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採訪了手工耿,他說他只是個簡單的普通人。

2020-12-08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差評(ID:chaping321),作者:差評君,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這兩年做視頻的人變得多起來了。

他們在鏡頭的一邊千奇百怪、胡吃海塞,我們在鏡頭的另一邊欣賞著這種後現代的人類奇觀。

內容形式越來越奇葩,觀眾們也越來越容易被新奇的東西所裹挾,而真正有 「 乾貨 」 的創作者,正在被流量巨大的衝擊擠得喘不過氣來。。。

手工耿就是這千萬創作者中的的一個。

手工耿帶來的初體驗

最初差評君知道手工耿,是別人轉來的一條微博,視頻裡只見一個帥氣的北方大漢出現在鏡頭前,擺弄著一把菜刀魔改的梳子。。。

擠上摩絲,菜刀緊貼頭皮才能造就最帥氣髮際線男孩。

把菜刀改成梳子在頭上摩挲,這種違反生活常識的騷操作,很能吸引往下看,接著不由自主點開他下一個視頻。

腦瓜崩兒、防身領帶、搓澡大寶劍、破釜沉舟跑步機,手工耿設計的這些東西,既沒有實用性,也談不上使用體驗,用起來和上刑沒啥區別,久而久之,他多了一個 「 刑部尚書 」 的封號。

觀眾看得嘻嘻哈哈,覺得他一直都在搞一些沒用的玩意兒,但從內容創作者的角度來看,他確實不簡單。

一個個經過他巧妙構思的作品,能精準的戳中觀眾的笑點,配上視頻裡他憨厚淳樸的說話聲音,極富欺騙性。

這個身高 183cm 的大個子,他的腦子到底是怎麼運轉的?他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為什麼能創作出這麼多好玩的東西?

我真的太好奇了。

8 月,他在杭州開了自己第一場個人展覽,叫 「 手工耿的廢物工廠 」 。

借著他來杭州的這個機會,我們帶著這些個問題,和他聊了聊。

沒想到會這麼火

辦展會的靈感,來源於西戲的一群藝術家,他們和差評君一樣,對手工耿設計出來 「 然並卵 」 物件的,有一種不明言狀興奮,視頻看了還不過癮,要親自體驗一下。

他們去手工耿的老家找到了他,希望耿哥能把他的天賦帶到杭州,讓大眾們也能近距離接觸這位手工鬼才的奇思妙想。

一次讓觀眾近距離了解自己的機會,耿哥沒有理由拒絕。

就這樣,他把自己二十多件發明,裝箱打包原封不動從保定空運到了杭州,第一次在線下,和粉絲親密接觸。

我們在西戲的展廳外見到了他,穿著一身和視頻裡一模一樣的藍色牛仔背帶褲,留著一梳粗黑的馬尾( 看這發量,差評君是羨慕的 )。

背帶褲並不是有意為之的服裝,其實在拍視頻之前,他就一直有穿了,衣櫥裡大概備了大概有四五條的樣子。

也不是啥大牌子,據耿哥自己說,是朋友做出口的積壓品,賣不掉就留給他了。老外的尺碼一般都比較肥大,耿哥這體型穿最小的碼還會有些富餘。

他習慣蹲著幹活,背帶褲正好解決了老是露出屁股的大問題。

大多數人覺得他像武打明星樊少皇,或者是周杰倫新的奶茶 MV 中的女主角三吉彩花,可他自己覺得,自己的形象更接近港漫裡聶風或者古惑仔( 鄭伊健? )那種風格。

為此他留了一頭長長的秀髮,也是懶得理吧,順其自然的去野蠻生長,沒料到這個邋遢的形象在視頻裡,意外的能讓人記住,挺不錯的。

威猛的外形下隱藏著一顆純真的心,這是耿哥給人的第一印象。

至於為什麼這次的展覽會叫廢物工廠?耿哥回答說: 「 可能是他們覺得我做的東西沒什麼用吧。 」 

他是工匠,也是笑匠

最開始的時候,有著一些電焊手藝的耿哥,做的還是正常向的手工藝品,他最擅長用螺母來拼接各種各樣的硬核玩具,在他早期的視頻裡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作品。

他也嘗試著給自己的女兒做過一些玩具,可即使是自己老爸做的, 10 後的年輕人顯然接受不了這樣的硬核玩具。

後來他想做一些方便人們生活的一些小工具,但做著做著,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走偏了,會演化成現在這樣,他自己也是苦惱的很。。。

但也正因為如此,他的視頻在網上火了,火的一塌糊塗。

槽點滿滿的劇情和作品,可以說是看一遍笑一遍,喜劇效果拉滿,耿哥完全沒有預料到會有這樣的效果。

之後他也摸到一些門路,幾個大熱門作品,像 AK47 鍵盤、美人魚燒烤、跑步機、洗頭機這些,有了靈感之後就有預感能爆火了,在把這麼些個點子具體實施出來之後,耿哥感覺自己就是個天才。

然而靈感也不是說有就能有的。

耿哥經常會苦思冥想一個創意很久,和所有的優秀的內容創作者一樣,他必須先過了自己這關才行。

想要往高處走,突破自己之前做的視頻,這是最有壓力,也是最困難的事情。

當然也不是幹想,耿哥有時候會拿周星馳的電影當作靈感寶庫,像《 國產凌凌漆 》中無所不能的大哥大,掰開之後還能用作刮鬍刀和吹風機這樣的,啟發了他不少的創作。

一但把創意確定下來了,就進入了他擅長的領域——製作。

身在焊工世家的手工耿,從小就從老父親那邊學到了電焊的技術,他不太會用電腦的建模軟體,基本上靠著傳統的放樣法去做。

大了就改小一點,小了就只好打掉重來,工匠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起著相當關鍵的作用,但凡估計錯了,就只能返工重新做。

比較大的器械,耿哥會出動全家總動員,找上老爹和老弟、幾個朋友,因為都是熟練工,有了想法之後做起來是很快的。

拿那個美人魚浴缸來舉例,耿哥在構思上就花了一個半月,真的打鐵開始做了,其實也就十來天左右。

一開始想的時候考慮的問題越周到,後面做起來就越輕鬆。浴缸放在哪裡?有什麼功能?底下的火怎麼燒?會不會燒化掉?乾冰要放在哪裡?裡面要不要噴油漆?

匯總好之後,會先用木頭做一個大概的模型,改的差不多了之後,再做正式的版本。

每個逗到人們捧腹的視頻背後,耿哥都花了很多的功夫和心思,沒那麼容易。

耿哥的平常心

差評君在接觸耿哥的過程中,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 沒想到 」 ,不管什麼事,他都會先嘗試去做,失敗是常態,成功了,是 「 沒想到 」 

這樣的平常心在網紅遍地的網際網路,難能可貴,也越來越少。

最讓耿哥想不通的,是那種他辛辛苦苦做了一個禮拜十來天的作品,技術水平和拍攝效果都很完美,結果放到視頻平臺上,播放量還不如人家一個隨手一拍的, 100 多萬播放量。

面對這樣的事,他也只能以一句 「 可能是還沒有研究透平臺的機制 」 來自我安慰。

現在的視頻內容創作者,早就過了勤勤懇懇日更,憑藉過硬的內容就能站穩腳跟的時期,相同的視頻類型,厲害的大佬實在是太多了。。。

如果沒辦法維持住流量和活躍度,過氣到徹底涼涼也就是一兩年的時間,競爭太過激烈,很多人選擇留在大城市尋找機會。

而耿哥則是一直留在老家河北保定,過著外人看來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的自在生活。

包括了這次的展會在內,大家都會親自上門找他談合作,而相對的,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他都會想出一個個拍案叫絕的創作方向,回饋給相信他的人。

人們活在這個世界,忙碌著自己喜歡做的事,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這就夠了。

做手工本身不存在好壞,那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採訪結束之後,我們想去耿哥家中的工作室看看,他爽快的答應了,很大方的給我們加了微信。

這一次在杭州,他不用再擔心自己做的東西得不到認可,至少我們的同事阿康,在耿哥的自動洗頭機上,玩得超開心。。。

最後還有一點點。

如果你對耿哥的家&工作室感興趣,阿康和他的夥伴蘭花去了保定實地探訪了一番,做了一個視頻,點擊文末的小程序就可以看。

相關焦點

  • 誰說手工耿的發明沒用?「河北樊少皇」手工耿喜提菠蘿科學獎
    菠蘿科學獎被稱為中國版的「搞笑諾貝爾獎」,雖然看起來不靠譜,可它是個正兒八經的科學獎項,由浙江省科協扶持創辦。菠蘿科學獎的最大特色在於將趣味性與科學性完美結合,將「向好奇心致敬」這個口號貫徹到底。所以,從歷屆菠蘿科學獎的獲獎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奇葩科研成果。
  • 廢物發明家手工耿,全網粉絲千萬,現實生活只被當作「笑話」
    手工耿在網上經常發布一些奇思妙想的手工製品,乍一看覺得有用,可實際卻是廢物,但他對每一件「廢品」的製作很是認真,並且仔細解說。這種反差引起了強烈的喜劇效果,吸引無數網友的觀看,讓他一躍成為全網最火的網絡達人。火了之後,手工耿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畢竟不是專業團隊,他也向其他網紅一樣,火了一陣後漸漸消失,現實生活中他奇奇怪怪的發明行為只會看作是一個「笑話」。
  • 國外版「手工耿」,專門創造無用的發明,網友:有用就取關
    面對社會中出現的各種產品,為了能將其潛在的能力完整地發揮出來,許多人都在努力的「開發」出自我的創造技術,去完善這些不同種類的物品。以達到「便利生活」的作用。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倘若沒有抓住主次關係,忽略了主要緩解,而注重次要部分,所得到的結果也許並不會令他人滿意,甚至會鬧出一場無以言對的笑話。或許,你知道「手工耿」這位大神嗎?
  • 聽過「手工耿」嗎?曾被黃渤罵「蠢」,而李誕卻尊稱一聲「哥」!
    相信十一假期的時候,有很多的朋友都看過了《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了吧,其中一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裡,黃渤飾演的黃大寶,在劇中是一個發明家,然而,除了在電視上能看到這種農村發明家,現實版的「黃大寶」也是有的,這個人就是被很多人質疑,卻又因質疑爆紅的農村發明家,手工耿。
  • 這位「保定愛迪生」不簡單,他的奮鬥故事連央視都報導了
    7月26日,一條「手工耿上央視」的消息,上了微博熱搜:這位來自河北農村的小夥子,本名耿帥,網名「手工耿」,在「網絡江湖」上,他有著更為響亮的名號「發明界的泥石流」、「河北保定愛迪生」!這位手工耿,很早就有一款爆紅網絡的產品,沒錯就是「全自動倒立洗頭機」,注水、漂洗、烘乾常用基本功能該有的都有,卻被人嘲笑為「無用」,網絡江湖對這款產品的官方評價是: 「耿哥出品,必屬廢品」;商標LOGO:無用良品。手工耿的發明究竟無用到什麼地步?
  • 網紅鬼才發明家「手工耿」 又上央視火了一把……
    他顏值在線,被稱為「保定樊少皇」;他才華橫溢,被譽為「河北愛迪生」;他隨便發布幾段視頻便能收穫千萬播放量,卻被調侃為「除了正事,什麼都幹」…… 他靠各種「腦洞大開」的手工黑科技,狂攬百萬粉絲,卻被扎心為「耿哥出品,必屬廢品」。
  • 英國「手工耿」自製太陽能幹衣機,網友:為啥不直接用太陽曬?
    :22 來源: 聽雨刻意 舉報   「colinfurze」(科林菲茲)是一位來自英國的手工愛好者
  • 哪一刻,你意識到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雖然我們都曾自命不凡,但大多數人註定只是普通人。 職友:東門聖手 在小的時候,我一直認為這個世界的存在就是因為我而存在的。可是當自己漸漸長大之後,發現有更多比你還優秀的人。這種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僅僅是這個世界當中的一個渺小存在。
  • 他被稱為「保定愛迪生」,腦洞發明紅到國外!奮鬥故事上了央視
    官方介紹來自河北農村的手工達人本名耿帥網名「手工耿」但在「網絡江湖」上曾經「爆紅」網絡的「全自動倒立洗頭機」沒錯那正是手工耿的發明傑作因為「 無用手工耿的發明究竟無用到什麼地步?一起來感受下他「徵戰江湖」的代表名作——管鉗螞蚱: 這可謂是手工耿的圈粉之作,他把視頻發到網上,沒想到卻收穫了過百萬的點擊量。意外走紅後,他開始不斷向網友展示自己的硬核發明。
  • 他是中國版「愛迪生」,被央視多次點名稱讚,卻遭親媽直言看不起
    他只是河北保定的一個「普通人」而已。(我感覺我受到了冒犯)如果只是這種簡單的「發明」,耿帥可當不了網紅,在他頭上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號。「刑部尚書。」先說一個比較著名的東西:彈腦瓜崩神器。他的一系列「發明」,讓他親媽都站到了「嘲笑」的隊伍當中。在央視採訪耿帥的節目中,耿媽媽絲毫沒有掩飾自己對兒子的「嫌棄」。「我就是覺得,他做的那些東西,不是說沒用,是真沒用。」
  • 他的死因至今成謎,有人說他從外星而來,只是去了他的星球
    1944年7月31日,這天,風和日麗,萬裡無雲,是個適合飛行的好天氣。一個精神煥發,神採奕奕的男人駕著他的吉普車輕巧地來到「萊特寧」飛機腳下,他眼神裡透出氣定神閒,從容不迫的風採。這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駕駛飛機飛上雲端了,因為身體素質已經經不住高空飛行的重任,這最後的飛行都是經過強烈懇求才經允許的,沒有人知道他內心深處在想什麼。
  • 微小說:「簡單,去抱著他撒個嬌就行~」
    (下)手中的電腦差點沒拿穩,酷哥半天不知如何接話,室友突如其來的邀請讓他不得不多想。正在猶豫如何婉拒時,邊上人又說了一句「沒關係的,你沒有時間我就自己一個人去」,語氣裡透著些許失望委屈。也不知道為什麼,酷哥突然心頭一軟,開口道:「我有空,一起吧。」
  • 張金星傾家蕩產找神農架野人,三任妻子離他而去,他說從不後悔
    【張金星傾家蕩產找神龍架野人,三任妻子離他而去,他說從不後悔】在我們國家,有一個關於神農架野人的傳說。可能我們普通人也只會憑空幻想一下,不會把尋找野人當做自己的工作,但是有一個名叫張金星的人,他卻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反對,背井離鄉,踏上了尋找野人的道路。
  • 從廢柴愛迪生手工耿原型到UFO!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單元之《天上掉下個UFO》,黃渤飾演黃大寶,更是將他的土味幽默表達得淋漓盡致! 黃大寶駕駛著比牛車還跑得慢的拖拉機行駛在家鄉的道路上,劉昊然、王寶強、董子健、王硯輝演的乘客都急壞了,他還自信滿滿地說
  • 都在說「普通人」,但誰是普通人?
    在b站與歌手毛不易合作的《入海》MV中,「風催著我們出發,那個平凡的背影,去遠方還是故鄉」的歌詞配合溫柔而有力的旋律,呈現了一個「平凡畢業生」的敘事。在電影《天註定》中,賈科長對中國社會普通老百姓遭遇的四個真實事件進行了改編後的呈現。他對這片土地上最平凡的芸芸眾生的同情隱而不發,全部情節的千鈞力量都在最後一個鏡頭裡落下、彌散,然後戛然而止。那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群像鏡頭構成了一個微妙的隱喻,它揭示著賈樟柯希望講述的「普通人」的故事,總是一個「群像」的故事。賈樟柯《天註定》(2013)劇照。
  • 肖戰首次形容自己顏色,當四個字說出來後,讓普通人怎麼活?
    近日肖戰參加北京春晚代言人的採訪,在採訪當中也對於自己的顏值演技和唱歌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評價,在形容自己顏值的時候肖戰的回答是普普通通,他要是算得上是普通那麼其他人該怎麼去形容呢,難道是連普通都不如嗎,所以很多網友都都說肖戰這個評價一點都不客觀。
  • 廣東棒球球星劉廣標:只是普通人 是比賽都想贏
    如果不是期間有電視臺記者來採訪,旁人還沒有注意到這個身邊坐著的人正是廣東棒球隊當家球員劉廣標。  對於記者的採訪,劉廣標回答得有點漫不經心。他解釋道,「平時在棒球隊接受的採訪和很多了,該說的都說了,隊裡還有很多人可以接受採訪」。記者說這是「明星效應」時,劉廣標表示,棒球在國內發展還比不上臺灣等地,臺灣棒球代表隊的球員可以稱得上是明星,但「我還只是個普通人」。
  • 程璐:有人說他吃軟飯靠老婆,其實他只是把老婆當兄弟
    他是《奇葩說》開播以來,唯一一個誇自己精彩的人。 後來程璐在節目上回憶這段往事,仍然無比自豪:「那段時間我們太窮了,還好我膽大皮厚,敢帶著思文去路邊攤擼串,朋友們都說我是唯一一個敢在路邊攤靠擼串撩妹的爺們。」
  • 採訪新加坡成功企業家Richard Giam:利他精神的踐行者
    在採訪中,Richard分享說,自2000年畢業後,他已經在企業界工作了好幾年,但他一直渴望更大的自由和靈活性。由於天生的創業傾向,Richard從來沒有享受過典型的朝九晚五的辦公室工作所帶來的組織約束。他毅然決然地離開穩定的公司工作,意味著他必須適應不同的日常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自律變得至關重要,他的個人動機和資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