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復旦這樣的985高校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2021-01-13 樂通數學超級課堂

大家好,我是樂通數學王老師,本科研究生均畢業于于武漢大學,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這樣的:

1.考上復旦研究生,首先明確一點,你的二本學歷是無法洗白的。他是一個人的學歷證明,客觀上是沒有辦法作假的,在畢業求職的時候,不少單位不僅會看你的研究生學歷,也會看你的第一學歷,也就是說會查一個人的「出身」,好的本科還是會加分不少,至少能說明這個求職者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底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也許你會說二本裡也有不少埋沒的人才,對,必須承認,這樣的人是有的。但從概率上說,這樣的可能性是很少的。對於研究單位或者大型國企而言,他們更青睞於985學校,或者有留學背景的人,甚至211一本都不會考慮,所以說二本學歷的出身是沒辦法洗白的。

2.無法洗白,是否有出路?這個是有的, 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考研!作為一個社會人,我現在依然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我研究生室友也有來自二本大學的,後來通過考上武大研究生,研究生階段努力學習,最後畢業去了北京國字頭的研究單位,留在了北京。固然,第一學歷很重要,但是研究生階段的努力更加重要。只要研究生階段好好學習,畢業了一樣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單位。但是,如果是研究所之類的 科研單位, 依然還是會注重第一學歷,但是社會企業就會務實很多,他們還是會綜合考慮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以及為人處事的能力。

3,綜合以上幾點:我們既不可以因為自己的二本學歷而垂頭喪氣,也不可因為考上復旦研究生就沾沾自喜。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從當下開始。人生不會重來,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相關焦點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我是一名本科母校是二本院校的大學生,這一次我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請問我的最高學歷可以『洗白』我本科階段的二本學歷嗎?」一名網友問我這麼一個問題。對於考上重點大學研究生,但本科母校是二本的學子,我是萬分佩服的:(一)以二本生的身份在考研後成為復旦研究生,屬於一種「史詩級」的「逆襲」。
  • 為什麼我考上了復旦研究生,還是不能「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
    近日也有人提出,如果考上復旦研究生,是否能夠「洗白」二本學歷?相信這個問題困擾著所有從二本院校考入國家211或者985大學研究生的人。他們雖然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進了名校的研究生隊伍,但似乎現實並沒有像他們想像的那樣簡單,在他們之後的求職過程中也是屢屢受挫、困難重重。
  • 二本大學生考上復旦研究生,他是否成功「洗白」學歷?答案很心酸
    文/阿蒙聊教育看重能力的時代,首先看的是學歷,沒有這張「入場券」,就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雖然有些殘酷,但也相對公平。大學生就業困難,人盡皆知,企事業單位門檻高,基層工作又嫌不體面,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如此尷尬的局面,於是,出現了「考研熱」,希望通過考研上岸一所985/211大學,然後「洗白」學歷,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現實會如你所願嗎?
  • 二本大學本科畢業,成功考上復旦研究生,何必糾結哪裡讀的本科呢
    正是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許多二本、三本的畢業生都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出身。但遇即便如此,有時也不會得到個別單位的承認,前段時間就有報導說,985學校畢業的研究生因為本科非名校畢業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甚至有的已經考上了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都會懷疑能否」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考上復旦研究生,已經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標誌,為什麼還要糾結於」二本「的本科學歷的出身呢?
  • 考上研究生的我 第一學歷還是三本!?
    考研倒計時134昨天,咱家課代表和咱討論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三本&專科考上研究生以後他的第一學歷就是研究生嗎?疑問三聯考上了就是碩士?第一學歷永遠是三本?啥叫第一學歷!?根據小編昨兒一天的調查取證得出了一些靠譜的結論,今兒小編就說說這所謂的第一學歷到底是啥?什麼是第一學歷第一學歷原指由各省市第一教育局頒發的學歷,現今通常是指國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學歷。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二本大學生考研進入復旦大學,未來找工作如何,能洗白學歷嗎?如今就業形勢愈發嚴峻,本科畢業生就業壓力也日益增大,很多大學生直接放棄就業的機會毅然選擇了考研。特別是二本院校的學生,他們知道自己各方面的專業水平跟「985」、「211」院校的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跟普通一本院校的學生相比都沒有什麼優勢競爭力,所以在考研大軍的群體中,二本院校的學生佔比很大。
  • 難道考研上清華,才能讓二本學歷「洗白」嗎?刻意彌補不是好辦法
    現在每年的研究生報考熱度都在逐年增長,而且今年的擴招政策,讓研究生考試,又收到了一大波熱度。而且今年不僅考研,還有專升本考試,也擴招了錄取人數,看到了這個消息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就覺得學歷現在越來越沒有什麼重要性了,以前可能考上一個二本,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
  • 這3所師範大學的研究生考取難度低,考上即「翻身」
    每年都有這樣一批考生,非常用功學習,平時模擬成績也非常好,但最終還是落榜。究其原因還是:戰略出現了錯誤。很多普通二本甚至是民辦高校的學生,每年都有一批人報考985、211、雙一流,結果想都不用想:大多數人的願望落空了。
  • 為什麼孩子拼了命也要考上本科?考個好學校真的那麼重要嗎?
    ·獨立學院、專升本、五年一貫制、成教、網絡教育、第二學位...這些「五花八門」的學歷教育,都能稱為「考上大學」嗎?它們畢業後的畢業證一樣嗎? 且不說自己能考上什麼層次的大學,但一定要先弄清楚這些區別。
  • 逃不過的「學歷鄙視」,學歷高的都是人上人
    最吃香的是師範類院校,讀書不用學費,畢業直接當老師,很多人都以能夠考上師範院校為榮,不過那時候大多數都是中專院校。後來,能有個本科學歷,就屬於比較好的老師了。很多人感嘆,讓博士生和研究生來教小學生,是不是太過浪費國家培養的人才了。
  • 從普通二本逆襲到985讀研,怎樣才能一戰成功?這些步驟不可省略
    從普通二本逆襲到985讀研,怎樣才能一戰成功?這些步驟不可省略!如今考研的同學越來越多,走入社會的研究生也越來越多,有人覺得研究生爛大街了,讀一個普通學校的研究生對大部分的同學來說並不滿足,他們總覺得只有985研究生才更有含金量,找工作也更容易。
  • 高考還是考研進入北京上大學,沒考上「985」,就是失敗嗎
    每年的高考都有很多人升入北京大學,但是北京的高校地理位置很好,其實很多大學的錄取線在同一水平的高中中屬於高水平,工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全國「985」一流名校一共只有39所,北京的名校的確可以說很多。「985」大學是很多人應試的終極夢想,每年進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幾乎都是各省市的優秀者,其他的超級名校大多是「985」各大學,高考的社會認可度之所以高,是因為其含金量高,即使現在的高考合格率很高,「985」一流學校「211」國家重點大學也不會影響公司,可以的地位,你的高考成績其實已經決定了你今後人生的起點,這是為什麼高考努力奮鬥的原因。同樣,為什麼考研究生會持續爆熱?
  • 交大復旦學費貴不代表國情,看看山東高校碩士學費,也許就平衡了
    復旦21級學費調整網友評論大多表示,「研究生太貴」,「不是普通人讀得起的」。這裡聲明一下:第一、交大復旦,全國雙一流、985之中的頂尖學校,專碩的學費是和學校質量掛鈎的,好的學校才有價格高的底氣,性價比必須符合需求,才能正常招生。而且這些學校競爭很激烈,能考上的都是佼佼者。如果拿錢就可以混個交大復旦的學歷學位,很多人情願付出更多的錢。
  • 從普通二本到復旦,我來說說考研到底為了什麼
    作者 | 千謙君前陣子在知乎看到一段話,大體是這樣的:「每一個考研的學生,你們都知道,考研這個東西,只要你動了念頭,除非你考上了,否則你一輩子肯定不可能真正放得下。二本出身的人,既沒有選擇,也沒有被選擇的機會。選擇不了理想的公司,也不會被自帶光芒的公司多看一眼。知乎上有個問題是問「985、211 的名頭真的那麼重要嗎?」有個 211 的同學說起自己招聘的時候遇到的一件事:同樣求職的有個小姑娘,各種證書一大堆,不由感慨自己沒有好好上大學。
  • 考公務員,985學生卻考不過二本學生?
    在我們考公務員的大軍中,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考上的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二本大學生。這就會給人一種感覺:考公務員,985大學畢業生不如普通二本大學畢業生。可是真實情況真的如此嗎?其實有這種認知的犯了以偏概全的問題。
  • 考上985研究生不去報到,湖南大學宣布不要
    然而,69名湖南大學2019級研究生新生卻遲遲不來報到,湖南大學研究生院隨後發布了一則取消入學資格的公示,引發輿論關注。985大學的研究生,難道不香嗎?常態全國共有2956所大學,985隻有39所。考上985的研究生,本身是過關斬將的證明。與學生名單同時公示的,還有69名研究生所選的專業。
  • 上不了985等於沒出路?二本畢業生除了考研,其實還有這些機會
    文/高校全攻略對大家來說,高考是人生中特別重要的一件事,不同的成績要到不同的學校念書,成績好的學生才能夠進入到重點大學,比如211和985這樣的名校,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夠進入到普通二本院校或者專科院校。相比之下讀二本的學生會感覺自己好像比別人低了一點,不管自己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一起成為名校畢業生。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985學校現實嗎?按照這三大建議做,一定能行!
    不管你是在一本、二本還是三本,5個月後,都會一樣的走上考場。有人問,我本科上的二本,考研想考985院校,有希望嗎?怎麼說呢,也許你聽過很多勵志的故事:我有一個師兄,專科出身,專升本讀了個不知名的三線城市的二本院校,然而考研的時候逆襲上了華中科技大學,現在都讀到博士了;我有一個師姐,從聽都沒聽過的小學校考進上海復旦大學,總分和兩門專業課都是第一,總分把本校出身的第二名直接甩出20多分去。聽聽,多麼霸氣!
  • 教育部新規解讀:雙非二本、非全學歷的春天或將到來
    作為一個新時代學歷教育的受益者,看到昨天教育部這條《關於做好 2021 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感覺有點振奮人心。其中有一條大概是這樣說的,推動企事業機關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招聘導向,不得在招聘中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學習方式、國外學習經歷、畢業院校作為限制條件。高校要建立招聘單位黑名單制度,對認定存在就業歧視的單位納入黑名單,定期向畢業生發布警示提醒信息。
  • 為什麼一定要考985/211?殘酷的真相讓你明白高考的意義……
    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7所高校預算總數也都過百億元。 以2015年高校科研經費前十名為例,清一水的985。第一名清華大學43.52億元,第十名華中科技大學20.76億元,動輒幾十億的數量級!而普通二本學校一年才只有幾千萬,這樣的差距會導致什麼呢?給大家分享個故事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