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萬!畢業=失業?2021年畢業生再創新高,教育部:扭轉「唯學歷」

2020-12-10 騰訊網

909萬!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大學生就業已經到了最最艱難時期! 2021年大學畢業生再創新紀錄,超過900萬大關! 前些年喜歡用一個詞:史上最難就業季。其實近30年每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每年大學畢業生都在增長,你應該慶幸今年畢業,明年只能更多,超過1000萬也許就是轉眼的事情。

畢業生破新高

202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多達909萬!從幾年前的600多萬最難就業季,到700多萬畢業生的更難就業季,再到2021年的900多萬,真的是破了歷史新高,找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幾乎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共識了!擴招本是好事,提高全民素質!應該細分為精英化教育和職業化教育,避免與就業市場的脫節!

研究生擴招

不僅應屆畢業生人數再破新高,而且考研人數也在不斷增多,2021年考研人數也突破300萬人。那麼多的學生考研,一方面是因為工作難找,本科學歷競爭優勢已經不夠明顯。另一方面,高校為了緩解競爭壓力,對研究生不斷擴招,現在高校裡的研究生數量佔大學生總數量的比重在直線上升!很多人也表示擔憂,研究生也要滿大街了?

就業難

2021年大學生就業,競爭將更加殘酷,更加嚴峻。畢業求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挨挨擠擠,而從獨木橋上被擠落的人像煮餃子似的譁譁落地,砸在還在排隊等候的人群中。

2016年以來,連續5年大學畢業人數持續增長,還有往年沒有就業的人數堆積,將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2020年874萬高校畢業生,創歷史新高,還在為這個數字驚恐,卻又一個可怕的數字壓過來909萬!觸目驚心,讓人望而生畏!認清形勢,早做打算,知己知彼,方能脫穎而出,就業成功。

教育部推出「組合拳」

為做好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近日,教育部宣布推出「組合拳」。

拓展政策性崗位:2021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逐步增至8000人;2022年起普通專升本可免試招錄退役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專科)畢業生各地機關、國企、事業單位今明兩年空缺崗位主要招收應屆畢業生,各地要擴大地方性基層就業項目規模和科研助理招錄規模

拓展市場化崗位:各地各高校要主動聯繫用人單位和招聘機構,多種方式拓寬崗位信息來源,鼓勵舉辦區域性、行業性、聯盟性招聘活動;應挖掘平臺經濟、共享經濟中的就業機會,引導畢業生發揮智力優勢,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業創業。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

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一邊是高校畢業生人數年年創新高,一邊是延遲退休政策即將出臺,就業形勢愈發嚴峻。2021年將有創紀錄的909萬高校畢業生,加上往期未就業和海外歸國留學生,2021年的就業市場將需要消化掉近1000萬的新增就業量,可想而知不僅是畢業生就業壓力大,教育部及社會各界都將迎來艱難考驗。

如果你是明年即將進入就業市場的畢業生,目前很迷茫,不知道怎麼去投遞簡歷和面試;或者你是畢業生家長,不知道孩子畢業後的職業旅程如何起步,自強自立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不要因為就業不理想認為不值,就索性在家啃老。 哪怕每個月出去掙的錢都不能養活自己,也需要出去掙錢,哪怕是最低最低的工資,你先要努力,自救!同時提前了解就業形勢,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能等到撥雲見日,雲散月明的一天。

近三十年每年都是最難畢業季,沒有最難只有更難,加油吧,畢業生!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啦,關注了解更多中高考資訊!歡迎各位小夥伴點讚、收藏、分享、評論哦。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新規解讀:雙非二本、非全學歷的春天或將到來
    作為一個新時代學歷教育的受益者,看到昨天教育部這條《關於做好 2021 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感覺有點振奮人心。其中有一條大概是這樣說的,推動企事業機關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招聘導向,不得在招聘中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學習方式、國外學習經歷、畢業院校作為限制條件。高校要建立招聘單位黑名單制度,對認定存在就業歧視的單位納入黑名單,定期向畢業生發布警示提醒信息。
  • 教育部要求招聘中不得將全日制和非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份的第一天,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指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各地各高校要做好謀篇布局、力量統籌、政策儲備、風險應對等各項工作,千方百計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這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900萬大關。
  • 教育部:評價教師不唯學歷,不設人才「帽子」指標
    《工作方案》明確,評價教師不唯學歷和職稱;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  另外,評價學術論文聚焦標誌性學術成果,採用「計量評價與專家評價相結合」「中國期刊與國外期刊相結合」的「代表作評價」方法,不「以刊評文」,淡化論文收錄數和引用率,不將SCI、ESI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突出標誌性學術成果的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著力扭轉「SCI至上」局面。
  • 2021年,900多萬大學生將畢業,最難就業季,即將到來?
    人民日報上有消息說:2021年大學畢業生,再創新記錄,超過900萬大關,達到909萬!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意味著,明年將有接近1000萬大學生畢業!因為在過去二十多年間,幾乎每一年的畢業季,都會有:關於史上最難就業季的討論。記得以前,我們的大學畢業生,是包分配的,畢業之後,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自然會有公家,給你安排工作。但是後來,大學就業制度改革之後,大學畢業生就業之後,需要自謀出路,自己到市場,尋找工作。
  • 本科畢業就業難,學歷貶值薪酬下降5.1%,高校生就業內卷怎麼破?
    2020年,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總共874萬人。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002萬人,在學研究生286.37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中國的高等教育是否已經過度?
  • 招聘從看第一學歷985,到看是否重點高中畢業!
    據了解,2020年高校畢業生高達909萬,創歷史新高,還不算失業的大學生數量。加上今年新冠疫情,對各個行業的發展都受到大面積的衝擊,幾乎絕大部分的各行業數據、指標與往年同期相比,環比都是呈下降趨勢。高端崗位指標,呈斷崖式下降,形勢相當嚴峻,與2008年有得一拼。近日看到一個小視頻,關於就業的,頓感壓力倍增。這個視頻大概幾點意思,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看後你認為這是以後的招聘及就業趨勢嗎?大概情況是這樣,用人單位招聘不但要看第一學歷是否是985、211,更要看是否是重點中學畢業。
  • 高學歷等於高薪資?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本科1萬、碩士3萬
    有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去年年底,杭州全市人才總量達242萬人,累計引進留學人才3.3萬人、外籍人才兩萬人;2018年接收應屆畢業生8萬多人,創歷史新高。02高學歷不一定等於高薪資,卻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有一些人覺得讀書沒有用,覺得工作能力比學歷更重要,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哪家哪家的小孩子中學輟學了,現在在哪裡哪裡上班或者自己開了店做生意,他每個月的收入比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高多了。
  • 大學十大天坑專業介紹:畢業就失業,法學、生物均上榜!
    在眾多專業中,有些專業的各項表現不盡人意,就業率及畢業薪酬較低是這些專業的顯著特點。那麼,本科十大坑人專業:一畢業就失業的專業都有哪些?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繪畫、音樂表演、化學、法學、應用心理學均為紅牌專業,紅牌專業指失業率較高,就業率、畢業薪酬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 教育部出招整治「唯論文」亂象
    日前,教育部出招整治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現象,為學術研究評價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地各高校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    資料圖:畢業生在創意畢業證書背景板後排隊留影。  「學術功利化浮躁化、創新創造動力不足、違背人才成長規律、侵蝕學術風氣、汙染學術生態等系統性危害。」按照教育部的說法,這是「唯論文」現象造成的主要危害。
  • 北航招收2021年學歷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統一考試的考生,須符合下列學業水平條件之一:(1)已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截止到確認前,須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可查詢本科畢業的學歷信息,或者持有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收2021年學歷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二)全國統一考試(不含管理類聯考和法碩聯考) 1.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統一考試的考生,須符合下列學業水平條件之一: (1)已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截止到確認前,須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可查詢本科畢業的學歷信息,或者持有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 教育部再出重拳!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整理 | 袁小華 聚 焦 教育部再出重拳! 陳峰,1962年11月生,1983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交通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2017年4月任長安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2019年1月任長安大學黨委書記。 廖祥忠,1968年12月生,1990年7月參加工作,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
  • 薪資按學校等級標價是"唯學歷"的典型
    (11月22日《南方都市報》)  畢業的院校不同,給予的薪水也不同,高低相差很大,這種「唯學歷」的做法讓人失望。誠然,薪水明碼標價,顯得光明磊落,但這種差別化做法,最不利的恰恰是企業自己。  從嚴格意義上說,薪資按學校等級標價,並不是「非211不錄用」,不應界定為就業歧視,但對於應聘者來說,卻能夠明顯地感受到「歧視」。
  • 教育部: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 設置專利轉化等指標
    《工作方案》明確,評價教師不唯學歷和職稱;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設置「代表性學術著作」「專利轉化」「新藥研發」等指標,進行多維度科研成效評價。在評估整體導向上突出質量、貢獻和特色。強化質量,淡化數量,不設置發表論文數、出版專著數、申請專利數等指標。
  • 教育部答紅星新聞:破除唯論文、唯SCI論,對學術不端堅決零容忍
    12月3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成就。針對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介紹,在2016~2019年,高校科技經費總額近8千億元,而高校科研經費支撐起了我國80萬碩士和30萬博士研究生的培養。
  • 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
    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時間:2020-12-02 18: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 近日,官方發文要求企業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條件。 網友對學習方式這一項充滿了爭議,不少人認為,自己辛   原標題: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
  • 只有初中畢業怎麼提升學歷?
    只有初中畢業怎麼提升學歷?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學歷是就業必不可少的必備條件,很多初中畢業生在畢業之後會選擇外出打工,但工作多年之後會發現,沒有學歷根本就沒有出路,所以,現在很多初中畢業生都會選擇繼續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學歷,那麼初中畢業生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學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