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隻代孕母貓體內有3隻妊娠,成功孕育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

2021-01-15 山東熱搜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通訊員 曲天澤

一隻名為「平安」的森林貓後代,日前在青島農業大學平安誕生。但與眾不同的是,這是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經過62天孕育得以健康存活下來。這也是國內首個由高校成功完成的克隆貓。孕育克隆貓的團隊就來自青島農業大學,也是一支非常年輕的「擼貓」團隊,團隊負責人趙明輝博士為標準的「85後」, 帶領著一群「90後」開展該項科研工作。

國內高校現首隻健康存活的克隆貓

記者在位於該校生物樓6樓的實驗室看到,溫暖的恆溫箱內,一隻黑白花相間的小貓正在酣睡,看上去非常健康。科研人員告訴記者,這隻克隆貓於2020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因正值新年來臨,科研人員給它起名為「平安」,希望其作為克隆技術的研究成果能夠平安健康存活,同時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一年年末出生的它,能夠給新的一年帶來平安好運。

項目主持人趙明輝博士告訴記者,目前代孕母貓及「平安」各項生理指標均表現正常,一切「平安」。據介紹,本次克隆貓的本體是一隻野生森林貓和中華田園貓雜交的成年雌性森林貓。科研人員從該貓皮膚組織中分離培養得到成纖維細胞,利用中華田園貓卵子作為細胞核受體,通過細胞核置換和人工激活,製作出多枚體細胞克隆胚胎。將克隆胚胎移植到受體母貓後,經過62天孕育,成功得到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目前該項目經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鑑定,確定該森林貓為克隆個體。

七隻代孕母貓體有三隻成功妊娠

據了解,青島農業大學該克隆貓研究項目受到青島農業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和博雅秀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橫向課題資助,於2019年籌備,2020年7月實施。本批實驗共計製作體細胞克隆胚胎89枚,移植到7隻代孕母貓體內,其中3隻代孕母貓妊娠,妊娠率達43%,為世界領先水平。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實驗期間我們遇到了不少困難,特別是上半年物流幾乎停止,我們的貓面臨著食物短缺的情況。這段時間我們每天凌晨去海鮮批發市場批發海鮮,回來給貓做貓糧。期間通過不斷改進貓糧的製作工藝和成分,我們逐漸掌握了顆粒貓糧的製作工藝。」趙明輝談到,「第二個瓶頸就是貓卵子的體外成熟。由於我們的貓卵來自寵物醫院做絕育時切下的卵巢,這些卵巢上採集的貓卵不能直接用做克隆,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體外成熟。針對貓卵的體外成熟,我們進行了大量實驗,最終通過添加適量激素和生長因子,攻克了這個難題。『平安』克隆貓的誕生,也證明了我們在貓卵體外成熟方面是成功的。」

不僅如此,項目實施過程中,團隊成員精簡併改良了體細胞克隆方法,使整個實驗流程從傳統的36小時縮短為5小時,用時縮短7倍。同時,團隊採用了在實驗全過程只使用一種培養液的操作方式,避免了頻繁更換培養液可能帶來的胚胎損傷,極大降低了操作風險,提高了實驗穩定性。

貓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多種應用價值

記者在該校實驗室了解到,貓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建立,不僅有利於促進動物疾病模型和藥物的開發,在生物醫藥領域、寵物行業和瀕危物種保護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在醫藥研究方面,和犬類似,貓也是重要的實驗動物、疾病模型動物和伴侶動物。根據OMIA資料庫最新統計,在貓科動物身上發現了361種遺傳疾病,其中227種有望開發成人類同種疾病的動物模型,且貓科動物癲癇、高血脂、軟骨發育不良及部分腫瘤、愛滋病等疾病的發病機制與人類尤為類似。

更加受到研究人員關注的是,貓擁有與人類結構高度相似的ACE2受體,而該受體為SARS和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人體的主要受體,這使得貓具有感染SARS和新冠肺炎的潛在可能。利用貓克隆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大量生產攜帶特定疾病的個體,供醫學研究和藥物開發所使用。此外,國內寵物(貓、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寵物貓消費市場規模為780億元,貓體細胞克隆所衍生的早期胚胎基因編輯技術,會為寵物遺傳疾病的治療帶來希望。

此外,據趙明輝博士介紹,貓體細胞克隆在瀕危物種保存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貓科動物是地球動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除家貓外,其餘所有貓科動物都為瀕危物種或受脅迫物種。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1種野生貓科動物中,有3種處於瀕危狀態,2種處於極危狀態,7種處於易危或近危狀態。動物在年老後喪失生育能力,就意味著該物種的功能性滅絕。採用家貓卵子進行異種體細胞克隆技術,是目前唯一能夠大量複製瀕危動物的技術手段。

揭秘

「擼貓」團隊很年輕,團隊負責人為「85後」

年輕、靦腆,和團隊成員及研究生打成一片,是趙明輝博士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但當穿上實驗服、坐在顯微鏡前開始實驗操作,這位「貓專家」又成為另一副模樣。記者從青島農業大學了解到,這個「擼貓」團隊整體年齡不大,團隊負責人、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是1986年生人,帶領著一群「90後」開展了科研工作。

趙明輝博士團隊長期致力於犬科動物及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疾病模型製備等研究工作。近5年來圍繞犬科動物克隆、發情判定、卵子體外培養和成熟等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際主流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16篇。趙明輝博士曾成功克隆出多隻精英工作犬,2018年在國際上率先創建犬早期胚胎體外培養方法,為犬科動物生殖生理學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據介紹,該團隊在犬科動物克隆領域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為本次「平安」克隆貓的順利誕生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趙明輝告訴記者,在學校活躍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科研條件的支持下,團隊不斷探索建設最佳科學實驗壞境,在實驗室內安裝多種智能家居設備,包括溫度、溼度、照明、煙霧報警等在內的環境控制系統和人臉識別系統等,使實驗環境實現了智能化操控。

談到未來的科研工作,趙明輝表示,在當前我國社會高度重視創新的良好環境下,青年科研人員應該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為「創新中國」而努力奮鬥。「下一步,我們將把研究重點放在貓的基因編輯方面,在人類醫學疾病模型研究和以基因編輯技術為工具研究寵物疾病發病機制、進行寵物醫藥開發等領域繼續深化,將『擼貓』事業進行到底。」

相關焦點

  • 中國高校成功完成首例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該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這也是中國第二例克隆貓。  據介紹,這隻克隆貓名為「平安」,於去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目前代孕母貓及克隆貓各項生理指標均表現正常。這隻克隆貓的本體是一隻雜交的成年雌性森林貓。科研人員從這隻貓皮膚組織中分離培養得到成纖維細胞,利用一隻中華田園貓卵子作為細胞核受體,通過細胞核置換和人工激活,製作出多枚體細胞克隆胚胎。科研人員將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貓後,經62天孕育,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成功誕生。
  • 不僅有克隆羊 現在克隆貓也有啦!
    1月14日,記者從青島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該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
  • 青島農大國內首度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通訊員 曲天澤時隔20年,成功培育了中國本土首頭克隆牛的青島農業大學再迎喜訊,日前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培育出克隆貓。青農大也因此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
  • 全國高校首隻「克隆貓」誕生,取名「平安」!
    魯網1月15日訊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該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  據介紹,本次克隆貓的本體是一隻野生森林貓和中華田園貓雜交的成年雌性森林貓。科研人員從該貓皮膚組織中分離培養得到成纖維細胞,利用中華田園貓卵子作為細胞核受體,通過細胞核置換和人工激活,製作出多枚體細胞克隆胚胎。將克隆胚胎移植到受體母貓後,經過62天孕育,成功得到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目前該項目經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鑑定,確定該森林貓為克隆個體。
  • 首個國內高校成功完成貓科克隆
    青島農業大學生物樓6樓的實驗室看到,溫暖的恆溫箱內,一隻黑白花色相間的小貓看上去非常健康。這隻克隆貓於2020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因正值新年來臨,科研人員給它起名為「平安」希望作為克隆技術的研究成果,這隻克隆貓平安健康存活。 克隆貓「平安」和代孕母貓。
  • 國內首隻克隆貓誕生!青島農業大學在貓科動物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從青島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學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  國內高校現首隻健康存活的克隆貓  在青島農業大學生物樓6樓的實驗室看到,溫暖的恆溫箱內,一隻黑白花相間的小貓正在酣睡,看上去非常健康。
  • 青島農大在貓科動物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突破
    本報青島1月15日訊(記者 孫軍 通訊員 曲天澤)記者今天從青島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博士趙明輝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目前,該森林貓已經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鑑定,確定為克隆個體。 這隻克隆貓的本體是一隻雜交的成年雌性森林貓。
  • 青島農業大學完成中國首例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曲順 通訊員 曲天澤 青島報導日前,記者從青島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學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
  • 學校在貓科動物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突破
    日前,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學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據介紹,本次克隆貓的本體是一隻野生森林貓和中華田園貓雜交的成年雌性森林貓。科研人員從該貓皮膚組織中分離培養得到成纖維細胞,利用中華田園貓卵子作為細胞核受體,通過細胞核置換和人工激活,製作出多枚體細胞克隆胚胎。將克隆胚胎移植到受體母貓後,經過62天孕育,成功得到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目前該項目經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鑑定,確定該森林貓為克隆個體。
  • 青島農大在貓科動物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突破
    日前,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學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國內高校現首隻健康存活的克隆貓在位於青島農業大學生物樓6樓的實驗室裡,溫暖的恆溫箱內一隻黑白花相間的小貓正在酣睡,看上去非常健康。
  • 人類受精卵,能在其他動物子宮內完成發育嗎?
    比如:克隆羊多莉就是通過「代孕媽媽」孕育成功的。那麼問題來了,不同生物之間,能不能「代孕」成功呢?再加上大熊貓會撫養孩子到2歲左右,在帶娃階段大熊貓不會發情;而大熊貓每次只會生育一胎,如果生育兩胎或者更多,在自然條件下,大熊貓只會撫養其中一隻,這是因為自然界中能量有限,它們必須要捨棄一隻才能換來另一隻的生存。
  • 揭秘首例克隆貓過程:4隻母貓做代孕 有1隻成功了
    據該公司副總經理王奕寧介紹,公司業務以基因技術為基礎,對寵物領域有基因檢測、細胞保存以及寵物克隆。迄今為止,共克隆了40多隻動物。「四隻代孕貓裡,其中一隻在胚胎移植66天後,在今年7月21日自然分娩。」王奕寧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貓屬於交配才會排卵的動物,所以在採集卵子等方面會有一些難度。而克隆有點像植物的扦插,既是前一個生命的延續,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 現在真的很少提克隆了嗎?克隆羊「多莉」下場如何?看完就明白了
    前文已經提到克隆的過程是不需要生殖細胞的結合過程,只需要體細胞即可,所以克隆羊多莉是沒有「父親」,只有母親,而且是3個母親,這3位母親中,有一位母親為多莉羊提供了DNA遺傳物質
  • 科學家歷經6年成功培育「代孕父親」由克隆羊多莉所在研究所...
    也就是說,這些精子孕育出的後代是供體動物的,「代孕父親」充當的角色是精子生產機器以及幫助雌性完成受孕。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一種製造代孕後代的方法,以克服選擇性育種和人工授精的局限性。在很多時候,人工授精要求嚴格而且無法成功應用在一些動物身上,這阻礙了培育更優良品種的道路。代孕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代孕以自然的方式——通過正常繁殖——傳遞供體的遺傳物質。
  • 科學家歷經6年成功培育「代孕父親」,由克隆羊多莉所在研究所親自操刀
    也就是說,這些精子孕育出的後代是供體動物的,「代孕父親」充當的角色是精子生產機器以及幫助雌性完成受孕。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一種製造代孕後代的方法,以克服選擇性育種和人工授精的局限性。在很多時候,人工授精要求嚴格而且無法成功應用在一些動物身上,這阻礙了培育更優良品種的道路。代孕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代孕以自然的方式——通過正常繁殖——傳遞供體的遺傳物質。
  • 對話中國首隻克隆貓背後的廣州科學家:寵物克隆技術成熟可商業化
    工作人員首先從它的「原版」——近3歲的已故寵物貓(也叫「大蒜」)身上採集樣本,得到包含全部遺傳信息的體細胞,而後將它的細胞核植入另一個已經除去細胞核的卵母細胞當中,經過細胞融合處理,得到克隆胚胎,最後將這樣的4個克隆胚胎分別移植到4隻代孕母貓體內,其中的1隻在66天之後自然分娩,誕下了克隆貓「大蒜」。
  • 克隆寵物嗎?一隻貓25萬元,或有基因缺陷,被批沒道德
    左為克隆貓「大蒜」,右為已故貓具體的「復活」過程是這樣的:大蒜去世24小時內,工作人員在它的遺體上採集了體細胞樣本,抽取細胞核並培育後移植到了4隻代孕母貓體內,最終3隻成功受孕,等待胚胎發育和分娩。在培育過程中,由於兩隻母貓的克隆胚胎被自身吸收,2019年7月21日,只有克隆貓「大蒜」在胚胎移植66天後成功分娩,至今存活時間已超過一個月。
  • 東陽:首批11隻克隆金華「兩頭烏」誕生
    11月22日,另一頭「代孕」母豬901也成功產下4隻克隆豬。11隻小豬體態正常,而且一胎數量最多達到了7隻,遠超世界範圍內克隆豬單胎平均4隻的生產數量。  對徐海忠來說,這是一批不平凡的小豬。因為它們不是受精卵發育的生命體,而是利用冷凍體細胞克隆技術孕育的「克隆豬」,這也是浙江乃至國內首批利用液氮冷凍保存的體細胞克隆的金華「兩頭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