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孩子沒學位讀書啦,《東莞市關於加快公辦中小學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給出目標:「推動新建改擴建227所公辦中小學,增加學位33.99萬個,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96所,增加學位28.11萬個,高中階段學校31所,增加學位5.88萬個」。
新建改擴建227 所公辦中小學,增加學位5.88萬個
根據規劃,東莞將新建改擴建公辦高中階段學校31所,增加學位5.88萬個,其中普通高中學位5.18萬個,佔比達88.1%。未來在松山湖、濱海灣、中堂鎮、謝崗鎮、鳳崗鎮等8鎮街(園區)將新建公辦普通高中,在東莞參加中考的本市戶籍學生普通高中錄取率將比2019年提高約5個百分點,達到七成左右。
按照千日攻堅行動,將採取規劃落地新建一批、原校挖潛增容一批、城市更新配建一批、小區配套增加一批、集體物業挖潛一批、閒置物業盤活一批等六大措施,保障項目完成。
至2022年東莞力爭完成學校建設項目126個,增加學位 15.68萬個,其中義務教育階段項目104個,增加學位12.74萬個,高中階段項目 22個,增加學位2.94 萬個,用三年左右時間扭轉學位供給不足的被動局面。其中,教育擴容提質千日攻堅行動期間推動新建公辦中小學校93 所,2022年力爭建成29所,增加學位6.66萬個;推動改擴建公辦中小學校項目134個,2022年力爭完成97個,增加學位9.02萬個。
從具體年度目標來看:
2020年,力爭完成學校建設項目29個,增加義務教育階段學位3.36萬個;
2021年,力爭完成學校建設項目47個,增加學位5.79萬個,其中義務教育階段項目34個,增加學位 4.08萬個,高中階段項目13個,增加學位1.71萬個;
2022年,力爭完成學校建設項目 50個,增加學位6.53萬個,其中義務教育階段項目41個,增加學位5.3萬個,高中階段項目9個,增加學位1.23萬個。
關注一:93所新建學校南城最多分布12所
東莞在教育擴容提質千日攻堅行動期間將推動新建公辦中小學校93所,新建學校在各鎮街的分布情況是怎樣的?東莞又如何在學位的增加中保證教師、教育質量的相應提升?
93所學校各鎮街新建的數量都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據各鎮街(園區)現有公辦學位和戶籍人口增長趨勢而規劃的,目前計劃新建公辦中小學最多的是南城街道、東城街道、長安鎮和塘廈鎮,新建學校數量分別是南城街道12所、東城街道8所、長安鎮6所和塘廈鎮6所。
《東莞市關於加快公辦中小學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盤活用好現有事業編制資源,優先滿足中小學教育需要,重點向承擔教育改革任務學校、新建擴建學校傾斜,並落實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相關政策。同時,將通過集團化辦學、結隊幫扶、教師交流等方式提高新建學校的辦學質量。
關注二:松山湖、濱海灣等8鎮街(園區)新建公辦普高
去年中考分數的高漲,引發了不少家長對普通高中學位緊缺的擔憂。那麼此次教育擴容提質千日攻堅行動,對增加公辦普通高中學位有什麼做法?
結合《意見》,東莞市教育局副局長鄧柏松答記者問,其透露此次攻堅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高中階段學校31所,增加學位5.88萬個,其中普通高中學位5.18萬個,佔比達88.1%。計劃在松山湖、濱海灣、中堂鎮、謝崗鎮、鳳崗鎮等8鎮街(園區)新建公辦普通高中,完善高中布局,三年後東莞中考普高錄取率或達七成。
為保障公辦高中階段教育用地,將建立高中教育用地保障機制。根據戶籍人口千人公辦高中階段學位數40座的標準,核算出各鎮街(園區)應配置公辦高中階段學位數,再折算出各鎮街(園區)應提供的公辦高中階段學校用地面積。
並與各鎮街(園區)現已提供公辦高中用地面積對比,用地缺口少於50畝的,可以提供100畝以上公辦高中階段學校教育用地或者繳付補償款;公辦高中用地缺口在50畝以上(含50畝)的鎮街(園區),至少需提供100畝以上公辦高中階段學校教育用地,確因客觀原因難以供地的,須報市政府同意後才可以繳付補償款形式代替供地。
關注三:「閒置廠房」改公辦學校已有成功案例
「小區配套」「閒置廠房」均被列入東莞擴容挖潛增加教育設施舉措,未來在小區配套教育設施方面,東莞有哪些具體的指標和要求?「閒置廠房」變身學校目前東莞是否已經實施或有合適的案例?
鄧柏松說,2018年2月,東莞市已出臺《東莞市新建改建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市政府148號令),對於新建、改建居住區項目明確提出配建要求,將建設單位履行的代建義務或所需承擔的相關費用列入規劃條件,並作為出讓條件對外公告,保障教育設施落實。同時,教育設施配套要與新建、改建居住區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東莞市關於加快公辦中小學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充分挖掘利用閒置物業實現教育用途。「閒置廠房」改建為公辦學校已經有成功案例,即松山湖橫瀝實驗學校,該校是通過廠房改建而成,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辦學規模2600人,目前已投入使用。
關注四:參照市重大項目開通「綠色通道」審批
東莞如此大規模進行公辦中小學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完善人力和財力保障?在加快學校建設項目進度上,教育擴容提質千日攻堅行動在項目審批流程上有什麼新的改革措施?
鄧柏松說,為確保學校建設項目順利實施,主要在建設模式和資金投建方面推出改革措施。
在建設模式方面,支持納入教育擴容提質千日攻堅行動的項目可全部適用社會代建制,放寬項目適用社會代建制的投資規模,單個投資規模不足3000萬元的項目,可採用集中打包方式招標委託或從預選庫中挑選社會代建單位,讓社會專業的建設團隊參與學校建設管理,減輕政府部門的工程管理壓力,加快工程建設進度。
在資金投建方面,除保障財政資金優先投入外,允許市鎮兩級政府以租賃、協議合作等方式將非財政資金所建學校辦成公辦學校,鼓勵企業參與配建教育設施,由企業建學校無償交給政府辦學。
另外,在立項和前期經費申請,免去項目建議書審批環節,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項目;在招標和施工方面,項目可申請提前核准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類招標,先行開展相關招投標工作,簡化規劃與施工報建階段審批流程,參照市重大項目實施「綠色通道」審批政策,加快審批效率。
dgdb0769
有料,有用,有趣,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