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提前了解: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是什麼?

2021-01-07 騰訊網

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何區別?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今天向學霸進軍就來看看大家怎麼說吧!

01

@61

髮際線已經說明了一切……

02

@SuperMario

小學,老師告訴學生:「森林裡有隻老虎,已經被我關在籠子裡,我會帶你去那個地方,然後給你一把獵槍,告訴你獵槍怎麼用,並開槍給你示範。然後你跟著我學著開槍把老虎幹掉。」

中學,老師告訴學生:「森林裡有隻老虎,已經被我關在籠子裡,在森林的西北角,我給你一把獵槍,告訴你獵槍怎麼用,你自己去森林找到那隻關著的老虎,幹掉它。」

本科,老師告訴學生:「森林裡有隻老虎,具體位置不知道,不過大約在西北角的位置。我給你一把獵槍,你自己琢磨一下該怎麼用,會用之後去森林找到那隻老虎,幹掉它。」

碩士,老師告訴學生:「森林裡有隻老虎,具體位置不知道,不過肯定是有的。你自己想辦法找到那隻老虎幹掉它。你可以自己去買一把獵槍,或者用其他的方法。」

博士,老師告訴學生:「給你一堆小樹苗,你去種一片森林,然後看看能吸引過來什麼動物,等動物長肥了再捕獵回來……愣著幹什麼,還不快去種樹。」

03

@momo醬

兩個本科生相親,聊時事八卦和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兩個碩士相親,聊專業,聊工作,一起吐槽導師。

兩個博士相親,互相介紹自己研究的領域,回去的第一件事情是查一下對方發了多少SCI。

04

@地圖小子

兒子寫日記:「夜深了,媽媽在打麻將,爸爸在上網……」爸爸檢查時,很不滿意地說:「日記源於生活,但要高於生活!」

孩子馬上修改為:「夜深了,媽媽在賭錢,爸爸在網戀……」

爸爸更不滿了,憤怒地說:「看看本科生是怎樣寫的。一定要提倡正能量,以正面宣傳為主!」孩子再修改為:「夜深了,媽媽在研究經濟,爸爸在研究網際網路+生活……」

爸爸看後說,這還差不多,但深度不夠,有待進一步提高!以後你長大了成了碩士研究生,你就知道應該這麼寫了:「媽媽在研究信息不對稱狀態下的動態博弈,爸爸在研究人工智慧與情感供給側的新興組合。」

爸爸接著說,要是你打算成為博士,得這樣寫:「媽媽在研究複雜群體中多因素幹擾及信息不對稱狀態下的新型『囚徒困境』博弈;爸爸研究的是:大數據視角下的六度空間理論在情感供給側匹配中的創新與實踐。」

05

@QilanYuan

博士和碩士從能力培養上,我覺得是很不一樣的,他們適合的出路也大不相同。這裡僅說說我理解的工科博士和碩士的區別。

博士注重培養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解決領域內最前沿的問題以及發表論文的能力,這包括了你在自己領域的知識積累、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與寫作能力,此外你或許還需要學會很多學術圈的「遊戲規則」。

博士這條路,我覺得最適合將來進入科研領域的人,這些人的出路大部分是留在高校當老師,去研究所,還有個別會去企業搞研究或者研發。博士去普通企業的最根本問題是,你在博士期間培養的大部分能力,可能並不是企業所看重的(企業就最注重的是做出產品賣出利潤),所以待遇上一般不會比碩士高很多,這是最普遍的情況。當然有普遍就有例外,對於熱門領域、實用技術的頂尖的研究人才,去企業可能都非常搶手。

碩士主要培養的可能是專業領域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發現,基本就是大部分企業所看中的能力。不同學校所培養的能力也不盡相同,至於畢業要求,一般只要熟悉了解專業知識,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最多做一些很小的創新就夠了。

碩士途徑培養出來的人,去企業也有能力勝任專業性強的工作,當然也可以繼續深造,走科研道路。總而言之,念碩士是一個性價比相對比較高的選擇,時間成本比博士少2-3年,競爭力又比本科生強很多;也是一個靈活度高的選擇,將來去企業或者去學校都是可以的。

06

@命運sniper

本科生關注的問題:

大學宿舍裡都有哪些驚為天人的事情?

有哪些適合學生去的旅遊景點?

如何進行考前突擊?

掛科/差點掛科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判斷自己適合從事什麼工作?

碩士關注的問題:

如何跟導師相處?

如何克服拖延症?

如何撰寫一份亮眼的簡歷?

如何快速完成畢業論文?

博士關注的問題:

如何高效閱讀學術論文?

有什麼撰寫學術論文的好工具?

如何預防脫髮?

被延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相親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07

@中國大學MOOC

針對這個問題採訪了浙江某高校化學、農學、電氣工程、管理學等專業的十位博士生,以及新聞傳播、土木工程等專業的六位碩士生,整理了以上幾位同學的觀點,形成如下內容:

1.科研是一個屋子,本科生在窗外觀望,碩士生在客廳踱步,博士生在書房坐定。

本科很少涉及科研工作,畢業設計和一些必須的科研活動通常只是碩博或者老師帶著打打雜,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少有深入的思考。碩士和博士都需要在導師框定課題範圍之後,獨立主導課題實現的全過程。碩士要解決從理論到應用的問題,方向上比本科時更進一步。博士則更多研究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所以博士的課題往往會更宏大,更底層,更具不確定性。

2.本碩博在培養認知能力時的側重點不同。

從學生的能力成長上來看,本科著重培養基礎認知能力,碩士在本科基礎上著重培養認知創造能力,博士在碩士基礎上著重培養細分領域更底層的認知創造能力。

本科通過學習,理解和吸收前人已經掌握的知識經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賞風景。碩士是老師交給你一個小的科研問題,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解決,你需要用已有的方法論,或者對已有方法論略施改進,然後解決這個問題。博士則是通過自己長期對某一領域的鑽研,提出這個領域的一個或者一系列關鍵問題,通過建立自己的方法論,解決這些問題。

3.心態上,學歷越高面臨的壓力越大,這與研究生嚴格的科研要求、論文發表篇數、日常工作量、畢業要求、導師等息息相關。

本科和碩士的專業性較弱,除了科目學習和研究工作外還需要花大量精力參加實習、培訓、社團等,打造求職硬技能和軟素質,提升求職競爭力,精力在學業上的集中度不夠。

博士生是華山一條路,全心全意做科研,畢業是第一要義,科研能力是未來就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隨著學歷的提升,文章久投不錄、畢業遙遙無期、髮際線越來越高、對象越來越難找、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際交往的圈子越來越小、同齡人越混越好等各種壓力和煩惱會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明顯,博士生可能是大學校園內幸福感最低的群體。

這正印證了那句很火的話,讀研後才知道不讀博並不是因為不想讀博,而是讀不了博。

4.論文上,本碩博在研究領域、發表門檻、篇幅、題材、原創性上都有很大的差異。

本科的論文是升級版的讀書筆記,平均1萬字即可達到畢業要求,原創內容較少,以整理提煉前人的知識為主;碩士和博士論文以自己原創內容為主,碩士的畢業論文評價3萬字達到畢業要求,博士平均則為5萬。部分畢設要結合學生的實習經歷,其中博士論文在篇幅和深度上遠遠超過碩士。

在論文的門檻上,大部分碩士往往針對一些項目以及國內學術的研究熱點開展研究,也只需要發中文期刊即可,博士則需要對國內外上最新的該領域研究進行學習並提出創新,層次上有區別。

5.工作上,碩士在求職中佔有一定優勢,博士生就業面縮窄。

本科碩士博士的專業性依次增強,所找的工作專業對口度依次增加,工作的研究性依次增大。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碩士生相比本科生學習研究能力更強;相比博士生,年齡與更廣的擇業範圍是優勢之一。而博士生相對本碩就業面會有一定縮窄,以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為主要出口。

08

@北京大學教授喬曉春

北京大學教授喬曉春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分享了自己本科、碩士和博士區別的理解,我們節選了部分內容:

讀書應該有五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學習新知識,讓自己知道得更多,知識面更寬;

第二個層次應該是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那就是不僅學了「是什麼」,還要學到「為什麼」,也就是要搞清楚知識背後的道理;

第三個層次是要學到人家是怎麼獲得的知識,或知識是如何研究出來的,即了解別人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什麼;

第四個層次是如何將學到的這些知識,包括所需知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用在自己的專業研究上,並從事科學研究;

第五個層次就是能夠把學到的知識、思路和理念應用到更為寬泛的領域,包括對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提升。這裡的前三個層次屬於被動學習,後兩個層次屬於主動學習。

前者需要老師來教,後者更需要「自悟」,老師的作用主要是引領,而僅僅不是傳授。

中小學生的學習主要集中在第一個層次,即單純學習知識或學習「是什麼」。到了中學,特別是高中期間會開始學習一些「為什麼」。

到了大學本科主要是學「是什麼」和「為什麼」,這期間對「為什麼」的掌握要比中學時多很多,並開始接觸第三個層次,關於「怎樣做」的問題,即學習一些初級的研究方法,但是這些研究方法對於獨立做一項研究還是遠遠不夠的。

到了碩士研究生階段,就應該更系統地學習研究思路和方法,即加強第三個層次知識的學習,並開始涉及第四個層次的問題,即開始能夠做初步的、簡單的研究。

到了博士生階段,基本上進入了主動學習階段,即集中完成第四個層次和第五個層次。

從培養目標的差異上看,碩士培養的是「會做事情」的人,博士培養的則是「會思考、會創新、有智慧」的人,這應該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學習的最高境界不在於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要通過學習引發更多、更廣泛的思考,使思考變成一種能力和習慣,而且這種思考是不斷深入、不斷擴展的。你會從狹義的、只局限在專業領域的思考開始,自覺不自覺地拓展為廣義的、對專業知識以外問題的思考。不了解科學的「外在」意義,一個博士只能算是一個會使用方法的技術員,這無異於只讀了一個碩士。

實際上,碩士以前的學習是一個能夠「學進去」的過程,而到了博士就需要經歷一個「學出來」的過程。

「學出來」指的是在學習知識和方法的過程中,人們能夠通過掌握科學的理念和思維方式,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使其在各個方面,包括精神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

了解這些會使你的學位比一個技術學位更有價值。你是否真正達到了博士的水平,並不單純看你在科學之內取得了多少成績,更重要的是要看你是否能夠跳到「科學」之外去看科學、看人生。

本文由公眾號《向學霸進軍》整理編輯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一張圖讓你了解「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從「知網是什麼東西?」 開始,翟天臨的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再到碩士論文被扒是抄襲陳坤、北電院長被撤牌、高考成績被挖…   誰也想不到,這踏馬竟然是一場席捲瓜田的蝴蝶效應。
  • 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在哪?
    有很多人都會問,本科、碩士、博士到底都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在這裡,比如說,兩個本科生相親,聊時事八卦和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兩個碩士相親,聊專業,聊工作,一起吐槽導師。兩個博士相親,互相介紹自己研究的領域,回去的第一件事情是查一下對方發了多少SCI。這樣子說你明白了嗎?
  • 簡單圖示:終於明白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學歷的區別了
    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區別?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對於這個問題的說法也有很多版本,自考君挑選了幾個比較經典的版本,一起和大家一同探討。你小學畢業時,了解了其中一小部分。高中畢業時,了解了更多。拿到本科學位後,你有了自己的專業。碩士學位讓你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的鑽研。繼續閱讀學術論文,你會逐漸抵達人類知識的邊界。
  • 人民日報:一張圖告訴你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這幾天,演員、北影博士翟天臨被「學術打假」,除了衝在第一線捍衛學術公平的諸多碩士生、博士生外,還有許多人想搞清楚本科、碩士、博士的論文到底有何區別。此外,還有一大批正在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同學回憶起了自己的「辛酸」往事,一大批正在思考要不要讀研的學生則變得更加糾結。  小編就以一盤兒紅燒肉告訴你,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區別。
  • 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四者到底有何區別?
    但是你真的知道本科、碩士,博士,還有博士後這幾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 在很多大城市裡,有一個本科學歷是最基本的條件,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都是本科起步。 在大學四年裡,只要不逃課不掛科,基本上就能拿到本科畢業證,這時候有些人覺得學歷低,就會選擇考研。
  • 論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女青年為找男朋友,謊稱自己是本科學歷,最終因博士身份暴露而被甩。後來她終於與另一位碩士男朋友喜結連理,後因婚禮堵門時給新郎甩出一道偏微分方程,稱「解出方可進門」導致婚禮錯過吉時。這些段子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本科、碩士、博士之間區別很大啊。不過這個區別究竟有多大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從一盤紅燒肉看本科、碩士、博士論文都有啥區別!
    這幾天,演員、北影博士翟天臨被「學術打假」許多人想搞清楚本科、碩士、博士的論文到底有何區別?下面,用一盤兒紅燒肉告訴你,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區別。1、本科論文第一章,紅燒肉的定義和類型;第二章,各種紅燒肉的區別和特點;第三章,東坡紅燒肉的具體特點;第四章,烹製東坡紅燒肉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 現在的本科、碩士、博士相當於80年代的什麼?答案很現實
    本文編輯:史育閣欄目:教育社會觀如果回到80年代,現在的博士、碩士相當於什麼 ?當時的研究生更是鳳毛麟角,碩士研究生畢業時可以直接留校任教,博士研究生畢業前早都被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爭搶完畢。而且80年代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大學生就業率100%,不存在就業難問題,往往是多個崗位爭奪一位大學畢業生。
  • 如何一眼就分辨出本科、碩士和博士?
    本科、碩士和博士到底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好像很難~其實一眼就能分辨!1、發量的區別區別千萬條,發量發第一條!本科時,少年不知愁滋味,一頭濃密秀髮羨煞旁人。碩士時,經常熬夜,發量逐漸減少。博士:規範學術我贊成啊!(反正也畢不了業)3、答辯時的區別學士、碩士和博士,要想拿學位,逃不過的都是畢業答辯,但是同樣的答辯,不一樣的精彩。本科:一個月完成畢設,得 50 頁 PPT,撐過 5 分鐘答辯就是勝利。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什麼關係,及如何申報
    今天趙益老師給大家縷一縷這些名詞的關聯和區別。本科、研究生指的是學歷,學士、碩士、博士指的是學位。大學本科畢業會授予學士學位,學歷為本科,相當於古代的秀才,同時你也可以繼續考取研究生。想要獲得本科學歷,你需要通過高考環節,再進行考大學志願填報。
  • 很真實,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的差別,看完陷入了沉思
    那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又在實際生活中會造成什麼差別影響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現實中的典型案例。關於寫論文,不同學歷層次的小夥伴應該都經歷過的學術文章,而實際上不同人的區別之處就很大。針對之前一網友的原創《紅燒肉》:他用「紅燒肉」的解讀方法,告訴你專科論文、本科論文、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的區別,為的是無論是對哪種人群,希望大家看了之後能一笑泯恩仇。同時能通過紅燒肉哲學中發現所存在的問題。
  • 相比本科和博士,碩士為何最尷尬?
    碩士第一年趕功課,第二年趕論文,最後半年找工作的培養方式也似乎並沒有凸顯出什麼學術上的價值和意義。看過《生活大爆炸》的都知道,這部劇又名《論暴擊碩士一萬點傷害的100種方法》,其中一集講到碩博士的稱謂,讀完博士你的稱謂前面就可以加Dr.,而讀碩士你的稱謂和本科依然沒什麼區別,只能是Mr.,博士和碩士的差距可見一斑。
  • 碩士研究生與博士有什麼區別
    研究生是一種高等學歷,是相對於專科、本科來說,現在我國各地高考學生上大學的錄取率達到近90%,基本上只要孩子們在高中階段正常學習,在高考後都有大學可以上,但是本科率各地不一,基本在40%左右,而一本率在20%左右。本科畢業頒發學士學位,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就是研究生階段。
  • 博士、碩士、本科到底有什麼區別?九張圖告訴你,搞笑但有深意!
    本科生:本科生哪裡有什麼辦公室?有個課桌就不錯了,再說有沒有課桌都無所謂,去的日子真的不多,也不喜歡看那麼多書,搞得自己好忙,有意思嗎?出去逛逛它不香嗎?研究生:研究生就不能像本科生那麼瀟灑,書還是要看一點的,不然論文真寫不來。要知道碩士論文好歹也要好幾萬字的啊!不過業餘喝點小酒、抽點菸、談談戀愛還是可以的嘛!
  • 想當大學老師談本科,碩士,博士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如果你已經確定將來你的職業規劃了,就衝著這個目標前進,當然如果要從事高校工作,那麼本科期間你就要朝著這些方面努力:1.學歷首先,本科學歷是不足夠你去當一個大學的老師的,因為現在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現在高校的招聘要求也在逐年的提高,從本來的本科到碩士,再到現在的碩士基本達不到高校任教資格了
  • 碩士和博士的區別?差別可能比你想像中還要大…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讀研幾乎是每個本科生都考慮過的事情,我國的碩士人數也在逐年上升。而讀博在近幾年也成了一大熱門,畢竟碩士一抓一大把,再往高處走也是給自己一個更高起點來發展。有些碩士臨近畢業總會糾結要不要讀博,那碩士和博士的區別是什麼?
  • 本科不好的「碩士博士」白讀了?
    在他去面試某公司的時候,和他一起面試的有三個人,都是碩士學歷,但是最後公司錄取了那名本科北大的學生,但是落選學生的履歷和社會實踐經驗都比本科北大學生出色的多,他就去問面試官落選的原因,面試官卻說,他的能力很出色,但是綜合考慮來看,他的學科背景不太符合公司的要求。
  • 這個專業本科畢業很尷尬,碩士畢業更尷尬,就是為博士準備的
    比如材料物理專業,本科畢業找工作很不好找,至少普遍都不滿意;即便考上碩士,如果打算碩士畢業就工作,更尷尬。這樣一個專業,其實就是為博士準備的。為什麼本科尷尬?上學期間,材料物理專業所學方向是凝聚態物理、半導體物理、電子材料、微電子器件等,什麼量子力學、統計物理、普通物理等等。這些東西很高大上,研究出新東西也很有用,前提是要研究出成果。
  • 14張圖告訴你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最新版)
    國高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複試計劃於4月開始,預計將有超100萬的碩士生將走進理想中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始研究生生涯的學習和生活。估計很多研究生新生會迷茫,本科生和碩士生到底有何區別?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
  • 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哪個是你的層次?
    打油詩開題:碩士博士博士後,小學中學大學受。人生難得幾回搏,努力奮鬥不白活。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而更高的學歷學位受到更多公司的青睞,回想一下自己的過往生活,你達到了哪個階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四個概念:首先,這四個名詞的分類都屬於學位(博士後有點爭議):學士學位是大學四年考試合格之後,獲得的學士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