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萬眾矚目的菠蘿科學獎頒獎儀式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拉開序幕。
來自澳大利亞伯內特醫學研究所的坎貝爾·艾特肯博士、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瓦爾·柯蒂斯教授、猶他大學的生物學家大衛·卡雷爾等人分別獲得了菠蘿科學獎物理、數學、生物等獎項。
當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並不是這些科學界大牛,而是一位來自河北,被網友們譽為「河北保定愛迪生」、「河北樊少皇」、「無用發明家」的網紅髮明家——手工耿,他獲得了第九屆菠蘿科學獎十大獎項之一的發明獎,算得上是眾望所歸。
菠蘿科學獎是什麼?
菠蘿科學獎被稱為中國版的「搞笑諾貝爾獎」,雖然看起來不靠譜,可它是個正兒八經的科學獎項,由浙江省科協扶持創辦。菠蘿科學獎的最大特色在於將趣味性與科學性完美結合,將「向好奇心致敬」這個口號貫徹到底。
所以,從歷屆菠蘿科學獎的獲獎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奇葩科研成果。比如在2012年,首屆菠蘿科學獎的心理學獎就頒給了一位中山大學的女教授,她的研究項目是「數錢能減輕疼痛」。別說,這成果一看就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第二屆菠蘿科學獎數學獎的研究項目是「男生追女生的數學模型」,第四屆的數學獎花落於世界知名的紐約大學科朗數學系,他們的研究成果是「一個棒棒糖能舔多少次」。總而言之,只有你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歷屆發明獎的課題也都相當有趣,比如「可以發電的紋身」、「精子運動捕捉器」、楊永信的「壞孩子清除計劃」、「人造舌頭」辨別假酒。這麼看來,手工耿獲得這次菠蘿科學獎的發明獎是實至名歸的,因為他的發明比起上述這些奇奇怪怪的發明更加離譜。
驚天地泣鬼神的神級發明「腦瓜崩神器」,還有「雷神之錘」、「擼串輔助器」、「洗頭搓澡劍」、擺攤創業工具「美人魚燒烤浴盆」、「炒菜神器」兩件套……種種奇葩的發明都應了手工耿的母親對他的評價:「不是沒用,是真沒用。」
手工耿不僅火遍了全網,多次被外國媒體報導,還數次登上了央視這個大平臺。上個月底,央視新聞頻道就以「青年村民搞發明,創意逐夢引關注」、「無用發明家耿帥,用心發明」為標題為手工耿做了一期專訪,介紹了這位專注於自己事業、追逐夢想的民間發明家。今年國慶檔的最強黑馬《我和我的家鄉》中也有手工耿的影子,黃渤在電影中飾演的發明家的原型就是手工耿。在《我和我的家鄉》的幕後花絮紀錄片中,黃渤曾親自拜訪過手工耿,體驗了他的一系列搞怪發明,還向他借來了不少有意思的小玩具。《我和我的家鄉》中出境的跑步機就是手工耿製作的。
對於手工耿這位民間發明家,你們怎麼看呢?
原創/摸娛貓
禁止轉載,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