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我們的家園

2020-10-22 書韻琴聲sxjc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們對她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們天天在她的懷抱裡生活,陌生的是我們對她又是那樣的不了解,她從哪裡來,轉到哪裡去?她的內部構造是什麼?在宇宙裡算大個子?還是小不點?人們應該為我們的家園做些什麼呢?

我算不上個天文謎,只是出於好奇,查找了一些專業資料,想通過一些更形象、更通俗的文字對我們的家園一探究竟。

一、地球的形成和壽命。恕人類無知,對地球形成原因莫衷一是,佔主流的說法是太陽星雲的「大爆炸」或「大碰撞」形成「星子」,星子們不斷的分裂、聚合、吞併,形成了大小不等的行星,其中就包括地球。地球大約46億歲,在太陽系中,夥伴們的年齡差不多大,上下也就差個幾億歲,但在浩瀚的宇宙中,比她年長的可多了,幾百億,上千億的多著呢。地球誕生以來分為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共五代,每代又分為若干紀,如中生代侏羅紀就是恐龍稱霸時期,新生代的第四紀人類出現,約240萬年,這就是地球的「地質年代」劃分。至於地球壽麵還有多長?人類只能無可奈何的說一聲一一真的不知道。

二、地球的內部結構。地球分為「外圈」和「內圈」,外圈包括大氣圈、水圈、人類圈、生物圈、巖石圈。內圈包括地殼、地幔、地核。大氣圈厚度約1000公裡,水圈厚度不一,海洋平均深度約3682米,佔地球表面積70%以上,是真正的「水星」,是構成「蔚藍色」星球的主材料。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平均厚度17公裡,是巖石圈的組成部分;地幔介於地殼和地核的中間,厚度約2865公裡,其質量和體積都是固體地球的冠軍,內部溫度高達1200--2000度;地核約3480公裡厚,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其內部溫度約6000度,已接近太陽表面溫度。

三、地球的運轉軌跡。波蘭人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提出了「日心說」,流行了1400年「地心說」退出歷史舞臺,原來是地球帶動月球不斷的自轉,並且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赤道周長為40192公裡,地球自轉時速為1675公裡,每秒465米,是音速的1.37倍,是客機速度的兩倍,如果從北京到廣州,地球只需輕輕轉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距離是9.4億公裡,時速達107244公裡,每秒29.79公裡,如果從北京到紐約,用這個速度僅需8.4分鐘,要知道地球可是個大胖子啊,重達60萬億億噸。

四、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說了地球的老、大、胖,再說說她的小。放在宇宙這個大環境中,地球不僅小,甚至小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先和太陽比,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如果太陽是西瓜,地球就是芝麻。再和其他七大行星比,她從體積和質量方面均排第5位,位於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之後。再看銀河系,年齡136億歲,總質量是太陽的30000億倍,有大約1000億顆恆星,太陽到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約26000光年。再看宇宙,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分為銀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大約有1250億個,這樣一看,我們的地球還算大嗎?我們人類又是多麼的渺小。

五、地球生態保護。人類誕生以後,逐步成為地球的主宰,隨著數量的增加,生活質量的提高,必然的要不斷索取,現如今已達高潮———煤炭、天然氣的濫挖猛採,森林的破壞性砍伐,對淡水資源的無節制使用,對動植物的無情傷害,一幢幔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一座座攔水大壩宏偉壯觀,人類在對大自然的徵服中得到了快感,取得了成就,但地球真的就默默無聞,任其折騰嗎?地震、海嘯、沙塵暴、洪水、泥石流、幹早,難道就沒有人為因素嗎?好在人們己經有所覺悟和驚醒,正在為地球生態保護作出努力。

六、我們應該為地球做些什麼。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為我們提供了陽光、空氣、水、土壤,讓我們過上了豐衣足食,無優無慮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學會感思,更好的保護我們須臾不可離開的家園,在不斷開發新能源得以利用的前捏下,應當保護性開發傳統能源,有的能源是多少億年才形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加珍惜嗎?節能減排是當前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主題,節約能源,減少排放,保護環境,愛護地球,人人有責,要從每一個人做起,每一個組織做起,每一個國家做起,既是為了我們的家園,更是為了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保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以地球為中心得40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所以我們家園只有一個,如果破壞了我們的家園,我們就別無去處,因此保護地球是全人類的責任,也是我們小學生應盡義務
  • 我們的地球藍色家園
    水泡中的地球(美國宇航局提供的這張圖片的元素)Planet earth inside a water bubble (Elements of this image furnished by NASA)太空飛船或衛星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陽光照射到太空深處。
  • 我們的家園——地球誕生了
    本來想把人類空間放置在地球起源的那一刻。可追本溯源的好奇讓我對宇宙的起源,時間和空間從無到有的那一刻充滿了好奇。找了基本關於宇宙起源的書來看,無奈智力有限,始終無法徹底的明白宇宙起源的本質。我也只是通俗的主要記錄了一下時間和空間如何從無到有,各個物質是在宇宙大爆炸的哪個時刻產生的。主要目的還是按著時間線來到我們現在居住的家園——地球。
  • 地球,我們的家園
    地球,是支持高級生命的最佳環境,目前所知最適合我們居住的星球。她日夜不息的運轉,哺育著世間萬物,但也會衰老,也會疲憊。為了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家園,我們設定每年的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今天是2020年04月22日,星期三,農曆三月三十。是世界地球日!
  • 麥可·傑克遜的Earth Song(地球之歌),地球是我們共同家園!
    大家好,我是作者小樂樂,對MJ的喜愛不單一是因為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他為世界帶來很多的正能量,因為MJ不僅喜歡做慈善,關愛兒童,而且對地球的綠色環保也是充滿了無盡的嚮往,MJ喜歡大自然也敬畏大自然更不喜歡人們破壞大自然,對於地球是我們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為此MJ還做了一首宣傳環保的歌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
  • 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母親地球 都在發生些什麼呢?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由大衛艾登堡負責解說 這部由八部分的劇集將探索自然世界的獨特又寶貴的奇蹟,由屢獲獎項的劇集《地球脈動》的創劇人傾情打造的《我們的星球》通過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我們的星球》採用了令人驚豔的攝影和技術,並以前所未有的拍攝方式探尋了地球上尚存的野生區域和那裡的動物居民。
  • 地球是人類美好的家園,愛護人類自己的家園
    愛護人類自己的家園人類從一個在自然界中走出來的自然生物,是如何邁進自己的文明,建築自己的家園的呢?人類的行為給自然界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人類早已習慣以文明為家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的故鄉一大自然。大自然給了我們滋養生息的事物,但是人類忘記對自然母親感恩,無止境地向母親索取。
  • 地球日新童謠,教你如何向外星人介紹我們的家園
    明天有一個關於我們生活的地球的節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這是一個專門為了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目的是要告訴大家要保護、熱愛我們的家園。同時在世界地球日這天,人們會穿上綠色的衣服,就是希望把綠色還給地球。
  • 請愛惜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你們覺得我們現在生活的家園,賴以生存的家園健康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誕生於46億年前,而我們最早的人類可能出現在距今300萬年或400萬年之前。這些年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發展,也就是這些原因讓我們的家園飽受折磨,人類肆意的往湖裡、江裡、海裡丟垃圾,破壞生態平衡,地球上的動物、植被、以及一些不可再生的資源被人類燒殺搶奪,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不顧一切,有時候甚至可以說是毫無人性。
  • 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看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看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這顆星球有70%以上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所以在通過衛星觀察地球時,就會發現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但在地球誕生之處,這顆星球本是綠色。
  • 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到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科學家根據化石的研究,動物最早出現於海洋,隨著不斷的進化並繁衍至今,並有了如今的多樣性,所以大自然中的動物各種各樣,而小編非常的喜歡各種各樣的動物,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原創文章是「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到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 從四大原因來解析地球是我們最好的家園
    地球有什麼特別的支持我們生存呢?空氣,含有人類必需的氧氣(太陽系內含量最高)。水,宇宙中的水大多是固態的,幸運的我們擁有著大量液態水。地質,地球上有板塊構造,利於元素的上下循環。空間,我們有月球衛星,隕石和彗星坑。因此好好保護我們的家園吧!1970年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聚在一起慶祝地球日,這是對我們在地球上擁有的所有美好事物的感謝——同時也提醒我們儘量不要搞砸它們。但地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從四大原因來解析地球是我們最好的家園
    水,宇宙中的水大多是固態的,幸運的我們擁有著大量液態水。地質,地球上有板塊構造,利於元素的上下循環。空間,我們有月球衛星,隕石和彗星坑。因此好好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1970年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聚在一起慶祝地球日,這是對我們在地球上擁有的所有美好事物的感謝——同時也提醒我們儘量不要搞砸它們。
  • 地球已不是蔚藍色的了?看到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人類在地球上創造了很多奇蹟,正是在這種大範圍的資源利用中,地球也在不斷的變化化不少,科學家對地球進行了研究,而之前有一項研究表明,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到最新的衛星圖,人們表示我們的家園嗎?那地球究竟變成什麼樣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的了?看到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地球是宇宙中最特殊的一顆星球,因為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而且地球表面70%都是水,因此也被稱作是水球。衛星從太空中傳回的圖像可以看出,我們的地球是蔚藍色的,看上去神秘而又獨特。但是前段時間就有消息稱,地球早就已經不是蔚藍色的了,看到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珍愛地球,刻不容緩——世界地球日愛護家園倡議書
    ——地球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在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通過綠色低碳生活,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我們銀河系的家園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太陽系是地球的家園,銀河系是太陽系的家園。而太陽系也僅僅是銀河系中一個小小的星系而已,因為銀河系的直徑達到12萬光年,而太陽系的直徑只有微不足道的4光年。銀河系在宇宙中並不是孤立的,銀河系與其他星系組成了本星系群。 本星系群是指銀河系和相鄰仙女星系、麥哲倫星雲等50個星系組成的一個規模較小的集團,包括銀河系在內的一群星系。
  • 看到最新衛星圖:汙染這麼嚴重,這還是我們的地球家園嗎?
    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存在上億年了,現如今是世界萬物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且眾所周知地球,大部分水有水組成的,因此被稱為宇宙中,一顆蔚藍色的星球,不過最近卻有消息所報導,地球早已不再是蔚藍色的了,而看完最新的衛星圖後,眾網友紛紛表示:這是我們的家園嗎?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我們的家園——蔚藍地球
    地球,這顆我們賴以生存的藍色星球,已經歷了46億年的漫長歲月。當然,這個「漫長」只是針對地球上的生物而言,在宇宙的時間尺度中,46億年只不過是一瞬間。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地球的誕生和成長過程吧。地球,你幾歲啦?
  • 從太空看地球:審視我們前所未見的家園
    人類進入太空是為了發現新視角,但只有從太空回望地球時,我們才會意識到,人類家園多與眾不同,神奇又脆弱。這一次,英國BBC帶來了四集紀錄片《從太空看地球》,用衛星、無人機和攝像機追蹤到了美麗地球的感動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