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玫瑰少年》這首歌給迷惑了,單曲循環中。最初是在少年之名上面楊超文組演繹了這首歌曲,感覺詞很美麗,旋律也很喜歡;再是後來了解到浪姐復活組也表演了這首歌曲,帶著屬於自己的不認輸與坦然面對,表達心有不甘。
再到深入了解一點這首歌的背景,對Jolin心中有了一點喜愛與敬意。馬斯洛需要層次當中講到當一個人滿足了生理需要與安全需要之後,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實現的需要。
毫無疑問Jolin寫這首歌的初心是想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給玫瑰少年們一點力量,給那些被校園霸凌的孩子們無限的勇氣,她的發聲就像一道光照亮孩子無盡黑暗的人生。歌手所要表達的思想,通過專輯可以和粉絲更好地溝通。從這點看,蔡依林是一位有思想與格局的藝術家。
她的版本溫柔包容,呼籲我們去包容那些不一樣的孩子;五月天的叛逆自我嘶吼,鼓勵那些不一樣的孩子,你們沒有錯,錯的是這個世界。儘管靈魂被禁錮,但依然有做自己的權利。
合唱版本更是很好地講述葉永志的故事,短暫的生命悽美地綻放過。就像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唱的那樣他只是喜歡了女孩子喜歡的東西,就受到了同學們的圍攻,被人質疑是不是男孩子,被罵「娘娘腔」。
有網友說性取向是最沒意義的事情,李銀河也說過世間存在多種愛情: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戀情,包括男跨女,女跨男等等。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包容,更何況葉永志是一個正常人,媽媽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告訴他媽媽:「你的兒子很正常,那些覺得他不正常的人才不正常。」
他只是長得清秀,乖巧可愛,性格溫柔,喜歡打毛線、烹飪,書包裡面放一本食譜,給勞累一天的母親做飯,每天還會給媽媽按摩,催促她早點洗澡休息。別人都說這孩子抵得上自家的三個兒子,鄰居沒有不誇這孩子的。
可是這個像花一樣的少年在2000年4月20日上午在廁所裡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沒有回來。老師和同學們打開廁所門的時候,他的口、鼻還在不停地湧出鮮血。他的抽屜裡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媽媽,救救我。」但是悔之晚矣,真兇沒有找到,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5歲那年。
學校為了逃避責任,當時並未報警,還擅自清理了現場的血跡,企圖混淆視聽。最終,學校判決無罪,葉永志判定是心臟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幾家歡喜幾家憂,沒有人在意媽媽內心承受著多大的痛苦。
就像這段歌詞講述的那樣:「你離開後世界可改變,多少無知罪愆事過不境遷,永誌不忘紀念往事不如煙,我們都從來沒忘記,你的控訴沒有聲音,卻傾訴更多的真理,卻喚醒無數的真心」。媽媽之後上訴了6年,法院也只是改判了學校三名主管為業務過失致死罪。
孩子永遠的去了,媽媽從未停止過對應的活動,她為那些像永志一樣生活在暴力與非議的少數群體爭取人權,與那些歧視、攻擊、威脅同性戀的群體進行抗爭。那些孩子有了勇氣去面對不一樣的自己,而免於被暴力霸凌,更多人懂得了多元、尊重與平等。
在2010年高雄同志大遊行上這位母親這樣說:「我很高興見到你們,孩子們你們要勇敢,天地創造你們這樣的一個人,一定要有一道曙光讓你們去爭取人權,要做自己,不要怕。」全場為之動容,哭聲,淚水無止盡地掉落。
她心懷大愛,去關注著這個少數的群體,最後說:「我的小孩子沒有了,我要去救像他這樣的小孩子,我們沒有錯,我們要向著陽光去爭取我們的權利。」
2018年12月26日蔡依林將這首歌收於專輯《UGLY BEAUTY》中,2019年6月26日,該曲獲得臺灣金曲獎「年度歌曲」獎。2018年9月21日,《悲傷逆流成河》在各大院線陸續上映,是第一部反映校園霸凌題材的電影。
最後結尾易遙的控訴悲壯而又無力:「你們永遠都不會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有多惡毒,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如果我永遠忘不掉,你們也別想忘掉,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你們比石頭還冷漠,你們又惡毒又愚蠢,你們膽小怕事,別人做什麼你們就跟著做什麼。你們巴不得世界多消失一個人,因為你們覺得自己不會承擔任何後果。」
校園霸凌面前,冷漠又何嘗不是一種霸凌。校園暴力面前,沒有旁觀者,只有施暴者與被霸凌者。齊銘的銘不是明天的明,顧森西的西不是希望的希,而易遙的遙卻是遙遠的遙。之前我也一直詬病悲傷不是因為生命逝去而絕美,但是這次易遙最好的結局卻是真的葬身海底。
沒有人信任,哀默大於心死。當最好的朋友對你說「你去自首吧」,當那個陽光少年對你嘶吼「為什麼si的不是你」時易遙也便失去了生的勇氣。當守護者變成了施暴者,對於被施暴者而言無異於信念的崩塌,一瞬間天旋地轉,世界一片灰暗。
2019年10月25日,《少年的你》再次揭露校園霸凌這一題材,將它搬上了更大的螢屏。在融梗小天后與抄襲之中靠著主演的演技竟然殺出重圍,成功出圈並且包攬多種獎項。雖然心底為原創不值但依然為導演的細膩而打動,多處細節描寫及前後對比呼應主旨。
例:鄭易說以前不愛睡覺,現在愛睡覺,是因為不想見到一些人和事。最後小北和陳念真相大白的時候,鄭警官去睡覺了,雖然他心裡有正義,但是也是對這兩個少年不忍心。
小北給陳念綁的小雛菊,不是一束,是一趟,每一個欄杆下面都有。雛菊的花語是:深藏在心底的愛 。開頭兩個傻笑的鏡頭,是出獄時候的樣子,是陳念和小北重逢的場面。
所幸的是一樁樁校園霸凌事件促進了《未成年保護法》的重新修訂,更重要的是學校與家長也要給少年以足夠的關心,祖國的花朵需要大家一起呵護。就像玫瑰少年中所唱的那樣:最好的報復是美麗,最美的盛開是反擊,別讓誰去改變了你,會有人全心的愛你,卻喚醒無數的真心。
不了解葉永志的故事,不足以聽懂玫瑰少年,願少年都生活在陽光之下勇敢做自己,生如夏花般絢爛,多一點包容,世間再無霸凌的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