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考研上清華,才能讓二本學歷「洗白」嗎?刻意彌補不是好辦法

2021-01-14 教育獨角觀

現在每年的研究生報考熱度都在逐年增長,而且今年的擴招政策,讓研究生考試,又收到了一大波熱度。而且今年不僅考研,還有專升本考試,也擴招了錄取人數,看到了這個消息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就覺得學歷現在越來越沒有什麼重要性了,以前可能考上一個二本,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

至少孩子能夠上一個全日制本科的學校通過高考這個獨木橋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隨著現在就業的形勢來看,普通的二本學歷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有人就提出了問題:難道必須考研上清華這種名校,才能讓自己的普通二本學歷洗白嗎?

因為隨著本科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覺得如果本科學歷偏低的話出去找工作也會受到歧視。現在的就業單位人家都是以研究生學歷為起步來招聘員工的。在這裡必須要跟大家說明一下,其實這種單位數量也不多,就真正的一現在就業來看二本學歷不算非常好,但是也不是很差。如果你非要與那些985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去比的話,那麼你會很容易自卑的,而且對你的未來發展也會受到影響,如果你能考研上清華北大這種名校,那麼對於一個二本生來說已經是創造了很大的奇蹟。

學歷只是一個就業的敲門磚,而且不要用有色眼鏡看二本學歷的同學,並且二本學歷也不需要去洗白,學歷只能代表一個人的開始,但是不能阻擋以後的發展,追求積極向上是沒有錯的,但是大家也需要理性對待,如果你對於自己二本學歷不滿意或者不自信的話,那麼你需要在能力上來證明自己,不一定,每一個名校的研究生都是比你強的存在,你的起點可能不高,但是在不同的起點如果最後你比他們發展得好的話,那麼這就是對你努力的肯定,你的能力也得到了證明。

考研也只是決定了,你起點的高度,二本學歷也有非常優秀的同學,大家不要刻意的去彌補之前的遺憾。學歷也只能證明你在某一階段的努力程度,目前有很多的同學在考研的時候,都覺得自己非要考一個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對自己能力和實力估算,產生了很大的誤差。導致最後考研成績也不好,工作也被耽擱了。

不管考研是否擴招,那你應該理性地對待,提升學歷這件事情,對自己目前的學歷也不要自卑,不管是普通的一本還是二本學生,一定要懂得可以彌補,有時候還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不管身處何地,只要你有一顆上進之心,何時努力都不算晚。

相關焦點

  • 二本大學生考上復旦研究生,他是否成功「洗白」學歷?答案很心酸
    文/阿蒙聊教育看重能力的時代,首先看的是學歷,沒有這張「入場券」,就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雖然有些殘酷,但也相對公平。大學生就業困難,人盡皆知,企事業單位門檻高,基層工作又嫌不體面,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如此尷尬的局面,於是,出現了「考研熱」,希望通過考研上岸一所985/211大學,然後「洗白」學歷,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現實會如你所願嗎?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二本大學生考研進入復旦大學,未來找工作如何,能洗白學歷嗎?如今就業形勢愈發嚴峻,本科畢業生就業壓力也日益增大,很多大學生直接放棄就業的機會毅然選擇了考研。特別是二本院校的學生,他們知道自己各方面的專業水平跟「985」、「211」院校的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跟普通一本院校的學生相比都沒有什麼優勢競爭力,所以在考研大軍的群體中,二本院校的學生佔比很大。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我是一名本科母校是二本院校的大學生,這一次我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請問我的最高學歷可以『洗白』我本科階段的二本學歷嗎?」一名網友問我這麼一個問題。我覺得完全可以「洗白」,而且是「洗」得相當白的那一種——以後當別人問你畢業於哪一所學校的時候,你可以非常自豪甚至可以歇斯裡底地喊出四個字:「復-旦-大-學!」但是,「洗白」這個詞語我覺得特別刺眼,好端端的幹嘛要用「洗白」這個詞兒呢?難道這位朋友所就讀的二本大學是涉黑院校,見不得人、見不得光不成?看到「洗白」這個詞,我差不多有一種忍俊不禁之感。
  • 為什麼我考上了復旦研究生,還是不能「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
    「二本」的第一學歷是可以洗白的,但並不是考上研究生就「洗白」了經過分析,目前社會上對於第一學歷歧視的根本原因:第一學歷基本代表了一個大學生此前16年的學習情況。高考如果未考上一本、211、985,就潛意識認為學生在智力、努力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多多少少會存在一定的不足。
  • 考上復旦這樣的985高校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大家好,我是樂通數學王老師,本科研究生均畢業于于武漢大學,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這樣的:1.考上復旦研究生,首先明確一點,你的二本學歷是無法洗白的。他是一個人的學歷證明,客觀上是沒有辦法作假的,在畢業求職的時候,不少單位不僅會看你的研究生學歷,也會看你的第一學歷,也就是說會查一個人的「出身」,好的本科還是會加分不少,至少能說明這個求職者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底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也許你會說二本裡也有不少埋沒的人才,對,必須承認,這樣的人是有的。但從概率上說,這樣的可能性是很少的。
  • 上不了985等於沒出路?二本畢業生除了考研,其實還有這些機會
    文/高校全攻略對大家來說,高考是人生中特別重要的一件事,不同的成績要到不同的學校念書,成績好的學生才能夠進入到重點大學,比如211和985這樣的名校,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夠進入到普通二本院校或者專科院校。相比之下讀二本的學生會感覺自己好像比別人低了一點,不管自己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一起成為名校畢業生。
  • 同樣是考進清華,高考和考研有什麼差距?過來人:完全不一樣!
    但其實考研進清華和高考進清華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小劉深知二本院校在畢業後的就業是非常艱難的,於是就開始發奮圖強,通過考研改變了自己的出身,成功的考進了清華大學。 這樣的經歷讓小劉非常氣餒,明明自己努力奮鬥就是想要彌補高考的失誤,但是為什麼即便考進了清華,還是面臨這樣尷尬的局面,考研進清華和高考進清華有這麼大的差別嗎?
  • 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
    一位二本的大學生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可以說,二本大學生參加考研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這條「綠色通道」,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為什麼說考研上清華不算「清華人」?了解了這些,你就懂了
    所以,清華的第一道鄙視鏈,是保送生「看不起」高考統考上清華的。高考上清華的看不起考研上清華的誠然,高考上清華和考研上清華都不容易,但高考上清華一定比考研上清華難得多。高考考的是各式學科的全方位掌握、考的是學生三年如一日甚至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考的是學生的智力和記憶力。考研雖然也對學生的堅持能力、記憶力、學科掌握能力有很高要求,但其競爭其實還真沒有高考那麼高。
  • 2020考研:二本大學讀這5個專業一定要考研!
    相信大部分都知道二本大學與「雙一流大學」有著很大的差距,二本大學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畢業生的就業前景。  有些專業即使就業率高,薪資高,又或者是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好,但是如果考生本人不能把專業知識學紮實,並且考生的成績報考這些專業就業難度大,那麼報考了畢業之後也有可能會面臨畢業就失業的尷尬局面,尤其是一些二本分數的考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二本考生」報考需要謹慎的5個大學專業,只有考研才能有很好的出路!
  • 清華博士7個月找不到工作,是本科學歷惹的禍嗎?
    文章說,一位清華博士生經歷了7個月,沒有找到一個心儀的工作,而且在絕大部分的時候,他連第一道的簡歷關都沒有過。原因是他的本科學歷是個二本學歷。據說,這個不是個例。清華博士生數據我相信這不是個例。在2020年,清華一共有9400多名研究生入學,博士有3000多人。
  • 非985學生報考清華北大基本不收?現實如此,考研越來越難
    我們要知道明年的考研難度是越來越大的,因為現在考研報名人數是越來越多,很多本科找不到工作的人,開始加入到考研當中來,很多工作不如意的人也開始加入到考研的隊伍當中來,通過考研來提高學歷,找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公路,算是個非常好的方法但是有些同學考研就是為了彌補自己高考以前的未完成的心願
  • 逃不過的「學歷鄙視」,學歷高的都是人上人
    當年,在能讀上大學就已經很不容易的年代。最吃香的是師範類院校,讀書不用學費,畢業直接當老師,很多人都以能夠考上師範院校為榮,不過那時候大多數都是中專院校。後來,能有個本科學歷,就屬於比較好的老師了。之前的學歷鄙視鏈是這樣的:海歸碩博>國內博士>國內碩士>全日制本科>大專清北復交浙>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大專>高職只要是非985、211高校,在他們眼裡就都是
  • 普通二本院校學生要不要?考研有出路嗎?看看教育達人怎麼說
    有學生問: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看到這個問題,我先講講身邊的一件事:朋友家孩子那年高考,考了不到300分,上了個民辦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到了大學後,她努力學習,通過專升本,取得了本科學歷。本科畢業後,接著考研,考到了省內一所不錯的醫學院。
  • 二本文科生:這六個「本科專業」好就業,不一定非要考研
    也因此有一部分的學生會為了緩解就業壓力選擇讀研,當然另一方面也主要是為了增加就業籌碼,學歷高找工作普遍會更有優勢一些。但考研的難度不亞於高考,甚至考研和高考不同的是,高考會有人督促。而考研真的是只能靠自己自覺複習,如果自己鬆懈的話,想要考上肯定沒那麼容易的。所以即便都知道學歷高更好就業,但每年依舊有很多本科畢業生出來就業。
  • 二本逆襲清華?考研這樣選擇學校,上岸的機率提升100%!
    ——二本逆襲清華?考研這樣選學校,上岸機率提升100%!剛準備考研時非985、211不考慮,複習一段時間後省重點好像也不錯,報名前普通一本好像也還可以,考完以後跪求有學上就行。很多人都感覺在備考的過程中非常煎熬和痛苦,沒有任何動力,於是就開始否定自己不行。
  • 張雪峰:只能上二本的同學,這些專業不建議報,只有考研才有出路
    關於專業的重要性,張雪峰老師也屢次強調,只能上二本的同學,這些專業不建議報,只有考研才有出路! 醫學類專業 醫學專業對於學歷是很看重的,越好的大學越能證明實力,當然如果你只能考上二本,也是可以選擇學醫的,畢竟我國還是有很多二本醫學院,在本地的就業水平還是不錯的。
  • 二本考生適合的8個專業,不考研也好就業,本科生找工作很容易
    ,聽說考研和高考一樣辛苦。我家孩子馬上就要高考了,雖然還有半年,但老師說想要在半年時間內提升太多的話比較困難,他現在的分數可能也就考個二本,所以想問一下是不是現在的大學生都要考研才行,本科畢業就不能出來工作了嗎?」
  • 高考考不上名校,為啥讀研時能進985,是考研比高考更簡單嗎?
    隨著教育的不斷重視,參加高考的人數正在逐漸的增長,而且每年報考985院校的學生都不是很少,但是考上的學生基本很少,一般高考考進普通大學的學生是比較多,但是一般考進普通大學的學生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基本上都會選擇考研,但是為啥在考研的道路上學生大多數都能進入985名校大學,難道是考研比高考更簡單嗎?
  • 二本大學生「飽和」了?二本學歷到底有沒有價值,老師:有價值
    隨著教育的普及,三本已經大多合併到普通大學中,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三本已經不復存在了。剩餘的二本,學歷「含金量」不上不下,那麼它到底有沒有飽和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聊。那麼是這些人說謊了嗎?其實並不是的,我國的本科人數僅佔總人口的3%,所以本科生每個月薪水高於5000元是非常正常的,特別是去一線城市發展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