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支持高級生命的最佳環境,目前所知最適合我們居住的星球。她日夜不息的運轉,哺育著世間萬物,但也會衰老,也會疲憊。為了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家園,我們設定每年的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
今天是2020年04月22日,星期三,農曆三月三十。是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是一項全球性的環境保護活動。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意識到世界環境的重要性。中國人早在幾千年前就探討了這個問題。在老子的《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人類與天地萬物共榮共存的最高原則。
人類從開始意識到地球的重要性到明確提出關注地球、保護地球,經歷很久的歷程。早期「環保人士」這個非常生疏的名詞,到今天成了一個令人自豪的頭銜。
最初地球日是定在春分這一天。因為這一天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晝夜時長均相等,陽光可以同時照耀在南極點和北極點上。代表著世界平等,也象徵著人類求同存異,和諧共處。傳統上很多國家都有慶祝春分節氣的作用。聯合國也就把春分定為世界地球日,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活動。
舉辦「地球日」活動是由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和當時還在哈佛大學讀書的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選定1970年4月22日為第一個「地球日」。美國大約2000萬人、1萬所中小學、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個社區以及各大團體參加了「地球日」活動。這次聲勢浩大的以保護地球為主題的草根活動被譽為二戰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社會活動。
以後每年的4月22日,都舉辦保護地球為主題的活動,倡導環境保護理念,丹尼斯·海斯也被稱為地球日之父。1990年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4月22日成為全世界環保主義者的節日和環境保護宣傳日。截至目前,這項延續了51年的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
今天,由於人口增加和生產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大,向大氣釋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四氯化碳、一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等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導致大氣的組成發生變化。全球變暖,水位上升,氣候反常。酸雨蔓延,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大氣汙染,海洋汙染,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
澳洲森林大火,持續數月之久。過火面積達到1000萬公頃,損毀房屋2000多所,澳大利亞東南部幾乎所有森林風景區遭受滅頂之災。據保守估計,至少有4.8億隻動物在大火中喪生,其中考拉種群數量可能減少一半。
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至今還讓我們掙扎在恐懼之中。莫名其妙的病毒突降人間,以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為代價,給人類敲響了警鐘。這個世界,我們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地球海洋面積的90%,我們還一無所知,目前尚不具備探知能力;千年雪山下封存的不知道是驚喜,還是驚嚇;一旦打開自然的魔盒,又有多少病毒被激活,被喚醒,人類又要面臨無盡的災難。
套用一句老歌詞:長路奉獻給遠方,白雲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回收利用,變廢為寶,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清新。
隨手關燈:養成隨手關燈好習慣,不用的電子設備,及時拔掉電源,省電省錢,還能節約自然資源。
綠色出行:少開車,多步行、騎車,或者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天氣晴朗的周末,帶上家人,多去戶外走走,騎車、爬山、郊遊。鍛鍊身體、愉悅心情。
少用塑膠袋: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出門常備布兜或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的東西,如一次性碗、筷、杯子,進而保護土壤和大氣。
節約用水:水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節約用水,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藍色星球,一滴水都不能浪費。不要讓我們的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
參與植樹:一片樹林,就是一個天然氧吧。淨化空氣,增加土壤肥力,涵養水源。提供花果、木材,還是各種鳥類的快樂家園。
循環利用:現在的物質生活過於豐富,不過分追求新潮。很多物品可以循環利用。西方國家有很多的跳蚤市場,大家可以交換物品,可以購買二手的家具,及居家用品。
一己之力,雖然有限,但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小小的舉動,對我們的環境都會有所改善。
願每一個熱愛生態的你從自身做起,從意識改變做起,從日常行動做起,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我們地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