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畢業生男女就業現狀分析:學歷越高性別薪資差異越明顯

2020-12-03 梧桐果校園招聘

近年來,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在當下的就業形勢,男女就業狀況也有所不同。近日專業的校園招聘網站梧桐果根據網站自有數據以及畢業生問卷調查,發布了《2018屆畢業生男女就業現狀分析》,從2018屆男女畢業生的求職時間、就業方向、薪資、選擇行業等方面多維度分析,向大家展示現今「2018屆男女畢業生就業情況」,一起來看看吧!

女生求職更為不易,求職時間遠大於男生

從男性畢業生求職時間來看,有43.25%的畢業生在1個月內找到了工作;32.78%的畢業生2-3個月找到工作,16.12%的畢業生3-5個月找到工作;7.85%的男性畢業生至今仍未找到工作。從女性畢業生求職時間來看,有23.65%的畢業生在1個月內找到了工作;40.31%的畢業生2-3個月找到工作,26.06%的畢業生3-5個月找到工作;9.98%的女性畢業生至今仍未找到工作。

由此可見,女性畢業生求職更為不易,求職時間遠大於男性。首先,女生懂的生活技能以及獲取知識渠道比男生少,女生更偏向於文科,藝術類;而男生很多都已經具備「文武雙全」職業素質。職場中,男生比女生能做的事情更多,相比之下,錄取男生比較划算。其次,據調查七成以上的企業HR普遍認為:女大學生畢業後會在較短時間內經歷結婚、生子,而且隨著國家二胎、甚至三胎的政策開發,這必然也會增加女性員工招聘成本。

男生「重薪酬、愛挑戰」,女生「偏穩定、求發展」

從數據顯示來看,男性畢業生普遍認為:「錢途」是參加工作的核心目標,他們在選擇公司時仍以「薪酬/福利」為首要考慮因素。對此,相關專家認為,男生在面臨未來的發展、社交與戀愛結婚壓力方面較女生更為明顯,因此對薪資的渴望程度自然更高。女生雖然在期望薪資方面的要求方面弱於男生,但是在關注自身能力提升方面則更為明確,在就業方面的選擇更看重公司給自身帶來的能力提升,即有晉升空間的公司。當今社會,女性群體也愈發重視自己的職場發展,關注自身的職場價值。

就業方向大不同,男生多就業,女生愛深造

據調查顯示,目前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有:企業就業、考研、公務員/事業單位、創業、出國留學等。從性別來看,男性畢業生初次就業情況顯著高於女性,男性畢業生初次就業佔比(45.52%)高出女性(35.87%)約10個百分點;女性畢業生考研佔比(36.71%)高出男性(26.34%)10個百分點。性別差距還體現在「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創業」兩項上,從公務員/事業單位這項來看,女性畢業生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佔比(14.85%)高出男性(8.28%)6個百分點。創業項目則男性畢業生佔比(6.34%)高出女性(1.35%)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男生多就業、愛創業,女生更熱衷於深造自己。

學歷越高薪資性別差異越明顯,博士男比博士女竟高出2000元

從數據顯示來看,大專學歷男性平均薪資4528元/月,女性平均薪資4487元/月,大專學歷男女薪資差距為41元;本科學歷男性平均薪資5289元/月,女性平均薪資4978元/月,本科學歷男女薪資差距為302元;碩士學歷男性平均薪資7483元/月,女性平均薪資6987/月元,碩士學歷男女薪資差距為856元;博士學歷男性平均薪資12089元/月,女性平均薪資10085/月元,博士學歷男女薪資竟相差2004元。由數據對比可見,學歷越高薪資的性別差異越明顯。

建築行業最受男生青睞,教育行業備受女生追捧

數據顯示,在青睞行業的選擇中,男生更青睞於建築、汽車及零配件、機械、網際網路等行業,男生在體力、邏輯思維和空間思維上能力更強,因而建築、機械、網際網路、化工等行業更適合男生。女生則更傾向於教育、金融、銀行等行業,其中以教育業最為明顯,選擇教育行業的女生佔比為10.11%。女性細心、具有親和力的特點在教育行業能夠很好的展現個人魅力,善於與人溝通、考慮問題周到細緻的性格和思維特點也適合女性畢業生在教育、金融、銀行、媒體等行業發展。

相關焦點

  • 大數據:華東師範大學2017畢業生就業狀況工學類薪資最高輕鬆破萬
    其中,本科畢業生3345人,分布於26個院系、68個專業,就業率95.04%,碩士畢業生2904人,分布於24個院系、31專業,就業率95.08%,博士畢業生495人,分布於8個院系、13個專業,就業率93.94%,高職畢業生101人,皆來自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專業,就業率100%。二、畢業生就業去向分析從畢業生就業去向分析,籤約就業[1]為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去向。
  • 高學歷等於高薪資?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本科1萬、碩士3萬
    高學歷一定會擁有高薪資嗎?是不是100%我們不知道,不過杭州最新出臺的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到是先讓人眼前亮了一把:根據杭州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8月5日的最新通知,入杭高層次人才補貼標準將提高,補貼標準由碩士2萬元、博士3萬元調整為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
  • 肯定性別差異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本報評論員 趙志疆  今日評論  今日關鍵詞  男女平等  從婚戀家庭到生育、健康,從參政議政到性別歧視,從女性教育到女性就業……每年的全國兩會,「婦女權益」始終是熱點話題,十八大更是首次將男女平等作為基本國策寫入報告。
  • 本科畢業就業難,學歷貶值薪酬下降5.1%,高校生就業內卷怎麼破?
    同時,許多原本打算出國留學的學生臨時轉為在國內就業,人力供給增加,導致就業壓力增大,這是暫時性的現象。許多高校生去基層工作,可能更多是一種過渡性的選擇。在嶽昌君看來,中國高等教育的收入回報依然可觀。他帶領的團隊對201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實證研究,在東中西部17個省區市的32所高校開展抽樣調查,回收16571份有效問卷發現:學歷越高起薪越高。
  • 明知故問 |本科生就業好還是研究生就業好?
    關於高學歷對於職位選擇的限制,根據麥可思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8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從事最多的職業類是「銷售」,就業比例為8.9%;而對應2018年本科畢業生從事教育、媒體、網際網路等相關職業的則明顯偏多,其中從事「中小學教育」的就業比例高達19.3%。換句話說,高學歷會影響到就業選擇。
  • 職場中性別差異如何消除?BOSS直聘薛延波分析
    其中,人工智慧相關崗位薪資漲幅明顯。2019年人工智慧相關崗位人才平均月薪達到3.1萬元,相比2105年漲幅達41.6%。儘管信息和通訊技術行業人才薪資及發展情況呈樂觀態勢,但其背後存在的職場性別差異問題不可忽視。在傳統的認知中,這是一個以男性主導的行業。從2018年ICT行業核心職位的性別比例來看,女性比例明顯遠低於男性,崗位的性別差異確實客觀存在。
  • 2010屆畢業生各類專業就業行業及薪資揭秘
    5月10日-18日,是上海高三畢業生第一次填報志願的時間。與此同步,今年應屆畢業生的籤約就業也進入最後的衝刺期。   每年,大學畢業生的出路,已成為家長和學生選報志願的重要「佐證」。近年來,面對就業的激烈競爭,專業選擇受到重視,因為許多學生和家長認為的熱門專業,接連幾年都出現了就業疲軟的跡象。
  • 2018.10:非正規就業的教育收益率異質性分析(侯海波等)
    >內容摘要:以往對非正規就業者教育收益率的研究,通常採用「平均受教育年限」作為人力資本代理變量,比較正規與非正規就業之間的差異,並沒有從學歷、教育類型以及收入水平角度對兩類就業進行細分和對比。可以認為,在同等學歷程度上,勞動者教育年限的增加會帶來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在不同學歷之間,學歷水平越高,教育的收益率也越高,這是正規就業教育收益率在不同學歷上的基本圖景。
  • 全國多所高校公布2020年畢業生平均薪酬,研究生明顯高於本科生!
    2020屆畢業生薪酬分布區間 報告顯示,畢業生的薪酬水平與其學歷層次呈正相關,博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12876.49元、碩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8259.76元、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7661.23
  • 計算機科學相關專業應屆畢業生起薪最高
    據介紹,本次報告BOSS直聘研究院抽取了86萬份2018年應屆生樣本,其中,專科畢業生佔比41.9%,本科畢業生佔比53.6%,研究生畢業生佔比4.5%,涉及871個高校專業。演講團隊根據該專業畢業生平均期望起薪、未來5年薪資成長幅度、獲得僱主反饋所需時長、被僱主主動溝通、查看簡歷次數等維度模型進行本次就業競爭力的計算。
  • 名校畢業生薪酬多少?
    從目前已發布的《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可以看出,多數高校的報告中均涉及到了薪酬水平。● 部分名校薪資統計吉林大學:畢業生稅前月均收入為8384.72元《吉林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學校2020屆畢業生稅前月均收入8384.72元。
  • 生物類專業就業方向和待遇分析
    劉小鵬老師在新餘市分享志願填報知識從生物類專業招聘崗位條件來分析高考畢業生如何選擇專業,以及該專業是否適合自己。另外如果學生就讀了該專業,大學期間如何做好規劃以提高未來的就業質量。生物類專業未來就業往教育方向就業的畢業生,每年都非常多,對教育感興趣的生物類專業畢業生可以重點考慮,大學考到教師資格證。)公司二:檢驗檢測技術招聘崗位:生物技術助理研究員崗位薪資:6-8千/月(點評:待遇中等)崗位信息:1.華裔科學家(博士)直接指導下,負責項目實驗操作、結果與數據分析、完成實驗報告。
  • 高校畢業生創業現狀調查
    通過數據分析,課題組發現不同性別、學歷的畢業生之間在創業意願上存在顯著差異:相較於女性、本科及以上學歷、城鎮生源、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而言,男性、大專畢業生、農村生源、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較之前者,明顯分別具有更強烈的創業意願。
  • 北航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平均年薪超18萬元
    截至2019年10月31日,北航畢業生共6573人,包括本科生3195人、碩士2907人、博士471人,創近年來新高。全體畢業生中,2669人選擇繼續深造,3712人選擇就業,另有192人暫未就業。選擇就業的畢業生平均薪資為18.13萬元,創下歷史新高, 2018年北航畢業生平均薪資為15.31萬元。在就業城市選擇上,近六成留京。
  • 高校畢業生「薪資」排行榜出爐,清北實至名歸,復旦大學讓人意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根據2020年高校畢業生「薪資」排行榜來看,畢業生就業後平均「薪資」排名第一的是清華大學,平均「薪酬」為每個月10818元。
  • 2018畢業生報告出爐 95後期望薪資均值為6174元
    來源:鄭州晚報25日,趕集網發布了《2018年畢業生就業報告》,對95後大專、中專、技校應屆畢業生的求職狀態進行了分析。據悉,我國95後人口達到近8000萬人,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20萬人。
  • 2018全球性別差距排名公布,這個國家男女最平等
    據日本共同社12月18日消息,瑞士「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18日發布了2018年版《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日本在149個調查對象國中居於第110位,因工資差距等縮小,排名較2017年提升4位。不過在政治、經濟領域的女性參與度方面,日本被認為沒有進展,在日美歐等七國集團(G7)中墊底,在二十國集團(G20)中也處於落後位置。
  • 調查數據顯示:性別差異影響男女生職業選擇
    原標題:調查數據顯示:性別差異影響男女生職業選擇   性別差異悄悄影響著男女生的職業選擇、薪酬和漲幅,造成了在薪酬方面的「好女不如男」的情況。麥可思對全國2012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本科男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佔優勢,高職男女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無差異。
  • 心理學:男女之間,到底誰的智商更高?幾個實驗告訴你男女差異
    那麼,男女大腦的差異對智商有多大影響呢?真的有男女差別嗎?還是只是印象而已?本文將從生理心理學角度探討男女大腦的差異。1.男性大腦體積更大,女性大腦表面積更多男女的大腦有差異是真的。大腦的大小不能直接影響智商,而研究表明,大腦的表面積越大,就越聰明。所以可以判斷為女性在大腦上是具有先天優勢的,但不排除個體差異和後天培養。比如,腦皮質的表面積大的男性,大腦體積大的女性,很聰明的孩子卻沒有得到好的教育環境等等。
  • 求職大數據:什麼樣的畢業生就業薪酬高
    摘要 :本報告使用datafocus系統,根據中國薪酬網公布的2017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和近三年各招聘機構公布的專業相關職業的平均薪酬統計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到相比2017屆畢業生,2015屆和2013屆畢業生薪酬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大多數高薪酬畢業生均來自985、211院校;一線城市的高校在畢業生薪酬上明顯佔據優勢;專業類的院校越來越有競爭力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