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各界為臺灣受災同胞捐款逾9.6億元人民幣

2021-01-15 搜狐網
國臺辦發言人楊毅

  人民網9月16日北京電 (記者鄧志慧)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楊毅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表示,大陸各界為在「莫拉克」颱風中受災的臺灣同胞捐款,實際到帳連同意向捐款金額,共計已達9.689億元人民幣。

  楊毅說,8月初「莫拉克」颱風使臺灣一些縣市遭受重大災害,大陸各界一直予以高度關切並積極提供援助。8月19日胡錦濤總書記會見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時表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臺灣同胞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

我們將繼續向臺灣同胞提供救災援助,支持臺灣同胞搞好災後重建。」

  楊毅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大陸各界為臺灣受災同胞捐款,實際到帳連同意向捐款金額,共計已達9.689億元人民幣。其中已有1億多人民幣通過各種渠道捐往臺灣,這些捐款主要用在救災急用上。其餘大部分捐款,有關方面正在加緊匯集,將通過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中國紅十字總會兩個主要渠道轉交臺灣方面,用於災後重建。我們已請臺灣方面儘快提供重建項目,以便用好這些善款。前幾天中國紅十字總會負責人剛從臺灣回來,他們深入到臺灣中南部一些災區,看望了受災同胞,轉達了大陸同胞對臺灣受災同胞的慰問,並實地查看了救災和援建的情況。只要臺灣方面提出需求,我們都將盡力給予援助。例如在災區校舍、房屋建設和交通、水利等設施重建及農業生產恢復等方面,我們都願意積極提供支持,幫助臺灣受災同胞儘快恢復生產生活。

  楊毅表示,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和今年臺灣「莫拉克」風災發生後,兩岸同胞彼此扶持,及時伸出援手,譜寫了共抗災難的感人篇章。為向臺灣受災同胞表達愛心,大陸各界踴躍捐款,慷慨解囊,有的老人捐當月退休金,甚至是一生的積蓄,有的小朋友捐出他們平時積攢的零用錢。這種血濃於水的同胞愛、手足情,不僅是中華民族團結互助、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值得珍惜和發揚。

  楊毅指出,我們注意到,臺灣當局領導人對大陸同胞的真誠援助表示感謝,對兩岸同胞展現出來的血濃於水的民族感情給予了積極評價。珍惜兩岸同胞的手足親情,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兩岸雙方繼續共同努力,不斷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造福兩岸同胞,造福中華民族。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相關焦點

  • 張志軍通過兩岸熱線再次轉達大陸領導人對臺灣地震災區同胞的慰問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記者 齊湘輝)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15日上午通過兩岸熱線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通話,張志軍再次轉達大陸領導人向在臺灣南部地震中不幸遇難同胞的哀悼,向遇難者親屬以及受傷、受災同胞的慰問。張志軍表示,此次發生在春節前夕的地震,造成116人罹難、550多人受傷以及重大財產損失。
  • 臺灣花蓮縣發生強烈地震_新華網
    大陸各界心系花蓮災區踴躍捐助 期盼遇難大陸遊客善後得到妥善處理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12日表示,花蓮強震以來,大陸有關方面和社會各界高度關切。大陸有關方面、地方和臺資企業踴躍捐款捐物,支持災區同胞早日渡過難關、重建家園,據不完全統計,已捐助合計2087.5萬元人民幣。
  • 這一夜,我們為臺灣花蓮地震受災者祈福
    「為花蓮祈福」、「臺灣同胞一定要平安」「天佑花蓮」、「快過年了,願平安」、「是我一直想去但沒有機會去的地方,天佑臺灣」、「花蓮真的是去臺灣待的最久也最喜歡的城市。希望一切安好」……大陸民眾的祝福從天涯海角匯聚而來,一切只願花蓮「平安」。
  • 「5·12」汶川特大地震臺灣同胞援建項目座談會在蓉召開
    5月11日,四川省在成都市召開臺灣同胞援建項目座談會,來自臺灣島內的50多位知名人士、各界愛心人士代表、捐款企業和社團機構代表等來蓉參會。  據統計,汶川地震發生後至今,四川省共接受臺灣同胞捐款逾13億元(人民幣,下同),落實災後重建項目189個,其中94個由臺灣有關組織、機構直接捐款自主實施,95個是臺灣同胞捐款轉交至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後者將資金撥付到四川省慈善總會,由四川省臺辦和四川省慈善總會負責實施。
  • 臺灣同胞走進四川 見證汶川地震10年災後重建發展新成就
    會上,四川省臺辦副主任張軍介紹了「5·12」汶川特大地震臺灣同胞參與抗震救災、捐款援建項目和十年來川臺交流合作的有關情況。  地震發生後臺灣同胞奉獻愛心 各界捐款達13億多人民幣  10年過去,兩岸同胞休戚與共全力抗震救災的場面仍歷歷在目,凝聚臺灣同胞大愛的援建項目在這塊涅磐重生的土地上發光發熱,溫暖人心。
  • 臺灣同胞擦亮眼睛,大陸才是你們的親人
    2月6日深夜,臺灣花蓮發生大地震。7日上午,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花蓮縣長傅崐萁緊急通電話,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致電花蓮縣有關方面,高度關切地震災情,並表示願意提供派遣救援隊在內的救災協助。同日,中國紅十字會決定向臺灣紅十字組織提供100萬元人民幣緊急救災款。
  • 再次轉達大陸領導人對臺灣地震災區同胞慰問
    本報北京2月15日電  (記者吳儲岐)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15日上午通過兩岸熱線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通話,張志軍再次轉達大陸領導人向在臺灣南部地震中不幸遇難同胞的哀悼,向遇難者親屬以及受傷、受災同胞的慰問。   張志軍表示,兩岸同胞骨肉天親、心手相牽,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
  • 汶川大地震:中國社會各界抗災捐贈總額已逾12億
    5月13日下午,北京奧運火炬結束在福建的傳遞,龍巖站火炬手——中國龍工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新炎(右)在結束儀式上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四日電(記者 張希敏)五月十二日十四時二十八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七點八級大地震後,海內外各界紛紛捐款捐物、支援震區抗震救災。據民政部慈善事業協調辦公室統計,截至五月十三日二十四時,社會各界針對地震捐贈已超過十二億元人民幣。
  • 盤點各國家和地區為汶川地震捐款數目,先記個帳,以後用得上
    汶川地震是自建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直接受災人口4600萬,直接經濟損8450億元人民幣。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世界各國各地區人民,也以各種形式表達了對汶川地震的關注和支援。我們來看看各國捐贈的數字。
  • 「『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臺灣同胞四川行」嘉賓走進綿陽北川
    臺灣嘉賓一行在北川參訪    5月12日,參加「『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臺灣同胞四川行」活動的臺灣同胞代表走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共同見證震後十年來北川災後重建和發展振興成就。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廣大臺灣同胞感同身受,踴躍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四川全省共接受臺灣社會各界捐款超過13億多元人民幣,捐建災後重建項目189個,其中捐建綿陽災後重建項目25個。廣大臺灣同胞與四川人民心手相連、共克時艱,有力支持了災區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
  • 汶川地震美國政府捐款只有非洲小國的三分之一!
    汶川地震時,人口只有100多萬的非洲小國赤道幾內亞,向中國捐款100萬歐元,是美國捐款的3倍。美國GDP連續126年世界第一,可是小氣的美國政府只捐款 50萬美元現金 (2005年美國颶風,中國向美國捐款510萬美元) 。
  • 她倆,是大陸網友最喜歡的臺灣政治人物
    來源:中國臺灣網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右)12日赴大陸訪問。(圖:臺灣「中央社」)「九二共識是什麼,誰能告訴我?」此次率領臺灣各界人士代表團到北京參訪,洪秀柱就有一個身份是——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為什麼給基金會起名「青雁」?洪秀柱曾經這樣解釋:大雁排成人字型飛,速度會加快,當有一兩隻大雁生病的時候,一定會有別的大雁停下來陪它,等它好的時候再起來追上雁群,這就是團結起來結陣抗風,所以我們取名青雁,就是希望年輕人團結一致。
  • 新浪網攜手社會各界成立愛心聯盟 倡議募捐賑災
    專題:四川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  四川汶川的地震牽動全國億萬人民的心,社會各界同胞均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災區人民的慰問。  愛心聯盟以自願方式招募社會各界的愛心機構和人士參與,並將通過該聯盟團結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凸顯媒體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為災區人民獻愛心。自愛心聯盟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紅十字會等各大慈善機構倡議賑災的告示刊出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長長的捐款單一直在更新著,電話聲此起彼伏,我們感受到一份來自社會的濃濃的關心。
  • 與大陸相向而行才是臺灣真正的未來
    常態化的對臺軍售會給臺灣帶來什麼?蔡英文當局真的不知道「倚美抗陸」的下場嗎?對於此次軍購,臺灣軍方退役中將劉湘濱13日就曾在政論節目中批評稱,臺灣基本上就是在繳「保護費」,美國只要發現臺灣研發出什麼,他們就會軍售臺灣同級武器,妨礙臺灣「雄風」飛彈的建置與研發,而且「美國要賣你,你要不買的機率是很少的。」
  • 臺灣花蓮地震最新消息 臺灣花蓮地震對福建省的影響大嗎
    [臺灣花蓮6.5級地震2死219傷173人失聯]臺灣花蓮地震最新消息遇難人數已達8人  截至2月8日4時,已有8人在地震中遇難,262人受傷,63人仍處於失聯中。  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大陸自由行遊客、45歲福建餘姓女士入住花蓮雲門翠堤大樓民宿,在地震中遭受重傷,今晚9時在醫院被宣告不治。
  • 親望親好,大陸關愛臺胞臺企
    海峽那邊,臺胞臺企與島內社會各界紛紛捐款捐物,與大陸患難與共、守望相助。  疫情之下,兩岸一家親有了最深情動人的表達。  復工了!紮根大陸信心不減  5月,江蘇淮安。全廠9000多員工,95%以上已返崗復工,新投資10億元的超薄線路板項目正在建設。作為全球印刷電路板公司「龍頭企業」,鵬鼎今年一季度營收超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1%,而且2020全年業績有望創新高。  4月,四川涼山。臺資企業冕寧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萬畝油橄欖基地,一朵朵橄欖花含苞待放。
  • 臺灣同胞抗日歷史的啟示與思考
    更為難得的是,有5萬多臺灣同胞歷經艱險,從臺灣輾轉回到祖國大陸,追尋延安燈塔走向抗日戰場,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做出了重要貢獻。 2.湧現出了一大批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而英勇鬥爭的抗日先賢。在祖國大陸辛亥革命的影響下,同盟會員羅福星以「驅逐日人」、「光復臺灣」為號召,以「華民會」、「三點會」、「同盟會」、「革命會」等名義秘密發展革命組織,積極準備發動起義,以「雪國家之恥,報同胞之仇」。為「恢復臺灣」,餘清芳、羅俊、江定等領導噍吧年起義,殺死日本駐臺官吏數十人。為保臺護臺,臺灣同胞不怕流血犧牲,同仇敵愾,譜寫了一首首抵抗日本侵略的悲壯詩篇。
  • 臺灣同胞參與改革開放 推進祖國統一
    島內各界人士受訪時高度評價大陸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認為講話中關於兩岸關係的論述,釋放了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造福兩岸同胞的誠意善意,宣示了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  臺灣《中國時報》總編輯王綽中表示,40年改革開放進程中,大陸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世界矚目的奇蹟,有些經驗完全可以為臺灣所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