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新時代學歷教育的受益者,看到昨天教育部這條《關於做好 2021 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感覺有點振奮人心。
其中有一條大概是這樣說的,推動企事業機關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招聘導向,不得在招聘中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學習方式、國外學習經歷、畢業院校作為限制條件。高校要建立招聘單位黑名單制度,對認定存在就業歧視的單位納入黑名單,定期向畢業生發布警示提醒信息。
這條通知的發布可謂是平地一聲雷,各路聲音褒貶不一,有的網友更是「炸開了鍋」,大喊憑什麼?
簡單給大家分析一下這條通知的意思就是招聘單位不能明擺著要求只招985、211或者點名只要清北復交的畢業生了,非全和全日限制也不行,洋博士洋碩士頭銜限制也不行。
從這一點來說,對於非全畢業生甚至像我這種從非全自考生上岸到雙非冷門專業的研究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其實,在求職中被學歷那一欄卡住的不在少數,提升學歷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因為誰也不願意看到招聘崗位那一欄寫著「僅限大專以上學歷報考(限普通全日制高校畢業)」。
如圖所示:
但又有人說了,不管發文如何,現實中企業對非全學生和第一學歷非出身不好的人有刻板的印象,哪怕在很多年前自考畢業生登記表的牛皮袋背面就印有「用人單位不能歧視自考生」的字樣,但依然沒能改變自考等非全學歷求職受阻的命運,因為招不招是企業的事。
所以在現實中,學歷只是一塊敲門磚,能力才是今後職場路上走得順風順水的保障,大家不必過於或喜或悲,保持一種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多學點有用的技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才是王道。而不是教育部發文了,現階段的非全畢業生或者考研洗白的自考生就能躺贏,發文的目的只是給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讓大家有了更多的選擇,真正的決戰還得拿出硬實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