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黃河大合唱》在延安誕生。
80年來,它在中國在世界各地經久傳唱......
中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排練《黃河大合唱》
中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說:「到目前為止,有些演出我會碰見冷場,遇到過聽不懂作品或者不喜歡音樂會的觀眾,但是好像演這部作品從來沒有,場場爆滿,場場都是場面非常感人。」
2019年,正值《黃河大合唱》誕生80周年。央視創作團隊歷時8個月,尋訪、挖掘作品誕生背後的故事,從作品的主創光未然、冼星海,到80年來它的重要傳承人嚴良堃、郭淑珍等,呈現他們與《黃河大合唱》交織一生的故事和情感。
光未然 攝於1939年 延安
是什麼激發了年輕詩人光未然在五天時間裡,寫就四百多行的皇皇巨篇詩句?
又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冼星海在六天時間裡,為它插上了音樂的翅膀?
冼星海 攝於1939年 延安
1939年,26歲的光未然和34歲的冼星海在延安的相遇,碰撞出了一部民族史詩、曠世經典。
92歲的指揮大師嚴良堃和88歲的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 攝於2015年
《黃河大合唱》以八個曲章,展開八幅迥然不同的畫卷,它擷取中國民族音樂和西洋作曲技法,有熱情奔放的頌歌,有噙著眼淚的悲歌,有諧趣質樸的民謠。它是萬馬奔騰、急浪險灘,是直抒胸臆的怒吼,是百轉千回的淺吟低唱,一代又一代人飽含深情將它演繹傳承。
為《黃河大合唱》伴奏的延安魯藝樂隊 攝於1939年
紀錄片《黃河大合唱80年》將作品誕生的時代背景和它的八個樂章交織展開,通過呈現八十年來這部經典音樂作品跌宕起伏的命運故事,尋找八十年來,《黃河大合唱》被經久傳唱的力量所在。
央視新聞頻道今晚22:15開始播出紀錄片《黃河大合唱80年》,敬請關注!
播出提示:
CCTV13新聞頻道:
12月29日22:15(上)
12月30日22:20(下)
更多新聞
監製/李浙 主編/馬文佳
編輯/隋博宇 秦靜
央視新聞
看好時間別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