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學本科畢業,成功考上復旦研究生,何必糾結哪裡讀的本科呢

2021-01-13 拙木侃教育

在目前的職場上存在著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用人單位非常重視」出身「,也就是本科畢業的學校,雖然這並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但是過分注重本科教育的學校,實際上是不符合用人規律的。正是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許多二本、三本的畢業生都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出身。但遇即便如此,有時也不會得到個別單位的承認,前段時間就有報導說,985學校畢業的研究生因為本科非名校畢業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甚至有的已經考上了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都會懷疑能否」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

考上復旦研究生,已經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標誌,為什麼還要糾結於」二本「的本科學歷的出身呢?如果一定要計較,也只是說明了這是一位積極向上,有志氣,有才氣的學生。考上復旦研究生本身就是對學生本科階段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是對學生智力程度的肯定,更說明了這位學生的意志品質,這也長處也許是許多本身就是一本的學生所不具備的。

所以說,一個人如果考上了復旦的研究生,他完全可以不必對自己出身於」二本「耿耿於懷,而是應該把這個看做自己的驕傲。從」二本「到」復旦「,豈止是」洗白「的問題,就是一個勵志的典型。這是人生的一段寶貴經歷,這種經歷經讓考生終生受益。每當工作或生活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想一想自己成功」逆襲「的奮鬥過程,一定會讓你重新燃起鬥志。

考上了復旦的研究生,就可以自豪地稱自己是復旦的學生,這絕對是貨真價實的。當然也不必迴避自己」二本「的經歷,這是自信的表現。你曾經在」二本「讀本科,可你現在在復旦讀研究生。他曾經進過211或者是985,可是他卻考不進復旦的研究生,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你用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的優秀,同樣更應該用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不愧為一個復旦大學的研究生,讓那些緊盯著所謂」出身「不放的人啞口無言。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我們的高等教育的同質化現象分不開的,各類大學的辦學模式幾乎趨於一致,各個層級的學校專業設置要、人才培養規格和目標要求差不多相同。培養的人才沒有差異性,用人單位沒有辦法招收到符合自己特別需要的人才。所以只能從學校的名氣是來區分人才培養水平的高低。這樣也使得大學對各類排行榜情有獨鍾。這就造成了用人單位特別重視」出身「的現象,所以才有甚至是985的研究生,也可能因為本科畢業於非名校而被用人單位放棄。

這樣一種現象也讓高中應屆畢業生的名校情結就一步加重,高分復讀的現象趨於常見,這樣也使得人才培養的時間成本和教育資源造成浪費。要改變這樣的現象,必須改變現在」千校一面「的情況。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要有不同的人才培養特點,要注意培養適合不同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特別是一些二本學校,不能僅從專業和學科設置上追趕名校,而是要注意和這些學校錯位發展,形成自己的人才培養的特色,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形成良好的社會聲譽。

關注教育事件、分享個人觀點,拙木侃教育,感謝您的關注、閱讀、評論和分享

相關焦點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我是一名本科母校是二本院校的大學生,這一次我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請問我的最高學歷可以『洗白』我本科階段的二本學歷嗎?」一名網友問我這麼一個問題。對於考上重點大學研究生,但本科母校是二本的學子,我是萬分佩服的:(一)以二本生的身份在考研後成為復旦研究生,屬於一種「史詩級」的「逆襲」。
  • 為什麼我考上了復旦研究生,還是不能「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
    近年來,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報考研究生作為自己的本科畢業後的主要選擇,當然也有不少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希望能夠報考名牌院校的研究生,以此來改善自身曾經本科院校的實力,甚至誇張地可以說「洗白」自己過往的「不堪」經歷。
  • 二本大學生考上復旦研究生,他是否成功「洗白」學歷?答案很心酸
    大學生就業困難,人盡皆知,企事業單位門檻高,基層工作又嫌不體面,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如此尷尬的局面,於是,出現了「考研熱」,希望通過考研上岸一所985/211大學,然後「洗白」學歷,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現實會如你所願嗎?二本大學生考上復旦研究生,「洗白」學歷了嗎?
  • 考上復旦這樣的985高校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大家好,我是樂通數學王老師,本科研究生均畢業于于武漢大學,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這樣的:1.考上復旦研究生,首先明確一點,你的二本學歷是無法洗白的。他是一個人的學歷證明,客觀上是沒有辦法作假的,在畢業求職的時候,不少單位不僅會看你的研究生學歷,也會看你的第一學歷,也就是說會查一個人的「出身」,好的本科還是會加分不少,至少能說明這個求職者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底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也許你會說二本裡也有不少埋沒的人才,對,必須承認,這樣的人是有的。但從概率上說,這樣的可能性是很少的。
  • 本科是一本考個「二本學研究」,究竟值不值得?答案和你想的不同
    一本學生考上二本研究生,糾結值不值得讀 關於考研有這樣一個鄙視鏈,後被調劑到一所二本學校,非常糾結要不要去這所二本學校讀研究生,畢竟自己本科是一本大學,如果去二本大學讀研不是打自己的臉嘛,有點掉價。
  • 為什麼孩子拼了命也要考上本科?考個好學校真的那麼重要嗎?
    它們之間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獨立學院、專升本、五年一貫制、成教、網絡教育、第二學位...這些「五花八門」的學歷教育,都能稱為「考上大學」嗎?它們畢業後的畢業證一樣嗎? 且不說自己能考上什麼層次的大學,但一定要先弄清楚這些區別。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在二本院校中,雖然在同一層次下學生們成績水平都不相上下,但每個人進入二本院校的原因都各不相同,當然每個人的考研原因也大相逕庭。(一)實現「名校夢」「進入名校」讀研究生是很多二本學生「考研熱」現象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特別是高考失利抱著遺憾進入二本院校的大學生來說,這種「名校夢」有著很深遠的影響。
  • 清北本科去上師大讀研究生,是考研難了,還是研究生文憑值錢了?
    上海師大2020研究生新生數據大揭秘,有400餘人來自雙一流高校,有300多人來自985、211高校,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看到這個消息,我首先是震驚,這個落差有點太大了吧!
  • 讀研或讀博後,當初的本科舍友都混的怎麼樣了?
    大學畢業後,一起生活了四年的舍友終究各奔東西了。有人讀研讀博,有人考公務員,有人考國編,還有人進公司,過去這麼多年了,他們過得都還好嗎? @ 怪我咯 本科宿舍四個人,今年全都研究生畢業。一個阿里,一個中科院某所,一個出國讀博,還有我這個不爭氣的換專業去了券商。
  • 國內的這兩所二本大學,畢業後就業較好,考上距離金飯碗也就不遠
    就業、就業、就業,在中國這是很多人都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在中國大部分的普通家庭中的父母看來,自己的孩子考上理想大學後,就是希望他們之後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將來能夠靠自己的工作養活一家子人,而對於很多的學生自己來講也是一個同樣的目的。
  • 專科≠大學?白讀了?超26萬考生參加學考,讀專科真的沒出路?
    「海歸的看不起國內讀大學的,985、211的看不起二三本的,本科畢業的看不起大專學歷的……」近年來,這樣的學歷鄙視鏈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討論。位於鄙視鏈末端的專科在不少人看來甚至都算不上是大學,認為大專就是「技校」,考上大專就等於高中三年白讀了。
  • 在三線城市讀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出路在哪裡?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高校本身的名氣是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基礎條件,深刻地影響著就業率。如果就讀的大學既不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又沒有位於一二線城市,只是一個普通的二本院校,而且還在三線甚至四線城市,那畢業後有出路嗎?出路在何方呢?
  • 美國本科畢業後直接讀PhD還是讀研究生?
    對於學霸來說,美國本科畢業後,直接讀PhD還是讀研究生是一個嚴肅的問題。雖然這不是一個共性的問題,但準留學生還是應該搞懂PhD和讀碩有什麼區別。與國內的教育制度不同,美國PhD項目一般有學士學位即可,因此,本科畢業後去美國深造,可以選擇讀碩士,也可以選擇讀PhD。
  • 考上普通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做好這5點,不怕沒前途!
    這個吐槽雖然有點無奈,但也是真實的情況,二本分數線的考生越來越難選擇學校了,能夠選擇的學校要麼辦學實力不強,要麼所處地域不佳,要麼是專業沒有特色。於是有些考上了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還沒有開學就開始擔心畢業後的出路問題了,反覆在思考「畢業後到底有沒有出路?出路在哪裡?」的問題。
  • 一本二本三本都是本科,為何差別這麼大?學生:當初真該好好學習
    對於那些成績較為優異的學霸就可以進入重點大學就讀,而對於那些成績一般的同學就只能進入二本大學就讀。而對於成績較差的同學,就可能只能上一所專科院校就讀。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對孩子的期望就是能夠上一所本科大學,那麼我國的本科大學又分為一本二本三本,同樣作為本科,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 本科不好的「碩士博士」白讀了?
    一名985高校的研究生在求職時屢屢碰壁,這名學生是國內的985重點大學研究生學歷,但是他的本科卻是一個不知名的普通二本。其實要知道的是,這些事情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很多的500強企業和大型的央企,都是有著黑紙白字明確規定的,那就是要求招聘的學生第一學歷學歷必須是985或者211大學。什麼是第一學歷呢?
  • 張雪峰:適合二本學生考研的專業,考211成功率高,畢業身價翻倍
    我們都知道,現在本科生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多了,尤其是普通本科大學畢業的學長,在工作就業的時候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但是每年空出的崗位也只有那麼幾個,所以很多人開始考研,2本學生如果考上了985.211大學的研究生,那麼出路還是很廣的,而張雪峰老師也多次強調
  • 想當大學老師談本科,碩士,博士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凡是考上大學的同學,我想心裡都有這麼一個想法,大學老師這職業不錯,我畢業以後如果能當上大學老師就好了,但請不要只是有這麼一個想法,付諸實際行動,必將成為現實。如果你已經確定將來你的職業規劃了,就衝著這個目標前進,當然如果要從事高校工作,那麼本科期間你就要朝著這些方面努力:1.學歷首先,本科學歷是不足夠你去當一個大學的老師的,因為現在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現在高校的招聘要求也在逐年的提高,從本來的本科到碩士,再到現在的碩士基本達不到高校任教資格了
  • 讀大學,一本,二本,和三本,最本質的區別是這3點
    讀大學,一本,二本,和三本,最本質的區別是這3點在通俗的叫法中,大學可以分為一本,二本,三本,雖然很多地區已經取消了三本的叫法,也取消了一本和二本,但是在通俗意義上,人們還是會用一二三本的方式,來區別大學,一本和二本,明顯好於三本,但其實一本
  • 讀完研,你的工資可能還沒本科同學高
    研究生考試預報名在即,很多人還在糾結,到底是進入高考狀態奮戰幾個月拼一把心儀的院校呢,還是爭取在秋招的時候就拿到滿意的工作offer。此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到底為什麼要考研?考試沒那麼可怕,不過要回答這個問題倒是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