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年,一個叫做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受啟於鐘錶結構,發明出了一種以發條驅動供能、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機械風扇,其所產生的陣陣涼風使人感到興奮。之後50年的時間裡,工程師們不斷改進,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機械結構來驅動扇葉轉動。而在1880年,美國人舒樂將扇葉裝在了電動機上,世界上第一臺電風扇誕生,由此風扇進入了電的時代。
在隨後的近一個半世紀裡,電扇的發展有著很多的變與不變。不變的是利用電能驅動扇葉轉動產生涼風這一基礎原理,而形態、功能等方面有著許多變的地方。最近收到了來自新浪眾測的造夢者體感落地扇-自由版,同樣也是物聯網理念下的產品,具有自然風、智能控制、內置電池等多項特點,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款落地扇的實際體驗。
|開箱
造夢者體感落地扇整個包裝跟一般的厚被子包裝大小差不多,而且包裝箱上配有提手,方便搬運。包裝箱只有一層,不過紙板的硬度很高。
包裝箱外層主體採用白色亮面印刷處理,前後兩面有落地扇的外觀圖、品牌logo和英文產品名稱,以及區分普通版和自由版(電池版)的紅色「PLUS」字樣。
左右兩面是對造夢者體感落地扇的特色功能、技術參數等信息的說明和標註,特別是在存放注意和電池安全上,標註得十分詳盡。
打開上蓋,可以看到箱內各部件擺放有序,十分緊湊。依次拿掉固定紙板,各部件被順利取出。每一部件都有防塵袋包裹,保證了產品的潔淨。
開箱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三處小細節。電機的防塵袋中放有一小袋乾燥劑,用來保持電機核心電路部分的乾燥;扇葉被特製的紙板固定,全面保護,防止運輸對其損壞;最底部延長杆被泡沫紙包裹,降低了其上面的部件對其擠壓,起到了一定緩衝作用。
|組裝
造夢者體感落地扇組裝過程與大多數智能風扇一樣,採用模塊化設計,組裝簡單快速。說明書的第4頁和第5頁也有詳細的安裝指導。
在開箱時已將扇葉和風罩分離,所以直接進行第二步,安裝後風罩。調整後風罩的角度,使其上面的「向上」箭頭標註指向上方,並對齊卡槽,將後風罩旋鈕順時針擰緊,使後風罩與落地扇電機部分固定。
將扇葉的卡槽對準電機轉軸卡位,並用扇葉旋鈕逆時針擰緊,將扇葉固定。
前風罩安裝有兩個參考位點,即風罩上的logo和上方邊緣的對位標誌點,準確對位扣合後使用扳手擰入螺絲即可。
支柱採用快拆式設計,只需旋轉支柱對準固定位點即安裝完成。
|外觀
造夢者體感落地扇顏值很高,採用目前主流的現代簡約設計,白色的主體配色,與深灰色的前風罩形成顏色衝撞,比清一色的白色設計更加耐看,也能適配大多數家裝風格。整體以標準圓形為設計元素,圓形的柔和下又有個別的稜角分明。
風罩前面稜角突出,後面圓潤過渡;前面深灰色風罩,後面白色風罩,兩個視覺對比營造出一種設計的美感,前後風罩的輻條一一對應,整體感也恰到好處。風罩為ABS材質,在保證進風和出風不受影響下,縫隙做得很小,保證了一定的安全性。
電機部分採用標準圓柱形外殼,十分小巧。落地扇控制按鍵集中在電機外殼頂部,不用彎腰即可進行控制。模式指示燈和擋位指示燈分兩排放置,指示燈也有相應圖標標註。只不過藍色的WiFi指示燈與其他白色指示燈相比略微有些不統一。
支柱外殼為磨砂質感,採用快拆式設計,有993mm地式和618mm臺式兩種選擇,可以快速完成臺地模式切換。快拆式按鍵放置在背面,從正面看到的是一個整體,且縫隙不易看到。不過採用快拆式設計,穩定性有所缺失,特別是在高風速下容易自身晃動。
底座設計官方介紹採用懸浮式設計,觀感上確實有懸浮的感覺,很精緻。電源指示燈位於底座之上,可以通過指示燈的顏色和閃爍了解電池電量信息。
整機重量為3公斤左右,採用快拆式設計,加之內置鋰電池突破了電源線的限制,所帶來的自由性可以使其自由移動,隨意放置。
|風效
造夢者體感落地扇內置直流電機,可以實現100級無級變速。扇葉方面則在近幾年流行的7羽葉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採用了7+5雙層翼型羽葉。雙層扇葉同時旋轉,產生快慢兩種風速的風,匯集在一起相互碰撞並打散氣旋,實現柔風風感,且輸出範圍更大、更立體。
實際體驗中7+5雙層翼型羽葉的風效確實比7羽葉要好一些,特別是在風速表現上。通過風速儀測試最大風速,可以得到不同區域具有風速差,在直吹風4擋模式下測得最大風速為4.2m/s。
我也找來了一臺米家直流變頻落地扇和一臺傳統家用落地扇進行對比體驗,這臺米家落地扇是7羽葉設計,傳統家用落地扇是5羽葉設計。三者均調至直吹風模式4擋,對比吸入煙霧的直觀效果,可以看到造夢者體感落地扇最大風速要優於米家落地扇,與傳統落地扇相當。
其次是自然風體驗。造夢者體感落地扇自然風數據來自萊茵河畔的真實風感,米家直流變頻落地扇的自然風數據來自北京植物園。兩者自然風感體驗均很柔和舒適,調至自然風模式4擋對比體驗,造夢者落地扇在風速最慢的時候也能感受到柔風;米家落地扇風速相對更柔和,但在風速最慢的時候幾乎感受不到風。
除了直吹風和自然風,造夢者體感落地扇還有一個智能風模式,這也是叫「體感落地扇」的原因。利用內置瑞士進口溫溼度傳感器,實時監測室內溫溼度並調整風速,讓風滿足體感溫度的真實需求,輸出風速舒適的體感風。特別明顯的是在室內溫度升高前後的一段時間裡,有比較明顯的對比。
最後是擺頭體驗。造夢者體感落地扇左右擺頭角度為140°,上下角度為39°。左右擺頭可以手動轉動,在手機APP可以進行左右微小擺頭。但米家落地扇多選擇(30°/60°等)擺頭在造夢者體感落地扇上並沒有。上下角度調節時轉軸阻尼感太強,轉動不靈活,有些費力。
|噪音
我將造夢者體感落地扇和米家直流變頻落地扇分別放置在睡覺時習慣放置的位置,此位置離入睡時耳朵的位置有大約1.5米的距離,通過噪聲檢測儀進行噪音測定。分別測試了兩款落地扇直吹風和自然風模式下的噪音。
對比二者,造夢者落地扇的噪聲可能略微有一點兒大,但二者整體噪音把控都很不錯,特別是在自然風模式下,不易影響到正常睡眠。
|電池
造夢者體感落地扇-自由版搭載一塊鋰離子電池,電池額定容量為2800mAh,官方介紹說「這是一塊大電池」。電池位於底座之內,通過支柱將電機與底座電連接。附贈無線充電底座,只需將落地扇放置在充電底座上就可以進行充電。
無線充電底座額定充電功率為24W,實測為22.20W,底座輸出電壓實測為11.66V。在官方的產品介紹中,有「無線快充」的介紹,但並提及充電速度。諮詢了客服,客服先是說了「關機充電大約3小時左右」,緊接著又說「具體的還沒有認真做過數據 抱歉呢」。在實際測試中,落地扇電量耗盡關機後接上電源,到充滿過程中始終保持關機狀態,充滿耗時近4個半小時,這就是所謂的「快充」。
說明書中標註的落地扇額定功率為15W,產品介紹中也介紹了功耗很低的特性,舉出了在直吹風1擋、滿電、保持聯網、關閉搖頭下能夠使用22小時。緊接著我也測試了電池的續航。在直吹風模式下、關閉搖頭、保持聯網、調至4擋進行續航測試。從滿電狀態到電量耗儘自動關機,用時約3個半小時。
如果每天按照時長9小時、功率22.20W的充電參數,以0.56元/千瓦時的電價計算,算得大約花費電價為0.11元,同時可以在直吹風4擋、關閉搖頭、保持聯網下使用7小時。
|控制
造夢者體感落地扇-電池版附贈有一個藍牙遙控器,在使用之前需要按照說明書步驟和落地扇進行配對。遙控器同樣也是簡約設計,精緻小巧,其按鍵布局和指示燈布局與電機頂部基本完全一致,除了藍牙指示燈外。使用中按鍵的觸感、操作的響應表現一流。
造夢者體感落地扇同時也支持手機控制,下載「造夢者+」APP,按照操作指示綁定即可。在操作界面可以進行模式選擇、100級無級調速、搖頭、定時和其他設置。同時也支持接入四大IoT語音平臺,我嘗試了接入米家系統,可以在小愛音箱上實現語音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APP智能控制中可以自定義設置指令,以時間/溫度/溼度信息作為指令開始條件,以模式/搖頭/擋位/指示燈/提示音/兒童鎖作為指令執行響應。例如:如果室內溫度高於30,就執行調至4擋。可以根據用戶的習慣設置相關指令,非常實用。
|建議
在深度使用造夢者體感落地扇一周以來,整體上體驗很不錯,不過也發現了些值得改進的地方,在此列舉,也希望能被造夢者研發團隊及時獲取用以在未來提供更好的產品。建議為以下幾點:
1.目前電池版落地扇的充電底座與地面接觸的地方為海綿材質,這個海綿的手感也很不錯,但在使用中常常因為與地面之間沒有足夠大的摩擦力,導致充電底座很容易被移動,建議在海綿的基礎上加上一層與地面間摩擦力比較大的材質(比如橡膠),使其不容易被移動;
2.7+5雙層翼型羽葉在風效方面表現不錯,不過這種類似於半透明的配色,總感覺給人有一種粗糙感,建議更改配色;
3.體感風扇支持多平臺的智能控制,但說明書中未提及相關步驟,具體操作步驟也是從客服那裡得到的,建議在說明書中加入所支持的IoT平臺連接步驟介紹;
4.電機外殼底部有一塊塑料外殼是獨立的,猜測可能是方便拆卸,但靠近支柱的地方內部沒有支撐,在調整上下俯仰角度時容易觸及此區域,如果用力過大有掰碎的可能;
5.提示音不太悅耳,聽起來有種發聲時喇叭膜片共振的聲音,建議更換;
6.電機頂部的WiFi指示燈在正常狀態下建議由藍色改為白色,這樣可以使整體更統一;
7.電池電量僅能通過底座的指示燈了解個大概,具體多少無法得知,建議在手機APP端加入電量顯示,更進一步地可以加入續航預測等;
8.強烈建議提升無線充電速度;
9.上下擺頭轉軸阻尼感太強,不夠靈活,需要用很大力才能調整角度,建議改進;
10.支持臺地兩種模式快速切換,但穩定性有所缺失,特別是在高風速下風罩部分自身震動強烈,建議改進;
11.我所收到的的這臺落地扇電機頂部擋位指示燈1擋的沒有燈罩,不知是否為個例,不過建議產品品控要提升。
通過一周的體驗,無論是從產品的外觀設計、精細做工,還是出風風感、智能控制,造夢者體感落地扇-自由版整體的體驗都還不錯,但也有不足的地方,特別是在充電速度上。而對於自由版(電池版)799元的標價,就顯得有些不親民了。
以上就是本期所有內容,感謝新浪眾測提供的造夢者體感落地扇新品試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