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
「絲路雲裳·七彩雲南民族賽裝文化節」如今已是雲南省級大型民族節慶品牌文化活動,2016年首次開展,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
2020年12月18日至22日,「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文化節」,以絲線為媒,拉近民族與時尚的距離,民族服裝+時尚元素,向全國展現雲南各民族服飾的獨特之美,向世界講述雲南各民族邁向未來的時尚新主張。
全新定義著在身上的藝術
楊麗燕,「孔雀窩」民族服飾品牌創始人和品牌設計總監。「孔雀窩」服飾從面料選材、款式設計到手工製衣、傳統中國元素的運用都精心考究,每一件成品服飾都蘊藏了製衣師對中國傳統理念的表達,以重現民族特色手工服務為核心理念,堅持民族自我的表達與傳承,集聚了民間的民族服飾文化精粹,具有濃鬱的東方民族色彩。
百年拼布繡技藝傳承人柯然曾將拼布繡技藝融於西式婚紗,給人帶來了非同尋常的視覺享受;今年以「日月星辰,繁花似錦」為主題的全新設計作品,再一次使前衛潮流與傳統技藝的交融達到了奇異的平衡。他說:「在中華民族的創世神話中,幾乎每一種講述,都離不開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和草木魚蟲等自然物,這些自然物就是神聖標誌、是圖騰。在這次的系列作品中,我以藍色和黃色作為主色調來表現創世神話中的自然崇拜,藍色是『辰』,黃色為『日月』及『星』,藍色讓人感受到安靜、舒服,黃色又有些許可愛調皮,形成一個和諧的對比,我作品中的圖樣元素靈感還來源於雲南恬靜又不失靈動的自然美。」
安寧扎染作品在傳承古代絞纈技法的基礎上,製作出了「大美雲南」系列、「光影」系列、「山花爛漫彩雲南」系列、「絞纈華服」系列、「生靈」系列等安寧扎染作品。楊語嫣是安寧扎染傳承人的後人,家中三代從事扎染工作。她設計展出的服飾每一樣都有其獨特的靈感來源和故事性,整個系列的基調貫穿於每個小細節,通過色彩、布料、版型、印花、工藝等,表達服飾語言。看似簡潔明了,實際上是經過反覆醞釀,不斷探索總結國風之應有路徑,並在原國風元素上厚積薄發的結果,充分展示了設計師對紡織材料革新趨勢的充分把握,以及對中國傳統服飾元素的完美理解。
民族元素與時尚交相輝映
玉溪繡尖頂商貿有限公司(下稱「小龍茵」)創始人錢曉麗,2015年繼承家傳彝繡技藝,成立了「小龍茵」。起初,她和團隊挨家挨戶尋找繡娘,後來她建繡娘基地、刺繡傳習館,手把手培訓,對接訂單,帶領繡娘和她們的手藝走出大山,走上世界的舞臺。「小龍茵」的產品是非遺刺繡產品,以彝族文化為主,傣族、回族等文化為輔,品類涉及鞋帽衣包、家居用品、民族文創產品等。其作品從日月星辰到山川河流,從寓言故事到圖騰崇拜,在飛針走線間,既傳承了祖輩手工藝,又有時尚潮流的氣息,在造型和繡法方面,更是體現著「滇繡」的特點。在看似簡單的一針一線中,將黑色大地的厚重、藍色天空的澄明和紅色花兒的奔放、白色雲朵的純潔融為一體,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在本次民族時裝周上參展的另一品牌服裝,有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和主張,在紋路之間表達情懷,深受觀眾喜愛,它就是創立於2015年的女式漢服品牌「菩提雪」。其服裝產品以「閨秀風」為主,極力追求傳統審美和現代色彩的融合,設計清雅雋秀,靈動端莊,在設計理念上偏重傳達文人詩氣、書香儒雅的概念,強調精細的做工和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菩提明鏡,拂袖塵埃,只為遺世獨立的等待。」他們以獨特優秀的產品和對傳統文化的堅持,傳播新時代的「菩提雪」傳統美學,為品牌贏得了口碑。
用自然講述「故事」
為迎接2021年在昆明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藏姿品牌獨立設計師羅建梅創新設計風格,帶來以麻質、真絲等自然材質創作的主題秀,她以生命、玫瑰、自然三個系列的服飾向大自然致敬。
「大自然創造了我們,我們依偎著大自然。生態這個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山、水、林、田、湖、草、人,相互循環、互相作用,成為我們解讀大自然的生命密碼。這些年,我們親眼看到沙漠綠化,毛烏素沙地茫茫沙海變成大片綠洲;我們親身感受水和大氣的治理,黃河水質改善,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明顯提升;我們共有的家園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越發生機勃勃。」羅建梅的解讀,讓觀眾對雲南豐富絢爛的文化又有了新的認識。
漢族模特何祺昕熱衷於宣傳雲南民族文化,這是他第二次參加民族時裝周。他說:「能夠站在臺上展示雲南民族的多元文化是一種自豪,也是職業模特人的一種責任。作為本土模特就是要向省外朋友和世界推介雲南,讓雲南的民族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轉載請註明來源《民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