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本科、碩士、博士相當於80年代的什麼?答案很現實

2020-12-04 史育閣

本文編輯:史育閣欄目:教育社會觀

如果回到80年代,現在的博士、碩士相當於什麼 ?80年代,大學生是地地道道的天之驕子,那時候的高考也是不折不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有很少部分的高中畢業生能直升大學。

以80年代中期的小城市為例,各單位很少有大學生,本科生已經很是稀罕,更別提碩士生和博士生了。當時的學歷構成大概是這樣的:中小學教師以師範學校(中專)畢業生為主,醫院醫生多畢業於衛生學校(中專)或醫專,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也大多是中專或高中學歷。

當時的大學畢業生尚由國家負責分配,如果某單位被分配來幾個大學生,那必然是香餑餑,一時風光無限,讓人另眼相看。從稀缺性而言,80年代大學本科生比現在的博士生還稀缺,在當時堪稱高級知識分子。當時的研究生更是鳳毛麟角,碩士研究生畢業時可以直接留校任教,博士研究生畢業前早都被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爭搶完畢。而且80年代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大學生就業率100%,不存在就業難問題,往往是多個崗位爭奪一位大學畢業生。

也正是因為80年代國家實行大學生畢業包分配政策,直到如今,老家(尤其是農村地區)的一些老年人還會問讀大學的晚輩「以後分配到哪裡工作?」被問的晚輩只好不厭其煩地解釋說,國家早就不包分配了,大學畢業後要自己找工作,而且本科畢業直接工作的越來越少了,很多人還要繼續考研或者出國深造。

1999年大學擴招以來,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校園,大學生不再「物以稀為貴」,「大學生就業難」反倒成為經久不衰的社會話題。再加上獨立學院形式的「三本」如雨後春筍般大批成立,使得數量龐大的原本無緣大學教育的低分考生可以繼續讀書,給原本就已臃腫的大學生群體又注了一波水。如今環顧四周,仿佛人人都是大學生,甭管你是一本、二本,還是三本,反正都叫做本科,我們儼然已進入「普惠性上大學時代」。

如今要找一份體面點的工作,大學本科畢業是「起步價」,換算成80年代的學歷要求,那就是高中或中專學歷。對知識和專業技術要求較高的崗位往往要求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這就相當於80年代的大學本科學歷。一句話概括就是,現在的本科生相當於80年代的高中生,現在的碩士生和博士生相當於80年代的本科生。

用高校畢業生留校工作的例子來看,在80年代,本科生畢業就可以當輔導員或進校辦工作,研究生畢業就可以留校任教。而現在,如果想在高校當輔導員或者從事行政工作,至少得有研究生學歷,如果還想在高校當授課教師當導師,一般的二本院校都要求博士學歷或者至少是名牌大學碩士學歷,重點大學的要求就更高了,不僅要求有海外經歷,還恨不得要求應聘者從本科到碩士到博士均畢業於名校。

回顧過去歷史,可以得出「學歷貶值已是既定事實」的結論。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學歷要求水漲船高的背景下,年輕學子唯有努力奮鬥以獲得好的受教育背景,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穩穩拿到入場券。

關注史育閣,獲取更多精彩教育訊息!

相關焦點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什麼關係,及如何申報
    本科、研究生指的是學歷,學士、碩士、博士指的是學位。大學本科畢業會授予學士學位,學歷為本科,相當於古代的秀才,同時你也可以繼續考取研究生。想要獲得本科學歷,你需要通過高考環節,再進行考大學志願填報。報考大學每個人可以填報多個志願,有的省份每個批次能填報5個,有的新高考省份最多能填報96個,可以給考生足夠多的選擇機會。
  • 一張圖讓你了解「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從「知網是什麼東西?」 開始,翟天臨的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再到碩士論文被扒是抄襲陳坤、北電院長被撤牌、高考成績被挖…   誰也想不到,這踏馬竟然是一場席捲瓜田的蝴蝶效應。
  • 高中生提前了解: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是什麼?
    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今天向學霸進軍就來看看大家怎麼說吧! 本科很少涉及科研工作,畢業設計和一些必須的科研活動通常只是碩博或者老師帶著打打雜,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少有深入的思考。碩士和博士都需要在導師框定課題範圍之後,獨立主導課題實現的全過程。碩士要解決從理論到應用的問題,方向上比本科時更進一步。博士則更多研究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所以博士的課題往往會更宏大,更底層,更具不確定性。
  • 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四者到底有何區別?
    而現在人們生活、教育等各方面的條件都提升上去了,能考到大學的人越來越多,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都有幾百萬人,競爭壓力非常大,找工作非常難。 因此有很多人會選擇繼續深造,考研究生、博士生。 但是你真的知道本科、碩士,博士,還有博士後這幾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
  • 有人說:本科多如毛,碩士滿地走,博士一走廊。事實真是如此嗎?
    每到畢業季,網絡上便經常有這樣奇怪的言論:本科多如毛,碩士滿地走,博士一走廊!這句話意思無非是在調坦說:目前高學歷的人多得數不勝數;也有種學歷貶值嚴重,讀書無用的意思。然後,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接下來,我將對此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供各位讀者參考。
  • 簡單圖示:終於明白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學歷的區別了
    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對於這個問題的說法也有很多版本,自考君挑選了幾個比較經典的版本,一起和大家一同探討。博士論文序言:歷史中豬肉食譜的文獻綜述、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不足和問題;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三章):豬是怎樣養成的;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豬的各個部分肉質的區分和作用;第三篇
  • 想當大學老師談本科,碩士,博士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凡是考上大學的同學,我想心裡都有這麼一個想法,大學老師這職業不錯,我畢業以後如果能當上大學老師就好了,但請不要只是有這麼一個想法,付諸實際行動,必將成為現實。如果你已經確定將來你的職業規劃了,就衝著這個目標前進,當然如果要從事高校工作,那麼本科期間你就要朝著這些方面努力:1.學歷首先,本科學歷是不足夠你去當一個大學的老師的,因為現在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現在高校的招聘要求也在逐年的提高,從本來的本科到碩士,再到現在的碩士基本達不到高校任教資格了
  • 如何一眼就分辨出本科、碩士和博士?
    本科、碩士和博士到底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好像很難~其實一眼就能分辨!本科時,少年不知愁滋味,一頭濃密秀髮羨煞旁人。碩士時,經常熬夜,發量逐漸減少。讀博後,學習、工作壓力更大,用了很多偏方,也沒能停止脫髮,腦門到頭頂的頭髮都變得稀疏。
  • 人民日報:一張圖告訴你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這幾天,演員、北影博士翟天臨被「學術打假」,除了衝在第一線捍衛學術公平的諸多碩士生、博士生外,還有許多人想搞清楚本科、碩士、博士的論文到底有何區別。此外,還有一大批正在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同學回憶起了自己的「辛酸」往事,一大批正在思考要不要讀研的學生則變得更加糾結。  小編就以一盤兒紅燒肉告訴你,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區別。
  • 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高中學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算重本嗎?
    在我們這個時代,由於我國教育的快速發展,大學擴招,如今的大學生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值錢,學歷膨脹嚴重,現在本科生都不算是高端人才,起碼得碩士起步。有這樣一句玩笑話,「在中關村扔一塊石頭下去,砸到十個人,五個本科生,三個碩士生,兩個博士生」。這句玩笑話,迎合了很多人覺得「大學生遍地都是」的心態。
  • 很真實,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的差別,看完陷入了沉思
    那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又在實際生活中會造成什麼差別影響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現實中的典型案例。關於寫論文,不同學歷層次的小夥伴應該都經歷過的學術文章,而實際上不同人的區別之處就很大。針對之前一網友的原創《紅燒肉》:他用「紅燒肉」的解讀方法,告訴你專科論文、本科論文、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的區別,為的是無論是對哪種人群,希望大家看了之後能一笑泯恩仇。同時能通過紅燒肉哲學中發現所存在的問題。
  • 相比本科和博士,碩士為何最尷尬?
    碩士第一年趕功課,第二年趕論文,最後半年找工作的培養方式也似乎並沒有凸顯出什麼學術上的價值和意義。看過《生活大爆炸》的都知道,這部劇又名《論暴擊碩士一萬點傷害的100種方法》,其中一集講到碩博士的稱謂,讀完博士你的稱謂前面就可以加Dr.,而讀碩士你的稱謂和本科依然沒什麼區別,只能是Mr.,博士和碩士的差距可見一斑。
  • 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在哪?
    有很多人都會問,本科、碩士、博士到底都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在這裡,比如說,兩個本科生相親,聊時事八卦和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兩個碩士相親,聊專業,聊工作,一起吐槽導師。兩個博士相親,互相介紹自己研究的領域,回去的第一件事情是查一下對方發了多少SCI。這樣子說你明白了嗎?
  • 博士、碩士、本科到底有什麼區別?九張圖告訴你,搞笑但有深意!
    本科生:兔子即知識,直接的知識教育,老師教授的是書本上和現成的知識和答案,你只要守株待兔就好,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足以應付。研究生:你需要努力一點,這時候的兔子不是死兔子,跑得賊快,你一不努力,就會跟不上,你有那麼一點焦慮,要是再像本科生那樣守株待兔的話,可能就畢不了業啦。
  • 80年代的中專相當於如今的什麼學歷?不提升的話那還是中專學歷
    80年代的中專相當於如今的什麼學歷?如果單從學歷來講的話,那時的中專學歷,假如沒有進修提升學歷的話,到現在還是中專學歷,那真的是落伍了,因為畢竟現在中專文憑太不值錢了。如果從當年學生的智力來說的話,那時的中專畢業生不亞於現在的一本大學生,甚至211大學生。
  • 從一盤紅燒肉看本科、碩士、博士論文都有啥區別!
    這幾天,演員、北影博士翟天臨被「學術打假」許多人想搞清楚本科、碩士、博士的論文下面,用一盤兒紅燒肉告訴你,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區別。3、博士論文序言:歷史中豬肉食譜的文獻綜述、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不足和問題。
  • 本科不好的「碩士博士」白讀了?
    而目前在社會上就出現了「學歷歧視論」,現在有很多的公司都非常重視第一學歷。一名985高校的研究生在求職時屢屢碰壁,這名學生是國內的985重點大學研究生學歷,但是他的本科卻是一個不知名的普通二本。在他去面試某公司的時候,和他一起面試的有三個人,都是碩士學歷,但是最後公司錄取了那名本科北大的學生,但是落選學生的履歷和社會實踐經驗都比本科北大學生出色的多,他就去問面試官落選的原因,面試官卻說,他的能力很出色,但是綜合考慮來看,他的學科背景不太符合公司的要求。
  • 這個專業本科畢業很尷尬,碩士畢業更尷尬,就是為博士準備的
    雖然本科生太多,但現在有些專業的本科生很尷尬,就業真的不好。比如材料物理專業,本科畢業找工作很不好找,至少普遍都不滿意;即便考上碩士,如果打算碩士畢業就工作,更尷尬。這樣一個專業,其實就是為博士準備的。為什麼本科尷尬?
  • 論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女青年為找男朋友,謊稱自己是本科學歷,最終因博士身份暴露而被甩。後來她終於與另一位碩士男朋友喜結連理,後因婚禮堵門時給新郎甩出一道偏微分方程,稱「解出方可進門」導致婚禮錯過吉時。這些段子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本科、碩士、博士之間區別很大啊。不過這個區別究竟有多大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讀碩士的人很多,但讀博士的人少,原因有點現實
    然而,想讀碩士的人多,但想讀博士的人卻很少,其實原因有些現實。1、博士畢業難度比碩士畢業難度大很多要知道,在我國,博士屬於最高學歷。雖然說,想成為一個博士生的難度不算太大,但想把博士生當中的「生」字去掉,變成博士,難度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