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華為內部郵件「華為將對八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榜,網友大呼華為「大手筆」!EDN小編扒了扒這些百萬年薪博士的履歷,發現他們的專業背景大多和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當前最熱門的專業相關。BTrednc
這份電子郵件顯示,為了招攬頂尖人才,華為要對部分 19 屆頂尖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管理。其公布的年薪制方案中包含 8 位畢業生,他們均為博士學歷,最高兩名員工的年薪為 182 萬 - 201 萬元,另外兩名員工的年薪為 140.5 萬 - 156.5 萬元,其他四名員工的年薪為 89.6 萬 - 100.8 萬元。遠遠超出一般應屆畢業生的薪資水平。BTrednc
BTrednc
這也印證了華為對人才的重視程度。BTrednc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6月20日在 EMT 一次會議中透露說,今年華為將從全世界招進 20-30 名天才少年,2020 年還計劃從世界範圍招進 200-300 名天才少年。華為上個月公布的總裁辦電子郵件中,也表明了其「廣納賢才」的態度。他們還把這些天才少年比喻為活躍組織和隊伍的「泥鰍」,希望這些人給華為帶來新的活力。BTrednc
BTrednc
如此高的薪資吸引了大量關注,不少人讚賞華為「重視知識,尊重人才,是好事」,但同時也有人表示「一入職就是百萬年薪,公司內部會造成不服眾,入職以後難以開展工作。」。此外,還有不少網友表示,華為此舉與之前博士離職率居高不下密不可分?BTrednc
此前有數據顯示,華為研發體系博士類員工近 5 年累計平均離職率高達 21.8%,待滿四年的博士比例不足六成。華為總裁辦也曾連發三份電郵,反思博士人才的流失情況。BTrednc
BTrednc
華為博士累計離職率情況。圖源:C114 通信網BTrednc
郵件指出,博士離職率居高不下會造成人才土壤「肥力」的持續流失,因此很難沉澱出戰略領先的基礎。而「英雄無用武之地」是人才土壤「肥力」流失的主要因素」。BTrednc
在調查中,超過半數的離職博士表示離職的主要原因是崗位與個人技能不匹配、主管技術能力弱導致自身發揮受限、自身特有優勢無法發揮等。華為還在郵件中分析了博士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認為造成博士離職率高的原因包括:工作安排隨意,「用非所學」;轉崗難,無法人盡其才;領導、管理水平落後等。BTrednc
為了改變這些存在的問題,華為指出,公司需要創造富有挑戰的機會、結果導向的簡單氛圍、相對寬闊的發揮空間、活躍的學習環境、使員工能將技術想法變成實際貢獻。BTrednc
在第三封郵件中,華為提出了打造類似谷歌的「博士軍團」的大膽想法,提出對博士進行差異化管理,指出博士員工更適合不確定性、需要研究探索的工作。以創新探索為龍頭、端到端驗證工作可能是最能發揮博士員工作用的場景。BTrednc
從這些郵件來看,華為對於招攬和留住博士人才下了很大的決心,因此此次重金招攬應屆博士也不足為奇。BTrednc
但同時也有人表示質疑,幾位剛畢業的博士生真的稱得上200萬的年薪嗎?他們做了哪些研究?他們是「實至名歸」,還是「千金買馬骨」?BTrednc
因為這是華為首次公開應屆博士生的薪資待遇(據稱薪酬和福利等為華為保密信息,不得擴散),因此幾位博士生的信息隨即就被網友扒出。BTrednc
這8名博士的年薪分為了三檔,拿到最高檔的是鍾釗和秦通,年薪為182-201萬人民幣。BTrednc
鍾釗BTrednc
學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博士BTrednc
方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BTrednc
BTrednc
拿到最高年薪的鐘釗博士畢業於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方向是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師從劉成林。BTrednc
BTrednc
論文地址: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cvpr_2018/papers/Zhong_Practical_Block-Wise_Neural_CVPR_2018_paper.pdfBTrednc
在這項研究中,鍾釗針對大多數可用的網絡架構都是手工製作,且通常需要專業知識和精心設計的問題,提出了一個名為BlockQNN的分塊網絡生成pipeline,可自動構建高性能網絡。BTrednc
這個方法在CIFAR-10上,由BlockQNN生成的最優網絡的錯誤率達到3.54%,超過了現有的所有自動生成網絡。同時,它在設計網絡方面大大減少了搜索空間,只花了3天時間以及32個GPU;且在基於CIFAR網絡的更大規模ImageNet數據集上也表現良好,具有很強的通用性。BTrednc
有知乎網友透露,鍾釗是第一批做NAS的,傳聞在商湯的引用效果是全線提升,這對華為進軍AutoML也有幫助。用導師的話講,鍾釗選擇的研究的方向相對較「熱」。BTrednc
秦通BTrednc
學歷: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BTrednc
興趣:機器視覺SLAM,視覺慣導融合,多傳感器定位BTrednc
榮譽:曾獲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學生論文獎BTrednc
BTrednc
秦通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之後攻讀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學生時代他就在IEEE TRO、ICRA、IROS、ECCV等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發表多篇論文,獲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學生論文獎。BTrednc
其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機器視覺SLAM,視覺慣導融合,多傳感器定位。其中,視覺慣導裡程計被大量應用於機器人領域,通過融合視覺觀測值與慣性測量值,能夠準確估計物體的位置和姿態。BTrednc
BTrednc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708.03852.pdfBTrednc
秦通的一篇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的論文被引用多達188次,題為「Vins-mono: A robust and versatile monocular visual-inertial state estimator」(Vins-mono:一種強大而通用的單目視覺慣性狀態估計器)。該研究提出一種單目視覺慣性狀態估計器,並驗證了它是一個可靠、完整且通用的系統,適用於需要高精度定位的各種應用程式。BTrednc
李屹BTrednc
學歷: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博士BTrednc
方向:建模語言設計與軟體形式化方法BTrednc
榮譽:在業內期刊和會議中發表多篇論文,並曾多次獲校獎、國獎。BTrednc
BTrednc
論文地址:http://lcs.ios.ac.cn/~zhanglj/papers/fm14b.pdfBTrednc
管高揚BTrednc
學歷: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博士BTrednc
BTrednc
論文地址: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6733600BTrednc
管高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聯網和邊緣計算,博士期間在隸屬阿里巴巴-浙江大學前沿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的 AZFT 物聯網實驗室工作,主要負責開發物聯網快速開發系統 TinyLink 和「雲-端」一體化開發系統。BTrednc
賈許亞BTrednc
學歷:清華大學,本科直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BTrednc
方向:軟體無線電BTrednc
賈許亞共發表 8 篇論文,其中一作 5 篇。BTrednc
王承珂BTrednc
學歷:北京大學博士,電子信息科學類專業BTrednc
方向:功耗控制BTrednc
林晗BTrednc
學歷: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BTrednc
方向:大數據BTrednc
何睿BTrednc
學歷:中科院博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所,計算數學專業。BTrednc
方向:計算數學BTrednc
對於華為曬出的應屆博士薪資,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俞揚表示:BTrednc
華為給幾位優秀博士生開出高價,首先這是華為公司的決定,給多少價給誰一定有華為自己的考慮。這一新聞一定程度上對博士生深入科研有鼓勵效應,作為招收博士生的高校教師,我非常願意看到博士生有更多更好的出路。同時,面對我們自己的學生,我通常會更強調服務他人、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長遠的成長空間,勸說大家不要過分看重起薪,踐行南大的老校訓『嚼得菜根、做得大事』。BTrednc
上面排第一位的鐘釗,其導師劉成林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劉成林表示:BTrednc
這個事兒確實引起的關注度比較大,這幾年人工智慧領域比較火,這幾年研究所從事自動化方向的出去找工作給的薪資都比較高。BTrednc
這個領域、工業現在發展比較快,對人才的需求比較高,給的薪水比較高,這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像(華為)這樣,有點太高了,我們都感到很驚奇,過去來說超過百萬的很少,鳳毛麟角。BTrednc
去年超過60萬就比較高了,從我們的角度來說,自動化方向培養的學生總體來講都是比較優秀的,因為自動化大部分是搞人工智慧的,在人工智慧的各個方向,人工智慧領域的工資偏高。BTrednc
不過該郵件已在華為員工內部群流轉,華為員工們倒是很支持該項計劃。據南方都市報報導,以為華為內部員工透露,這8位博士的89.6萬起步年薪在內部已經屬較高級別。BTrednc
眾所周知,一般的博士生畢業拿到的薪資並沒有像任總提供的那麼高。BTrednc
這就引發了知乎網友對博士與博士之間差距的思考。BTrednc
名為「D.Han」的知乎網友表示,讀博經歷給他的重要收穫之一,就是讓他見識了人與人的差距,以及自己的天花板:BTrednc
本科總體還是學有餘力,即使不是頂尖,但和頂尖同學的差距,反映在學積分上也不那麼懸殊。好比95和90分,因為有100分滿分這個統一上限壓著,差距看起來不會那麼明顯。BTrednc
等到了研究生期間,學術研究就再也沒有上限限制了,這使得人與人的差距顯得特別大。比如我同級的一位博士生,谷歌引用已經超過1000,而我還是兩位數。既然學術成果分化很大,那麼畢業後收入一個水平也不是很合理。BTrednc
而且從多勞多得的角度,我相信這些200萬年薪的應屆博士畢業生,所創造的工作量和價值,除以收入水平,應該不會低於普通畢業生,所以我羨慕但也酸不起來。換做是我,即使華為給我200萬年薪,我也不好意思要。BTrednc
我唯一的擔憂就是這種行為是否太過高調,會給這個制度以及入選者帶來更多壓力。畢竟很難保證,每一位入選者都對得起這個價,以及每一位入選者工作能力都強於那些對不起這個價的老員工。BTrednc
專業不同,所以我不知道這幾位同學水平如何,只能相信華為相關部門的判斷能力。BTrednc
確實,隨著人工智慧的熱度逐漸增加,AI 相關專業的博士申請難度、畢業後的薪資待遇也都水漲船高。200 萬的年薪,應該達到了美國科技巨頭的薪資水準。BTrednc
當然,如果你實力強大,薪資的水平還會更高。「GAN 之父」Ian Goodfellow 這樣的業界大牛,此前被 CNBC 爆出在 OpenAI 時的薪資為 80 萬美元。BTrednc
當然,在羨慕之餘,也要理性地看待高薪,就像D.Han所說的,高薪資的背後一定對應著相應的高工作強度,為了達到與薪資和崗位匹配的工作能力,這些人應該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BTrednc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俞揚也表示:長遠看來,還是要看個人的工作能力,能創造關鍵價值相應的回報也就更高。對自我價值的評估自然也是能力之一。BTrednc
(綜合整理自知乎、新浪微博、機器之心、新智元等)BTrednc
BTred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