這樣幾種世界觀。
  • 學觀察:「人類社會生活」是一個詞叫視野
    把觀察了近三十年,剛剛發現了的一個生活小常識,小秘密,加以修正告訴老鐵們。「我們的思想來源不單從生活實際中來,我們被騙了幾千年」這就是我要講的。為了公益與人義,我們一定要去為我們抱守的思想負責到底。凡是人類,凡是社會,凡是生活,人們中的凡夫俗子,總改不了習慣於,從一些旁人的流言中,接受了他們說的話,相信了他們的觀點。
  • 機器人觀察人類後:原來人類的本質是一臺複讀機。
    世界上最後一個人類躺在床上,他的床邊是名女性機器人。機器人身懷任務,她要觀察人類這個瀕危物種,並研究他們的思想。現在任務即將結束,人類太老了,他正在等待死亡。機器人不懂什麼是死亡,她們不會死,機器可以不斷的迭代升級,她對死亡很好奇。老人的床正對著夕陽,機器人握著他的手,兩個人注視著慢慢落下的太陽。
  • 把人類的眼淚放大2000倍觀察,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人類是有大腦、有思維、有意識的高級生物,人類也是一種複雜的生物,人類有七情六慾,會喜怒哀樂,知人情冷暖,人類的個性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人類都會有難過的時候,都有落淚的時候。因此科學家對人類的眼淚也進行了研究。
  • 潛伏海底默默觀察人類
    外星人,泛指地球之外的智慧型生物,茫茫宇宙之中,存在無數個銀河系一樣的巨型星系,當人類抬頭仰望星空的那天開始,便思考關於「外星生命」的相關話題。一直以來,人類對於外星人形象的認識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60,70年代,也就是大大的腦袋和瘦小的身形,但是所有的外星生命就一定是那樣的麼?
  • 人類觀察報告:微生物佔領一半以上,被操控卻不知
    大家好,我是一個觀察靈,我將要第一次分享我的觀察報告。現在我生活在一個物體上,這個物體被稱為人類。我寄生於這個物體上的原因就是為了監視他,所以我有特別的能力,可以感知到整個物體的每一個部分。不要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和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因為我也不知道,就是莫名其妙地被安排了。
  • 文化節特輯丨楓林人類觀察指南
    以楓林校區橘貓男明星豬頭三(戳連結查看「奶爸」豬頭三的故事)的視角,觀察醫學生兼有艱辛與滿足的充實生活。用我們每日的觀察對象——楓林貓(當你凝視著楓林貓,貓貓也凝視著你)的視角,來展現這些疲憊中帶著滿足,無奈中也有樂趣的醫學生日常,也希望能夠藉此給大家傳遞一些積極的能量!大家對豬頭的評價似乎都出奇一致,真是一隻肥美可愛的貓貓呀!當然,相信這一認識除了來自對豬頭的直觀觀察,整個拍攝過程中的「豬頭吃飯記——過大年特輯」也讓人印象深刻。
  • 2101年智能虹膜問世突破人類觀察極限
    預言2101年,智能虹膜問世,人眼嵌入該裝置後,可以極大得擴展人類觀察能力,小到微生物、細胞,甚至DNA、分子、原子也能觀察;大到1光年內的宇宙空間,焦距放大縮小操作隨人的意識變化而變化。此項技術在當時只不過是人體10萬項可擴展能力之一。由於屆時人體擴展能力的極限是承受30項,且一旦被植入,終生無法改變,所以智能虹膜技能並非所有人都喜歡。
  • 人類是外星人觀察的「動物」?人類能逃脫牢籠嗎?費米悖論告訴你
    這種場景是人類觀望兇猛動物的場景,而人類自己呢?人類是被外星人觀察的「動物」?那人類能夠逃脫牢籠嗎?費米悖論告訴你!人類文明存在至今似乎進展得一切順利,除了世界上人類之間因為利益發動的戰爭之外,地球依舊是一片和平的景象!人類過著日常的生活、機器在無人看守下依舊運轉自如、汽車在路面上行駛,飛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等等,這仿佛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是否太過於「安靜」?
  • 科學家:造物主正在觀察著人類
    前言 仰望星空,總是有人不禁會想:世界如此美妙,而造物主,是否正在觀察著我們?相信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的確,自從人類有意識開始,人們就在不斷思索並驗證著一個問題:造物主,或者神明是否正在以一種我們摸索不到的方式觀察者我們。
  • 高維生物能觀察低維生物,但人類卻找不到二維物種,這又是為何?
    高維生物能觀察低維生物,但人類卻找不到二維物種,這又是為何?因此現在人們普遍都認為,高的維度對低維度來說,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對於三維世界的人類來說,思維世界觀察我們大到整個宇宙運行規律,小到分子原子的結構,它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就好像我們觀察一幅畫一般,畫上面的每一個細節,只要它願意都可以看得清楚。
  • 衛星遙感、實地考察等方法可幫助人類觀察極地變化
    面對人們所關注的全球氣候變暖下極地的變化這一話題,王汝建表示,目前科學家可以通過衛星遙感、實地考察、運用觀測系統這三種研究方法來觀察極地的變化。利用衛星遙感數據,了解冰蓋的增長、海冰冬夏季的變化,了解到冰架的斷裂及漂移的速度等。通過實地考察來觀察極地變化的方式有很多,船載便是一種常見的方式,科學家會帶著儀器設備到現場進行數據採集和樣本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