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溫度控風:臺地兩用的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體驗

2020-11-24 騰訊網

前段時間在某平臺體驗了把造夢者體感風扇,沒體驗前總感覺最好不也就是一把風扇,最終能帶給我們的不就是風大風小的區別,又能跟幾十塊錢一把的有什麼區別。但事實有點打臉啊,用了一個星期後,樓主自己又乖乖掏錢買了一把,用來替換大寶房裡的普通電風扇。

體驗前先跟大家分享下造夢者吸引樓主的地方,首先當然是外觀及做工方面,確實比家裡幾把風扇好了很多。其次就是自帶鋰電池及舒適的風感,方便的同時更帶來了自然風的超柔質感,而這些恰恰也是普通風扇所欠缺的,下面就跟大家簡單分享下。

一、開箱曬物

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採用了白底的禮盒包裝,正面可以看到體感風扇整體造型及核心機頭部分的產品渲染圖,左上角是品牌及產品名稱等信息,PLUS對應自由版,如果風扇沒有移動需求的話,可以選擇價格更加親民的青春版。

側面可以看到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技術特點,主要有智能體感風、雙重自然風、直流無刷電機、APP控制及內置鋰電池,基本跟普通風扇沒有重合的地方。

另一側可以看到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產品標識,除了提供有產品名稱、顏色、尺寸及型號等相關信息外,還能看到額定功率22W,額定電壓12V,支持2.4GHz WiFi無線連接等信息。

模塊化設計的關係,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包裝內容包含了電機+上支柱、風扇組件、下支柱、風扇底座、扇葉旋鈕、後風罩旋鈕、專用扳手、風扇罩螺絲、充電底座及說明書。下面先來看看幾個主要零件情況。

電機+上支柱,這也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上唯一已經組合好的模塊之一。核心硬體的電機採用了直流無刷電機,傳統風扇的機械式搖頭機構則被步進電機所取代,從總的體驗來看,能耗、噪音降低了,吹風模式也變的更加多元化,搖頭角度也變的能調節了。

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這顆直流無刷電機來自於日本美蓓亞品牌,可以實現100檔無極調速(APP端),額定功率22W,實際使用確實非常省電。

風扇組件中的後風罩。

前風罩。

全新設計的雙層翼型羽葉,可以看到整個扇葉由裡外兩個葉片數量、角度、大小完全不一樣的羽葉組成。按官方的介紹,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這樣的設計,除能帶來更好聚合效果的同時,更能充分利用雙層羽葉間的風速差異,打散風中固有的氣旋,實現超柔出風質感。

37.5cm獨立支撐杆(下支柱),在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中扮演著功能轉變的角色。接口部分採用了按壓式卡扣設計,拆裝非常方便。

懸浮式底座,內置有2800mAh,33.6Wh鋰電池,在一定風量下,最長續航時間可達22小時。

磁吸式設計的充電插座。

吸附上去後的效果,徹底擺脫電源線後,機動性提升了太多太多。

二、組裝

這大概是樓主接觸過的家電產品中,組裝最為簡單的產品之一,全模塊化及卡扣式設計,從拆箱到第一次安裝加起來都沒超過五分鐘,下面以落地風扇的形態為例,簡單看看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安裝過程,說明書上面寫著的是選組裝機頭,不過個人覺得從下往上裝會顯得更順手點,先把下支柱對準方向後插到底座上。

再繼續把電機+上支柱程下支柱組合在一起,按壓式卡扣再加上接口部分基本就是防呆設計,直接插到位就行,下圖就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落地扇形態。

去掉下支柱,電機+上支柱直接跟風扇底座組後後,就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另一種形態-臺式風扇。

安裝後風罩,前面會看到個向上的箭頭標識,對著標識裝上去就可以了。

擰上後風罩旋鈕。

裝上扇葉。

擰上扇葉旋鈕。

最後一個前風罩,也是唯一一個需要螺絲固定的組件。下面這個就是成品效果圖了,配色採用了白加灰的組合,極簡的設計,妥妥的極簡主義」性冷感風",細節打磨的也比較到位,特別是需要拼接的地方,接口非常整齊。

三、使用體驗

1、操控

操控方面,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非常的多元化,提供了按鍵+APP+語音控制+遙控器的控制方式,基本橫跨了整個時代,能夠滿足不同年齡、不同使用習慣用戶的使用需求。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按鍵位於機頭上側,提供有四個按鍵及8個指示燈,四個按鍵分別對應開關、風量調節/模式切換、搖頭及定時關機,八顆指示燈分別對應直吹風、自然風、智能風、WiFi指示燈及風量/定時指示燈,標識清晰,實際操作簡單明了,比較好上手。

智能化方面,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提供了APP及語音控制兩種方式,不過家裡沒有智能音響,所以重點就來看看造夢者APP,實際很多細分功能,比如搖頭角度及多達100檔的風量設計等功能只能在APP上面完成。下面左1是已經掃碼安裝好後造夢者APP登陸後主界面,選擇添加設備,選擇已經掃描到的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下一步就是選擇設備工作Wi-Fi。

密碼輸入正確的話,會顯示連接設備成功,很快就會來到連接成功界面,這裡我們可以選擇默認設備名稱,也可以自定義,右側的就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控制界面。

APP除提供了基本開關機、模式選擇、搖頭、定時關機、提示燈、提示音及兒童鎖等選項外。風量調節也被細分到了100檔,風扇搖頭也能選擇向左還是向右,搖頭角度也支持從30度到140度之間單獨選擇,可以極大的避免搖頭角度過大造成的風量損失。

最後一種就是通過隨機標配的藍牙遙控器完成操控,四鍵加八個指示燈的設計,完全等效於主機上面的四鍵八指示燈,最遠支持12米遠程遙控,實測室內場景對焦距離在9米左右,完全沒什麼問題。

2、分類模式

這也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提供了直吹風、自然風、智能風三種風類模式,看下三種風的不同表現形式。恆功率、恆轉速輸出的直吹風模式,全程風力基本穩定在同一水平,當然因為扇葉設計上的不同,相比普通風扇,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真吹風模式會相對柔和一些,也會更集中一些。

自然風也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一大特色,看產品介紹算法上採集了德國大量自然風速數據,還原自然風輕柔、無規律的特點。當然我也不知道德國的風到底怎麼個情況,但是就實際體驗情況(下面動態演示加了四倍速),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自然風模式確實具有很強的隨機性,風力大小變化非常明顯,很有室外自然風吹身上的感覺。

相比上面的直吹風和自然風,智能風的感受更加明顯,特別是在搭配空調一起使用的時候,剛開始室內溫度還較高的時候,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會維持在較大風力狀態,後續會隨著室內溫溼度變化,自動調整到合適的運行區間。再次回購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很大程度就是喜歡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智能風功能,大寶房間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風扇後,即使又開空調、又開電扇,也不用後半夜爬起來去看看風扇到底關了沒有,省事太多了(整個過程持續時間太長,下面這個動態圖只是初始階段)。

3、上下39度可調

結構上的關係,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只有兩種固定高度供我們選擇,不過也可以通過上下調節功能來完善這個問題(最大支持上下39度可調)。實際體驗下來,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阻尼比較大,基本可以在39度範圍內任意角度懸停,調整還是比較方便的。

4、最大支持140度擺動

這也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跟普通風扇差別比較大的地方,普通風扇一般採用的是機械結構,只能以固定的角度、軌跡運行。這次的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採用搖頭步進電機,配合造夢者APP可以實現30度、60度、90度、120度、140度五種範圍的擺頭調整,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可以根據場景合理選擇擺頭角度,比如說三四個人坐一起,可以選擇旋轉角度相對較小的30度或者60度。搭配空調一起使用的話,可以選擇更大範圍的140,更大的旋轉角度也有利於空氣的快速對流,降低空調能耗。

5、能耗

能耗方面官方的數據顯示,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額定功率在22W,樓主這裡用功率儀簡單測試了下,在4檔(APP中為100)直吹風模式下,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實時功率約為23W左右,考慮到測試設備及電機個體上的差異,1W左右的差距也沒什麼好糾結的,從實測結果也不難發現,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在能耗方面的優勢比普通風扇有較大優勢。

四、寫在最後

從接連二把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體驗情況來看,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雖然在價格方面,相比普通風扇缺少點競爭力外,但是在產品設計、做工、功能及使用體驗方面,確實實在在帶來了壓倒性優勢。特別是智能風功能,更解決了最近後半夜還得起夜查房(給大寶關風扇)的問題,無線加較低的能耗,方便的同時,也不用擔心長時間使用電費飛漲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造夢者體感落地扇自由版 體驗
    最近收到了來自新浪眾測的造夢者體感落地扇-自由版,同樣也是物聯網理念下的產品,具有自然風、智能控制、內置電池等多項特點,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款落地扇的實際體驗。|開箱造夢者體感落地扇整個包裝跟一般的厚被子包裝大小差不多,而且包裝箱上配有提手,方便搬運。包裝箱只有一層,不過紙板的硬度很高。
  • 小米風扇都沒這技術,造夢者智能風扇這項設計,網友都說香
    ,這款風扇可以根據溫度、溼度的變化自動調節風速,確實打動了筆者的心,那麼它的實際體驗到底如何?造夢者智能體感落地扇自由版採用提兩層扇葉設計,這也是目前主流高端品牌設計之一,這樣的設計主要是可以還原自然風風感,那麼這次造夢者設計團隊,為了更好的還源風感,還特意在萊茵河畔進行大量的風速數據採集,並且採用德國風速採集智能算法,打造出柔和、無規律的自然風感。從整體體驗來看,造夢者智能體感落地扇吹出來的風非常的柔和,值得稱讚。
  • 德國造夢者將推體感落地扇 主打溫溼度體感控風
    中新網4月21日電 近日,德國新風品牌Dream Maker(造夢者)宣布將推出一款家用體感落地扇,與行業內主打溫度控風不同,該風扇主打溼度溫度體感控風,並將「自然風」進行了技術解構,造夢者體感落地扇FEEL FAN作為首家提出體感控風概念的智能風扇刷新了人們對於
  • 德國造夢者將推體感落地扇,今夏智能風扇的下一個「真香體驗」?
    伴隨著入夏的腳步,「空調黨」與「風扇黨」的爭論又要開始了。近日,德國新風品牌Dream Maker(造夢者)宣布將推出一款家用體感落地扇,該風扇主打溼度溫度體感控風,既帶來空調的涼爽,又帶來風扇的優雅,有望一舉終結「空調黨」與「風扇黨」的話題爭論。
  • 造夢者體感落地扇評測:電風扇能智能到什麼程度?
    再加上家居智能化,智能電風扇逐漸成為了主流。造夢者體感落地扇就是這樣一款功能全面的智能電風扇,還能夠根據溫溼度進行自動調節,那麼電風扇究竟能智能到什麼程度呢?開箱+組裝:簡單易上手造夢者體感落地扇的外包裝很簡約,純白色的外殼看起來就很乾淨,左下角是產品的全貌,在右側是風扇的彩印圖,以及產品的型號,沒有多餘的設計。
  • 上得廳堂入得書房,夏天神器體感落地扇你確定不了解下?
    這就是我最近體驗的這款Dream Maker(造夢者)體感落地扇,以上賣了一些關子,你確定不了解一下?體驗篇:多種智能操控,全家暢享一整個夏天傳統家居當中,你一定會發現家裡的遙控器越來越多,而你想要用的時候一定經常找不到遙控器,但是,作為現代年輕人,家裡智能家居越來越多了,雖然遙控器依然有,但是更多的操控方式已經轉移到手機上了,這款Dream Maker(造夢者)體感落地扇擁有三種智能操控方式,
  • 體感溫度≠實際溫度 溼度、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大
    原標題:體感溫度≠實際溫度 溼度、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大 廣州日報訊 (記者葉卡斯)7月31日,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當地的體感溫度達74℃。經過氣象專業人士的考證,這個溫度確實存在,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
  • 什麼是「體感溫度」?
    今年夏季,伊朗有一天當地的體感溫度達到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這麼高的溫度,人體組織不會出現變化嗎?解決這個問題前,請先注意「體感溫度」,什麼是」體感溫度「?溫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
  • 體感溫度是什麼?空氣溼度和體感溫度的關係如何?
    【氣溫、相對溼度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體感溫度」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有感覺,天氣預報明明是32℃,但體感溫度卻不止於此,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有這樣的感覺主要是因為體感溫度和預報溫度不同所造成的。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而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體感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環境、溼度、風速、日射、著裝顏色、體質、城市「熱島效應」等,但主要有四項:一是溫度,即天氣預報的溫度。二是溼度,通常溫度比較高,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體表的水分被蒸發掉會感覺比較乾爽。
  • 詳解體感溫度
    相繼提出了風寒溫度、熱指數、舒適度和體感溫度等概念及計算方法。其中美國學者斯蒂德曼推出的體感溫度預測方法一經問世,便在英美等經濟發達國家的氣象服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們大家都知道,人體健康的一個基本標誌就是要有正常的體溫,體溫不正常,健康上肯定出了問題。
  • 體感溫度計算方法研究
    因為體感溫度能比較綜合、直觀地反映人們身體感知外界的冷暖程度,進一步反映出人體舒適程度[1]。準確地測算體感溫度,不僅為合理評價氣候及其變化的健康效應提供了重要技術手段,也是各種溫室自動化調控重要依據,在預防醫學、養生保健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 氣溫和體感溫度的區別
    我們常說的氣溫是指空氣的溫度,並不代表人體對周圍環境的冷暖感知。體感溫度,除氣溫外,還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相對溼度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根據氣象部門的體感溫度公式,當氣溫為5℃時,相對溼度50%,體感溫度只有3.9℃,當溼度達到80%,體感溫度僅有1.9℃;如果溼度達到100%,體感溫度就接近0℃了。
  • 【空氣溼度與體感溫度】
    日常生活裡,常有人感到天氣預報中的氣溫與自身實際感受到的冷暖程度不一致
  • 體感溫度和溫度間有啥關係
    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但是總體來說,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因此體感溫度就是「摻了水分」的溫度。
  • 那是你的體感溫度在「搗鬼」-新華網
    人們會感受到這種差別,其實都是體感溫度在作祟。什麼是氣象溫度?氣象上所說的「溫度」指的是大自然狀態下自由流動的空氣溫度。據報導,按照全球氣象組織統一規定的標準,氣象部門測定的溫度是放置在百葉箱裡的溫度計所測量的溫度,百葉箱距地面1.5米高,且要安放在防太陽直射、防風、防雨、通風的草坪上,它代表著自然狀態下不受幹擾的標準空氣溫度。什麼是體感溫度?
  • 溼度和風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而風寒效應和水寒效應就是從這層薄薄的空氣下手,影響我們的體感溫度。根據上面的溼冷與風寒指數表,南方在5℃時,相對溼度達70%,體感溫度為2.6℃,北方在同等氣溫條件、溼度40%的情況下要達到相同的體感溫度,需要颳起7、8級的大風。然70%的相對溼度常見,7、8級的大風不常見,北方冬季5、6級的風都算少見了,何況7、8級風。
  • 新思維養殖:如何正確把控雞舍溫、溼度和雞體感溫度
    如在炎熱季節,雞舍內氣溫較高時,可打開門、窗及通氣孔,開啟風扇或排風扇,加大舍內通風量,使舍內溫度降下來。必要時還可用冷水噴灑地面或採取在屋頂噴霧的措施進行降溫。    在寒冷季節,應加強雞舍保溫取暖工作,關閉門窗,在舍內用火爐、煙道、暖氣或紅外線燈取暖,但同時要考慮適當的通風換氣,避免誘發呼吸道疾病、腹水症候群等,或發生窒息、中毒。
  • 為何體感溫度比測量溫度高?
    今年副高比較強,現在主要盤踞在東部地區,8月份等副高西伸後,我省溫度還會更高。  問:氣象臺明明說35℃,可這天氣都能蒸雞蛋了。大家常常有體感溫度比實際測量溫度高的困惑,這是為什麼呢?  王東勇:實際溫度和人們體感溫度是有差別的。按照世界氣象組織規定,氣象部門發布的溫度是百葉箱中溫度計所測量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