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和8月,天文學家們注意到蓋亞空間天文臺的數據中有一些非常奇怪的東西。一顆遙遠的星星奇怪地變亮了,然後又變暗了。幾個星期後,它又亮了起來,又暗了下來。
這種奇怪的行為並不是因為恆星在做什麼,而是因為我們之間一個看不見的物體的引力扭曲了時空的結構,在恆星穿過時放大了光線。
現在,天文學家們已經弄清楚了這個不可見的物體是什麼:一顆雙星,距離我們2544光年,因為太暗了,我們根本看不到它。 然而,根據恆星的引力放大光線的方式,天文學家們能夠計算出它的質量、距離和系統的軌道。
據天文學家們介紹,這些技術可能是定位銀河系中其他隱藏的大質量天體的一種方法,比如估計有數百萬個孤立的恆星質量黑洞。
根據一組天文學家的說法,關於這個系統的性質,最大的線索是源天體的反覆變亮和變暗。 這項活動後來被命名為 Gaia16aye。
波蘭華沙大學的天文學家說:「如果你有一個單一的透鏡,由一個單一的物體引起,那麼亮度只會有一個小的、穩定的上升,然後隨著透鏡經過遙遠的光源,然後移開,亮度會平穩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恆星的亮度不僅急劇下降而不是平穩下降,而且在幾個星期後它又變亮了,這是非常不尋常的。 在500天的觀察中,我們看到它變亮變暗了5次。」
這表明一個雙星物體產生了所謂的引力微透鏡,這是愛因斯坦預測的效應,當前景物體的引力導致時空彎曲,放大其後面的東西時,就會發生這種效應。
在更大的尺度上,這使我們能夠研究遠距離的物體,但是較小的鏡頭也可能有用。
對於 Gaia16aye,微透鏡是一個由高倍區域組成的複雜網絡。 經過這些區域的背景光源會迅速變亮,然後隨著這個區域的移動又立即變暗。
在 Gaia16aye 微引力透鏡事件中對這些模式的仔細研究揭示了一個名為2MASS19400112 + 3007533的雙星系統,兩顆紅矮星以57% 和36% 的太陽質量計時。 它們每2.88個地球年圍繞一個共同的質心旋轉一周。
天文學家 Przemek 說: 「我們根本看不到這個雙星系統,但是只看到它作為背景恆星上的一個透鏡所產生的影響,我們就能夠了解它的一切。」他曾供職於華沙大學,現供職於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
「我們可以確定系統的旋轉周期,其組成部分的質量,它們的分離,它們的軌道形狀,基本上所有的東西,而不需要看到雙星組成部分的光。」
研究小組希望這些技術能夠幫助他們找到孤獨的恆星質量的黑洞,這是蓋亞數據中尋找明亮和暗淡恆星的自動化工具的目標之一。
目前,我們知道有幾十個這樣的黑洞。 當它們與周圍空間中的物質相互作用時,比如它們正在主動地吃一顆恆星,或者它們處於一對正常恆星中時,我們就能發現它們。
然而,到目前為止,休眠的黑洞仍然難以捉摸。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發現組合起來小於太陽質量的不可見的紅矮星,這些技術可以揭示恆星質量的黑洞,這些黑洞的質量下限通常是太陽質量的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