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2021-01-13 職引官

二本大學生考研進入復旦大學,未來找工作如何,能洗白學歷嗎?

如今就業形勢愈發嚴峻,本科畢業生就業壓力也日益增大,很多大學生直接放棄就業的機會毅然選擇了考研。特別是二本院校的學生,他們知道自己各方面的專業水平跟「985」、「211」院校的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跟普通一本院校的學生相比都沒有什麼優勢競爭力,所以在考研大軍的群體中,二本院校的學生佔比很大。

儘管考研成為了不少大學生的奮鬥目標,但很多大學生考研不是為了在自己喜愛的專業方向深造,而是出於更多的現實因素考慮而考研,這樣盲目地考研,即便考上,讀研生活也可能會十分痛苦。大學生考研要了解自身的能力、認清考研的目的,從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發展情況的考研之路。

有二本院校的學生提出疑問,從二本大學考研進入復旦大學,會被歧視嗎?以後能洗白學歷嗎?

首先,我十分欣賞這位同學積極上進的心態,雖然自己現在身處二本院校的環境之中,但還懷抱著「進入名校」的高遠追求。其次,我們需要回歸理性,作為一個二本院校的學生是不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追趕那些起點本來就高的競爭對手呢?最後,希望二本的學生們能夠對自己充滿信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在二本院校中,雖然在同一層次下學生們成績水平都不相上下,但每個人進入二本院校的原因都各不相同,當然每個人的考研原因也大相逕庭。

(一)實現「名校夢」

「進入名校」讀研究生是很多二本學生「考研熱」現象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特別是高考失利抱著遺憾進入二本院校的大學生來說,這種「名校夢」有著很深遠的影響。現在社會各個行業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進行全面的提升,僅大學本科學歷已經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因此,很多大學生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選擇讀研。另一方面,在求職過程中應屆畢業生難免會因為二本的學歷受到應徵單位的歧視,這更加刺激了二本學生考研的迫切需要。

(二)調換專業

有一些二本大學生考研是因為不喜歡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他們希望通過考研來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對這類同學來說,他們的考研動機更加明確,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更好。但是由於是跨專業考研,他們沒有四年的專業系統知識的學習,在備考過程中也許會面對很大的困難。有些大學生為了就業便利而選擇了熱門專業,考研的競爭會很激烈;還有些同學報考的專業很冷門,也有很大的上岸機率。

(三)盲目從眾

很多二本的同學本來沒有要考研的打算,看到自己身邊的人都在為考研做準備的時候,他們也想跟風一起考研。這類群體對考研的目標毫無想法,考研的具體事宜也摸不清頭腦,他們受他人的影響加入考研大軍,意志不會很堅定,搖擺不定,特別容易因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動搖考研的決心。對這類學生來說,他們的考研動機十分微弱,考研的結果也不太關注和重視。

(四)逃避就業

近年來,本科生畢業生數量與日俱增,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生就業十分困難。面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許多大學生選擇通過考研來逃避就業。大學四年的生活既安逸又自由,很多人難以輕鬆的跳出這個舒適圈為自己的現實生活考慮。他們多半還沒有做好走向社會的心理準備,不敢面對就業壓力,面對複雜的社會,想通過考研來躲開進入社會時的碰壁。

不論是出於什麼動機選擇考研,既然做出了決定,就該努力地付出實踐。考研歸根結底還是大學生為了日後更好的生活做出的選擇。那麼,一個二本院校的學生,考復旦大學的研究生意味著什麼呢?

第一、「升值」學歷

本科是二本院校,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我們首先就要承認自己原先的差距,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清楚地了解自身情況的前提下,才可以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更合適的選擇。很多地方院校的「三跨」考生考入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難道就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低人一等?能夠在考研中考入復旦大學的學生,跟高考考入復旦大學的學生一樣,同樣是優秀的。

未來畢業的時候,自己的付出和成就完全證明了自身的實力。自己的最終學歷就是復旦大學。

第二、提升自信心

很多人說,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要比高考進入復旦大學簡單,可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對。即便高考的難度很大。但是,考研能夠從二本院校進入復旦大學的難度也不是那麼輕鬆和容易的。

每年從二本院校想考復旦大學的學生中,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學生順利上岸,有的學生無奈落選。

首先,復旦大學這種名校每年的研究生主要來源是保送,一是本校學生的保送,二是來自其它重點大學的保送學生。復旦大學每年保送的名額佔很大一部分。因此,其實每年留給考研的名額並不是特別多。

其次,報考復旦大學的研究生競爭非常激烈。復旦大學這種名校,是很多考研人的夢想之地。每年報考復旦大學的有來自985大學,211大學,以及部分一本和二本大學,報考人數多,一些熱門專業的競爭程度一點不亞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所以,能夠通過考研,從一所二本大學考入復旦大學,顯然已經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後通過筆試、面試,成功被錄取,這對於一個二本大學的學生來說,將會極大的提升自信心。

第三,未來可能改變命運

清北復交,國內頂級的名校,復旦大學擁有超強的綜合實力,嚴謹的學習,雄厚的師資力量以及豐富的校友資源。能夠進入復旦大學學習的學生,都是優秀的。踏入校園後,堅守自己考研的初心,腳踏實地過好每一天。

作為一名研究生,做好學術研究、夯實專業知識,順利從復旦大學畢業。那麼,即便曾經是二本院校的學生,現在也已經升值成為了復旦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到正式步入社會的時候,帶著自己的自信與專業能力在職場上佔據一席之地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二本大學生考上復旦研究生,他是否成功「洗白」學歷?答案很心酸
    文/阿蒙聊教育看重能力的時代,首先看的是學歷,沒有這張「入場券」,就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雖然有些殘酷,但也相對公平。大學生就業困難,人盡皆知,企事業單位門檻高,基層工作又嫌不體面,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如此尷尬的局面,於是,出現了「考研熱」,希望通過考研上岸一所985/211大學,然後「洗白」學歷,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現實會如你所願嗎?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我是一名本科母校是二本院校的大學生,這一次我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請問我的最高學歷可以『洗白』我本科階段的二本學歷嗎?」一名網友問我這麼一個問題。我覺得完全可以「洗白」,而且是「洗」得相當白的那一種——以後當別人問你畢業於哪一所學校的時候,你可以非常自豪甚至可以歇斯裡底地喊出四個字:「復-旦-大-學!」但是,「洗白」這個詞語我覺得特別刺眼,好端端的幹嘛要用「洗白」這個詞兒呢?難道這位朋友所就讀的二本大學是涉黑院校,見不得人、見不得光不成?看到「洗白」這個詞,我差不多有一種忍俊不禁之感。
  • 為什麼我考上了復旦研究生,還是不能「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
    近日也有人提出,如果考上復旦研究生,是否能夠「洗白」二本學歷?相信這個問題困擾著所有從二本院校考入國家211或者985大學研究生的人。他們雖然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進了名校的研究生隊伍,但似乎現實並沒有像他們想像的那樣簡單,在他們之後的求職過程中也是屢屢受挫、困難重重。
  • 難道考研上清華,才能讓二本學歷「洗白」嗎?刻意彌補不是好辦法
    至少孩子能夠上一個全日制本科的學校通過高考這個獨木橋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隨著現在就業的形勢來看,普通的二本學歷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有人就提出了問題:難道必須考研上清華這種名校,才能讓自己的普通二本學歷洗白嗎?因為隨著本科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覺得如果本科學歷偏低的話出去找工作也會受到歧視。現在的就業單位人家都是以研究生學歷為起步來招聘員工的。
  • 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
    一位二本的大學生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可以說,二本大學生參加考研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這條「綠色通道」,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考上復旦這樣的985高校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大家好,我是樂通數學王老師,本科研究生均畢業于于武漢大學,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這樣的:1.考上復旦研究生,首先明確一點,你的二本學歷是無法洗白的。他是一個人的學歷證明,客觀上是沒有辦法作假的,在畢業求職的時候,不少單位不僅會看你的研究生學歷,也會看你的第一學歷,也就是說會查一個人的「出身」,好的本科還是會加分不少,至少能說明這個求職者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底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也許你會說二本裡也有不少埋沒的人才,對,必須承認,這樣的人是有的。但從概率上說,這樣的可能性是很少的。
  • 二本大學生「飽和」了?二本學歷到底有沒有價值,老師:有價值
    隨著各地大學的擴招,考上大學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街上隨處可見的大學生讓人們覺得大學生是不是已經「飽和」?隨著教育的普及,三本已經大多合併到普通大學中,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三本已經不復存在了。剩餘的二本,學歷「含金量」不上不下,那麼它到底有沒有飽和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聊。
  • 《令人心動的Offer》丁輝被歧視?他不只輸在二本學歷
    來面試的丁輝與其他學霸型實習生不同,他本科是二本院校,專業為非法律方向,在某銷售部門工作一年後裸辭考研,才開啟法律生涯。 丁輝在本季節目裡兩次與第一的擦肩而過,引發了網友關於丁輝是否由於二本第一學歷被歧視的討論
  • 「對不起,我們只看第一學歷!」本科不好的「碩士博士」白讀了?
    而目前在社會上就出現了「學歷歧視論」,現在有很多的公司都非常重視第一學歷。一名985高校的研究生在求職時屢屢碰壁,這名學生是國內的985重點大學研究生學歷,但是他的本科卻是一個不知名的普通二本。其實第一學歷通常說的就是我們大家通過高考考上大學,這些學校裡面有著985、211,普通本科,專科等區別。而現在很多公司招聘人的時候,基本上都把第一學歷成為了篩選簡歷的第一個門檻,只有你符合公司要求的第一學歷的要求,你才有可能被錄取。
  • 二本大學本科畢業,成功考上復旦研究生,何必糾結哪裡讀的本科呢
    正是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許多二本、三本的畢業生都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出身。但遇即便如此,有時也不會得到個別單位的承認,前段時間就有報導說,985學校畢業的研究生因為本科非名校畢業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甚至有的已經考上了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都會懷疑能否」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考上復旦研究生,已經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標誌,為什麼還要糾結於」二本「的本科學歷的出身呢?
  • 學歷等級價是公開宣揚的學歷歧視
    其實,贊同學歷門檻者,更多是站在985、211院校立場說話。擁有身份特權者,總會為身份特權辯護,這毫不奇怪。現在已經進入985、211高校的學生,對廢除985、211肯定會有不滿——自己失去經奮鬥好不容易獲得的「身份優勢」,可這種優勢,本來就不應該有,以學歷論英雄,這是學歷社會陳舊的人才觀,名校所有學生的能力、水平都高於普通學校嗎?
  • 從普通二本到復旦,我來說說考研到底為了什麼
    每每想到它,你為它努力過、付出過,但是最後你放棄掉再去爭取一次的機會,你會在一個不知名的閒來無事的下午回想起來並沉默良久,為止動容,甚至會在午夜夢回時分淚流滿面……因為,考研,這2個字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叫夢想。人一旦有了夢想,就再也不能滿足於在地上爬!」二本出身的人,既沒有選擇,也沒有被選擇的機會。
  • 在三線城市讀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出路在哪裡?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高校本身的名氣是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基礎條件,深刻地影響著就業率。如果就讀的大學既不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又沒有位於一二線城市,只是一個普通的二本院校,而且還在三線甚至四線城市,那畢業後有出路嗎?出路在何方呢?
  • 二本考生適合的8個專業,不考研也好就業,本科生找工作很容易
    2020-12-17 23:49:34 來源: 以夢為馬的小貓 舉報   「現在好多大學生剛進入大學就要準備考研
  • 2020考研:二本大學讀這5個專業一定要考研!
    有些專業即使就業率高,薪資高,又或者是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好,但是如果考生本人不能把專業知識學紮實,並且考生的成績報考這些專業就業難度大,那麼報考了畢業之後也有可能會面臨畢業就失業的尷尬局面,尤其是一些二本分數的考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二本考生」報考需要謹慎的5個大學專業,只有考研才能有很好的出路!
  • 張雪峰:適合二本學生考研的專業,考211成功率高,畢業身價翻倍
    ,考研選擇專業很重要,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適合二本學生考研的專業,考211成功率高,畢業身價翻倍!法學專業法學專業一直是一個熱門專業,但是目前國內法學專業的整體就業情況不容樂觀,主要原因還是用人單位對於應聘者的學歷和資格證書的要求較高。因此小編還是建議如果二本的同學想要繼續從事本專業的話還是要去努力嘗試一下考研,給自己在應聘時多增加一些砝碼。
  • 二本畢業生除了考研,其實還有這些機會
    文/高校全攻略對大家來說,高考是人生中特別重要的一件事,不同的成績要到不同的學校念書,成績好的學生才能夠進入到重點大學,比如211和985這樣的名校,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夠進入到普通二本院校或者專科院校。相比之下讀二本的學生會感覺自己好像比別人低了一點,不管自己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一起成為名校畢業生。
  • 大學生畢業遭遇「等級門檻」 第一學歷風口浪尖
    但是,對於大學生來講,假期早已不是休息的唯一代名詞。備考研究生的學生們把考研培訓教室、圖書館自習室等佔得滿滿當當,手快的準畢業生們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求職準備。臨近9月,緊張的空氣像京城的溼度一樣膨脹的厲害。  回顧7月,教育界的兩大事件把「第一學歷」的概念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高考還是考研進入北京上大學,沒考上「985」,就是失敗嗎
    說起首都北京,很多人都嚮往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不僅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無論是85「一流名校」,還是「211」重點大學,北京基本上不缺好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兩個頂尖學府位於首都北京。
  • 普通二本院校學生要不要?考研有出路嗎?看看教育達人怎麼說
    有學生問: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看到這個問題,我先講講身邊的一件事:朋友家孩子那年高考,考了不到300分,上了個民辦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到了大學後,她努力學習,通過專升本,取得了本科學歷。本科畢業後,接著考研,考到了省內一所不錯的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