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考清華北大」,那個口出狂言的16歲女孩,最後考了多少分

2020-11-29 騰訊網

小時候,父母長輩總是愛逗家裡的小孩子,比如問一些你長大後想當什麼呀?大多數人都是從雄心壯志的心態過來的,往往都是聲如洪鐘回道:「我要當科學家,畫家,醫生!」而一問道考什麼學校,小小的腦袋裡還會裝著大大的疑問,自己究竟是考清華呢,還是北大呢?這個問題還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呢!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再也不會那麼大言不慚了,回想兒時的壯志凌雲,只能說一句,還清華北大,真的是想多了。985,211高校都足夠讓我們拼命了,更不要說清華北大這樣高等學府了!

在這個很多事情都需要「人脈、資源」的年代,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考試是如今相對公平的一條道路,尤其是高考。

高考是許多人的一次蛻變,是一個新的旅程開啟之路;高考也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可能一念天堂,也可能一念地獄。

一個好的學校勢必會為自己今後的學習,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好學校數量有限,因此才會出現「提高一分,幹掉千人」的口號。但是就是這樣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搞笑,也有人不屑於此,比如曾經就有一個廣東16歲女孩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這過去了一段時間後,咱們再回頭看,她高考又考了多少分呢?

中國高等學府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建於1911年,後經歷史變遷,於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它是全國級重點大學,位列各項世界級學術、工程計劃聯盟,是中國高級知識分子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前身為京師大學堂,後於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

它不僅是我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更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是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思想,是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基地之一。

現在的北京大學也是全國它是全國級重點大學,位列各項世界級學術、工程計劃聯盟,是中國高級知識分子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

這兩所全國高等學府,是無數莘莘學子的終極夢想,就像很多人都說,如果你考上了清華北大任何一所學校,你的人生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就是這樣能讓人改變命運的兩所大學,還是有人不屑於顧,她就是廣東16歲女孩冼奇琪。不久前她在網上發表的「懶得考清華北大」的言論引起來網友的熱議。有人覺得她小小年紀卻大言不慚,懷疑她是不是僅僅炒作,或者是想要出名,又或者是自己原本就考不上清華北大而故意這樣說的。

其實冼奇琪的原話是這樣的,「其實我也想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萬一一不小心考砸了就不划算了。」

當時的她才高二,距離高考還有一年,但是她當做了一套高考試卷就有了636的高分,之後才有她在網上發表的那番言論。

不過從她636分的成績其實也不難看出,就算是沒有她網上的言論,憑她的成績也足以出圈,這個成績在考生中就是妥妥的學霸。而實際上也是如此,冼奇琪是一名妥妥的00後,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的附屬中學,從小到大的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甚至都沒有上過什麼補習班。

這個「別人家的孩子」,還對數學特別敏感,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六年級時,她開始接觸到了奧數,整日沉浸在數學的海洋裡,一直努力著。

其實她「口出狂言」、「大言不慚」的情況跟當年保送北大,後來說「北大還行」的撒貝寧一樣,都是一種底氣的象徵,因為那個時候的她決定去中科大少年班深造學習了。

有人說萬物皆可數學,可見數學在實際生活的中的重要性。其實大多數人類進步的推動性科學都會用到基礎科學。

基礎科學與實用科學不一樣,不僅難,在普通人眼裡還不怎麼實用。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現代物理都是基於萬有引力而衍生的,但是做演算的時候卻不會再叫你推導一遍公式,又比如都知道1+1=2,但是誰也不會要求小學生重新證明一次1+1=2的結論。而這其中提到的萬有引力,和1+1=2就是基礎科學。

基礎科學是推動人類進步的根本動力,而中科大的少年班就是一個培養這種人才的地方,它還被稱為是「中國的麻省理工」,冼奇琪就是進入了這個地方深造,而和她同時錄取的同學全國僅有48人,可見她也擔得上天才的稱號了。

如今的冼奇琪在老師的帶領下系統的,有針對性的訓練和學習。

或許真的像她認為的一樣,這樣的學習氛圍和教育方式才更適合她,才能讓她不浪費時間,更加能發揮出自己所有的才能。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不出意外,冼奇琪學成歸來後也一定是國家的棟梁之才了!

相關焦點

  • 狂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的16歲女孩,最終成績是多少分?
    狂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的16歲女孩,最終成績是多少分?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通往成功的最佳方法。都說知識改變命運,沒文化只能幹些粗活累活。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考驗,跨過了這道坎,前面的路就平坦了很多。
  • 那個說「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孩,最後考了多少分?
    而一問道考什麼學校,小小的腦袋裡還會裝著大大的疑問,自己究竟是考清華呢,還是北大呢?這個問題還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呢!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再也不會那麼大言不慚了,回想兒時的壯志凌雲,只能說一句,還清華北大,真的是想多了。985,211高校都足夠讓我們拼命了,更不要說清華北大這樣高等學府了!
  • 那個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的16歲廣東女孩,最後考多少分
    在諸多大學當中,毫無疑問北大和清華乃是中國大學當中的兩顆明珠。全國多少優秀學子為之發奮努力。如果有人不把北大清華當一回事,大概率會被人認為是在開玩笑。為什麼清華北大她都不放在眼裡?最後她又去哪裡呢? 一、豪言背後是實力,16歲少女天才出眾 在2020年8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公布了本年度的少年班錄取人員。名單中,有一位來自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格外亮眼。
  • 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生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進入中科大少年班
    近日,廣東一位16歲少女非常火,是一位超級女學霸,16歲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入,但是真正讓網友驚嘆的是她的學霸名言: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這句「懶得考清華北大」學神名言迅速刷爆網絡,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 16歲少女洗奇琪放豪言:清華、北大懶得考,她到底有多厲害?
    小姑娘只有16歲,卻放出豪言:清華、北大我也想考,但是我懶得考。此話一出引出了大片的輿論,網友們都很想見一見這個16歲的小姑娘到底有什麼潑天的本事。畢竟,清北可是我國最頂尖的學校,很多學生都是擠破頭的往裡衝呀!
  • 嫌高三辛苦,16歲女生懶得考清華北大,直接去上中科大!
    廣東陽江就有這麼一名16歲的高二女生冼奇琪,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布了2020級少年班考生錄取名單,共計錄取48名考生,她名列其中! 語出驚人,「懶」學生不想衝刺北大清華 在走訪中,冼奇琪語出驚人:
  • 16歲中科大學霸:懶得考清北。快來看看她的學習方法
    有些「出圈」的話總能引起網友的一陣討論,「其實我也想過高三考北大清華,但就是懶得去考。」這句話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最近出現的頻率頗高。這句話出自一個十六歲的「女中豪傑」,按照正常劇本,這一定是學霸中的戰鬥機。
  • 「我就是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生高二考上中科大少年班!
    「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這意味著,年僅16周歲的冼奇琪不會經歷高三。今年9月,她將前往中科大深造。據介紹,中科大被譽為中國科學家的搖籃、中國版的「麻省理工」,2020年少年班是第四十四期學生。早在1978年,中科大創建了少年班,專門為國家挑選和培養超常少年。
  • 廣西女孩林麗淵,高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覺,最後考了多少分
    廣西女孩林麗淵也有一個理想,她從初中開始,立志考復旦大學。幾年來,她努力學習,到了高三,似乎感覺伸出雙手就可以碰觸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在2007年的高考中,她接連發生意外,考語文時忘寫名字,考英語卻睡著了。本來她平時考試成績都很好,可忘了寫名字就相當於沒考了,丟了150分。
  • 中國最「難考」的三所「非211」,比清華北大還難考,考上不得了
    清華、北大是中國的頂尖學府,是中國千萬考生、家長夢寐以求的「聖地」。然而,清華、北大也是中國「最難考」的幾所大學之一,各地區的錄取分680起步,上不封頂。那麼,在中國真的有比清華、北大還要難考的大學嗎?答案是有的,而且既不是211大學,更不是985大學。
  • 今年考多少分能上名校?清華、北大等名校各省市錄取分數來了!
    主任說名校考多少分才能上名校?清華北大的分數線是多少?你與名校之間還有多少路要走?來看看今年名校各省市錄取分數線~截止目前,多所高校已經公布在各省市提前批或本科一批錄取分數線。
  • 從學霸到影星,從清華到北大,她憑什麼如此優秀?
    因一釐米之差被清華拒絕,「轉身」就進了北大,她是怎麼做到的?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作為國內高校的2座泰山北鬥,一直是莘莘學子奮鬥的目標和前進的動力。今年,很多省市區的清華和北大投檔線也已經出爐,比如清華在山東的投檔線都在680分以上,看到這個錄取分數線,可以用一個字形容,高!
  • 這些民國「大佬」們僅憑高分作文考進清華北大
    這些民國「大佬」們僅憑高分作文考進清華北大民國時期,北大清華這樣的知名高等院校,居然曾破格錄取了許多「偏才」、「怪才」。那麼,都錄取了哪些人呢?羅家倫數學0分被北大破格錄取羅家倫,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1917年,羅家倫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學文科。可校委們查看羅家倫的成績單後大吃一驚。
  • 盤點北大歷史上怪才:數學考零分的當了清華校長(圖)
    對於通過校長實名推薦參加自主招生的同學,不需參加筆試,直接進行嚴格的面試,面試通過者即可享受降分錄取的優惠政策。  然而,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早有不滿的國人,對北大的這次嘗試,卻並未表現得歡欣鼓舞,質疑和反對倒成了幾乎壓倒性的態度。人們將懷疑的目光投射到首批90個被推薦學生身上——北大要破格錄取的是「創造性人才」,還是「關係學生」?
  • IT大佬的高考:馬雲考北大 數學就1分
    縱然是今天在業內呼風喚雨的大佬,也有高考考砸的時刻。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IT業內一些大佬的高考,也祝願備考的同學放鬆心態,積極應對明天后兩場考試。馬雲:豪氣沖天要考北大數學成績就1分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
  • 此人數學考了0分,其它科目都是滿分,北大拒收,清華:我們需要
    當然,當時是北大文學院院長的胡適,是非常希望自己青睞有加的「弟子」前來北大就讀,遺憾的是,吳晗偏科偏得實在太嚴重了,他的數學考出了一個0分。而當時北大有一條不成文的條例——凡數學零分者皆不得錄取。因為他數學考零分,所以儘管文史、英文等其他科門門滿分,還是被北大拒收。
  • 中國學生考清華VS美國學生考哈佛,哪個更難?
    如果拋開教育系統、人口基數差異等因素,單從錄取率分析來看, 中國孩子考清華VS美國學生考哈佛,究竟哪個難度比較大? 美國學生考哈佛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學生考哈佛,錄取機率有多少? 終極考驗 中國學生考美國哈佛殘酷的是,對於廣大學子們來說,考清華還不是最艱難的,更艱難的是中國學子申請美國哈佛!!!!想要申請哈佛,排除軟素質背景,學術成績是必備的硬性要求。
  • 上一站大涼山,下一站清華北大!
    本文轉自【新華社】;四川涼山州雷波中學這個剛剛脫貧的國家貧困縣裡唯一的高中今年高考同時考出了清華、北大學生同時這所學校的本科上線人數也創了歷史新高改變大涼山學生命運的不僅有他們自身的努力,還有一塊神奇的屏幕。
  • 父母都是老師的福建女孩,在初中豪言考北大,最後考了多少分
    下面,我們不妨一起看看來自福建女孩詹藝的故事,也許就會找到答案了。詹藝出生於福建長安,父親是永安三中的音樂老師,母親是永安市北塔學校的語文老師。從小在這樣的"老師之家"中,接受著比同齡人更好的家庭教育,她的學習會怎樣?事實上,受父母影響,詹藝興趣廣泛,她喜歡鋼琴、薩克斯、跑步、遊泳,尤其愛好文學,閱讀了很多中外名著。
  • 他高考英語0分,物理5分,被清華錄取,最後成為物理學家
    「偏科」大概是所有學生和家長的痛,要想被好大學錄取,就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在學習成績上下功夫,偏科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被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錄取,如果說高考中英語考了0分,物理考5分,這樣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你會相信嗎?這就是小編今天要分享的人物:錢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