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一定會擁有高薪資嗎?是不是100%我們不知道,不過杭州最新出臺的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到是先讓人眼前亮了一把:
根據杭州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8月5日的最新通知,入杭高層次人才補貼標準將提高,補貼標準由碩士2萬元、博士3萬元調整為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
01從「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的高層次人才生活補貼,我們可以看到什麼?
雖然這個補貼標準是一次性發放的,而且是畢業後一年以內來杭工作的人才,才可以通過杭州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申報管理系統申請,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呢?
人才。
大城市對人才的重視,因為重視人才,所以才會積極實施各種政策,想要把人才引入到自己的城市中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在這場「搶人大戰」當中,杭州只是其中之一。積分落戶,人才引進,北上廣各大城市也加入了其中,只不過在人才流入方面,杭州在全國範圍內屬於「強者」。
有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去年年底,杭州全市人才總量達242萬人,累計引進留學人才3.3萬人、外籍人才兩萬人;2018年接收應屆畢業生8萬多人,創歷史新高。
02高學歷不一定等於高薪資,卻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
有一些人覺得讀書沒有用,覺得工作能力比學歷更重要,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哪家哪家的小孩子中學輟學了,現在在哪裡哪裡上班或者自己開了店做生意,他每個月的收入比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高多了。
他所看到的是:你是大學本科畢業生,一個月工資4000元、5000元,還要付房租、吃飯、車費等,一個月下來根本沒有任何存款。而那個呆在老家的輟學中學生在家裡人的幫助下開了一個飯店,沒幾年就買了上房、車,媳婦也娶上了。
所以,他直接斷定:讀書沒有用,你要是有能力,就算是初中學歷,照樣能夠賺大錢。
其實這件事情不難分析,他拿的是混得比較好的輟學中學生跟一個剛畢業的大學本科生相比較,而沒有去找一個同樣畢業了幾年,混得比較好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來比。大概率事件為什麼是大概率事件,就是說它很容易發生,大學畢業生很容易能夠找到一份幾千塊錢的工作,養活自己;而輟學中學生想要達到這種標準,需要付出的東西就會更多一些。
相較而言,高學歷出人才的概率性越高,因此各大城市加入「搶人大戰」的時候,學歷成了人才引流的標準之一:本科?碩士?博士?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杭州沒事給應屆高學歷畢業生那麼高的生活補貼幹嘛,閒著沒事情幹,還是錢太多沒地方花?一座城市想要發展得越來越好,必然需要不斷的人才湧入,採取各種措施將人才吸引過來。
高學歷不一定等於高薪資,卻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
城市會用措施歡迎他,企業也願意用福利留下他,而這些不僅能夠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而且還能夠提供給他們一個自我發展的平臺。人才有了發揮的空間,那麼城市才能夠發展得更好,城市發展得越好,就越容易吸引人才的流入,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03高學歷不等於人才,但人才主要來自於高學歷
很多人想說,高學歷並不等於這個人就一定是人才。這句話確實沒話,但還有一句話,那就是:人才主要來自於高學歷。
各大城市那麼積極的加入「搶人大戰」當中,想要的就是人才,可是一個人在他還沒有做出貢獻之前,誰知道他的工作能力如何,是不是人才?
尤其是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不管是城市還是企業,它們都沒辦法說:「哦,我給你一個機會,你先驗證一下你是人才,我再……」
先給他們時間與機會,讓他們證明自己是人才,然後再引入他們,給他們更多的福利,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不管是時間與機會都不會等人,總要有一個選用人才的標準,於是「高學歷」便成為了選人的標準之一。
這個標準是經得起考驗的,從歷史上的推舉制度到科舉制度,再到今天的高考,其實都是用來「選拔人才」的。
你是不是人才,我沒有時間等你去證明,但你的高學歷至少證明了一點——再怎麼,你也不會太差。
也就是說,你踩到了他的底線,屬於這個同等學歷的平均水平工作能力。他要運氣好,你可能是其中的尖子,是個人才;他要運氣不好,你至少也是能夠踩到水平線的。
學歷越高,越容易出人才,這是概率。同等學歷,它的平均水平也會有所不同,學歷越高,平均水平值也會增高。
所以,不管是城市,還是企業,喜歡拿「學歷」做為敲門磚,還真是為了更高概率的選到人才。
04如何擁有大學本科學歷?
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發放標準,最低是本科,那麼如果錯過了高考,或者沒有考上大學的人,要怎麼獲得大學本科學歷呢?
(1)全日制普通專升本(2)自考專升本(3)成教專升本(4)遠程專升本
不管是哪一種方法,重要的是你的目標在哪裡,然後選擇一條合適的途徑,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總有一天,能夠到達。
已經有三千五年以上發展歷史的書,是人們投入智慧與勞動的結晶
都說「專升本提升學歷,能夠實現高薪夢想」,這是真的嗎?
初心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有許多的美好都敗給了殘酷
「學前專業不好,以後就是當幼教?」國控專業,了解一下
每個人只有做好自己才有資格去管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