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科學獎,科學需要好奇心

2020-10-21 光明網評論員

作者:張田勘

10月18日晚,第九屆菠蘿科學獎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開獎。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英國倫敦、美國加州等地的9位科學家和充滿好奇心人士分別獲得菠蘿科學獎的物理學、生物、數學和心理學等獎項。人稱「保定愛迪生」的青年發明家「手工耿」耿帥獲得了菠蘿科學獎的發明獎,其獲獎理由是:對當代生活的深刻理解,重新解釋了人與人、人與物質的關係。

菠蘿科學獎是一個廣泛徵集、褒獎和傳播有想像力的科研成果和事件,「向好奇心致敬」的獎項。從菠蘿科學獎的內容到獎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另類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在中國一般稱為搞笑諾貝爾獎),其宗旨是,評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古怪」研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該獎於每年9月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舉行,隨後會有獲獎者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公開演講。評審委員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

另類諾貝爾獎以及菠蘿科學獎,都道出了科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如何吸引人們從事科學研究,並且獲得研究成果,以及從科研中獲得樂趣。關於科學研究,愛因斯坦有一句話被廣泛引用: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不過,能夠提出新的並有意義的問題,有一個前提或者說驅動力,就是要對某一件事或某一類問題關注。對事物保持強烈的好奇心,才能提出問題。痴迷於其中,提出無數的為什麼,然後形成有價值的問題,並根據這些問題去試驗,嘗試解決和解答問題,從而產生成果。即便沒有成果,這種探索過程也會給後來的探索者提供思路和啟發,薪火相傳,產生能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力量。

大多數人都對燒腦的複雜科研提不起興趣,也不會好奇,要求他們發現科學研究本身固有的趣味性,很難,所以不如有意識地讓科學研究有趣起來。這樣的研究,與嚴肅的科學研究並行不悖,菠蘿科學獎、另類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獎在本質上也並無差異,都是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造福於社會和公眾。

從最初人們看到鳥兒在空中自由飛翔到發明飛機,從看到魚類在水中縱情遨遊到發明潛艇,都是因為人們對這些生物的運動和生活方式產生好奇,萌生了發明飛機和潛艇的想法,又經過無數代人的努力讓想法成為現實。

再拿菠蘿科學獎來說,今年的菠蘿科學獎中的醫學獎授予「讓孩子玩遊戲可以治療多動症」的產品。這是美國「數字藥物」公司Akili通過科學的設計與嚴謹的試驗研發的一種叫做AKL-T01的數字療法,能以遊戲的形式,讓兒童用戶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並在這個過程中改善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治療8歲到12歲的部分多動症兒童。而且,這一療法的被試驗證明有一定效果,因而於今年6月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於治療兒童多動症。

當然,也有不少人質疑,「這些研究發明真的有用嗎?」例如「手工耿」的健身減肥冰箱鎖、砍價戰袍、生日蛋糕塗臉器、拳擊背包之類的發明,很多人都認為是「無用良品」。這個問題,其實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也遇到過。1966年,高錕證明,一根頭髮絲細的石英光纖,可以替代體積龐大的千百條銅線,「只要把鐵雜質的濃度降至百萬分之一,可以預期製造出在波長0.6微米附近損耗為20dB/km的玻璃材料」,但是專家們起初認為,材料問題無法逾越。因此,高錕的想法和發明被視為「無用良品」。但是今天,光纖通訊,讓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成為資訊時代的標誌。正如楊振寧所說:「今天以後,我知道每次我和小孫女看夜空的時候,看著仍然閃爍的繁星,既美麗又神秘,我將會告訴她,其中一顆是『高錕星』。我還會對她說,就在那剎那,數不清的光纖,正在傳遞著數不盡的bits(數位),把人類世界推進高速資訊的新紀元。」

對於科學來說,無用與有用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永遠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和興趣,才是尤其重要的。菠蘿科學獎、另類諾貝爾獎的存在,可以吸引更多人從興趣出發,對科學或者說對這個世界保持一顆好奇心。讓科學更好地走進大眾,需要這種科學精神的培養。(張田勘)

相關焦點

  • 向好奇心致敬 2020菠蘿科學獎揭曉
    央廣網杭州10月19日消息(浙江臺記者林璐茗 解梓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0月18日,2020菠蘿科學獎在浙江揭曉。您或許不了解菠蘿科學獎,這是一個為正經的科研成果頒獎的嚴肅的、有點好玩的活動。
  • 好奇心激發創造力——解碼2018菠蘿科學獎項
    新華社杭州4月14日電(記者朱涵)「收髒錢更容易做壞事」「宅著更節能」「菠菜探測爆炸物」……2018菠蘿科學獎13日晚在杭州為一批想像力豐富的科學成果和科學家頒出獎項。這些有趣的科學研究,喚起人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讓創新精神走近大眾。
  • 收髒錢更容易做壞事 2018菠蘿科學獎開獎
    4月13日,由浙江省科技館、果殼網和網易新聞聯合主辦,被稱為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的第七屆菠蘿科學獎,高舉 「向好奇心致敬」的旗幟開獎了。本屆菠蘿科學獎聚焦人類科學歷史上的高光時刻,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名垂青史改變世界的科學成就,以傳播科學的趣味性和想像力為目標,鼓勵公眾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有趣的是,基於阿基米德在浴缸中乍現的靈感,本屆獎盃也設計成了水龍頭的形狀。一批有想像力、有趣的科研成果榜上有名。
  • 菠蘿科學獎揭曉,這些奇葩研究獲獎了
    今天是第八屆菠蘿科學獎頒獎的日子。八年來,這個「向好奇心致敬」的科學獎已經嘉獎了幾十個並無野心改變世界、但也不會被世界摧毀好奇心的科學團隊。請看——菠蘿科學獎·醫學獎多度假可以延長壽命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醫學系教授 Timo Strandberg向好奇心致敬很多遊戲都會一種貼心設計:受傷掉血,只要原地休息片刻就能逐漸恢復。
  • 菠蘿科學獎:激發好奇初心,探究無用之用
    這樣的「婉拒」讓兩人萌生新的想法,最終在徵詢國內多方專家建議後,他們將菠蘿科學獎的關注點聚焦在「好奇心」和科學傳播的過程上。「雖然菠蘿獎的起因是搞笑諾貝爾獎,但特色不同。」對於菠蘿獎是「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的說法,李瑞宏如此回應。他表示,前者中很多是國外科技人員的自嘲自諷性研究,而菠蘿獎更注重的是正面引導公眾、激發公眾對科學的好奇。
  • 同程旅行聯名菠蘿科學獎正式進軍宇宙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關注,前段時間菠蘿科學獎又上了熱搜。,並非科學界熱搜,而是菠蘿科學獎和同程旅行打造的一次營銷界「熱搜」。看似一本正經搞業務的同程旅行,與菠蘿科學獎合作打造了一家行星際旅行社,正式將業務擴張至整個宇宙,並趁著今年菠蘿科學獎頒獎之際,放飛腦洞,帶著廣大網友們一起玩了起來。
  • 「河北樊少皇」手工耿喜提菠蘿科學獎
    10月18日晚,萬眾矚目的菠蘿科學獎頒獎儀式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拉開序幕。當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並不是這些科學界大牛,而是一位來自河北,被網友們譽為「河北保定愛迪生」、「河北樊少皇」、「無用發明家」的網紅髮明家——手工耿,他獲得了第九屆菠蘿科學獎十大獎項之一的發明獎,算得上是眾望所歸。
  • 科學之夜·菠蘿科學獎頒獎典禮
    「好笑而嚴肅」的菠蘿科學獎又來了。10月18日晚,2020菠蘿科學獎在溫州頒布。菠蘿科學獎旨在褒獎有趣的科學研究,以喚起人們對科學的好奇和熱情。 一個個看似無釐頭的話題, 都有嚴肅的科學理論支撐。今年是菠蘿科學獎的第9次亮相。
  • 李瑞宏:「向好奇心致敬」的一群人
    菠蘿獎創立於2012年,在過去八年裡,一群科學家、科學傳播工作者,與科學青年、文藝青年、普通青年一起,為一些富有想像力、出人意料而意義深遠的科研成果與事件,頒發了這個以水果命名的獎項。去年菠蘿科學獎創始人、前浙江省科技館館長李瑞宏分享了為何創立菠蘿科學獎,以及如何通過這一獎項將科學與趣味結合起來。如下為他的演講內容。
  • 好奇心乃開拓創新之劍
    漫畫作者:張學士「長鬍子的男人更扛揍」「人類的六大噁心因素」「遊戲成為多動症治療處方藥」……日前,第九屆菠蘿科學獎開獎,來自不同國家的9位科學家和好奇心人士獲獎。有趣的外殼,嚴肅的科學精神。正如菠蘿的味道又酸又甜一樣,菠蘿科學獎被稱為中國版的「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褒獎有想像力、有趣味性的科學研究,喚起人們對科學的好奇和熱情。「數錢可以減輕疼痛」「蚊子為什麼不會被雨滴砸死」……這些天馬行空、腦洞大開的科研成果,看似都是「無用良品」,卻是在「向好奇心致敬」,鼓勵人們積極參與發現未知的探索之旅。哲人有言,一看見星星,我就開始做夢。
  • 這個笑點與知識齊飛的科學獎,都頒發給了哪些奇葩的發明?
    「菠蘿科學獎」作為該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沒有懸念地順利頒獎了。 在過去的八年中,「菠蘿科學獎」給幾十位科學家出於好奇心所做的科學項目頒了獎,但由於其古怪的評選規則
  • 菠蘿科學獎頒給了這些人
    就在昨晚,2020年菠蘿科學獎,終於在溫州醫科大學你或許不了解菠蘿科學獎……但這是一個為正經的科研成果頒獎的、嚴肅的、有點好玩的活動,也是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組成部分,me獎是為了獎勵那些在科學傳播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今年的獲獎者是來自美國拜歐拉大學的老師Matthew Weathers,如果要給他一個定語的話,那麼應該是「全世界和瀏覽器一起玩耍得最6」的人。
  • 有意義的科學可以從有意思開始
    一根棒棒糖可以舔1000次,蚊子不會被比其重50倍的雨滴砸死,「呵呵」的網絡會話中表達了強烈的負面情緒……日前,由果殼網與浙江科技館聯合主辦的「2015年菠蘿科學獎頒獎禮」在杭州舉行,9個國內外「有意思的」的科研成果或事件獲獎。
  • 5個以「不正經」著稱的科學大獎
    菠蘿科學獎 菠蘿科學獎是在中國設立的獎項。關於這個獎,用普通的方式可以介紹為: 菠蘿科學獎是由浙江省科協支持,浙江省科技館與果殼網合力打造的科學獎項,以「向好奇心致敬」的名義,廣泛徵集、褒獎和傳播有想像力的科學研究成果和事件,找到那些並無野心改變世界,但也不會被世界摧毀好奇心的人,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科學。
  •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關於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的決定
    根據《陳嘉庚科學獎獎勵條例》《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和《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經陳嘉庚科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嚴格評審,並經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會審議批准,決定授予《實驗發現五夸克態》等5個項目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授予關啟安等6人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陳嘉庚科學獎和青年科學獎
    2020-08-29 04:36:3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吳月輝)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8月28日在京揭曉。5個項目5位獲獎者摘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分享了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陳嘉庚科學獎和青年科學獎揭曉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8月28日在北京揭曉。5個項目5位獲獎者摘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分享了陳嘉庚青年科學獎。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北京大學高原寧教授以「實驗發現五夸克態」項目獲得陳嘉庚數理科學獎;四川大學馮小明教授以「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項目獲得陳嘉庚化學科學獎;西湖大學施一公教授以「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項目獲得陳嘉庚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研究員以「華北克拉通破壞」項目獲得陳嘉庚地球科學獎;清華大學雒建斌教授以「摩擦中微粒作用機制及超滑機理
  • 彭實戈獲得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於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來自山東大學的彭實戈教授因其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費曼-卡茨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榮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此項獎金100萬美元,約合70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