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0萬年薪」背後,人工智慧博士真的可以這麼高薪資嗎?

2020-11-25 EDN電子設計技術

昨天,一則華為內部郵件「華為將對八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榜,網友大呼華為「大手筆」!EDN小編扒了扒這些百萬年薪博士的履歷,發現他們的專業背景大多和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當前最熱門的專業相關。BTrednc

這份電子郵件顯示,為了招攬頂尖人才,華為要對部分 19 屆頂尖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管理。其公布的年薪制方案中包含 8 位畢業生,他們均為博士學歷,最高兩名員工的年薪為 182 萬 - 201 萬元,另外兩名員工的年薪為 140.5 萬 - 156.5 萬元,其他四名員工的年薪為 89.6 萬 - 100.8 萬元。遠遠超出一般應屆畢業生的薪資水平。BTrednc

BTrednc

這也印證了華為對人才的重視程度。BTrednc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6月20日在 EMT 一次會議中透露說,今年華為將從全世界招進 20-30 名天才少年,2020 年還計劃從世界範圍招進 200-300 名天才少年。華為上個月公布的總裁辦電子郵件中,也表明了其「廣納賢才」的態度。他們還把這些天才少年比喻為活躍組織和隊伍的「泥鰍」,希望這些人給華為帶來新的活力。BTrednc

BTrednc

如此高的薪資吸引了大量關注,不少人讚賞華為「重視知識,尊重人才,是好事」,但同時也有人表示「一入職就是百萬年薪,公司內部會造成不服眾,入職以後難以開展工作。」。此外,還有不少網友表示,華為此舉與之前博士離職率居高不下密不可分?BTrednc

華為曾連發三份電郵,反思博士人才的流失

此前有數據顯示,華為研發體系博士類員工近 5 年累計平均離職率高達 21.8%,待滿四年的博士比例不足六成。華為總裁辦也曾連發三份電郵,反思博士人才的流失情況。BTrednc

BTrednc

華為博士累計離職率情況。圖源:C114 通信網BTrednc

郵件指出,博士離職率居高不下會造成人才土壤「肥力」的持續流失,因此很難沉澱出戰略領先的基礎。而「英雄無用武之地」是人才土壤「肥力」流失的主要因素」。BTrednc

在調查中,超過半數的離職博士表示離職的主要原因是崗位與個人技能不匹配、主管技術能力弱導致自身發揮受限、自身特有優勢無法發揮等。華為還在郵件中分析了博士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認為造成博士離職率高的原因包括:工作安排隨意,「用非所學」;轉崗難,無法人盡其才;領導、管理水平落後等。BTrednc

為了改變這些存在的問題,華為指出,公司需要創造富有挑戰的機會、結果導向的簡單氛圍、相對寬闊的發揮空間、活躍的學習環境、使員工能將技術想法變成實際貢獻。BTrednc

在第三封郵件中,華為提出了打造類似谷歌的「博士軍團」的大膽想法,提出對博士進行差異化管理,指出博士員工更適合不確定性、需要研究探索的工作。以創新探索為龍頭、端到端驗證工作可能是最能發揮博士員工作用的場景。BTrednc

從這些郵件來看,華為對於招攬和留住博士人才下了很大的決心,因此此次重金招攬應屆博士也不足為奇。BTrednc

但同時也有人表示質疑,幾位剛畢業的博士生真的稱得上200萬的年薪嗎?他們做了哪些研究?他們是「實至名歸」,還是「千金買馬骨」?BTrednc

八位頂尖應屆博士到底有多牛?

因為這是華為首次公開應屆博士生的薪資待遇(據稱薪酬和福利等為華為保密信息,不得擴散),因此幾位博士生的信息隨即就被網友扒出。BTrednc

這8名博士的年薪分為了三檔,拿到最高檔的是鍾釗和秦通,年薪為182-201萬人民幣。BTrednc

鍾釗BTrednc

學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博士BTrednc

方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BTrednc

BTrednc

拿到最高年薪的鐘釗博士畢業於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方向是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師從劉成林。BTrednc

BTrednc

論文地址: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cvpr_2018/papers/Zhong_Practical_Block-Wise_Neural_CVPR_2018_paper.pdfBTrednc

在這項研究中,鍾釗針對大多數可用的網絡架構都是手工製作,且通常需要專業知識和精心設計的問題,提出了一個名為BlockQNN的分塊網絡生成pipeline,可自動構建高性能網絡。BTrednc

這個方法在CIFAR-10上,由BlockQNN生成的最優網絡的錯誤率達到3.54%,超過了現有的所有自動生成網絡。同時,它在設計網絡方面大大減少了搜索空間,只花了3天時間以及32個GPU;且在基於CIFAR網絡的更大規模ImageNet數據集上也表現良好,具有很強的通用性。BTrednc

有知乎網友透露,鍾釗是第一批做NAS的,傳聞在商湯的引用效果是全線提升,這對華為進軍AutoML也有幫助。用導師的話講,鍾釗選擇的研究的方向相對較「熱」。BTrednc

秦通BTrednc

學歷: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BTrednc

興趣:機器視覺SLAM,視覺慣導融合,多傳感器定位BTrednc

榮譽:曾獲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學生論文獎BTrednc

BTrednc

秦通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之後攻讀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學生時代他就在IEEE TRO、ICRA、IROS、ECCV等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發表多篇論文,獲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學生論文獎。BTrednc

其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機器視覺SLAM,視覺慣導融合,多傳感器定位。其中,視覺慣導裡程計被大量應用於機器人領域,通過融合視覺觀測值與慣性測量值,能夠準確估計物體的位置和姿態。BTrednc

BTrednc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708.03852.pdfBTrednc

秦通的一篇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的論文被引用多達188次,題為「Vins-mono: A robust and versatile monocular visual-inertial state estimator」(Vins-mono:一種強大而通用的單目視覺慣性狀態估計器)。該研究提出一種單目視覺慣性狀態估計器,並驗證了它是一個可靠、完整且通用的系統,適用於需要高精度定位的各種應用程式。BTrednc

李屹BTrednc

學歷: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博士BTrednc

方向:建模語言設計與軟體形式化方法BTrednc

榮譽:在業內期刊和會議中發表多篇論文,並曾多次獲校獎、國獎。BTrednc

BTrednc

論文地址:http://lcs.ios.ac.cn/~zhanglj/papers/fm14b.pdfBTrednc

管高揚BTrednc

學歷: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博士BTrednc

BTrednc

論文地址: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6733600BTrednc

管高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聯網和邊緣計算,博士期間在隸屬阿里巴巴-浙江大學前沿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的 AZFT 物聯網實驗室工作,主要負責開發物聯網快速開發系統 TinyLink 和「雲-端」一體化開發系統。BTrednc

賈許亞BTrednc

學歷:清華大學,本科直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BTrednc

方向:軟體無線電BTrednc

賈許亞共發表 8 篇論文,其中一作 5 篇。BTrednc

王承珂BTrednc

學歷:北京大學博士,電子信息科學類專業BTrednc

方向:功耗控制BTrednc

林晗BTrednc

學歷: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BTrednc

方向:大數據BTrednc

何睿BTrednc

學歷:中科院博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所,計算數學專業。BTrednc

方向:計算數學BTrednc

頂尖應屆博士的薪資水平真的可以這麼高?

對於華為曬出的應屆博士薪資,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俞揚表示:BTrednc

華為給幾位優秀博士生開出高價,首先這是華為公司的決定,給多少價給誰一定有華為自己的考慮。這一新聞一定程度上對博士生深入科研有鼓勵效應,作為招收博士生的高校教師,我非常願意看到博士生有更多更好的出路。同時,面對我們自己的學生,我通常會更強調服務他人、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長遠的成長空間,勸說大家不要過分看重起薪,踐行南大的老校訓『嚼得菜根、做得大事』。BTrednc

上面排第一位的鐘釗,其導師劉成林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劉成林表示:BTrednc

這個事兒確實引起的關注度比較大,這幾年人工智慧領域比較火,這幾年研究所從事自動化方向的出去找工作給的薪資都比較高。BTrednc

這個領域、工業現在發展比較快,對人才的需求比較高,給的薪水比較高,這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像(華為)這樣,有點太高了,我們都感到很驚奇,過去來說超過百萬的很少,鳳毛麟角。BTrednc

去年超過60萬就比較高了,從我們的角度來說,自動化方向培養的學生總體來講都是比較優秀的,因為自動化大部分是搞人工智慧的,在人工智慧的各個方向,人工智慧領域的工資偏高。BTrednc

不過該郵件已在華為員工內部群流轉,華為員工們倒是很支持該項計劃。據南方都市報報導,以為華為內部員工透露,這8位博士的89.6萬起步年薪在內部已經屬較高級別。BTrednc

博士與博士之間的差距

眾所周知,一般的博士生畢業拿到的薪資並沒有像任總提供的那麼高。BTrednc

這就引發了知乎網友對博士與博士之間差距的思考。BTrednc

名為「D.Han」的知乎網友表示,讀博經歷給他的重要收穫之一,就是讓他見識了人與人的差距,以及自己的天花板:BTrednc

本科總體還是學有餘力,即使不是頂尖,但和頂尖同學的差距,反映在學積分上也不那麼懸殊。好比95和90分,因為有100分滿分這個統一上限壓著,差距看起來不會那麼明顯。BTrednc

等到了研究生期間,學術研究就再也沒有上限限制了,這使得人與人的差距顯得特別大。比如我同級的一位博士生,谷歌引用已經超過1000,而我還是兩位數。既然學術成果分化很大,那麼畢業後收入一個水平也不是很合理。BTrednc

而且從多勞多得的角度,我相信這些200萬年薪的應屆博士畢業生,所創造的工作量和價值,除以收入水平,應該不會低於普通畢業生,所以我羨慕但也酸不起來。換做是我,即使華為給我200萬年薪,我也不好意思要。BTrednc

我唯一的擔憂就是這種行為是否太過高調,會給這個制度以及入選者帶來更多壓力。畢竟很難保證,每一位入選者都對得起這個價,以及每一位入選者工作能力都強於那些對不起這個價的老員工。BTrednc

專業不同,所以我不知道這幾位同學水平如何,只能相信華為相關部門的判斷能力。BTrednc

確實,隨著人工智慧的熱度逐漸增加,AI 相關專業的博士申請難度、畢業後的薪資待遇也都水漲船高。200 萬的年薪,應該達到了美國科技巨頭的薪資水準。BTrednc

當然,如果你實力強大,薪資的水平還會更高。「GAN 之父」Ian Goodfellow 這樣的業界大牛,此前被 CNBC 爆出在 OpenAI 時的薪資為 80 萬美元。BTrednc

當然,在羨慕之餘,也要理性地看待高薪,就像D.Han所說的,高薪資的背後一定對應著相應的高工作強度,為了達到與薪資和崗位匹配的工作能力,這些人應該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BTrednc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俞揚也表示:長遠看來,還是要看個人的工作能力,能創造關鍵價值相應的回報也就更高。對自我價值的評估自然也是能力之一。BTrednc

(綜合整理自知乎、新浪微博、機器之心、新智元等)BTrednc

 BTrednc

相關焦點

  • 華為200萬年薪刷屏背後,待滿四年的博士不到六成
    對於華為高起薪聘用這8位應屆博士,網上討論非常激烈,在「知乎」上已經有超過5000萬的討論熱度。網友討論的焦點,集中在應屆博士的年薪以及華為的高收入上,不同的觀點激烈交鋒,也引起大家對博士人群的關注。博士拿200萬年薪是個什麼水平?應屆博士畢業生,到底能拿到多少收入?確實沒有一個準確的參考數字,但200萬年薪,絕對是一個突破想像力的數字。
  • 月薪2萬年薪太少,985大學生吐槽華為工資低,還真是眼高手低
    不過一般的大學生能夠拿到月薪兩萬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即便是這個薪資水平放到上海北京也是非常可觀了,畢竟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什麼工作經驗。近日一所985大學的畢業生拿到2萬的月薪卻不高興。甚至發帖進行吐槽。原來他到華為進行面試,華為給出的薪資是2萬,因為這個本來就是華為的薪資標準,對於剛進去的本科生起步價2萬。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股權大揭秘
    阿里巴巴員工的薪資結構一般是 16 薪,好的團隊年終獎可以拿到更多。騰訊的薪資結構一般是 16 薪,但實際上從 offer 看不乏 18 薪的團隊。騰訊內部不同事業線之間存在不小的薪資、股票差距,騰訊的遊戲團隊薪資、年終獎一般都比較高,而騰訊雲的股票份額則要高於遊戲團隊。百度篇百度是整個 BAT 中現金給得最多的。
  • 剛畢業年薪200萬入職華為!網友秒變「檸檬精」:我酸了……
    昨日雙12,就在大家忙著剁手時……有一個「剛畢業就年薪200萬」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紛紛詢問:這麼牛!究竟是哪路「大神」?據媒體報導: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左鵬飛童鞋,近日與華為正式完成籤約,收穫了一份年薪201萬元的職位。
  • 華科博士201萬,西安交大本科生100萬!華為天才少年校招薪資曝光
    金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西交大本科畢業年薪100萬,華科博士畢業年薪201萬。開出如此天價年薪的正是華為。果然,那個揚言從全世界招募頂尖人才的「天才少年」計劃,薪資也是頂級的。去年6月,任正非透露了這個項目並提出年薪八位數。
  • 一川大博士被華為以200萬年薪錄用!分享以下科研及論文寫作經驗
    來源 | 四川日報、中青網教育、四川大學、川大計算機軟體研究生編輯 | 學術君近日,4名博士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工資都是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的,最高年薪達201萬元,引起網友關注。8月8日,又一位博士畢業生劉大一恆入選了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 谷歌軟體工程師薪資百萬,大廠薪資有多高?
    谷歌可以說是科技行業薪資水平最高的公司了,但是谷歌一直以來是不喜歡對外公開談論薪資的,那谷歌員工到底能賺多少錢呢?雖然谷歌不會對外公開透漏薪資,但是國外的一些網站也會通過一些方法來收集到公司員工的薪資水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谷歌員工的年薪到底有多少。
  • 那些畢業後剛穩定下來的博士們,他們現在的薪資有多少?
    很多同學關心自己博士畢業的時候能拿多少錢,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此前華為百萬年薪招來的 8 名應屆天才的新聞點燃了社交媒體。華為開出的應屆博士高薪,給「讀書無用論」一記響亮的耳光。 但也讓其他絕大多數專業的博士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同樣是博士,不同專業之間的收入差異,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追趕。
  • 「券商集體漲薪」咱不知道真假,但金融民工想漲薪的心情倒是真的
    圖源:《未生》不過,不管漲薪的消息是真是假,這背後有件事肯定是真的,那就是,證券行業,在2020年還挺好。兩天前,中國證券業協會就剛公布了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05一個今年畢業的金融科班學生和我說,他的目標是北上的FA或者VC機構,應聘了很多家,基本給應屆生的薪資都是8000左右,但要求特別高,要頭部學校的碩士和實習經歷很牛逼。
  • 名校薪資曝光!這些高校畢業生均薪超17萬……
    近日,國內部分高校公布了其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在公布了各自的就業率之外,還有畢業生的平均薪酬,讓人得以一探「高薪人才」背後的競爭力。在目前已公布的高校中,南京大學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南京大學的調研統計顯示,2020年畢業生平均年薪17.83萬,這比2019年均薪上漲1.57萬,平均月薪近1.5萬,其中博士和碩士的年薪均值都超過了18萬,本科生略少,也近15萬。還有一個比較引人注目的高校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2020年迎來了首屆本科畢業生。
  • 3分鐘徵服馬雲,500萬年薪?吳翰清又闢謠了
    但是他最近發話了:「馬雲下死命令留我、三分鐘面試、500萬年薪,都是以訛傳訛的假新聞。」 不得不說啊,這個故事編撰的非常的傳神,每一件事情都說的跟真的一樣。但是人家吳翰清冤呀,這麼大的帽子扣上,這不是給人家樹敵嗎?
  • 網際網路企業新入職員工薪資職級對應表曝光,來看看你達標了嗎?
    騰訊9級最少有50W嗎,是在下輸了,騰訊t10的評價有點高啊。也有網友說到。百度t8下限可以下撤一點點,最近股價低,新入職的不一定都能過150,有見過130的。也有網友分析到。只知道阿里,這個數高多了,但邏輯不錯,比以前的那些個對標帖子有邏輯多了。
  • 如何快速算薪?喔趣科技企業薪資管理系統高效易上手
    對於一個發展快速的大中型企業來說,若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計算員工薪資,那必定能提高辦公效率,還能有更多時間去提升管理者的自我價值。大中型企業基於部門繁雜、員工工種多等現實情況,需要對不同部門不同種類的員工分類計算,常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進行薪資的計算,薪資計算結果的準確性還難以預估。不少企業HR直呼:算薪愁枯了!
  • 阿聯36萬年薪招聘中文老師?網友表示坐不住了
    今天上午話題#阿聯36萬年薪聘漢語老師#登上熱搜榜據官方消息顯示:確有此事!據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網站消息顯示,阿聯教育部計劃在阿聯200所公立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急需招聘高素質的漢語教師。除此之外,相信大多數人最關係的就是具體的薪資待遇了。公告顯示,阿聯教育部將提供以下薪酬福利待遇:1.月薪16000迪拉姆(約合30000元人民幣),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2.提供漢語教師本人和配偶以及最多三個未成年子女(十八周歲以下)一次國際往返機票。3.提供漢語教師本人和配偶以及最多三個未成年子女(十八周歲以下)的醫療保險。
  • 此前盛傳500萬年薪的「阿里天才黑客」吳翰清,原來都是假的
    馬雲要求無論如何都要把他留住,這個人就是此前網絡上盛傳500萬年薪的「阿里天才黑客」吳翰清。這樣的段子我們看了,很多人都會相信是真的吧?但是,當事人吳翰清已經出面澄清,這都是謠言,都是假的,他沒黑過阿里的網絡!500萬年薪也是以訛傳訛。傳聞這是吳翰清2005年在阿里實習的時候面試的事情,到今年也有15個年頭了。
  • 他憑什麼拿到201萬年薪?對話天才少年的導師:張霽有一個最大特點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張霽表示選擇華為是因為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其最艱難的時候加入也是希望能為華為做一點貢獻。姚婷認為自己的研究方向與華為招聘部門最為契合,能夠發揮所學,而一個人的成功是看他創造了多少價值,而不是拿156萬年薪。8月5日,天才少年張霽的博士研究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教授周可接受了紅星新聞的專訪。
  • 張文宏年收入184萬太高了?英雄就應該一貧如洗「用愛發電」嗎?
    這是冷戰結束後第一次有一個國家在該領域的開支與美國的差距拉到這麼近。科研經費開支越多,說明國家越重視新技術。但即使如此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有些科研崗位的工資確實低,特別是基層科研人員。前面提到的「張小平因工資太低而跳槽事件」並不是個例。2018年《科技日報》刊登了一篇「中國天眼 10萬年薪難覓駐地科研人才」的文章報導。引起大量科技行業的人吐槽。
  • 計算機科學博士進入工業界的出路在哪裡?
    計算機專業的博士在工業界無論是薪待遇還是職業發展都很好,最高薪酬預計年薪200萬(基本工資+股票);但也有人認為,若是不是去頂級機構讀,而且已經聯繫到比較好的公司工作,那還是去搬磚的好。 讀博 or 不讀博,這是一個問題。 對於計算機科學專業來說,這個問題又稍微特殊一些。
  • 2020年CMA全球薪資調查結果出爐,看看拿了CMA收入會怎樣
    日前,IMA協會公布2020年全球薪資調查結果:CMA持證者收入較非認證者高60%,總薪酬中位數高63%【舉個例子:某財務人年薪為12.5萬,即CMA持證者年薪則為20萬】這是IMA自2012年起連續第8年開展的針對全球會計和財務人薪資水平、工作時長、員工福利等方面的綜合調查,其數據權威性及參考價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