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少女畢業了。
6月23日晚,成團兩年的火箭少女迎來了她們最後的狂歡。離散終有時,是大家從火箭少女成團那一刻起的共識。少女們在舞臺上聲淚俱下,訴說著曾經。
帶著「幹啥啥不行,和老闆吵架第一名」的金句,楊超越再一次成為當晚的話題焦點。從2018年《創造101》開播至今,楊超越似乎總有這樣的魔力,集中所有人的目光。
有人說她幸運,將其定義為錦鯉,渴望從她身上吸收神奇力量。但若是仔細回顧她這兩年的演藝生涯,或許不難發現,在這份關注背後,楊超越靠的從來不只是運氣。
「不合格」的女團成員
在6月23日的畢業演唱會上,楊超越是哭得最兇的那一個。
她用「笨小孩」來定義過去兩年間的自己,感謝粉絲所給予的關愛,「老天他不一定是愛聰明的人,他的萬分之一也會寵幸到我們這些笨小孩的,所以不要放棄平庸和笨的自己,說不定老天就是喜歡你,他就是讓很多人喜歡你,你就配擁有這些愛。」
的確,從標準的女團成員定義上來說,楊超越是個「笨小孩」。
女團舞臺上,有人閃閃發光,有人黯然離場。而楊超越顯然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一個。
2018年,楊超越為了2000塊通告費,帶著「全村的希望」來到《創造101》。她在節目中的表現,大概可以用一個「慘不忍睹」來形容:唱歌跑調,跳舞沒型,和帶著流水線上工業痕跡的偶像練習生們截然不同。
彼時「偶像元年」呼號響起,大眾期待迎來標準意義的男女團之時,她像是撞到槍把上的那類人,靠著憋不住的眼淚成為了觀眾最「討厭」,而節目製片人最「喜歡」的選手。
但偏愛總是與偏見如影隨形。
從2018年偶像元年起,平臺推動下的造星狂潮讓這個時代的偶像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一個「消費品」。在火箭少女101成團的兩年間,共有五部偶像選秀節目陸續播出,一部待播出,年輕的偶像們以每年400個的速度被無間隙生產。
而這些年輕偶像和傳統的藝人最大的不同是,在練習生時期,他們需要公司進行大量無回報投入。這意味公司在前期運營中面臨著更高的風險,也更依靠出道後的迅速變現。但在如今缺乏行業「基礎設施」的國內,偶像產業所依據的,幾乎全部是綜藝節目。
因為自帶話題點的爭議體質,過去兩年間,平臺的真人秀綜藝這條維持人氣的捷徑,向楊超越開啟了大門。據粉絲統計,2018年至2020年間,楊超越常駐綜藝四部,參與錄製綜藝二十五部。
她在過往尚未在主流輿論場中展示的另一面,在綜藝這片廣闊天地中,也在被無限放大著。通過這些,她打破了橫在粉絲與大眾之間的那堵牆,在歌舞缺陷之外,種種特性正向公眾塑造一個新的楊超越。
而顯然,楊超越也清晰地知道,綜藝這條路所帶給她的東西。「我一直認為,大家是喜歡我獨特而優秀的靈魂。」在搜狐《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中,她這樣告訴主持人丁丁張。
這或許也從另一層面上解讀了為什麼會是她的疑問。「不合格」的女團成員楊超越從來不僅僅是大眾情緒的受害者,更是這場狂歡的受益者。
逐漸成熟的演員之路
火箭少女101解散第一天,楊超越的微博簡介,改成了「演員和歌手」。
她不是十一位成員中唯一一位有著轉型演員計劃的成員。
在被稱為速食品的偶像產業裡,「高危」和「短命」通常是他們躲不過的宿命。在這種情況下,轉型做演員成為了偶像們在娛樂圈站得穩、走得長的重要選擇。
即使像韓國偶像經濟、偶像產業如此完備的國家,偶像們轉型為演員仍然是大多數人渴望的歸宿,其中有「韓娛圈鄙視鏈」的原因,但更多的或許是基於演藝生命的考量。
截至目前為止,火箭少女十一位成員,已有七位挑戰了演戲。但不可否認的是,選擇走上演藝之路與成為合格演員,從來不是同一個概念。
相比於略顯波折的女團之路,楊超越的演員生涯,是在一片好評聲中開啟的。
她出演的第一部作品,是由企鵝影視、哇唧唧哇出品的《極限17》系列中的《羽你同行》篇。
在這部看似平平無奇的青春偶像劇中,楊超越飾演的角色,是此類作品中常見的開朗美少女,因為意外與男主相識,在日漸相處中情愫漸生,帶著懵懂與青澀的少女,與彼時進入演藝圈的楊超越的形象不謀而合。
這樣一個角色,說不上難得,也說不上驚豔,但作為一個「天然去雕飾」的偶像,比起完全不會演戲的流量演員來說,楊超越的真實讓她顯得「會演戲」。
這種真實的機會對於任何新人演員而言,或許都只有一次。但正是通過這一此正確的選擇,讓楊超越的演藝生涯,並沒有像所有流量偶像一樣,她在質疑聲中持續前進。
這一點,從《將夜2》的反饋不難看出。如果說《極限17·羽你同行》尚可以說是少女的本色出演,那麼《將夜2》中的天女昊天一角,則是楊超越在演員上的一次自我突破——儘管這種突破的話題性要強過實際成果。
從宣布楊超越加盟這部曾經男頻改編的代表之作,到帶著爭議登場,出演這個和自身性格差異較大的角色時,楊超越的演技依舊可以看出青澀的痕跡。但有意思的是,不論昊天這一角色及格與否,大眾對「演員」楊超越的期待依舊是遠遠高於「女團成員」楊超越的。
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只是,如何將這份期待,化為實打實的成績,卻是楊超越在脫離火箭少女後最需考慮的問題。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相比於繼續歌手生涯,綜藝與影視,的確是最適合楊超越的發展之路,而她和團隊也有意識地想要維持著這種發展。
畢業典禮第二天,楊超越率先刪去了微博名中「火箭少女」的前綴,微博簡介中,演員被她放在歌手之前。與微博名一起行動的,還有她關於未來的規劃。火箭少女解散第二天,楊超越個人工作室正式開通微博。
隨之公布的七月行程,是肉眼可見的忙碌。不間斷的綜藝,早已證明了於楊超越於節目本身而言,已經是彼此成就的關係。
相對而言,楊超越的影視之路,則面臨著更大的隱患。
從目前楊超越手中握有的存貨來看,過去兩年間,她共拍攝了五部影視劇。除卻已經播出的《極限17·羽你同行》《將夜2》,她還有一部大女主劇《且聽鳳鳴》,一部一番女主《仲夏滿天心》,以及一部特別出演的《長安諾》。
後者特別出演暫且不論,前兩部由她扛大梁的作品或許才是奠定或動搖她演藝事業的根本。
從作品性質上來說,《且聽鳳鳴》改編自同名小說,《仲夏滿天心》則翻拍自韓劇《浪漫滿屋》,兩者皆在開拍前便擁有強大的粉絲基礎,這也意味著,相比於《極限17·羽你同行》的初見驚豔,更挑剔的審視在等著楊超越。
這恰恰也是楊超越最無可奈何之處。在演戲這條路上,當作品的天枰過於傾向流量時,質疑自然會等比增長。
或許是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從最新的網絡消息來看,楊超越的下一部影視劇,將搭檔孫儷、張嘉譯共同出演厚海文化出品的《理想之城》。在這部職場劇中,她或將飾演一位戲份不多的前臺小妹。
對比著獨挑大梁的大女主劇而言,這是一步穩棋,或許缺少挑戰,但卻是正確的選擇。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笨小孩」楊超越,一路走到現在,或許從來不止是被老天眷顧。
【文/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