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2021-01-13 微雨潤苗

「我是一名本科母校是二本院校的大學生,這一次我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請問我的最高學歷可以『洗白』我本科階段的二本學歷嗎?」一名網友問我這麼一個問題。

我覺得完全可以「洗白」,而且是「洗」得相當白的那一種——以後當別人問你畢業於哪一所學校的時候,你可以非常自豪甚至可以歇斯裡底地喊出四個字:「復-旦-大-學!」

但是,「洗白」這個詞語我覺得特別刺眼,好端端的幹嘛要用「洗白」這個詞兒呢?難道這位朋友所就讀的二本大學是涉黑院校,見不得人、見不得光不成?看到「洗白」這個詞,我差不多有一種忍俊不禁之感。對於考上重點大學研究生,但本科母校是二本的學子,我是萬分佩服的:

(一)以二本生的身份在考研後成為復旦研究生,屬於一種「史詩級」的「逆襲」。

二本的本科生通過考研考入復旦大學這樣全國最為頂尖的985大學,不管是祖墳冒青煙的原因還是祖墳冒出熊熊烈焰的原因,都足以證明一點,這名考生的後勁非常強,運氣非常好,拼盡非常足,二本生考上985研究生的例子相當於一種「史詩級」的「逆襲」,很多人只可觀摩,不可「複製」。這是因為,能成為復旦大學這種國內頂尖985大學的研究生,很多都是復旦本校的本科生,還有一些是高校檔次比較高的學生,二本生成為復旦研究生,非常罕見。

(二)本科母校是二本,不必妄自菲薄,二本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差。

很多時候,一本與二本之間只差了「臨場發揮」這一堵「牆」:有些人在高考的考場上能夠發揮出十成十的實力,而有些人可能因為高考的時候太過緊張,平時的水平只發揮出了十之五六,那麼原本實力差不多的兩個人,前者進一本院校,後者因為發揮水平大打折扣而考入二本院校。其實,考入二本院校並沒有我們大多數人想像的那麼差,至少一些頂尖的二本大學,還是會出一些比較厲害的人才。所以,二本學歷雖然不是我們人生中的「亮點」,但同樣也不可能是我們人生中的「汙點」,本科母校是二本大學,並不丟臉,考研考上復旦大學我覺得算是「錦上添花」,擦亮學子人生的底色。

(三)在就業時,復旦大學研究生的這一重身份「含金量」很高。

可能會有一些用人單位會問及你本科畢業於哪一所大學,但是對方再問起你的最高學歷時,應該會被你的勵志表現所折服。更何況,就算一些用人單位會以你本科母校是二本而讓你吃「閉門羹」,但你必須記住,「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有著復旦研究生的「金字招牌」,想要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只要不是就業要求太過苛刻的企事業單位,在正常情況下都會毫不猶豫地把你「預定」下來。

總而言之,二本生通過考研成為復旦大學的研究生,確實是非常厲害的存在,這樣的存在我覺得在未來的日子裡有極大的可能會出人頭地,活出光風霽月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考上復旦這樣的985高校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大家好,我是樂通數學王老師,本科研究生均畢業于于武漢大學,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這樣的:1.考上復旦研究生,首先明確一點,你的二本學歷是無法洗白的。他是一個人的學歷證明,客觀上是沒有辦法作假的,在畢業求職的時候,不少單位不僅會看你的研究生學歷,也會看你的第一學歷,也就是說會查一個人的「出身」,好的本科還是會加分不少,至少能說明這個求職者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底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也許你會說二本裡也有不少埋沒的人才,對,必須承認,這樣的人是有的。但從概率上說,這樣的可能性是很少的。
  • 二本大學生考上復旦研究生,他是否成功「洗白」學歷?答案很心酸
    文/阿蒙聊教育看重能力的時代,首先看的是學歷,沒有這張「入場券」,就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雖然有些殘酷,但也相對公平。大學生就業困難,人盡皆知,企事業單位門檻高,基層工作又嫌不體面,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如此尷尬的局面,於是,出現了「考研熱」,希望通過考研上岸一所985/211大學,然後「洗白」學歷,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現實會如你所願嗎?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二本大學生考研進入復旦大學,未來找工作如何,能洗白學歷嗎?如今就業形勢愈發嚴峻,本科畢業生就業壓力也日益增大,很多大學生直接放棄就業的機會毅然選擇了考研。特別是二本院校的學生,他們知道自己各方面的專業水平跟「985」、「211」院校的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跟普通一本院校的學生相比都沒有什麼優勢競爭力,所以在考研大軍的群體中,二本院校的學生佔比很大。
  • 為什麼我考上了復旦研究生,還是不能「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
    近年來,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報考研究生作為自己的本科畢業後的主要選擇,當然也有不少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希望能夠報考名牌院校的研究生,以此來改善自身曾經本科院校的實力,甚至誇張地可以說「洗白」自己過往的「不堪」經歷。
  • 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
    一位二本的大學生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可以說,二本大學生參加考研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這條「綠色通道」,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二本大學本科畢業,成功考上復旦研究生,何必糾結哪裡讀的本科呢
    正是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許多二本、三本的畢業生都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出身。但遇即便如此,有時也不會得到個別單位的承認,前段時間就有報導說,985學校畢業的研究生因為本科非名校畢業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甚至有的已經考上了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都會懷疑能否」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考上復旦研究生,已經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標誌,為什麼還要糾結於」二本「的本科學歷的出身呢?
  • 二本大學生「飽和」了?二本學歷到底有沒有價值,老師:有價值
    隨著各地大學的擴招,考上大學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街上隨處可見的大學生讓人們覺得大學生是不是已經「飽和」?剩餘的二本,學歷「含金量」不上不下,那麼它到底有沒有飽和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聊。每個學歷之間可不是只差這麼幾個字,當然無外乎有一些中專生發展的很好,自己當起了小老闆僱傭大學生工作,但這僅僅是少數。
  • 難道考研上清華,才能讓二本學歷「洗白」嗎?刻意彌補不是好辦法
    現在每年的研究生報考熱度都在逐年增長,而且今年的擴招政策,讓研究生考試,又收到了一大波熱度。而且今年不僅考研,還有專升本考試,也擴招了錄取人數,看到了這個消息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就覺得學歷現在越來越沒有什麼重要性了,以前可能考上一個二本,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
  • 從普通二本到復旦,我來說說考研到底為了什麼
    作者 | 千謙君前陣子在知乎看到一段話,大體是這樣的:「每一個考研的學生,你們都知道,考研這個東西,只要你動了念頭,除非你考上了,否則你一輩子肯定不可能真正放得下。每每想到它,你為它努力過、付出過,但是最後你放棄掉再去爭取一次的機會,你會在一個不知名的閒來無事的下午回想起來並沉默良久,為止動容,甚至會在午夜夢回時分淚流滿面……因為,考研,這2個字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叫夢想。人一旦有了夢想,就再也不能滿足於在地上爬!」二本出身的人,既沒有選擇,也沒有被選擇的機會。
  • 張雪峰:適合二本學生考研的專業,考211成功率高,畢業身價翻倍
    我們都知道,現在本科生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多了,尤其是普通本科大學畢業的學長,在工作就業的時候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但是每年空出的崗位也只有那麼幾個,所以很多人開始考研,2本學生如果考上了985.211大學的研究生,那麼出路還是很廣的,而張雪峰老師也多次強調
  • 考上研究生的我 第一學歷還是三本!?
    考研倒計時134昨天,咱家課代表和咱討論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三本&專科考上研究生以後他的第一學歷就是研究生嗎?疑問三聯考上了就是碩士?第一學歷永遠是三本?啥叫第一學歷!?以前(計劃經濟背景下)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的上級是各省市第一教育局,畢業時頒發的學歷是由第一教育局頒發,稱之為第一學歷。其實1999年中國大陸大學擴招後,並無第一學歷的說法,"第一學歷"為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但是第一學歷的稱呼沿用至今。簡而言之,第一學歷是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現在並沒有什麼第一學歷的說法。
  • 二本考生適合的8個專業,不考研也好就業,本科生找工作很容易
    我家孩子馬上就要高考了,雖然還有半年,但老師說想要在半年時間內提升太多的話比較困難,他現在的分數可能也就考個二本,所以想問一下是不是現在的大學生都要考研才行,本科畢業就不能出來工作了嗎?」  本科畢業當然是可以出來工作的,畢竟也不是每一個專業都一定要研究生學歷才好就業,除非是報考臨床醫學、生物科學等專業,這類專業一向都是對學歷要求很高的,很多最低要求都是研究生學歷及以上,大部分本科畢業生幾乎很難就業。但也有一部分大學專業本科畢業就業率不錯。
  • 普通二本院校學生要不要?考研有出路嗎?看看教育達人怎麼說
    有學生問: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看到這個問題,我先講講身邊的一件事:朋友家孩子那年高考,考了不到300分,上了個民辦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到了大學後,她努力學習,通過專升本,取得了本科學歷。本科畢業後,接著考研,考到了省內一所不錯的醫學院。
  • 考上普通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做好這5點,不怕沒前途!
    這個吐槽雖然有點無奈,但也是真實的情況,二本分數線的考生越來越難選擇學校了,能夠選擇的學校要麼辦學實力不強,要麼所處地域不佳,要麼是專業沒有特色。於是有些考上了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還沒有開學就開始擔心畢業後的出路問題了,反覆在思考「畢業後到底有沒有出路?出路在哪裡?」的問題。
  • 二本畢業生除了考研,其實還有這些機會
    考研生比較有優勢現在本科學歷普遍很平常,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肯定是大家感覺拿個本科學歷面對職場,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的好。一些好的企業,好的單位很看重學歷,而自己的本科學歷往往不夠用,再加上好多著名的大學有保研的名額,其中的名額還比較多,重點院校的學生考研的時候比較有優勢。
  • 小鎮女孩,二本出身,跨專業考上復旦大學|我的考研心路歷程
    本科是個普通二本,沒有保研資格,學的專業和心理學不相干;對於應用心理學,我從零學起,考了400+的高分。在研究生畢業之際回顧考研經歷,我很感激那時拼了命的自己,沒有它,我都不知道人的潛力可以發揮到多大;人的野心和夢想,可以讓人走多遠;不給自己設限的人生,可以遇到多少驚喜。考研緣起:開眼界後,決心選擇自己的人生朋友說,我是一個不給自己設限的人,敢想就敢做。
  • 在三線城市讀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出路在哪裡?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高校本身的名氣是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基礎條件,深刻地影響著就業率。如果就讀的大學既不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又沒有位於一二線城市,只是一個普通的二本院校,而且還在三線甚至四線城市,那畢業後有出路嗎?出路在何方呢?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985學校現實嗎?按照這三大建議做,一定能行!
    還有5個月,2019考研就要開始了。不管你是在一本、二本還是三本,5個月後,都會一樣的走上考場。有人問,我本科上的二本,考研想考985院校,有希望嗎?怎麼說呢,也許你聽過很多勵志的故事:我有一個師兄,專科出身,專升本讀了個不知名的三線城市的二本院校,然而考研的時候逆襲上了華中科技大學,現在都讀到博士了;我有一個師姐,從聽都沒聽過的小學校考進上海復旦大學,總分和兩門專業課都是第一,總分把本校出身的第二名直接甩出20多分去。聽聽,多麼霸氣!
  • 二本文科生:這六個「本科專業」好就業,不一定非要考研
    也因此有一部分的學生會為了緩解就業壓力選擇讀研,當然另一方面也主要是為了增加就業籌碼,學歷高找工作普遍會更有優勢一些。但考研的難度不亞於高考,甚至考研和高考不同的是,高考會有人督促。而考研真的是只能靠自己自覺複習,如果自己鬆懈的話,想要考上肯定沒那麼容易的。所以即便都知道學歷高更好就業,但每年依舊有很多本科畢業生出來就業。
  • 張雪峰:只能上二本的同學,這些專業不建議報,只有考研才有出路
    關於專業的重要性,張雪峰老師也屢次強調,只能上二本的同學,這些專業不建議報,只有考研才有出路! 醫學類專業 醫學專業對於學歷是很看重的,越好的大學越能證明實力,當然如果你只能考上二本,也是可以選擇學醫的,畢竟我國還是有很多二本醫學院,在本地的就業水平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