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丨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來了!科學之夜·菠蘿科學獎頒獎典禮

2020-12-06 浙江在線

長鬍子的男人更扛揍?用尿液建月球基地?「好笑而嚴肅」的菠蘿科學獎又來了。10月18日晚,2020菠蘿科學獎在溫州頒布。

菠蘿科學獎旨在褒獎有趣的科學研究,以喚起人們對科學的好奇和熱情。 一個個看似無釐頭的話題, 都有嚴肅的科學理論支撐。

今年是菠蘿科學獎的第9次亮相。本屆主題是「行星際旅行」,同程旅遊將在「菠蘿科學獎頒獎典禮暨同程菠蘿星際旅行推介會」上向公眾介紹首批9條「行星際旅行線路,並發售限量版「星際旅行補給包」。

回溯過去歷年的獲獎項目,諸如「蚊子為什麼不會被雨滴砸中」「菠菜檢測爆炸物」「貓舌頭比人造刷子更好用」之類的研究成果,令人腦洞大開。讓我們來看看,本屆菠蘿科學獎會有哪些充滿「腦洞」的驚喜呢?本端將進行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1602983655000

相關焦點

  • 菠蘿科學獎:激發好奇初心,探究無用之用
    作者 |馮麗妃「有鬍子的男人更抗揍」「用尿液建月球基地」「公共湯匙去哪兒了」「用打遊戲治療多動症」……10月18日晚,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2020菠蘿科學獎頒獎現場,一項項「腦洞清奇」的科學研究讓氣氛熾熱。或許,你還不了解這個以水果命名的獎項。
  • 向好奇心致敬 2020菠蘿科學獎揭曉
    央廣網杭州10月19日消息(浙江臺記者林璐茗 解梓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0月18日,2020菠蘿科學獎在浙江揭曉。您或許不了解菠蘿科學獎,這是一個為正經的科研成果頒獎的嚴肅的、有點好玩的活動。
  • 菠蘿科學獎,科學需要好奇心
    作者:張田勘10月18日晚,第九屆菠蘿科學獎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開獎。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英國倫敦、美國加州等地的9位科學家和充滿好奇心人士分別獲得菠蘿科學獎的物理學、生物、數學和心理學等獎項。人稱「保定愛迪生」的青年發明家「手工耿」耿帥獲得了菠蘿科學獎的發明獎,其獲獎理由是:對當代生活的深刻理解,重新解釋了人與人、人與物質的關係。
  • 「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
    諾貝爾獎的頒發每年都是世界關注的焦點,隔了一個大西洋的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另一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笑聲中舉行完畢。北京時間9月13日6時,第29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如期舉行。今年的主題是「習慣」(Habits)。與往年一樣,今年共頒發了10個獎項——包括5個與諾貝爾獎相同的獎項,以及5個隨心所欲的隨機獎項。
  • 5位國人「連環套娃」,斬獲2020搞笑諾貝爾獎
    今年10月份,擁有「無用發明家」、「河北樊少皇」、「保定愛迪生」等一系列頭銜的網紅髮明家手工耿參加了菠蘿科學獎的頒獎儀式,並憑藉著他的「腦瓜崩神器」、「雷神之錘」等一系列奇葩發明,斬獲了菠蘿科學獎中的發明獎,眾望所歸。
  • 「河北樊少皇」手工耿喜提菠蘿科學獎
    10月18日晚,萬眾矚目的菠蘿科學獎頒獎儀式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拉開序幕。當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並不是這些科學界大牛,而是一位來自河北,被網友們譽為「河北保定愛迪生」、「河北樊少皇」、「無用發明家」的網紅髮明家——手工耿,他獲得了第九屆菠蘿科學獎十大獎項之一的發明獎,算得上是眾望所歸。
  • 好奇心激發創造力——解碼2018菠蘿科學獎項
    新華社杭州4月14日電(記者朱涵)「收髒錢更容易做壞事」「宅著更節能」「菠菜探測爆炸物」……2018菠蘿科學獎13日晚在杭州為一批想像力豐富的科學成果和科學家頒出獎項。這些有趣的科學研究,喚起人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讓創新精神走近大眾。
  • 獎金「10萬億」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銷魂研究一籮筐……
    圖丨對比最下面的 2007 年的獎盃,不得不說搞笑諾貝爾獎的正經程度有所提升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提名依舊是任何人都可以提名或被提名,而獎盃依然是粗製濫造的手工製品。不過與相對寒酸簡陋的頒獎典禮相比,頒獎嘉賓可謂陣容豪華。
  •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美國教授用便便做刀具獲獎
    據美聯社2020年9月18日報導,搞笑諾貝爾獎於9月17日頒布了今年的獲獎名單。由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和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因製作和測試人類便便做的刀具,獲得了今年材料科學獎。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表彰那些讓人捧腹的科學成就,「先讓人笑,再讓人思考」。
  •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美國教授用便便做刀具獲獎
    據美聯社2020年9月18日報導,搞笑諾貝爾獎於9月17日頒布了今年的獲獎名單。由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和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因製作和測試人類便便做的刀具,獲得了今年材料科學獎。 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表彰那些讓人捧腹的科學成就,「先讓人笑,再讓人思考」。
  • 【頒獎】嘲諷界的業界良心:搞笑諾貝爾獎
    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
  • 1956年來首次!諾貝爾獎取消頒獎晚宴:典禮將以新形式舉行
    7月22日,據媒體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諾貝爾獎晚宴將取消,頒獎典禮也將以「新形式」舉行。報導稱,諾貝爾獎基金會7月21日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12月的諾貝爾獎宴會將取消,頒獎典禮將以「新形式」舉行,這也是自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後諾貝爾晚宴首次被取消。諾貝爾基金會理事長拉爾斯·海肯斯登(Lars Heikensten)在聲明中稱:「基於當前疫情,諾貝爾獎周將與以往不同。
  • 收髒錢更容易做壞事 2018菠蘿科學獎開獎
    4月13日,由浙江省科技館、果殼網和網易新聞聯合主辦,被稱為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的第七屆菠蘿科學獎,高舉 「向好奇心致敬」的旗幟開獎了。菠蘿科學獎U獎:獐子島扇貝神秘失蹤事件大連獐子島扇貝突然大量失蹤,網友史稱「扇貝跑路事件」 。微博網友MC拳王 還創作了一篇「科普」文章,「一本正經」講述了獐子島扇貝是如何受到北海道老鄉召喚、不遠萬裡遊回日本的,甚至還引來了獐子島的官方回應。為了紀念這些扇貝,特授予2018 菠蘿科學獎 菠蘿科學獎U獎。
  • 菠蘿科學獎揭曉,這些奇葩研究獲獎了
    今天是第八屆菠蘿科學獎頒獎的日子。八年來,這個「向好奇心致敬」的科學獎已經嘉獎了幾十個並無野心改變世界、但也不會被世界摧毀好奇心的科學團隊。菠蘿科學獎·生物學獎恐龍也得頸椎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邢立達團隊向好奇心致敬想不到吧,嚶嚶怪來了,而且是來領獎的。以邢立達副教授為首的中、美、日等國古生物學者,在恐龍化石身上發現了頸椎關節病變特徵,證明頸椎病不是人類特權,侏羅紀時代的恐龍也會得。
  • 2020未來科學大獎舉行雲端頒獎典禮|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相較於過往四年群星雲集,閃耀紅毯的頒獎典禮,今年的雲端頒獎典禮正值未來科學大獎五周年,特意邀請各獎項科學委員會委員和12位捐贈人齊聚雲端,闡述對生命、物質、數學與計算機各個獎項的理解,也回顧參與、創建未來科學大獎的初衷。我們希望值此五周年之際,禮讚科學成就,弘揚科學精神,喚起科學熱情,慶祝未來科學大獎五周年。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總是會出現一些敢於突破感官和品味底線的研究者,這對知識探索來說,是值得讚揚的。隨著第三十屆即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名單的揭曉,我們又見識到了一批腦洞大開的研究者。可別把諾貝爾獎與搞笑諾貝爾獎搞混了。前者是名利雙收的正牌獎項,後者讚揚的則是 「 初看惹人捧腹大笑,再看卻發人深思 」 的研究。
  • 川普喜獲諾貝爾獎——搞笑版的!同獲此殊榮的還有5個中國殺手
    此人創辦了一份科學幽默雜誌——《不大可能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至今已經走過30個年頭。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
  • 同程旅行聯名菠蘿科學獎正式進軍宇宙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關注,前段時間菠蘿科學獎又上了熱搜。,並非科學界熱搜,而是菠蘿科學獎和同程旅行打造的一次營銷界「熱搜」。看似一本正經搞業務的同程旅行,與菠蘿科學獎合作打造了一家行星際旅行社,正式將業務擴張至整個宇宙,並趁著今年菠蘿科學獎頒獎之際,放飛腦洞,帶著廣大網友們一起玩了起來。
  • 人有陰陽,月有圓缺,如雷貫耳的諾貝爾獎居然也分正式版與搞笑版
    搞笑諾貝爾獎,英文名為IgNobel Prizes,最初誕生於1991年,主辦方是科學幽默雜誌,創始人是馬克·亞伯拉罕斯,頒獎地點位於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是對家喻戶曉的諾貝爾獎的一種很有意思的模仿和諧搞。
  • 這個笑點與知識齊飛的科學獎,都頒發給了哪些奇葩的發明?
    「菠蘿科學獎」作為該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沒有懸念地順利頒獎了。 「中國版搞笑諾貝爾」 菠蘿科學獎向來都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