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建設欠帳問題如何解決?公辦普高錄取率如何提高?政府對高中教育經費投入如何?」12月29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六次會議審議《深圳高中教育發展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下稱「報告」),並就此舉行專題詢問會。
深圳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目前已超常規推進高中學位建設,公辦普高學位近兩年也保持高供給,但由於歷史欠帳多、學校建設周期長等因素,短期內仍難以滿足市民需求,公辦普高錄取率與其他一線城市仍有明顯差距,爭取到2022年,將公辦普高錄取率提升到53%左右。
深圳市財政局也表示,深圳對高中教育的投入去年是70億元,今年安排了83.8億元。截至今年11月,全市高中教育已支出了70.6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支出數。深圳市發改委則透露,深圳「十三五」期間在高中校園建設這塊的投資是60億元,而「十四五」的安排預計超過300億元,是此前的5倍。
「市政府正在制定深圳教育發展先行示範規劃綱要,下一步將超常規加速建設高中學校,大力提高學位供給,同時推動高中多樣化、特色化、分層分類發展,打造一批理工、人文、社科、藝體、國際教育等領域的特色高中,讓深圳的孩子真正能夠學有所教、學有優教。」深圳副市長聶新平還表示,將統籌公辦高中與民辦高中的協調發展,促進普高與中職協調發展,完善深圳高中師資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
「一方面注重從全國各地選拔優秀大學生、優秀教師進入深圳高中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加強深圳本地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的建設,我們正在籌辦一所師範大學,將創新人才培養,並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儘快出臺基礎教育高精尖缺人才的專項政策。」聶新平說。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駱文智強調,詢問會後,相關部門要對提出的問題、建議和意見,逐條研究分析,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對能夠馬上解決的,要立行立改;對限於條件,不能馬上解決的,要區別情況,列出具體計劃和方案,盡力創造條件解決,並在6個月內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整改情況報告。」駱文智表示,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將形成專門意見轉交市政府研究處理,教科文衛工委則對意見整改落實予以跟蹤檢查。
1 深圳公辦普高建設現狀如何?
學位正超常規增加,但錄取率仍有差距
深圳市教育局表示,深圳已成立由分管市領導牽頭的工作專班,定期專題研究和推進高中建設,已出臺《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年)。「十三五」期間,全市已累計完成新改擴建公辦普高14所,新增普高學位2.9萬個。
到2022年,將完成新改擴建30所公辦高中,新增學位6萬個以上,較2019年增長133%;2023年至2025年,將再新增公辦普高學位3.7萬個,6年共計新增公辦普高學位9.7萬個以上,相當於現有公辦普高學位接近翻番。
「『十三五』期間,深圳市新增公辦普高學位的69%、新改擴建公辦普高的50%都布局在原特區外。未來5年,計劃新改擴建48所普高和4所綜合高中,其中41所普高及所有綜合高中也都布局在原特區外。」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已建普高質量上看,深圳超過70%的普高為省級以上示範性高中,各項指標均位居全省之首。高考一本率連續11年位居全省第一,2020年高考優投率(原一本率)38.5%,本科率78.6%,再創歷史新高。
但該局也坦言,由於深圳中考考生人數增速快,2020年雖然公辦普高招生4.1萬人,較2015年增加9323人,但全市符合中考報名條件考生達8.9萬人,較2015年增加2.6萬人。因此,公辦普高學位供求矛盾大,公辦普高錄取率與其他一線城市仍有明顯差距。「新建高中提升辦學內涵尚需時日,高中辦學水平存在區際、校際、公民辦學校之間不均衡現象,現有優質特色高中資源覆蓋面和市民期待還有較大差距。」該負責人說。
該局稱,將加快推進2019—2025年已確定用地的37所公辦普高建設。2022年建成30所公辦普高(含龍崗、坪山、光明高中園),新增公辦普高學位6萬個以上,公辦普高錄取率達到53%左右;2023—2025年,計劃完成新改擴建25所公辦普高,新增學位5萬個,到2025年公辦普高錄取率達到56%左右。
2 民辦普高在校生佔比多少?
超過1/4學生在民辦普高就讀
由於長期以來深圳公辦普高學位緊缺,許多學生只能在民辦普高就讀。報告披露,深圳民辦普通高中在校生佔比25.2%,而北京、上海和廣州的這一比例僅分別為4.3%、10%和7%。與此同時,深圳大部分民辦普高辦學水平不高,2020年全市民辦普高高考本科率僅為36.7%(公辦普高高考本科率85.8%),且辦學條件普遍落後於公辦學校,多為租賃辦學。
對此,深圳市教育局表示,將加快推進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構建民辦高中差異化扶持體系,建立非營利民辦高中建設、辦學的獎補機制和學位補貼制度,以及出臺新建民辦高中配置標準,引導民辦高中優質特色發展。
「我們將加快建立全市統一的民辦學校信息管理系統和財務監管系統,建立民辦學校信息公示和信用檔案制度,制定民辦高中辦學水平評估辦法,力爭用3年時間開展一輪全市民辦高中辦學水平全覆蓋評估。同時,引進國際品牌教育資源,每個區扶持發展2—3所民辦優質特色學校,設立3—5個國際化特色民辦教育園區,推動民辦教育高端發展。」該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推動普高特色發展,形成「一校一特色」格局。到2022年,將支持15—20所高中完成特色高中創建;到2025年,建成10—15所涵蓋理工、人文、體育、藝術等領域的高水平特色高中,引進一批國內品牌高中來深辦學,打造1—2所世界知名高中。
3 深圳職高為何缺乏吸引力?
升讀本科通道不通暢影響入讀積極性
深圳市教育局表示,深圳目前普高和職高數量比例分別是65%和35%,高於國家標準。「十三五」期間,深圳新改擴建中職學校4所,在校生從7.4萬人增長到8萬人。
但目前深圳中職學校確實缺乏吸引力,這與「中職學校專業設置和市場需求匹配度不高、辦學特色不夠鮮明,且中職學生升學通道尤其是升讀本科通道不通暢」有關,影響了學生入讀積極性。
「目前教育部、廣東省正在共同推動深圳建設全國職業教育高地,爭創世界一流職業教育工程,將推出多項措施提升中職學校吸引力。比如,推動中職學校專業瞄準高端前沿產業,對接人工智慧以及網際網路、智能裝備、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中職與高職院校加強專業群對接,支持深職院、信息學院開設部分本科專業,並擴大招收中職學生計劃,建立高職+中職集團化辦學管理機制;實施職業教育高精尖缺人才專項計劃,引進和培養一批行業有權威、國際有影響的專業群建設帶頭人,絕技、絕藝大師,應用研發領軍人才。」該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到2022年,未建成中職學校的龍華、坪山、光明和大鵬新區將各建一所中職學校,新建1所高級技工學校,共建成6—7所公辦中職或綜合高中,新增中職學位1.6萬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