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訊(通訊員王大勇 張明坤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邢婷)11月4日至5日,第42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青島)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體育館舉行。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地區和朝鮮的225所高校和1所中學的365支參賽隊1095名參賽者共同爭奪2018年世界總決賽出線資格,參賽高校、參賽隊伍和參賽人數均創ACM有史以來最高紀錄。經過角逐,最終產生金牌36項,銀牌72項,銅牌108項,來自浙江大學的參賽隊獲得青島站的冠軍。
4日下午,競賽開幕式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體育館舉行。該校副校長姚軍出席開幕式並代表學校致辭,ACM亞洲區第一訓練委員會主任吳永輝,ACM花蓮賽區主席彭勝龍,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教務部部長李昌識,青島市計算機學會秘書長潘振寬以及全體評審專家、參賽師生、學生志願者等10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現場,各支代表隊還參加了賽前的熱身賽,選手們熟悉環境和操作設備,為大賽做好充分準備。
本次競賽於5日上午9時正式開始,14時結束,經過激烈的角逐,36支參賽隊伍獲得金牌,72支隊伍獲得銀牌,108支隊伍獲得銅牌,來自浙江大學參賽隊、中山大學參賽隊、北京大學代表隊均以解出6道題的成績獲得冠、亞、季軍。吳永輝、彭勝龍、李昌識等一同出席賽後的頒獎典禮為獲獎者頒獎,並由吳永輝致閉幕詞。
「穩定平衡的心態以及隊員間的相互鼓勵讓我們最終捧起了冠軍獎盃。」據該隊隊長陳靖邦介紹,他們雖然今年是第一次參加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但和諧的隊員關係緩解了他們的緊張。
另一支讓大家驚奇的參賽隊是來自石家莊二中參賽隊,雖然是中學生,但他們的表現卻並不遜色,在5個小時的時間裡成功解出三道題目獲得銀牌。
「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每個學生每年只能參加2個賽點的比賽,終生只能參加5次大賽、2次世界總決賽,這些規則為選拔更多的計算機優秀人才創造了條件,使大賽成為培養未來計算機領軍人物的重要平臺之一。」本次大賽執行委員會主席、中國石油大學ACM俱樂部總教練、計算機與通訊工程學院張學輝副教授表示。據他介紹,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09年開始參加這項競賽,為了得到競賽實戰經驗,每年學校的參賽學生幾乎放棄暑假和國慶節的休息時間,每天按正式比賽5小時的時間進行實戰訓練。
「獲得良好比賽成績的學生得到了國內外高校和各著名科技公司的高度認可,為他們讀取研究生和進入谷歌、臉書、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高科技公司工作提供了敲門磚。」張學輝說。
據了解,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被譽為IT行業的「奧林匹克」,是由美國計算機協會於1970年發起組織的,經過40多年發展,該競賽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賽事由各大洲區域賽和全球總決賽兩個階段組成。競賽採用全英文進行,旨在展示大學生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年度競賽。
競賽規定每支參賽隊伍由3名在校大學生組成,每隊使用一臺電腦,他們需要在規定的5個小時內解決10個到13個複雜實際編程問題。最後的獲勝者為正確解答題目最多和總用時間最少的隊伍。
據悉,第42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在中國設立烏魯木齊站、瀋陽站、西安站、青島站、北京站、香港站、南寧站等7個站,進入全球總決賽的最終名單將由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組委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