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應屆畢業生年薪18萬 我寧願相信是真的

2021-01-13 上遊新聞

話說近日,南京大學網站公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報告中,提及了一組數字,著實令人感到驚訝。

南京大學2020屆被調查畢業生中,平均薪酬為17.83萬元/年。其中,本科畢業生薪酬均值為14.92萬元/年,中位數為12.9萬元/年;碩士畢業生薪酬均值為18.28萬元/年,中位數為15萬元/年;博士畢業生薪酬均值為18.7萬元/年,中位數為15.8萬元/年。

從這組數字中,我們不難發現,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的薪酬水平,還是蠻高的,平均年薪接近18萬元。核算到每一月的月薪,將近1.5萬元一個月,這對於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來說,無疑,還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而且,你細細研究上面這一組數字,還會發現一個不爭的事實。

那就是:博士畢業生的年薪,比碩士畢業生的年薪要高一些,碩士畢業生的年薪,比本科畢業生的年薪,要高更多,從數據上看,薪酬的多少,基本與學歷呈現出正相關。

也就是說:學歷越高,年薪越高。

應屆畢業生平均年薪接近18萬元,

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

現實果真如此嗎?

調查》

高校畢業生薪酬數據多為學生自主填報

1月4日,澎湃新聞一則題為《多所名校公布畢業生平均薪酬:南大、哈工大(深圳)超17萬》的報導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和討論。

有網友質疑數據的真實性;也有網友認為數據可能是真實的,但又未必能反映出整個畢業生群體的真實情況;還有網友表示「本人同濟大學本科畢業的,第一年就是20萬元收入」,認為南大、哈工大(深圳)等公布的2020屆被調查畢業生平均薪酬超17萬元/年屬於真實數據。

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的畢業生平均月薪、年薪等數據來源何處?

南京大學官網公布的《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表示,調研通過網絡問卷完成,調研時間為2020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最終有效樣本為3709個。

據澎湃新聞了解,南大2020屆共有8161名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8.85%。這意味著,南大在薪酬統計方面調查的畢業生佔總畢業生人數的約45%。

1月4日下午,南大學生就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透露,部分畢業生未反饋薪酬數據,而部分高薪酬的畢業生則較主動填寫了數據。

澎湃新聞通過採訪多所高校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了解到,畢業生可通過教育部相關信息平臺實現網上簽約,學生就業形態和就業情況也可在網上直接統計,該統計中不涉及畢業生薪資水平。

由於無須上報畢業生薪酬相關數據,絕大多數高校通常不會逐一去調查了解畢業生就業後的薪酬情況。部分高校則會對學生就業協議中錄入的或學生自主填報的薪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在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時,有些高校會披露、分析有關畢業生薪酬相關的數據,這些數據和分析往往就是基於學生自願上報的信息。

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難保證

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的畢業生平均月薪、年薪等數據是否可信?

南開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就其工作經驗來看,每年畢業生上報的薪資水平數據只可能比他們的實際薪資水平低,不太會有被誇大報高的情況。

還有部分高校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坦言,實際可能存在薪酬較高的畢業生填報了數據、薪酬較低的畢業生礙於面子未填報數據的情況。因此確實可能存在高校畢業生薪酬數據真實,但無法真實反映整個畢業生群體薪酬狀況的問題。

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張超則表示,由於畢業生薪資數據主要來自畢業生自述,可信度不好說。

多所名校公布的「2020屆被調查畢業生平均年薪超17萬元」的數據是否虛高?

「由於薪酬數據都是畢業生自己填報的,而畢業生填報數據時可能會因面子問題,將薪酬水平往高了報的情況;但也不排除部分畢業生因低調謙虛而將薪酬報低的情況。」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指出,不管是通過對畢業生進行調查,還是通過對其所在單位進行調查,任何一所高校都很難拿到全面完整、準確可信的畢業生薪酬水平數據,這可能導致高校收集到的數據真實性難以保證。

類似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這些由畢業生自行填報、高校自己發布的數據難以保證客觀性和真實性,基於這樣的數據來做畢業生薪酬水平高低分析沒有實際意義。

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指出,高校自身完成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缺少第三方性,其信度、效度、真實性都有待進一步的檢驗。同時,他還指出,國內做這類調查的第三方機構數量少、業務範圍受到限制,這使得有關高校畢業生薪酬的完整系統、真實有效的數據很難獲得。

還有教育學者指出,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是高校就業部門的「功勞簿」,而畢業生就業率、薪資水平等都是能「撐場面」的數據,不排除學生在填報數據過程中被引導填寫「更好看」的數據的可能。因此,這些數據可能多少都有些浮誇,只能僅供參考。

網友:讀書還是有用的

對於南京大學發布的2020屆畢業生薪酬水平,網友們的觀點,也各不相同!

有網友直言:看來,讀書還是有用的,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多麼重要啊,至少比咱搬磚強多了,搬磚一天累死累活,一年到頭,勉強餬口。

也有老的南大畢業生,看到數字後,表示很受傷,因為現在的應屆畢業生薪酬,竟然比我們畢業五年的老南大人,薪酬還高,心裡確實有點過意不去。

不過,也有網友對此表示懷疑:是真的嗎?這數字準確嗎?是不是過分美化了?南京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薪酬,有這麼高嗎?

專家:無須過多關注畢業生薪酬水平

儘管如此,從目前已發布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可看出,高校畢業生的薪酬水平與其學歷層次呈正相關。總體而言,博士生的薪酬水平高於碩士生,碩士生的薪酬水平高於本科生。

關於畢業生薪資水平的影響因素,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郭元婕認為,學歷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畢業生所進入的行業,獲得的職務、職位以及人才市場上的供需關係等。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指出,就同一培養層次而言,一般文科畢業生的薪酬會低於理工科畢業生,尤其是工科。除個別專業外,多數人文社科類畢業生的薪酬顯著低於工科畢業生薪酬,有些甚至會低一半。

相比於畢業生的薪資待遇問題,陳志文更關注畢業生就業問題。

他認為,可以預見,未來幾年經濟發展形勢還會比較艱難,這意味著就業需求實際在萎縮,而大學畢業生會越來越多,高學歷人才也會越來越多,就業壓力會持續存在。

陳志文不贊成畢業生抱著「等到就業形勢好了再就業」的心態選擇不就業、慢就業。他擔心選擇慢就業的畢業生回家待業時間長了之後,就沒有求職的動力了,變為啃老族。

陳志文強調,畢業生應腳踏實地先解決自強自立的問題,而不是過度去關注工作好不好、工資高不高等問題。

「好工作和高薪不是挑出來的,是幹出來的,畢業生不要太在意一時的薪酬待遇。在工作過程中,足夠努力、足夠優秀的人通常都能獲得合理的回報。」陳志文說。

連結》

快手2021校招人數較去年翻倍 優秀應屆畢業生入職年薪可超百萬

今年上半年快手曾對外宣布2020社招1萬崗位。此次校招面向2021屆畢業生,提供產品、技術、運營、遊戲等九大類崗位,其中技術類崗位佔比最高達60%。

據了解,快手全球員工數量已達兩萬人。2021校招面向海內外高校,招聘2020年11月到2021年10月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工作地點分布在北京、深圳、杭州、上海。除去招聘需求強烈的技術類崗位外,非技術類崗位中,產品、運營類崗位需求量最大。

去年快手招聘到的優秀應屆畢業生年薪可達百萬。據悉,招聘高薪應屆畢業生的項目是快手特殊人才項目「快star」。據快手招聘人員介紹,2021年「快star」招聘已啟動,面向全球頂尖校園人才,包括算法類和工程類崗位,配備行業領先的薪酬福利,參與快手最核心、最前沿、最具潛力的項目。

評論》

別只盯著年薪看

我們不能去要求社會對於高校教育結果秉持何種看法,但應該對高校提出更高的期待。此事引發熱議背後,關於教育評價和高校教育理念的認知,值得重視。

年薪17.83萬元,平均下來月薪約1.5萬元。無論這一數字是稅前還是稅後,這樣的薪酬水平,確實不菲,也超出了大部分人對當下社會畢業生薪資水平的認知。類似較高薪酬的崗位必然會存在,但不會太普遍,這從與南大處於同一水平的其他國內高校就業質量報告就能夠看出。

隨後,媒體調查發現,南京大學這一結論的有效數據樣本為3709個,只佔總畢業生人數的約45%,且是通過網絡問卷形式進行調查。暫且不論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網絡問卷這一形式的數據真實性是無法保證和求證的,只能依靠參與者的自覺。參與者可能會因心理狀態等因素,出現不一樣的填寫結果。正如南京大學學生就業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稱,部分畢業生未反饋薪酬數據,而部分高薪酬的畢業生則較主動填寫了數據。

由此可推斷,年薪17.83萬元恐怕無法從薪酬上完全代表該校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無法成為一個獨特樣本,來窺探高等教育在當下是否出現了新的變化,更像把薪酬數據拿來當「招生廣告」。

得看到,年薪數據,以及由該數據引發的社會關注和廣泛討論,反映了一些人心中對於高等教育質量結果的評價標準,仍舊是功利性評價。

高校擴招、就業難等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也使得人們更願意以薪酬作為標準去衡量高等教育成就。大學畢業尋得一份穩定工作或是高薪工作,這一老生常談的觀點,想必在當下很多人眼裡,仍然是讀大學、考研、升博所應得的。

如果僅以畢業生薪酬水平作為考量就業質量的標準,這是一種教育評價認知上的偏差,是背離教育初衷的選擇。薪酬,確實可以作為一個維度來評價教育結果,但以薪酬作為單一維度來衡量教育結果,顯然有失偏頗,將直接影響高校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雖然在一些高校的報告中,只是把薪酬水平作為畢業生就業質量的一個部分來呈現,但如果相關樣本數據的真實性難以保證,就發布出來,難免會導致外界無法正確及客觀看待。我們不能去要求社會對於高校教育結果秉持何種看法,但我們應該對高校提出更高的期待。

教育長遠之計,在於「取中國之國粹,調和世界近世之精神:定標準,立問題」,以培養「科學之精神」「社會之自覺」為目標。高校自然不應以薪酬評價自身的教育結果,同樣也應對相關數據的採集與發布持謹慎態度。在高校畢業生年薪引發熱議背後,關於教育評價和高校教育理念的認知,更值得重視。

信息來源:澎湃新聞、紅星新聞、新浪、重慶晚報等

相關焦點

  • 年薪8萬,應屆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是否過高?
    那麼,年薪8萬,應屆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是否過高呢?筆者認為,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當然,年薪8萬元是被平均後的結果,如果在不被平均的情況下,我認為大學生薪酬還受個人能力、行業、地域、政策、經濟發展程度等的影響。例如,一個清華大學熱門專業畢業的研究生打算在北京就業,那麼,這個畢業生對於年薪的期望為8萬,並不算高。
  • 2018高校畢業生人數或創新高 AI領域年薪30萬起
    據了解,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預計2018年畢業生人數將再創新高。就業市場有什麼最新動向?哪些工作比較熱門?  人工智慧火爆 年薪30萬起  在西安交通大學2018屆畢業生冬季招聘會現場,來自24個省市的300多家單位攜14000多個崗位虛位以待,吸引了不同高校的4000多名學生參加。
  • 畢業生年薪17萬? 未來不應如此定義
    近日,多所高校陸續發布了2020年各校畢業生平均薪酬,其中,南京大學2020屆被調查畢業生中,平均薪酬為17.83萬元/年,引發熱議。(1月6日人民網)     大學生剛畢業就能拿到17萬多的年薪,這讓不少職場人羨慕,「現在應屆生工資都這麼高了嗎?」「工作十年後終於趕上別人家的畢業生平均薪酬。」
  • 兩位浙大畢業生,靠什麼拿華為百萬年薪
    應屆畢業生年薪多少?  秦通就讀浙大時的老師許超教授:  他基礎很紮實,是個出色的小夥子  在此次華為的人才招聘中,1993年出生的秦通獲得了182萬~201萬元的年薪,成為華為頂尖學生中年薪最高的人才之一。  記者聯繫到了秦通在浙大時的老師許超教授。「是一個很紮實很出色的小夥子,綜合能力很強。」他說,儘管當時秦通還是一名本科生,但已經表現得非常出色。
  • 多所高校公布畢業生月均收入,月入過萬隻是一場夢?
    月薪低於多少,我是不會理你的,「我一個大學生,畢業才拿這點工資也太丟人了」,這種心態想必是大多數高材生臨近畢業最真實的心理寫照。最近幾天,有多所高校「曝光」了其畢業生的薪資水平,從各大高校披露的數據來看,可以說有些出乎大家的預料。
  • 多所高校2020屆畢業生薪酬出爐 電子科大本科生年薪平均為14.3萬
    最近,國內多所名校陸續發布了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電子科大本科生初始年薪平均14.3萬#、#南京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近18萬#、西南財大2020屆本科畢業生平均籤約起薪7483.9 元/月......
  • 浙江一中學錄用的清華、北大畢業生年薪30萬,該校學費不會便宜吧
    不過,在浙江杭州的一所中學,卻招攬了數十位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杭州某中學通過官方微信號,公示了2020年第一輪教師招聘錄用人員公示名單,35名擬錄用人員中,畢業於北京大學有22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的11人,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的1人,畢業於美國範德堡大學的1人。這35人中,有32人為碩士,3人為博士。
  • 北航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平均年薪超18萬元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航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平均年薪超18萬元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戚望)1月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了2019年北航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截至2019年10月31日,北航畢業生共6573人,包括本科生3195人、碩士2907人、博士471人,創近年來新高。全體畢業生中,2669人選擇繼續深造,3712人選擇就業,另有192人暫未就業。選擇就業的畢業生平均薪資為18.13萬元,創下歷史新高, 2018年北航畢業生平均薪資為15.31萬元。在就業城市選擇上,近六成留京。
  • 「搶人」大戰,交大復旦同濟華師大應屆畢業生可直接落戶上海
    來源:地產情報站9月23日,《2020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正式發布。在辦法中明確提出,將之前「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範圍擴大至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因此四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
  • 被稱英國MIT的大學,畢業生年薪70萬?
    當我看到英國這個大學的時候,我真的酸了它,被稱為「工程王國」是六所紅磚大學之一,也是 英國羅素大學集團的創始成員之一它每年囊括英國65%以上的科研經費與贊助資金!下設6大學部,24個學院,培養了1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把這所大學,稱為「英國MIT」整個城市都是這所大學的校園而且更厲害的是,據英國《獨立報》報導的 畢業生薪資TOP30歐洲大學排行榜這所大學的 畢業生有5-10年工作經驗後,中位數的年薪工資為82000英鎊,約等於74萬人民幣!
  • 清華、北大…中國頂尖大學畢業生就業如何?工資多少?最高年薪超17萬!
    近期,各大高校也開始陸續對外公布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為2020屆畢業生的總體就業情況揭曉答案。 各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哪所學校的就業率最高?哪所學校的畢業生待遇最高?
  • 2021年青海省面向【山東大學】定向選調優秀應屆大學畢業生90人...
    2021屆優秀畢業生工作現已開展,請有志於赴青海省工作、且符合相關要求的應屆畢業生填寫《青海省2021年面向國內重點高校定向選調優秀應屆大學畢業生推薦表》(附件2,雙面列印,一式兩份)由所在院系黨組織審核篩選後統一進行推薦。
  • 厲害:港中大(深圳)2020屆數據科學理學碩士畢業生平均年薪28.8萬
    我校數據科學理學碩士項目迎來第二屆研究生畢業生。該項目的就業率達93%,平均年薪達人民幣28.8萬元。本篇就業報告,為你解讀港中大(深圳)2020屆數據科學理學碩士項目畢業生就業亮點。就業報告- 數據科學理學碩士2020屆畢業生的平均年薪為人民幣28.8萬。
  • 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本科1萬、碩士3萬
    是不是100%我們不知道,不過杭州最新出臺的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到是先讓人眼前亮了一把:根據杭州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8月5日的最新通知,入杭高層次人才補貼標準將提高,補貼標準由碩士2萬元、博士3萬元調整為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
  • 國家電網應屆生月入過萬?一把手年薪超百萬
    國家電網「抄表工」年薪到底有多少?市場盛傳年薪10萬元,這在過去10餘年一直是一個傳說,未經證實。儘管如此,國家電網領導人、應屆畢業生的待遇卻不是什麼秘密。國家電網總經理辛保安2018年度從公司領取應付年薪71.35萬元,社保公積金單位繳存部分20.25萬元,2018年任期激勵收入20.57萬元,合計為112.17萬元。信息還顯示,國家電網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的應付年薪大多在70萬元左右,加上社保公積金單位繳存部分,以及2018年任期激勵收入,也大概在100萬元上下。
  • ...公布畢業生平均薪酬:中財近萬元,校方回應「南大畢業生起薪18萬」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複雜。近期,國內多所名校陸續發布了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各校畢業生的平均薪酬也隨之公布。南大畢業生起薪18萬?校方回應:有效樣本佔45%「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平均年薪17.83萬元」,這一消息經江蘇本地媒體公布後引發國內高教界關注熱議。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近期發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高校中,這一數據極為亮眼。
  • 清華、交大、南大、上紐大發布畢業生報告,畢業生深造率均超6成!
    > 碩士生:18.28萬 博士生:18.70萬 該校239名2020屆本科畢業生來自於全球18個國家,其中中國畢業生144名、國際畢業生95名。 中國畢業生本科畢業繼續深造率高達68%,其中66%出境深造,他們人均獲得了5.1份錄取通知書,幾乎都來自世界排名前50的高等學府。
  • 2020江西省從上海交通大學選調應屆大學畢業生公告
    為引進一批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幹部人才,經研究,決定面向上海交通大學選調2020年全日制應屆大學畢業生。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選調對象及計劃2020年全日制大學應屆畢業生,不含定向培養生、委託培養生、以及成人教育、在職攻讀學歷學位人員和獨立學院畢業生。
  • 2020屆應屆畢業生至今還沒有找到工作,要崩潰了嗎?
    2020屆應屆畢業生可能是過去十年最慘的一屆,但卻是未來最好的一屆!小學有非典,初中不許擇校,高考取消加分,大學畢業趕上……由於新冠的衝擊,經濟下滑,部分行業不景氣等,導致就業形勢壓力山大!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算很正常了。
  • 剛畢業年薪200萬入職華為!網友秒變「檸檬精」:我酸了……
    昨日雙12,就在大家忙著剁手時……有一個「剛畢業就年薪200萬」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紛紛詢問:這麼牛!究竟是哪路「大神」?據媒體報導: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左鵬飛童鞋,近日與華為正式完成籤約,收穫了一份年薪201萬元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