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李小姐的鼻尖一直紅腫 採訪對象供圖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年2月,經朋友介紹,26歲的李小姐來到滬上一家醫美機構做鼻綜合整形,希望用自身的肋軟骨隆鼻。哪知道,這家機構玩起了「調包之術」,不僅悄悄把假體植入鼻中,還裝模作樣劃了患者的腰部一刀,企圖「自證」為自體骨。當出現排異反應後,李小姐與這家醫美機構展開了長達半年的醫患糾紛交涉……
鼻尖紅腫疼痛
今年2月13日,李小姐來到閔行區申虹路上的上海輕熙醫療美容門診部面診,做隆鼻手術和面部填充,總花費4.5萬元。李小姐選擇了肋軟骨隆鼻,即切除自身的肋骨放入鼻中,而非假體。她回憶,在抽血、心電圖和拍片檢查後,醫生表示「肋骨有鈣化」,不適合做肋骨隆鼻手術,推薦異體骨植入。「我明確表明不是自體的接受不了,那就不做了。」李小姐說,面對她的堅持,隨後院方的一位王姓醫生找她談話,「他告知我還有小部分可以截取做手術,我同意了。」
2月16日,李小姐的「自體軟骨隆鼻」手術完成。3天後,她離院回家。誰知,做完手術僅一周,她的鼻尖就開始紅腫,並且持續了半年未消。
記者見到李小姐時,她的鼻尖至今還紅紅的,臉部兩頰同樣伴有紅血絲,皮膚略顯粗糙。「現在不能碰鼻頭,一碰就痛,感覺特別緊繃。」李小姐還說,手術後的4個月裡,鼻孔老是出血,期間一直打消炎針、吃消炎藥也沒有好轉。「我後來都不敢照鏡子了,而且儘量不出門。」 李小姐向記者訴苦,不僅自己的鼻子沒有變得更加嬌小、挺拔,隆鼻手術還使得她的皮膚愈加敏感,現在臉上不能塗任何化妝品,只能擦拭保溼類的護膚品。
圖說:上海輕熙醫療植入醫療器械使用登記表 新民晚報記者 夏韻 攝
最終假體植入
據李小姐陳述,在4月份左右,她起了疑心:「我的鼻尖植入的到底是什麼材料?是自體肋軟骨還是異體骨?」手術後,李小姐反覆向上海輕熙醫療美容門診部問詢,但對方均回答,肋骨肯定取了,鼻子裡確是患者自身的肋骨。
李小姐沒有輕信該醫美機構的話。之後的幾個月裡,她前往上海另外3家公辦醫院拍片,「醫生說我的肋骨沒有被截取過。」記者從李小姐出示的閔行區中心醫院CT報告單上看到,診斷認為,「兩側肋骨骨皮質連續、光整,未見明顯骨折透亮線影,骨結構清晰」。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5月份,李小姐向院方索取病曆本,沒想到,她拿到的卻是一份「異體骨隆鼻」的病歷。看著自己病歷上的「異體骨」三個字,李小姐十分吃驚。「我當時說只接受自體肋骨的。」此外,李小姐還疑惑,既然是異體骨,那為何肋骨處還要開一刀?「肋骨開刀算怎麼回事?! 」李小姐表示,針對這一關鍵問題,院方從不明確解釋,態度含糊。據了解,此前,李小姐向閔行區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調解申請,雙方曾試圖商討後續賠償等問題,但協商失敗。
醫生「記不清楚」
8月下旬,記者致電上海輕熙醫療美容門診部核實情況。該門診部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回應,根據調閱病歷,李小姐鼻中植入的確實為異體骨。至於患者為何會出現鼻尖紅腫難消的情況,王先生認為,這是手術後的正常反應,如果患者對現狀不滿意,目前院方也答應再為李小姐安排一次修復手術。
記者追問,李小姐要求為自體骨,為何院方自作主張,使用了假體?對此,上海輕熙醫療美容門診部的王先生沒有正面回應記者的問題,一味強調自己並非當事醫生,並稱「患者肋骨有鈣化點」,試圖轉移話題。「用了假體,為什麼還要給患者肋骨開刀?」面對記者的質疑,這位王先生竟表示,經調查,當事醫生也已經不記得李小姐就診的具體情況了,所以上述關鍵問題無從談起。
電話最後,上海輕熙醫療美容門診部表態,院方現在可以為李小姐做一次修復手術作為補償,但做了修復就沒有經濟賠償了,這二者間只能「二選一」。
「我怎麼還敢在他們家做修復?肯定是去其他地方的。」9月4日,李小姐告訴記者,她的訴求很簡單,希望這家醫美機構全額退還手術費4.5萬元,同時承擔她的修復手術費用。「做這個手術我真是後悔死了!鼻子沒做小,現在看起來還比以前大。」說及此,李小姐追悔莫及。
新民晚報記者 夏韻 錢綠明
【律師觀點】
「這是侵犯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劉健一認為,涉事醫療美容門診部在從事診療活動中,應當及時說明病情和相關醫療措施,並明確告知患者手術將帶來的種種風險。如果醫療機構沒有盡到上述義務,從而給患者帶來損害,理應承擔賠償責任。
劉健一提醒,針對後續維權,在醫患雙方有籤署合同的前提下,患者一方應保留好書面合同,丟失合同往往會對患者維護正當權益不利。隨著近年來整形美容人數的增多,類似的醫療糾紛時有發生。他表示,當下不少醫美機構存在過度宣傳、不規範經營等問題,「過分誇大醫療美容效果。但實際上,可能一些醫療行為沒有把控好風險,導致最終沒有達到承諾的效果。」劉健一說,醫療機構應尊重患者對自身病情、手術風險的知情權,一旦發生醫患糾紛,建議患者首先向當地醫調委申請調解,若調解不成的,之後可以通過法律訴訟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