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科考隊爭相聘請
中國小電工在北極賺了三百萬元
文 鄒衛輝
北極作為地球極寒之地,草木不生,生存條件十分惡劣,除了各國科考人員駐守,很少有普通人到達那裡。然而,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奇蹟發生。一個只有高中學歷的中國普通電工,竟然把事業做到了北極,成為眾多科考站爭相高薪聘請的對象,並靠此賺到了大錢,改變了命運。
被挪威科考隊看上,中國小電工要闖北極
今年26歲的張友斌是河南省商丘市人。從商丘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後,他成了一名電工,並在經過兩年的刻苦學習後,取得了高級工人技師資格證書。
2007年8月,張友斌所在公司在挪威的斯塔萬格市承接了一個水電站工程,需要挑選幾名電工去那裡工作。由於技術出色,張友斌從50多個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3名幸運者之一。當年9月中旬,張友斌到了斯塔萬格。他沒想到,雖然在國外打工的工資比在國內高許多,但除去各種開支,剩不下多少錢。為了找到更好的賺錢機會,他就利用業餘時間,跟一個名叫拉巴克的監理學起了英語。由於他異常努力,英語水平提高很快。
挪威人很浪漫,經常在家裡搞聚會。2008年3月的一天晚上,拉巴克在家裡搞了個小聚會,張友斌也應邀參加。大家在一起喝酒、跳舞,玩得非常開心。沒想到就在聚會快要結束的時候,燈忽然滅了,樓上樓下頓時一片漆黑。聯想到不久前阿爾及利亞北部發生過的連環恐怖爆炸,在場的人都驚慌得大喊大叫起來。拉巴克急得團團轉,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張友斌對拉巴克說:「可能由於電負荷太大,電路出了故障。你讓大家保持鎮靜,我來解決電的問題。」隨後,他便忙碌起來,僅用了15分鐘,就把電路修好了。
燈剛亮,一個40多歲的男子端著酒杯走到張友斌身旁,豎起大拇指說:「先生,你的電工技術真棒!你願意跟我去北極工作嗎?」見張友斌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拉巴克忙給他介紹說:「這是我堂叔維克多,他在挪威的北極國家科考站負責後勤保障工作。」維克多說:「我這次回來,除了採購物品外,還有個重要任務,就是為科考站招個技術精湛的電工。」
張友斌一臉驚訝:「科考站裡什麼專家沒有,難道會缺電工?」
維克多一聳肩膀:「那兒國寶級專家當然多得是,但有比當電工更重要的工作需要他們去做。再說,電工需要經常在冰天雪地的室外工作,專家們哪能受得了這個?我保證你的年收入不會低於15萬美元。」張友斌聽罷,嚇了一跳:自己在水電站工作,年收入不到3萬美元。如果他說的是真的,去北極工作,收入可以增加好幾倍呢!
天寒地凍!這裡的美元不好掙
2008年4月,張友斌跟著維克多坐上了飛往北極的小型飛機,9個半小時後到達北極。下飛機後又乘車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到達挪威科考站。挪威科考站設在西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地區。從20世紀20年代起,美、英、法等國就在新奧爾松地區方圓30平方公裡內設立了常年科考站。至今,世界各國在北極設立的科考站已達50多個。
張友斌到挪威科考站不久,生意就找上門來。原來,狂風颳起的冰塊,將挪威科考站一臺正在執行觀測任務的天文望遠鏡與地下室之間的連接線路砸斷了,需要立刻接上。張友斌覺得接電線是很簡單的活兒,因此當維克多跟他商議報酬時,他隨口說:「我要20美元,怎麼樣?」維克多驚訝地看了他一眼,答應了。
那天,外面天昏地暗,能見度只有兩三米,室外氣溫在攝氏零下50度左右,還刮著10級以上的大風。張友斌試了幾次,想衝過去修電線,結果不僅沒能成功,還差點兒被大風吹走。最後,觀測臺裡的人順著風向,給他扔過來一根繩子,他這才拉著繩子,慢慢地爬到那根斷線處。
由於接電線時不能戴厚手套,張友斌只好戴著普通的電工手套,由於老虎鉗不知怎的打不開,他折騰了幾分鐘後,便覺得整個身子都要被凍成冰塊了,手根本就不聽使喚。最後,他不得不連滾帶爬地跑進觀測臺的地下室取暖,半個多小時後才緩過勁兒來。這時,他才搞明白他的老虎鉗之所以打不開,是被凍住了!
再次來到斷線處,他只好邊用手接,邊用牙齒咬,好不容易才把電線接上。誰知,由於氣溫太低,絕緣膠布失去了粘性,根本沒法用。最後,他想了個辦法:用電烙鐵邊給膠布加溫,邊用膠布纏斷線處。等到好不容易完工,他已經幾乎被凍僵,動彈不了了。觀測室的人只好用繩子拴住張友斌的身體,拖回觀測室,然後,把他裝進「救命鬼」(一種像汽油桶,四周都能發熱的取暖器)中焐了近一個小時,他才緩過氣來。
事後,維克多給了張友斌20美元的報酬後,又另外給了他3000美元,並對他說:「你現在應該明白專家們為什麼不會幹電工了吧?在這裡,即使出2000美元,也沒人願意幹這種活兒。但是,是你提出來只要20美元的,所以,我只能給你20美元。這3000美元先借給你用,你用這些錢買些防寒用品和專用工具,以後,再從你的報酬中扣除。」
此後,張友斌不斷地總結經驗,先後發明了好幾種北極專用電工工具,比如帶電的老虎鉗、電熱手套等。再遇到接電線之類的活兒,他最少開價2000美元。自從有了張友斌,挪威科考站再也沒有發生過因為電的問題而影響工作的情況。其他國家科考站的人聽說後,紛紛跑來「取經」。當他們得知挪威科考站裡有個叫張友斌的技術高超的中國電工後,也時常來請他幫忙。
2008年9月22日,張友斌被請到日本科考站,在離科考站約1公裡處的地震監測點檢查電線。完成任務後,他拿出塊烤肉,坐在雪地裡吃了起來,忽然聽到身後有呼哧呼哧的喘氣聲。他回頭一看,頓時嚇得目瞪口呆:有3隻北極熊正站在離他不到10米的地方,一定是烤肉的香味把它們引來的!張友斌趕緊掏出槍,朝天放了幾槍,北極熊這才跑開了……
每年的9月底到第二年的3月底,是北極的極夜。這段時間,北極的氣候極端惡劣,終日見不到陽光,人類生活極其艱難。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只有少數人留在科考站,大部分人都回國休養。張友斌帶著自己半年掙的20萬美元回了一次老家。
5000美元報酬都算低 給中國科考隊幹活不要錢
2009年,張友斌再次來到北極新奧爾松。那年的5月23日,張友斌正在住處休息,忽然,一架直升機落在了挪威科考站的門前,幾個人下了飛機就跑進來說要請「電工張」。原來,他們是距離新奧爾松70多公裡外的美國科考隊的隊員。其中一人著急地說,美國計劃5個小時後發射空間器,需要科考站監測,可就在這時,他們的遠紅外測量器的電路出現了故障。科考站的人急得都快瘋了,當他們聽說挪威科考站有個技術很高超的中國電工後,就連忙開著直升機來接他前去修理。張友斌跟對方商定,要支付他5000美元報酬,對方答應了。就在他準備登機時,他發現維克多連連向他使眼色,張友斌以為他擔心自己的安全,就說:「放心吧,我很快就能回來!」
張友斌果然很快完成了任務。回到挪威科考站後,維克多遺憾地對張友斌說:「張,你提出的報酬太低了。如果美國科考隊請不到你,就必須派專機到最近的挪威或瑞典去請電工。那樣的話,來回的成本至少需要幾萬美元。但即使這樣,由於時間太緊,也來不及了。你不幫忙的話,美國人就得改變空間器發射時間。那樣一來,他們至少要損失幾千萬美元。你臨走時,我對你使眼色,是想提醒你要的價太低了。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你應該要求支付3萬美元以上的報酬!」
張友斌想了想,說:「這種活兒很簡單,不到半個小時,我就處理完了。再說,人家還專程用直升飛機接送我,我覺得給我5000美元已經不少了,做人不能太貪心了。」維克多搖著頭,說:「這裡不是中國,你少要的話,人家不僅不會感激你,還會看不起你。」張友斌覺得維克多的話有道理,此後,再遇到這種事,他就跟維克多商量後再提出要求的報酬。
2009年6月,我國在新奧爾松建起的第一個科考站遇到了罕見的暴風雪,暴風雪把科考站的通訊發射天線颳倒了。當時,負責給我國科考站提供後勤服務的,是挪威一家名叫王灣的煤炭公司。由於當時王灣公司已經瀕臨破產,無法派遣電工去那裡解決問題,張友斌就主動跑過去幫忙。他整整忙了5個多小時,才把問題徹底解決了。事後,他堅決不要任何報酬,只跟中國同胞在一起吃了頓飯。
淨賺340萬元 成家立業開始幸福生活
2009年9月14日,挪威科考站附近的冰面上,忽然冒出了一艘潛艇,所有的人都嚇了一跳。原來,澳大利亞的一艘科考船進入北極後,電路方面出了故障,幾個電工修了半天,一直沒有修好。他們聽說挪威科考隊有個非常厲害的中國電工,就決定去挪威科考站請中國電工幫忙。但由於那幾天下了暴雪,冰層太厚,科考船開不過來,就只好派潛艇專門來接張友斌過去幫忙。
世界上恐怕沒有第二個電工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了,張友斌乘潛艇來到澳大利亞的那艘科考船上,忙了整整50個小時,才把電路修好。這次,他得到了2萬美元的報酬。
2009年10月初,北極再次進入了極夜。張友斌又離開了北極,返回老家休息。他仔細一算,這兩年,他就靠在北極當電工淨賺了5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340餘萬元!2010年2月,張友斌在老家和鄰村一個漂亮女孩結了婚,一家人過上了和和美美的生活。
(來源:青年參考 原載《職業》雜誌2010年第5期)
(責任編輯: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