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街頭出現天坑!路過越野車中招,深陷其中

2020-12-01 騰訊網

美國紐約皇后區出現天坑,馬路仿佛正在慢慢吃掉車輛。(網絡圖片)

美國紐約皇后區街道出現天坑,民眾驚見1輛休旅車前半段掉進坑洞裡,只剩下後輪還卡在上面,仿佛馬路正在慢慢吃掉車輛。

據報導,事發地點位於皇后區馬斯珀斯(Maspeth)住商混合社區,被馬路吞了一半的車輛則是豐田RAV4休旅車。

紐約消防局表示,他們接到可能有民眾受傷的通報後,趕赴現場進行救援,幸好當時休旅車上沒有任何人,因此在這起事故中無人受傷。霍爾登透露,為了處理道路天坑,附近好幾個街區一度被關閉。

相關焦點

  •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天坑,最大天坑和天坑群都在同一國...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巖壁,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是一種地理現象,它們不僅奇特還充滿神秘的氣息。那你可知世界最著名的10大天坑有哪些麼?在某些靜謐的近海洋面上,會突然出現一汪深藍色的圓形水域,從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從莫名的深處望過來,深邃、神秘、詭異,這種現象被人們稱為藍洞。全世界海洋中分布著有許多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藍洞,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於中美洲貝里斯(Belize City)東面60英裏海面上的藍洞。
  • 漢堡歷險記~加州著名的「In-N-Out漢堡」如何完整地出現在紐約的街頭?
    紐約街頭出現神秘的「In-N-Out漢堡」,竟是來自聖地牙哥。紐約最近有一張照片瘋傳,就是街頭發現了一個被遺棄的「In-N-Out漢堡」,這個來自加州連鎖店的漢堡,如何會出現在紐約呢?原po他在紐約的街頭發現一顆完好如初的「In-N-Out漢堡」而拍了照片,放上網絡。一開始時獲得了超過600個追隨者的喜歡 ,但是他有一個疑問?這個來自「加州」,最遠也只到達德州的東部的連鎖店,「漢堡」是如何被遺棄在皇后區牙買加的一條街上?而且是一口都沒被吃過就掉了下來!故事讓我們看下去…
  • 《微軟模擬飛行2020》遊戲數據又出錯了,巴西出現異次元天坑
    八月底的時候,博士和大家分享了文章《墨爾本出現世界第二高樓?原來是<微軟模擬飛行2020>數據出錯了》,講述了《微軟模擬飛行2020》的玩家駕駛飛機路過澳大利亞墨爾本的時候,會發現有一座超級高的摩天大樓與周邊的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座建築仿佛是一根柱子插在了墨爾本的地圖上!
  • 廣西羅城一處地表塌陷 是天坑還是漏鬥未有定論(圖)
    「天坑」有四面內壁,有一面是垂直的峭壁,無植被覆蓋,峭壁中部有一個山洞;另三面內壁則覆蓋著茂密的植被,其中有一面是呈階梯的「大陸架」狀,一直延伸到底部。  家在棉花村口的村民謝體永,是不少探訪「天坑」者的嚮導。3年前,河池市一越野車賽事公司的負責人陳華,曾多次與謝體永到「天坑」考察。
  • 跑跑卡丁車手遊在紐約街頭狂飆的同時搜尋寶藏跑什麼圖 一起來看看吧
    跑跑卡丁車手遊在紐約街頭狂飆的同時搜尋寶藏跑什麼圖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8-04 06:38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跑跑卡丁車手遊在紐約街頭狂飆的同時搜尋寶藏跑什麼圖 一起來看看吧 跑跑卡丁車手遊在紐約街頭狂飆的同時搜尋寶藏跑什麼圖?
  • 探秘故事:亞馬爾半島上的天坑是怎樣形成的?是地殼移動引起的?
    自從首次在島上發現巨坑以來,這個號稱「世界盡頭」的地區,已經莫名其妙地憑空出現了七個超級巨坑,外加幾十個較小的柱坑,接連出現的神秘巨坑引起了居住在亞馬爾半島上居民的不安和恐怖。對於島上的這些神秘巨坑,科學家們同樣也感到十分的疑惑,在之前的衛星地圖以及俄羅斯地圖中均沒有顯示這些巨坑的存在,而巨坑以及周邊圓柱形坑洞的突然出現,也讓人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要發生什麼災難,而且在這些神秘巨坑的底部,已經出現了積水的情況。
  • 地球上的天坑是怎麼形成的?看看這4個原因你就知道了
    地球上有非常多的天坑,很多人對於它們存在畏懼的時候,又帶著一絲絲的嚮往。截止到2006年為止,世界上發現並確認的天坑約有80個,其中大約有50個。天坑往往具有巨大的容積,四周陡峭,呈現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等非凡的空間與形態特質。
  • 西伯利亞苦寒之地,接連出現神秘的末日天坑
    據悉,該照片是由俄羅斯北極探險隊拍攝的,從照片可以看出天坑底部的湖已經結下厚厚的一層冰,俄羅斯媒體將其稱為「末日天坑」。它的出現引起了全球地質學家們的注意。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報導,天坑如此之大,可以輕鬆裝下幾個8米長的直升機。
  • 超越美國天坑,重慶666米小寨天坑排第一,如外星人的地球工廠
    圖/王傳貴首先,天坑是喀斯特漏鬥的一種說法,它是由若干座山峰凹陷下去,形成的橢圓型大漏鬥,形成過程是由於地下暗河長期衝擊碳酸鹽巖,引起巖層塌陷,小寨天坑就是這種地質奇觀的典型代表。這個小寨天坑的具體位置在奉節縣荊竹鄉的小寨村,那是一個藏在崇山峻岭裡的村子,人們種植果樹、花草、稻田,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 「小金人」走上街頭 紐約客對奧斯卡態度不同
    1月23日,紐約街頭冷雨悽悽,但很多行人卻圍著時代廣場上的一個櫥窗駐足流連,那裡有50尊奧斯卡金像在閃光,任由遊人按下快門或送出秋波,或者是聳聳肩然後繼續前行。  這些金像的展覽是「會見奧斯卡」活動的預熱,由美國藝術和科學學院舉辦的這次活動將從2月1日開始。隨後這些小金人將會「飛」到陽光明媚的洛杉磯,於3月5日頒發到本屆奧斯卡獲獎者手中。
  • 女同夫婦紐約街頭擁吻測試路人對同性戀反應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1日報導,近日,美國紐約街頭進行了一項測試:一對女同夫婦在街頭當眾擁吻,看看路人對此作何反應,並用隱藏的攝像機將他們的反應一一拍攝下來。視頻中,這對女同夫婦在路邊親吻時,旁邊的一對情侶注意到了她們,其中的男子立刻叫自己的女友回頭看這對特殊的戀人。在其中一段錄像中能看到,這對女同夫婦在倫敦的一個地鐵站臺上擁吻時,一名西裝革履的男子緊緊盯著她們。
  • 紐約街頭發現一輛計程車,竟然是Model 3,特斯拉真正變成街車
    最近,有人在美國紐約的街頭發現,價值20多萬元的特斯拉 Model 3 ( 參數 丨 圖片 ),已經成為了計程車!
  • 重慶,武隆天坑地縫一日遊
    重慶 武隆 天坑·地縫,因為篇幅的關係,所以重新寫一篇關於 武隆 的。 因為是「 滿城 盡帶黃金甲」和「變形金剛」的取景地而名聲大噪。 中途會路過一個烏江畫廊,結果只是路過而已,最讓人痛心的是我坐的位置看不到,導遊還不讓站起來,感覺我好像損失了什麼 第一站是先去天坑,進去之後會有一個觀景臺,是自費的,一個人25元。我個人認為那個觀景臺是沒有去的必要,上面就是一個玻璃搭建的一個觀景臺,地方不大,可看到的景色也一般。關鍵是上面擠滿了人什麼也看不到呀。
  • 天坑鷹獵裡吃人的生物是什麼 吸血地耳現身馬殿臣因它命亡
    電視劇《天坑鷹獵》是最近熱播的新劇,是由王俊凱主演的,也是他作為男主的第一部,電視劇開播以來,就受到很多網友的喜愛,不管是在劇情上還是在人設上都值得去看。在現在的劇情裡天坑中出現了一個吃人的生物,那麼這是什麼物種呢?
  • 盤點世界6大「神秘」天坑,深不見底,其中4個在中國
    文/阿秋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地球上,存在著很多我們無法探知的秘密,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6大"神秘"天坑,其中有4個就在中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世界「五大神秘」天坑,其中一個在湖面上,專家也百思不得其解!
    自然界有非常豐富的地質景觀,其中包括天然形成的佔大多數,當然人類行為也會導致天坑的產生。天坑就是面積巨大的塌陷區,一般是由於地殼運動或者地下水的侵蝕形成的,當然人類活動也會促進天坑的產生,如果人類對這個地方過度開採,那麼就會導致地面塌陷順勢形成天坑。
  • 凌晨四點,渺無人煙的紐約街頭,遭遇世界上最浪漫的「犯罪」!
    關於這裡,我們看了太多這樣的新聞:美軍特種收屍部隊馳援紐約、紐約ICU護士崩潰哭訴:連續5天每天13小時,沒穿防護服......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最近空空蕩蕩的紐約街頭一夜之間變成了這樣:原來,一位花藝設計師Lewis Miller趕在黎明前把公共設施垃圾桶「改造」成大花瓶,偷偷實施了一場浪漫的「犯罪」!改造計劃給紐約帶來別樣的生機,同時向在疫情中拯救生命的醫務人員致敬。
  • 紐西蘭北島連日豪雨 出現深達20米大天坑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瑞士資訊5月7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稱,紐西蘭北島(North Island)一座農場上,近日出現一道約兩座足球場長、6 層樓深的天坑,引起紐西蘭火山學家注意。據報導,北島羅託魯阿鎮附近地區連日豪雨後出現這道天坑,形成鋸齒狀懸崖峭壁的地景,露出6萬年前沉積的巖石。專家認為,地下石灰巖數千年來被雨水溶解,最終導致地面塌陷,形成裂谷。火山學家史考特(Brad Scott)談到這條深20米、長200米的裂縫時表示,這相當壯觀,比他平常看到的還要大得多。他指出,出現天坑的乳牛牧場就位在長期休眠的火山口上。
  • 打卡重慶奉節的網紅天坑「天下第一坑」,才知道什麼叫坐井觀天!
    天坑地縫景區位於奉節縣南部山區,天坑坑深66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天坑。天坑通常有著巨大的容積,由陡峭而巖壁圈起來,深陷成井狀或者桶狀輪廓的地表特徵。景區分為小寨天坑、天井峽地縫、迷宮河、龍橋河等十片區域,溶洞豎井多而怪異, 縈繞著無數傳說。
  • 內蒙古的天空出現一片「怪」雲,刷爆朋友圈!
    2月28日傍晚時分,包頭人的朋友圈都曬出了一張張「奇雲怪狀」的「天空照」,一大批善於發現美的微友,分享了他們路過的醉人風景。   記者聯繫到了包頭市氣象臺臺長苗子書,苗臺長介紹:昨日包頭市上空出現的雲叫做蔽光層積雲,屬於層積雲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