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訪|「倖存者」的誤導下,那些沉寂的二本畢業生

2020-12-06 智恩教育諮詢

轉眼,2020年已進入最後的30天。卻有幾個新詞冷不丁地流行起來,既擊中所有人的笑點,又直戳成年人的「痛處」。

看著微博、自媒體、UP主鋪天蓋地吶喊著」早安打工人!「、」用凡學的語氣「拍出的小短劇,在捧腹大笑後,竟有一絲辛酸。

畢竟,誰不想過上「凡爾賽文學」中所勾畫的」富可敵國不自知「的快意人生?但天一亮,咱們還是庸碌疲憊的」社畜、打工人」。

▲發達的社交網絡使「梗」裂變出不計其數的新場景。/圖片來源於網絡

隨著雙十一的風潮、微博熱搜榜上流量躥升,幾乎全網全國的營銷宣傳、娛樂節目爭相套用,催生出「剁手吧,尾款人」和《哈哈哈哈哈》這樣標榜「明星化身打工人」的熱點綜藝真人秀。

▲網友不斷的二次創作形成了」人人都是打工人,萬物皆可 『凡爾賽』 「的社會狂歡。/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在熱鬧過後,小編卻隱隱察覺到一絲被「先富起來的人」傳遞出的倖存者偏差,和在基層崗位沉默立足的大多數人普遍的焦慮感。這些話題,總伴隨著階層、教育、出身和機遇的話題中出現。

01

倖存者偏差:「先富」真會拉你一把嗎?

什麼是『倖存者偏差』?它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邏輯謬誤,指的是人們總傾向於相信事業成功者、危機倖存者所闡述的說法。人們因而相信了與真正事實有較大偏差的結論。簡而言之,就像郭德綱說過的「誰活得長,誰就是藝術家(誰就有發言權)。」

▲倖存者偏差:「你有錢,你說得對...」 /圖片來源於網絡

倖存者偏差浸透在每個角落,教育和職場最甚。

以網民的學歷水平為例,常在網絡論壇、微博社區瀏覽的人也許很容易會產生一種錯覺:這個時代,已經是人均985,遍地211

而這些「精英階層」,即便領著高薪,房與車齊全,卻始終惆悵著、內卷著,只敢「自律」不敢自由。相比之下,自己好像連焦慮的資格也沒有。

然而,學歷的真相併非如此。2020年,中國的應屆畢業生人數高達874萬,其中重點大學的學生佔比還不足15%。也就是說,「大學畢業生」這一身份所涵蓋的龐大群體,絕大多數是由二本及以下學歷的學生所組成的。

二本及以下的生存現狀如何呢?

大多是固化的、平凡的,與富有、權勢似乎搭不上什麼關係

正如之前新周刊專欄中一篇10萬+的訪談所描繪的,第一次借廣東某二本的黃燈老師之口,為讀者揭開了這個群體的發展之殤。

《我的二本學生》中,數十個案例反映著學歷對一個人的職場之路近乎殘酷的直白。

「豫子、丁一畢業後進入支行工作,卻在櫃員臺機械地重複著隨便能被替代的動作,如同被銀行這架巨型機器綁架的『工具人』。」

「美芽是一屆中少有的進入了事業單位的畢業生(會計崗位),但這同樣是因為純公務員崗位對1本、碩士以上學歷的嚴卡,自己成『公』無望後,退求其次的選擇。上升空間?等老一代退休再說吧。」

「而英語能力一直不錯的陳雪,憑藉競聘成功面上「新東方」講師,同場競技的幾乎都是985、211甚至碩士畢業的對手。可入職後卻發現自己並不能撕掉「二本出品」的標籤,降格的講師底薪、拿不出手的學歷名片,只能去帶「成功率不高」的生源。」

崗位前輩、人力領導、企業單位,絕不會當面說出「學歷等於能力」或「學歷等於潛力」這樣有邏輯漏洞的話,但有權訂立規則的少數「先富者」,他們卻始終挑揀著職場上多如牛毛的個人。

焦慮的襲來,有時由不得你。

02

群體性焦慮:你看到的「喪宅廢」是我的保護色

據麥可思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顯著下跌1.4%。當年的應屆畢業生數量是800萬,到2020年則已達到874萬。

▲觀趨勢,本科就業率一路走低,全國總體跟著下滑。/圖片來源於網絡

僅從數量的角度,得出「本科就業已越來越難」是非常輕鬆的事情,但如果觀察幾百萬就業人口中,能堅持留崗、長期發展的高質量就業,滿意的人,又能有幾成?

《新周刊》在調查走訪中發現,大部分二本、三本、專科甚至一些「雙非」一本的學生,從進入校園起就帶著失望和失落,自己的高校生涯只能是一段不痛不癢的「互相將就」。

此時,他們分出3派:頹廢派、認命派和轉軌派

轉軌派拉長戰線,本科畢業再考研究生或者發掘特長尋找出路;

認命派則接受學校日漸職校化,以『實習』代學習,找工作完成任務就行;

最不值的是頹廢派,把光陰獻祭給網絡小說和遊戲,在虛擬空間耗損了屬於自己本就不多的機會。

▲ 有些以「廢物」自居的人,不過是無法改變現狀下的一種心理適應。/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是這樣一個對學歷、對出身的看重程度如此之高的發展中經濟體。在基礎學歷的桎梏已經成形的情況下,「自主擇業」的空間有限,口口聲聲穩定、有發展的崗位,對大多數人只是一個美麗的泡沫。

03

狹路中逢生:生學是為轉軌,不是妥協

290萬、341萬、422萬...

學歷可以影響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當下,這句話完全沒有過時。

黃燈老師感嘆道:「很多同學從踏入二本學校的校門起,就已樹立了4年最重要的目標:考取一本、名校的研究生。即使應屆時失敗,也會主動『二戰』,工作了也不會放棄讀研深造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報考研究生的人數連年猛漲,儘管2021年擴招名額達18萬,報錄比也極有可能創下新高(更加激烈)。「

▲ 在研究生考試前夕的考生們。/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說還沒畢業就決定考研深造的學生,是為了尋找自己喜歡的專業、適合的城市;

那麼每年80多萬的職場人,即使每天工作也要升級學歷,則更要經過深思熟慮的取捨。

一紙雖薄,但有時面對更加單薄的人生,有時是一種堅持,也是一種支撐。

和離校後就自行停止信仰學習的同齡競爭者相比,一般不超過3年即可畢業的在職碩士深造,帶來的不止是代表著全國前5%的受教育水平的雙證學歷;更是能從容應對、實打實攥住機遇的自信基礎和人生底氣。

在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呼喚下,碩士學歷已是定義綜合性人才的標準;

企業管理層、事業單位、教師、公務員的「入門券」。

▲ 北京某區事業單位基礎教師崗位招聘基礎要求部分截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
    一位二本的大學生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可以說,二本大學生參加考研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這條「綠色通道」,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應屆二本畢業生,參軍人伍有什麼優勢?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應屆二本畢業生參軍人伍有什麼利弊?參軍入伍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同時,對於個人的成長也非常有幫助,並且當兵也是一條非常不錯的出路!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一起交流一下!
  • 二本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工資要比985大學機械專業高嗎?
    那麼,問題來了,有人說,僅從未來就業上,二本院校的計算機專業要比985大學的機械專業薪資待遇高。個人覺得並非如此,具體情況如下第一、計算機專業整體上就業比機械專業工資高同等情況下,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整體薪資待遇要比機械專業高。
  • 二本學生「逃離」雙選會
    ——如果再考慮到畢業生們的「升學」、「創業」需求,以及新媒體時代下發達的信息交流方式,一旦選擇了參與「雙選會」幾乎無異於向外界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我是一個大學混了四年日子的「loser」。出路與退路「二本學生」是今年媒體語境裡最火的關鍵詞之一,人們不斷地對這個群體進行剖析,認為其群體畫像最適合用來表現這個時代的「全部惡意」。
  • 二本畢業生除了考研,其實還有這些機會
    文/高校全攻略對大家來說,高考是人生中特別重要的一件事,不同的成績要到不同的學校念書,成績好的學生才能夠進入到重點大學,比如211和985這樣的名校,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夠進入到普通二本院校或者專科院校。相比之下讀二本的學生會感覺自己好像比別人低了一點,不管自己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一起成為名校畢業生。
  • 那些講故事的倖存者
    馬雲、巴菲特和賈伯斯只是少而又少的倖存者。但是,怎麼解釋倖存者是他們,而不是別人呢?每個人都想成為他們那樣的成功者,於是就從他們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每一個小細節開始研究。事實上這正是 「倖存者偏差」,意思是,我們都傾向於在倖存者的身上尋找到一些特質,來說服自己,他們的成功絕非偶然,不然就沒辦法解釋,「倖存者怎麼就不能是我」這個問題。
  • 2019高考二本、三本合併,一本二本合併後高考如何填報志願?
    為什麼合併二本三本,合併一本二本?過去紙質高考志願投檔,一批、二批等批次線劃分有效降低了錄取工作中的「無效投檔」,提高了投檔效率,卻人為地將高校劃分為三六九等,導致高校之間不公平競爭,導致二批次、三批次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時會收到一定程度的歧視。這不利於整個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和學生公平就業。
  • 28所院校二本門檻過一本線 其中醫學類院校過半數
    記者梳理二本投檔數據,為你揭示枯燥數字背後的信息。  考生扎堆 想學醫門檻很高  今年411所高校參加陝西二本錄取,計劃招生54170名。該批次最低控制線文史類492分,理工類452分。而正式投檔後,部分院校最低分甚至超過一本線(文史類548分,理工類503分)。
  • 考公務員,985學生卻考不過二本學生?
    在我們考公務員的大軍中,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考上的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二本大學生。這就會給人一種感覺:考公務員,985大學畢業生不如普通二本大學畢業生。可是真實情況真的如此嗎?其實有這種認知的犯了以偏概全的問題。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二本大學生考研進入復旦大學,未來找工作如何,能洗白學歷嗎?如今就業形勢愈發嚴峻,本科畢業生就業壓力也日益增大,很多大學生直接放棄就業的機會毅然選擇了考研。特別是二本院校的學生,他們知道自己各方面的專業水平跟「985」、「211」院校的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跟普通一本院校的學生相比都沒有什麼優勢競爭力,所以在考研大軍的群體中,二本院校的學生佔比很大。
  • 中國很神秘的4所二本,畢業出來是金飯碗,且單位屬於保密單位
    二本大學畢業生就業很困難2020年應屆畢業生就達到了874萬左右,再加上2019年待就業的大學生。龐大的就業大軍,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2020年大學生就業非常困難。當然在這麼多就業困難的大學生中,普通二本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就業就顯得更為艱難了。這是現實原因導致的,畢竟在唯學歷的就業環境中,高學歷就成為一個敲門磚。如果你不是211/985大學的,可能你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比如最近貴州茅臺酒廠招聘工作人員都要求211大學畢業。
  • 二本大學本科畢業,成功考上復旦研究生,何必糾結哪裡讀的本科呢
    正是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許多二本、三本的畢業生都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出身。但遇即便如此,有時也不會得到個別單位的承認,前段時間就有報導說,985學校畢業的研究生因為本科非名校畢業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甚至有的已經考上了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都會懷疑能否」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考上復旦研究生,已經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標誌,為什麼還要糾結於」二本「的本科學歷的出身呢?
  • 在三線城市讀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出路在哪裡?
    據公開統計數據顯示,全國2021屆畢業生將達到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比2020屆畢業生多35萬人。由此可以推斷,加上由於疫情影響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2021屆畢業生又將是「史上最難就業季」。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剛入校的在校學生還是即將實習的畢業生,都應該仔細思考並認真準備,以應對今後嚴峻的就業形勢。從歷年來高校就業情況來看,就業最充分的當屬「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畢業生,這其中位於一二線城市的「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在整個就業群體中屬於最高水平。
  • 普通二本院校學生要不要?考研有出路嗎?看看教育達人怎麼說
    有學生問: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看到這個問題,我先講講身邊的一件事:朋友家孩子那年高考,考了不到300分,上了個民辦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到了大學後,她努力學習,通過專升本,取得了本科學歷。本科畢業後,接著考研,考到了省內一所不錯的醫學院。
  • 二本學生處境尷尬?教育焦慮與生存壓力下堅持倔強成長
    她記得,武漢大學有一個插班生制度,它向第一次高考沒有考上武大的學生開放,那些在其他院校讀了大一、大二的學生,通過插班生考試考到武大,轉學過去和其他學生一起上學,拿一樣的學歷。  今天,學歷歧視不僅出現在考研這件事上,用人單位的選擇同樣如此。黃燈看到,很多大學在招聘老師的時候,明確提出第一學歷要求,「第一學歷不是985、211,連簡歷都投不進去。
  • 二本三本合併之後,怎麼區分二本生和三本生?
    大家都知道本科是分為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其中的三本畢業生的認可度比較低,因為一些用人單位會認為一本二本的學生在高考分數比較高,而且院校的培養方面會比較強,特別是211和985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的時候比一般類高校強很多。介於二本和大專之間,很多人沒有考上比較好的大學,家庭條件又比較不錯的,會選擇讓孩子上三本,畢竟是三本也是本科。
  • 《歸於沉寂》 全追隨者詳解圖鑑 全怪物解析圖鑑
    《歸於沉寂》全追隨者詳解圖鑑,全怪物解析圖鑑(含「全追隨者及怪物分析」)。《歸於沉寂》是由Black Forest Games製作、THQ Nordic發行的一款角色扮演生存遊戲。在遊戲中,玩家要操控角色探索後啟示錄世界中的冰封廢土,搜尋並收集建立庇護所的必需資源。
  • 2020考研:二本大學讀這5個專業一定要考研!
    相信大部分都知道二本大學與「雙一流大學」有著很大的差距,二本大學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畢業生的就業前景。  有些專業即使就業率高,薪資高,又或者是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好,但是如果考生本人不能把專業知識學紮實,並且考生的成績報考這些專業就業難度大,那麼報考了畢業之後也有可能會面臨畢業就失業的尷尬局面,尤其是一些二本分數的考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二本考生」報考需要謹慎的5個大學專業,只有考研才能有很好的出路!
  • 考上普通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做好這5點,不怕沒前途!
    近年來,隨著各地「搶人才大戰」愈演愈烈,一大批高校紛紛由二本院校變成了一本院校,各省區市的二本院校越來越少了。以至於不少二本分數線考生吐槽說「現在的學校只分兩類,一類是一本,剩下的都是專科」。這個吐槽雖然有點無奈,但也是真實的情況,二本分數線的考生越來越難選擇學校了,能夠選擇的學校要麼辦學實力不強,要麼所處地域不佳,要麼是專業沒有特色。於是有些考上了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還沒有開學就開始擔心畢業後的出路問題了,反覆在思考「畢業後到底有沒有出路?出路在哪裡?」的問題。
  • 上不了重點大學上二本 行業大學也有好前景
    三鎮橫江荊楚生輝  在一面「光谷」的旗幟下,武漢正在由一個雷射科研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突變為我國最重要的產業基地。總投資4.8億元的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竣工,為武漢中國光谷雷射產業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進行持續創新加快了步伐。在這樣的環境中,光電子、電子工程等一大批專業迅速成為職場新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