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在當下的就業形勢,男女就業狀況也有所不同。近日專業的校園招聘網站梧桐果根據網站自有數據以及畢業生問卷調查,發布了《2018屆畢業生男女就業現狀分析》,從2018屆男女畢業生的求職時間、就業方向、薪資、選擇行業等方面多維度分析,向大家展示現今「2018屆男女畢業生就業情況」,一起來看看吧!
女生求職更為不易,求職時間遠大於男生
從男性畢業生求職時間來看,有43.25%的畢業生在1個月內找到了工作;32.78%的畢業生2-3個月找到工作,16.12%的畢業生3-5個月找到工作;7.85%的男性畢業生至今仍未找到工作。從女性畢業生求職時間來看,有23.65%的畢業生在1個月內找到了工作;40.31%的畢業生2-3個月找到工作,26.06%的畢業生3-5個月找到工作;9.98%的女性畢業生至今仍未找到工作。
由此可見,女性畢業生求職更為不易,求職時間遠大於男性。首先,女生懂的生活技能以及獲取知識渠道比男生少,女生更偏向於文科,藝術類;而男生很多都已經具備「文武雙全」職業素質。職場中,男生比女生能做的事情更多,相比之下,錄取男生比較划算。其次,據調查七成以上的企業HR普遍認為:女大學生畢業後會在較短時間內經歷結婚、生子,而且隨著國家二胎、甚至三胎的政策開發,這必然也會增加女性員工招聘成本。
男生「重薪酬、愛挑戰」,女生「偏穩定、求發展」
從數據顯示來看,男性畢業生普遍認為:「錢途」是參加工作的核心目標,他們在選擇公司時仍以「薪酬/福利」為首要考慮因素。對此,相關專家認為,男生在面臨未來的發展、社交與戀愛結婚壓力方面較女生更為明顯,因此對薪資的渴望程度自然更高。女生雖然在期望薪資方面的要求方面弱於男生,但是在關注自身能力提升方面則更為明確,在就業方面的選擇更看重公司給自身帶來的能力提升,即有晉升空間的公司。當今社會,女性群體也愈發重視自己的職場發展,關注自身的職場價值。
就業方向大不同,男生多就業,女生愛深造
據調查顯示,目前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有:企業就業、考研、公務員/事業單位、創業、出國留學等。從性別來看,男性畢業生初次就業情況顯著高於女性,男性畢業生初次就業佔比(45.52%)高出女性(35.87%)約10個百分點;女性畢業生考研佔比(36.71%)高出男性(26.34%)10個百分點。性別差距還體現在「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創業」兩項上,從公務員/事業單位這項來看,女性畢業生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佔比(14.85%)高出男性(8.28%)6個百分點。創業項目則男性畢業生佔比(6.34%)高出女性(1.35%)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男生多就業、愛創業,女生更熱衷於深造自己。
學歷越高薪資性別差異越明顯,博士男比博士女竟高出2000元
從數據顯示來看,大專學歷男性平均薪資4528元/月,女性平均薪資4487元/月,大專學歷男女薪資差距為41元;本科學歷男性平均薪資5289元/月,女性平均薪資4978元/月,本科學歷男女薪資差距為302元;碩士學歷男性平均薪資7483元/月,女性平均薪資6987/月元,碩士學歷男女薪資差距為856元;博士學歷男性平均薪資12089元/月,女性平均薪資10085/月元,博士學歷男女薪資竟相差2004元。由數據對比可見,學歷越高薪資的性別差異越明顯。
建築行業最受男生青睞,教育行業備受女生追捧
數據顯示,在青睞行業的選擇中,男生更青睞於建築、汽車及零配件、機械、網際網路等行業,男生在體力、邏輯思維和空間思維上能力更強,因而建築、機械、網際網路、化工等行業更適合男生。女生則更傾向於教育、金融、銀行等行業,其中以教育業最為明顯,選擇教育行業的女生佔比為10.11%。女性細心、具有親和力的特點在教育行業能夠很好的展現個人魅力,善於與人溝通、考慮問題周到細緻的性格和思維特點也適合女性畢業生在教育、金融、銀行、媒體等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