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第三季度地下水超採區水位上升5.45米
本站12月3日訊 12月2日,記者獲悉,根據國家水利部《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地下水超採區水位變化情況的通報》,2020年第三季度我市地下水超採區水位上升5.45米,上升幅度位列全國108個存在超採區城市的第1位。這一數據,標誌著我市治理地下水超採區取得了紮實成效。
近年來,我市落實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管理、嚴格審批、嚴格控制地下水開採量。自2011年以來,我市關停了三區範圍內近200眼自備井,地下水開採量逐年減少,地下水水位逐年上升,降落漏鬥面積趨於穩定。據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地下水漏鬥中心水位為19.59米,2019年地下水漏鬥中心水位為17.9米,水位上升了1.69米。雖然地下水漏鬥中心水位逐步上升,但與國家對地下水超採區治理的要求還有差距。
記者了解到,為從根本上切實解決地下水超採區、水資源總量不足、城鄉規劃建設與水源地保護矛盾突出、農村供水水源分散、改善單一用水結構及個別水源地水質不達標等突出問題,2017年,銀川市委、銀川市政府從保障都市圈經濟社會發展用水安全和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戰略性高度考慮,提出實施建設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工程,利用深度淨化處理的黃河水替換銀川南郊、北郊、賀蘭和東郊等水源地,實現了黃河水供水工程與備用水源地兩套城市供水方式的成功轉型。
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底,新建設的銀川南部水廠和賀蘭山水廠,每天向城市供給黃河水41萬立方米,相當於每天減少41萬立方米的地下水開採量,尤其是今年4月份以來,減少開採地下水量明顯。
下一步,銀川市水務局將進一步做好三區城市管網範圍內自備井關停工作,進一步規範工業、農業、綠化、生態用水,合理優化配置水資源,加大再生水利用率。積極配合市生態環境局做好南郊、北郊、賀蘭、東郊水源地關停的報批工作,同時,切實做好涵養地下水源、保護好地下水資源等相關工作,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
時間:2020-12-03 15:00:55 來源:銀川新聞網
http://www.ycen.com.cn/xwzx/rd/202012/t20201203_103086.html
【來源:寧夏自治區水利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