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層超採區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同比上升1.85米

2021-01-08 滄州新聞網

南水北調中線實現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

我省深層超採區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同比上升1.85米

據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2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4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輸水工作結束,工程運行良好,調度平穩有序。期間輸水19億立方米,其中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提升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成效。

這是記者21日從水利部了解到的。水利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2019年,水利部聯合有關部門印發《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行動方案》,這是我國首次提出大區域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方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承擔著地下水超採回補重任。

為了充分利用丹江口水庫汛前富餘水量,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自4月29日正式啟動此次加大流量輸水,陶岔入渠流量按計劃逐步從350立方米每秒設計流量提升至420立方米每秒加大設計流量。目前已歷時50餘天,輸水19億立方米,向沿線35條河流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緩解了華北一些地區「有河皆幹、有水皆汙」的困局,恢復了河道基流,河道水質有所改善,沿線地下水位逐步抬升。

據了解,自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沿線受水區水資源得到有效補充,通過相機實施生態補水,受水區地下水超採局面得到遏制,部分地區地下水位回升明顯。據河北省地下水超採區地下水位監測情況通報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深層超採區地下水位平均埋深與上年同比上升1.85米,有47個縣(市、區)水位回升。

「通過加大流量輸水,驗證了工程大流量輸水能力,膨脹土段、地下採空區渠段等特殊地質區段也經受了檢驗。」水利部這位負責人說,工程滿足加大流量輸水設計工況,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全線竣工驗收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相關焦點

  • 河北省深層地下水位上升1.7米
    我省深層地下水位上升1.7米  7月22日,河北省水利部門公布了我省地下水位最新監測情況,截至6月底,全省深層地下水位平均埋深60.34米,與上年同比水位上升1.7米,有60個縣(市、區)水位回升,佔全部深層縣總數的63.2%。
  • 河北:深層地下水位上升1.7米!60個縣(市、區)水位回升!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馬冬勝)7 月 22 日,河北省水利部門公布了我省地下水位監測情況,截至 6 月底,全省深層地下水位平均埋深 60.34 米,與上年同比水位上升 1.70 米,有 60 個縣(市、區)水位回升,佔全部深層縣總數的 63.2%。
  • 9月份河北地下水超採區深層水位同比上升2.18米
    最新的地下水監測結果顯示,今年5月、6月、8月、9月4個月份,全省深層、淺層地下水水位均同比上升,其中,9月份全省地下水超採區深層、淺層地下水水位同比分別上升2.18米、0.7米,66個深層地下水超採縣(市、區)中,有53個縣(市、區)水位同比回升,88個淺層地下水超採縣(市、區)中,有61個縣(市、區)水位同比回升。
  • 銀川第三季度地下水超採區水位上升5.45米
    銀川第三季度地下水超採區水位上升5.45米本站12月3日訊 12月2日,記者獲悉,根據國家水利部《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地下水超採區水位變化情況的通報》,2020年第三季度我市地下水超採區水位上升5.45米,上升幅度位列全國108個存在超採區城市的第
  • 權威發布丨關於淺層地下水超採區水位,淄博這個數據全國第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樊舒瑜11月25日上午,淄博市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新聞發布會召開。發布會上,對淄博水資源現狀、淄博地下水超採情況與治理措施進行了介紹。據悉,近期,在水利部關於第二季度全國地下水超採區水位變化情況的通報中,淄博市淺層地下水超採區水位同比上升5.17米,在全國108個存在淺層地下水超採區的市(地)中位列第一;深層承壓地下水超採區水位同比上升1.21 米,在全國存在深層地下水超採區的市(地)中排名第11位,淄博市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 北京日報:華北漏鬥區深層水失不再得
    京津冀漏鬥區分深淺兩類京津冀平原區在上世紀40年代地下水埋深普遍在1至2米左右,河流、湖泊和溼地廣泛分布,許多村鎮,甚至包括北京市內的很多地名曾經都與水有關。在1950年前後,區域內湖泊和溼地面積曾經達到1萬平方公裡,目前僅有不到1000平方公裡,90%的溼地都已經消失,許多大型湖泊窪澱,如寧晉泊、大陸澤、永年窪、文安窪、團泊窪等都已經乾涸。
  • 德州建成平原水庫21座 2025年將封停全部深層承壓水井
    齊魯網11月29日訊(山東臺德州站 王佳亮 趙勝楠 通訊員 劉蒙)11月29日,記者從德州市水利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德州市封停淺層594眼、深層地下水井203眼。計劃到2020年,封停淺層地下水井2770眼、深層承壓水井883眼。2025年,封停全部深層承壓水井1640眼。德州市水資源嚴重匱乏,地下水作為重要的供水水源,對保障德州市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長期的無序的開採,造成很多負面影響和危害,個別地方出現已經出現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危及城市生態安全和供水安全,加強水資源管理保護已刻不容緩。
  • 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三點五五米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衡水2月23日電 記者雷漢發、通訊員趙棟報導:去年一年,衡水全市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達到了3.55米,部分區域最大回升量達到7.44米。據衡水水文部門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市深層地下水平均埋深由2015年的68.02米回升到目前的64.47米,該市深層地下水超採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 1-10月,全省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
    空氣品質改善 水質保持優良1-10月,全省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345個監測評價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增加0.6個百分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6日訊(記者 曹嫻 通訊員 蔣睿曉)
  • 1-7月份,全國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4.8%,臭氧濃度同比下降2.1%
    1-7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7%,同比上升4.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PM10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O3濃度為1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SO2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NO2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CO濃度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
  • 11月份青島市平均降水量61.5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多1.4倍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2月7日,記者從青島市水文局了解到,11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61.5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多1.4倍,在1952到2020年共69年水文統計資料系列中,從大到小排第7位,降水偏多。與歷年同期相比,各區(市)均偏多,膠州偏多1.5倍以上,即墨、平度、萊西、嶗山偏多1倍以上,西海岸、城陽偏多9成以上,市區偏多7成以上。截至11月末,全市今年累計降水量962.6毫米,比歷年同期多289.2毫米(42.8%),比去年同期多582.1毫米(152.7%),在1952~2020年共69年水文統計資料系列中,從大到小排第4位,降水偏多。
  • 50年來,我省年平均氣溫上升0.73℃
    ⑧3   陳 蕾 李焦柳 攝    本報訊 (記者杜 君)「50年來,我省年平均氣溫上升趨勢明顯。從1957年到2009年全省年平均氣溫上升了0.73℃。」3月23日,省氣象局副局長趙國強接受採訪時表示。
  • 9月青島平均降水量比歷年同期偏少7成以上
    根據青島市水文局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19.2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少7成以上,不過從今年累計降水量來看,還是比去年和歷年同期偏多,全市大中型水庫蓄水還算豐富。9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19.2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少7成以上。在1952-2020年共69年水文統計資料系列中,從小到大排第14位,降水較少。
  • 乾旱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需要多大的降雨才能使水位恢復?
    從5月份全國的氣溫和降雨情況看,我國中部、東部和南部絕大部分省份與往年相比,都有著明顯的氣溫偏高、降雨偏少的情況,特別是河南省大部、海南省大部、湖南省南部等區域表現尤為明顯,比如河南省70%以上的地區平均氣溫較往年偏高2-4攝氏度,近1/6的地區降雨較往年偏少100%、超過一半的地區降雨較往年偏少60%。
  • 石油勘探8000米超深層「死亡線」首被突破
    原標題:石油勘探8000米超深層「死亡線」首被突破   中國石油19日宣布,其旗下塔裡木油田風險探井——亞洲陸上第一深井輪探1井獲重大發現:經酸壓測試,折合日產原油133.46立方米、天然氣4.87萬立方米,證實了8200米以深地層依然發育原生油藏和優質儲蓋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