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本科和博士,碩士為何最尷尬?

2020-11-28 澎湃新聞

25歲的碩士畢業生A某手裡握著一疊精裝簡歷,準備離開招聘會現場。他甚至連投出簡歷的機會都沒有。

「說是碩博專場,幾乎沒有面向碩士的崗位。投簡歷的過程,就感覺自己在被反覆碾壓。」他沮喪地說。

上一次被「碾壓」是和一群本科生一起投簡歷,招聘負責人對他的研究生學歷沒有表現出任何興趣,一臉漠然地說:「不論本科還是碩士,底薪3600元,其餘靠提成。」

這是如今很多碩士生面臨的窘境,讀研本是為了提高就業的起點,然而,兩三年過後,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付出多,他們總希望找到薪水更高、待遇更好、前途更美好的職位。但事實上,很多碩士生並沒有表現出比本科生更明顯的優勢,「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對於花費了大量金錢和精力,經過殘酷的競爭通過獨木橋的碩士們來說,箇中滋味,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才能體會。

01

進階碩士之路已是不易

近年來,考研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儘管高校每年都在擴招研究生,但由於報名人數激增,導致考研競爭愈發激烈。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為341萬人,報錄比預計將達到4:1左右。

此外,大部分院校近年來招生政策改變,提高了招生計劃中的推免生比例,不少名校熱門專業的推免生錄取比例甚至超過50%。例如某重點高校發布的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中,計算機學院招收51人,而推免生名額為49人,留給考研生的名額僅2個。

這樣的現狀,讓考研之路變得「雪上加霜」,也增加了考研er的沉沒成本。

02

擠進碩士堆,卻處在學術界鄙視鏈末端

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視鏈,碩士作為學術圈的底端、科研界的農民工,洗瓶子、插槍頭、配試劑、跑腿報帳...取代了讀研之前幻想的高大上,成為了他們每天的日常。

碩士第一年趕功課,第二年趕論文,最後半年找工作的培養方式也似乎並沒有凸顯出什麼學術上的價值和意義。

看過《生活大爆炸》的都知道,這部劇又名《論暴擊碩士一萬點傷害的100種方法》,其中一集講到碩博士的稱謂,讀完博士你的稱謂前面就可以加Dr.,而讀碩士你的稱謂和本科依然沒什麼區別,只能是Mr.,博士和碩士的差距可見一斑。

03

畢業那年才知道,碩士最尷尬

研究生的擴招增加了入學機會,但也導致了學歷貶值。除了本科生,碩士博士學歷均有不同程度的貶值。

傳統吸納研究生的單位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等提供的專業技術崗位逐年減少,進入門檻水漲船高,就業難的問題只增不減。

而碩士畢業後想繼續讀博,基本上只能通過申請考核了,申請考核的學校對於考生的生源水平、研究成果、論文篇數一般有明確限制,想通過讀博繼續深造的路也將「越來越窄」。

碩士進可繼續深造,退可找個體面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陷入了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

04

學歷高≠好工作,碩士淪為就業夾心層

根據梧桐果近三年的校招數據顯示,各學歷層次中,碩士畢業生的就業難度指數異軍突起,2017年和2018年競爭1個崗位的碩士生超過3人。儘管在今年整體就業難的形勢下,碩士的就業難度指數下降到1.55,但仍然高於本科和博士。

從薪資待遇上看,對比2019屆各學歷層次畢業生的平均期望薪資和平均實際薪資可以發現,碩士的平均實際薪資為8777元,低於其平均期望薪資9017元,而本科和博士的實際平均薪資都高於其平均期望值。也難怪碩士會喊出「當初一言不合就考研,如今只怪碩士文憑不值錢」的口號!

小公司委屈了自己的學歷,大企業看不上自己的經歷。儘管與本科生相比,碩士生有著更多的選擇空間,但他們對於大城市、好單位、高工資這類「體面職業」的追捧,也導致碩士生們想要實現理想就業著實有點難。

對於大多數崗位而言,經驗遠比學歷更重要。同年畢業的本科生已經擁有三年左右工作經驗,而碩士才剛開始找工作,在職場誰競爭能力更高一目了然。而對於那些「高精尖」的行業,待遇優厚,專業對口,但準入門檻往往是博士起步。

研究生的光環不再,性價比不如本科生,專業又比不過博士,碩士生就這樣成為了職場中的「尷尬群體」。

05

學歷是敲門磚,但能力才是安全感

但是已經處境尷尬的碩士們也無需氣餒,學歷也並非全無用處,比如近年來各大城市的搶人大戰中,學歷層次越高,人才補貼越高。

並且在很多體制內的單位,工作能力相近的情況下,碩士學歷職工的晉升年限、級別與工資定檔劃分大多是要優於本科生的。

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尷尬的問題,關鍵在於發展出學歷之外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職場的xfxy(腥風血雨)中立於不敗之地。

原標題:《相比本科和博士,碩士為何最尷尬?》

相關焦點

  • 這個專業本科畢業很尷尬,碩士畢業更尷尬,就是為博士準備的
    雖然本科生太多,但現在有些專業的本科生很尷尬,就業真的不好。比如材料物理專業,本科畢業找工作很不好找,至少普遍都不滿意;即便考上碩士,如果打算碩士畢業就工作,更尷尬。這樣一個專業,其實就是為博士準備的。為什麼本科尷尬?
  • 如何一眼就分辨出本科、碩士和博士?
    本科、碩士和博士到底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好像很難~其實一眼就能分辨!2、對待八卦的區別想當初小翟 「博士」 不知知網為何物,一度讓學術圈群起而攻。本科生:我吃瓜。碩士:啊啊啊,畢業論文審查標準改了,這麼嚴,不睡覺我可以畢業嗎???
  • 高中生提前了解: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是什麼?
    博士去普通企業的最根本問題是,你在博士期間培養的大部分能力,可能並不是企業所看重的(企業就最注重的是做出產品賣出利潤),所以待遇上一般不會比碩士高很多,這是最普遍的情況。當然有普遍就有例外,對於熱門領域、實用技術的頂尖的研究人才,去企業可能都非常搶手。 碩士主要培養的可能是專業領域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發現,基本就是大部分企業所看中的能力。
  • 碩士博士論文屢屢被爆抄襲,為何沒有本科專科論文
    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學生基本的專業理論和技能,這是畢業論文的最主要目的。大學一般規定在校期間要完成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學習,每門課程在最後都會進行考試。主要對學生每門課的知識進行考察。但是畢業論文是對已學知識的綜合考核。一般會安排在大學期間的最後一學期來完成,學校會安排專門的教師來指導學生完成論文。所以論文的完成質量直接影響到最後能不能順利拿到畢業證,對於畢業論文還是要重視起來。
  • 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四者到底有何區別?
    但是你真的知道本科、碩士,博士,還有博士後這幾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 在很多大城市裡,有一個本科學歷是最基本的條件,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都是本科起步。 在大學四年裡,只要不逃課不掛科,基本上就能拿到本科畢業證,這時候有些人覺得學歷低,就會選擇考研。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什麼關係,及如何申報
    今天趙益老師給大家縷一縷這些名詞的關聯和區別。本科、研究生指的是學歷,學士、碩士、博士指的是學位。大學本科畢業會授予學士學位,學歷為本科,相當於古代的秀才,同時你也可以繼續考取研究生。想要獲得本科學歷,你需要通過高考環節,再進行考大學志願填報。
  • 有人說:本科多如毛,碩士滿地走,博士一走廊。事實真是如此嗎?
    但是統計數據裡的高校畢業生包括了中轉、大專等高校畢業生,而且還有一部分是重複統計,如專升本、本科讀碩士、碩士讀博士等,這類畢業生數據存在重複統計。接下來,根據教育部官網可查詢信息,統計自1997年-2019年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布情況。
  • 人民日報:一張圖告訴你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這幾天,演員、北影博士翟天臨被「學術打假」,除了衝在第一線捍衛學術公平的諸多碩士生、博士生外,還有許多人想搞清楚本科、碩士、博士的論文到底有何區別。此外,還有一大批正在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同學回憶起了自己的「辛酸」往事,一大批正在思考要不要讀研的學生則變得更加糾結。  小編就以一盤兒紅燒肉告訴你,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區別。
  • 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在哪?
    有很多人都會問,本科、碩士、博士到底都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在這裡,比如說,兩個本科生相親,聊時事八卦和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兩個碩士相親,聊專業,聊工作,一起吐槽導師。兩個博士相親,互相介紹自己研究的領域,回去的第一件事情是查一下對方發了多少SCI。這樣子說你明白了嗎?
  • 簡單圖示:終於明白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學歷的區別了
    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區別?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對於這個問題的說法也有很多版本,自考君挑選了幾個比較經典的版本,一起和大家一同探討。本科教育是培養做人的品格和修養的過程。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質教育,是專業教育。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區別。這個區別決定了你們應注重學習什麼的問題。你們的學習帶有研究性質,這對你們畢業後的工作選擇與本科生有了不同。本科生畢業後終生從事其所學專業的人數比例原則上不會超過10%。
  • 一張圖讓你了解「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開始,翟天臨的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再到碩士論文被扒是抄襲陳坤、北電院長被撤牌、高考成績被挖…   誰也想不到,這踏馬竟然是一場席捲瓜田的蝴蝶效應。   如果翟天臨早點知道,#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怎麼也不會讀博士了,至少收斂很多吧,也不會這麼鮮格格地誇下海口了。。
  • 論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女青年為找男朋友,謊稱自己是本科學歷,最終因博士身份暴露而被甩。後來她終於與另一位碩士男朋友喜結連理,後因婚禮堵門時給新郎甩出一道偏微分方程,稱「解出方可進門」導致婚禮錯過吉時。這些段子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本科、碩士、博士之間區別很大啊。不過這個區別究竟有多大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他計算機本科,如今碩士快畢業,考慮是否再去讀一個人工智慧博士
    之前收到一個問題,是關於繼續讀博士還是直接工作的問題。他說他是一名「雙一流」大學的生物信息碩士在讀生,本科是計算機專業。他發現自己想去的網際網路大廠對他來說難度不小,因為好多項目經驗、技術之類的方面,他和純計算機碩士又有了差距。所以他轉念一想,乾脆聯繫一下導師去考博算了。但是他現在心儀的人工智慧專業方向,自己並沒有太多的信心能考上。感覺自己是處處受阻,不知道該怎麼辦。
  • 現在的本科、碩士、博士相當於80年代的什麼?答案很現實
    本文編輯:史育閣欄目:教育社會觀如果回到80年代,現在的博士、碩士相當於什麼 ?當時的研究生更是鳳毛麟角,碩士研究生畢業時可以直接留校任教,博士研究生畢業前早都被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爭搶完畢。而且80年代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大學生就業率100%,不存在就業難問題,往往是多個崗位爭奪一位大學畢業生。
  • 從一盤紅燒肉看本科、碩士、博士論文都有啥區別!
    這幾天,演員、北影博士翟天臨被「學術打假」許多人想搞清楚本科、碩士、博士的論文下面,用一盤兒紅燒肉告訴你,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區別。1、本科論文第一章,紅燒肉的定義和類型;第二章,各種紅燒肉的區別和特點;第三章,東坡紅燒肉的具體特點;第四章,烹製東坡紅燒肉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 想當大學老師談本科,碩士,博士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如果你已經確定將來你的職業規劃了,就衝著這個目標前進,當然如果要從事高校工作,那麼本科期間你就要朝著這些方面努力:1.學歷首先,本科學歷是不足夠你去當一個大學的老師的,因為現在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現在高校的招聘要求也在逐年的提高,從本來的本科到碩士,再到現在的碩士基本達不到高校任教資格了
  • 本科、碩士、博士在不同學校,究竟哪個是自己母校?看看學長咋說
    本科、碩士、博士在不同學校,究竟哪個是自己母校?看看學長咋說的?歡迎留言。網友一:我的本科、碩士和博士在同一所學校,我沒有像你那樣的疑問,其實,換個角度考慮的話,這個問題不難,我們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不同的學校,這幾個學校是我們的母校吧,本科、碩士、博士都是在同一水平上培養的,三個階段在3個學校同樣擁有3個母校一樣。在母校校慶的時候,三個階段知名的學生都會統計進去,並邀請你出席。
  • 很真實,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的差別,看完陷入了沉思
    那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又在實際生活中會造成什麼差別影響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現實中的典型案例。關於寫論文,不同學歷層次的小夥伴應該都經歷過的學術文章,而實際上不同人的區別之處就很大。針對之前一網友的原創《紅燒肉》:他用「紅燒肉」的解讀方法,告訴你專科論文、本科論文、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的區別,為的是無論是對哪種人群,希望大家看了之後能一笑泯恩仇。同時能通過紅燒肉哲學中發現所存在的問題。
  • 大馬留學 I 國立大學UKM 本科碩士博士留學申請指南
    研究生和博士生人數為8,500多人,約佔學生總人數的30%。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1,000多人,攻讀各個專業的碩士和博士課程。國大是東南亞乃至全球非常著名的大學,文憑和學歷得到國際的廣泛認可,是全球排名1%的頂尖大學。在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馬來西亞國立大學位列第141名, 在馬來西亞排名第三。  01  學校優勢  1.
  • 老人苦心教育送出1博士2碩士2本科(圖)
    孫子 劉振華:從山西大學本科畢業後,考入上海一所大學讀碩士研究生,去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同時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和法國一所高校的博士研究生。2010年9月,他已赴法國讀博。孫女 劉幸: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後,考入上海藥物研究所讀碩士研究生。孫女 劉豔:從成都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進入重慶市電力電網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