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9日消息(記者 蒙健)《海南禁塑令》將在12月1日正式實施,為打贏「禁塑」攻堅戰,堅定不移推進禁塑工作,11月29日,海南社會主體落實禁塑規定現場推進會舉行。
由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海口市美蘭區海府街道辦事處,南國都市報社承辦,以「別讓這一袋,毀了下一代」為主題的海南社會主體落實禁塑規定現場推進會在海口市海秀路的海建商城成功舉辦。當天來自海南省市場監管局、海府街道辦事處、可降解製品生產企業、學校等單位共計100多人參與。
推進會現場可降解製品企業向市民講解產品情況。攝影:蒙健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嚴勵在致辭中介紹,此次推進會目的在於全面推進「禁塑令」令行禁止,所做的就是為了大力推進海南科學發展進程,細心呵護我們子孫後代的生態環境。嚴勵表示,全面禁塑,勢在必行,千萬別讓這一「袋」毀了下一代,落實好禁塑令離不開生產企業、商超、農貿市場、學校、社區等配合,以及人民群眾參與和大力支持。
推進會現場,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督行政執法局一級主任科員符毅受邀擔任現場講解員,並重點就禁塑的法律法規,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替代品產品等進行了講解。海口市美蘭區海府街道辦事處大英社區、明珠廣場、美蘭區大英農貿市場、海口市第九中學等相關單位紛紛在會上倡議,每個人都應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與禁塑行動,徹底改變使用塑膠袋的習慣,使用環保可降解購物袋,拒絕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推進會現場可降解製品企業向市民講解產品情況。攝影:蒙健
「不生產一個非法非標產品,堅持生產全生物降解材料製品,儘可能滿足市場需求,為海南『禁塑』助力!」前來參與此次推進會的海口誠佳塑料包裝有限公司、眾德合(海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生產企業紛紛在會上表態。
在推進會場,各家企業所展示的全生物降解餐盒以及鋁箔(食品級)材料製品,吸引不少商家、市民前來圍觀諮詢。推進會場展示的「塑料健康危害知多少?」「禁塑名錄」「國際上對降解塑料的認識」等展板,讓不少市民駐足觀看。市民表示,希望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好,汙染越來越少,對於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可以接受,並樂於嘗試新的環保替代產品。
據悉,近年以來,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全面推進禁塑宣傳動員工作,成立了海南省生物材料及降解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地方標準《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通用技術要求》(DB46/T 5052020),建立標準化海南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檢驗室,完善了檢測檢驗方法;印發《貫徹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行政執法實施方案》《禁塑案件查辦指引》的通知;嚴格開展禁塑執法行動和相關禁塑執法培訓等,從多方面全力推進禁塑工作。
2019年12月31日,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意味著海南省將從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海南首批「禁塑」名單
《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以下簡稱《名錄》)將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類8小類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納入禁塑範圍,以負面清單的形式明確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種類,體現了先易後難,積極穩妥的原則。
從材料上,《名錄》也作出具體明確: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膜、袋,以及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餐飲具類,都在被禁之列。
禁塑範圍:
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類8個小類
主要為一次性膜、袋類和一次性餐飲具類
一次性膜、袋類具體包括:商品包裝袋(購物袋、日用塑膠袋、紙塑複合包裝袋)和用於盛裝垃圾的塑膠袋這2小類
一次性餐飲具類具體包括:盒(含蓋)、碗(含蓋)、碟、盤、飲料杯(含蓋)、吸管這6小類
海南:塑料替代品選擇豐富 全面覆蓋首批「禁塑」名錄產品
列入「禁塑」名錄的塑料製品禁止生產和使用,將由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製品替代。
截至9月30日,海南共有7家企業具有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生產能力,共接到全省200多家單位、企業訂單量260多噸,9月份訂單量環比增長60%以上。此外,多家國內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企業也「落戶」海南,截至10月8日,已有省外10家膜袋企業、6家餐飲具企業通過海南省禁塑工作管理信息平臺報備,豐富海南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產品市場。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