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今年一月,演藝界傳來了一則令人惋惜的消息:我國著名主持人趙忠祥老師逝世了。或許95後,00後對於這位先生並不是那麼熟悉,但他的聲音你一定聽過。《動物世界》,便是由趙忠祥老師配音的一檔節目。《動物世界》是一檔科普類記錄片,每一集都記錄了不同生物的特性和生活痕跡。因而,我們也從中獲取大量的知識,了解了更多地球上的生物。
我們知道,「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一道鐵律,假如你不夠強大,那麼在殘酷的大自然中,最終將會被淘汰,甚至會成為「別人」口中的一道美食。在大自然中,所有生物都是相生相剋的,沒有獨立存在的可能性。它們多多少少都會與身邊的生物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繫,一環扣著一環,從而形成了一道道食物鏈。
食物鏈一共分為三種角色:消費者、生產者以及分解者。消費者一般是肉食性生物,它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基本上站在食物鏈的頂端;生產者指的是植物,它們通過光合作用和自身的屬性,為大自然默默奉獻著自己的能量;分解者一般是指微生物,它們能夠分解屍骸,然後又產生糞土,為生產者提供養分。這三種角色各司其職,共同維護者大自然的平衡。雖說弱小的動物一定會被大型的動物所吃掉,但凡事不是沒有絕對的。例如一些看似非常強大的生物,實際上不堪一擊,最終也會淪為其他生物的盤中餐。那這些動物中哪些是「不堪一擊」的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下吧。
海獅
相信看到「獅」字的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陸地上的獅子,覺得海獅與獅子一樣都有著兇猛霸氣,讓人望而卻步。然而,海獅跟陸地上的獅子截然不同。海獅是一種非常蠢萌、可愛的生物,很多人見它的第一面都會被它「迷住」。在食物鏈中,海獅是屬於消費者的類型,主要食物是小蝦、小魚還有企鵝。但如果它們遇上了北極熊、鯊魚、虎鯨等這一類生物,海獅是毫無反抗之力的。最終,只能乖乖地成為他們的美食。
鯨魚
地球上的生物若按照體型分類的話,那麼鯨魚絕對是上位圈。在海洋中,相信沒有多少生物能與之相比。雖然鯨魚屬於消費者,但它的性格是非常溫和的,因而其殺傷力很低。若是不小心遇上了虎鯨等兇殘的生物,鯨魚也在劫難逃。
熊
熊算得上是陸地上相對比較大型的肉食類動物。人類要是聽到它那咆哮聲,都忍不住嚇了一跳,甚至乎有傳聞還說熊會吃人。若不小心在野林遇到熊的話,就要立馬躺下裝死,這樣熊就不會主動攻擊你了。但你以為的「熊吃人」,實際上是「熊吃蜜」。此外,它還會吃水果、堅果等等。所以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我們要用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