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演藝圈》已經上映了,想不到吧。
這也正常,畢竟大家現在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它上次高調宣布定檔大年初一的時候。
其實就在 2 月 1 日,四暗影官方又迅速發布消息說將提檔至 2 月 9 日。時間非常倉促,可以說是一場突如其來的上映,宛如《逐夢演藝圈》電影本身那撲朔迷離的鏡頭切換與場景跳轉。
根據貓眼電影的數據,《逐夢演藝圈》上映當天(2 月 9 日)票房為 2.49 萬元,排片佔比 0.1%,綜合票房佔比低於 0.1%,第二天排片佔比上升至 0.2%。
0.2%,什麼概念?
我講個真實的數據,就是淘票票上北京地區的電影院,只有 10 家有排片。而且其中 8 家都是只有一場,另外 2 家是兩場。
經本人徐徐排查後發現,其他電影院大概每個場次都只有 1 個已售出的座位,但王府井的橫店影城就賣出得很多。然而這些先買了票的人,並沒有選擇靠中間的座位。
距開場還有半小時的選座圖
為了能夠更好地觀察人類,我選擇了這家影院,而且選了觀眾席正中央座位的隔壁,想看看坐最中央的會是什麼樣的人。
原以為這是一場藝術盛宴,原以為這是一群為了看畢志飛大導演而堅持信仰、拒絕在網絡上看槍版的精神貴族,沒想到,我被騙了。
那些整整齊齊的座位,全都空著!淘票票上顯示已售出的座位上,根本沒有人!
我的電影票
實不相瞞,在昨天我宣布自己要來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同事就說懷疑我今天會在這裡遇到三十多個的影視自媒體人。事實證明他猜錯了。
因為在電影開場時,整個影廳加上我就只有 7 個人。另外 6 個人裡,有兩個是單獨來的,還有一對男女,以及我旁邊的兩個男性。
我的座位前面幾排
我的座位後面幾排
旁邊的兩個男生,完全是來瘋狂嘲笑的;遲到的幾位觀眾,坐在我後排認真商討著要做觀影筆記,懷疑是某影視自媒體組織。整個影廳充滿著活躍的氣氛,觀影過程中臥槽聲此起彼伏,並時不時在非劇情笑點的時候集體爆發出笑聲。
在電影結束後,我走出放映廳時,還有一位小哥在舉著手機錄像!衝上來採訪!自稱是某某新聞的,問我看完這部電影什麼感受!
我驚了。
這大過年的,北京今天又這麼冷、風這麼大,我一個人嗷嗷跑到電影院來看這部著名爛片……這究竟是為了欣賞藝術還是為了寫稿,你心裡沒點數嗎?在剛才觀影過程中,還沒整明白在場的其實都是同行嗎?
也可能是因為這位某某新聞的媒體朋友,真的有在認真欣賞電影。
要說起畢志飛大導演這部《逐夢演藝圈》本身,那是非常刺激的。
整個電影 95 分鐘,有 11 條故事線,多麼燒腦!吊打《盜夢空間》了。而且每個故事都得涉及到一場潛規則,四捨五入你平均每 8 分鐘就能目睹一場性騷擾或者求包養。
在《逐夢演藝圈》中,任何情侶只有一種分手的可能性,就是因為錢。原本談著好好的戀愛,突然母親病了要錢,於是找了個老闆。原本談著好好的戀愛,突然想買車了,於是找了個富婆。
而且,無論是老闆還是富婆,看起來都比原配更真愛。既給錢又投入感情,最後還要被主角團羞辱,可以說是老實人了。
最震撼的是,畢志飛大導演還在影片過程中設置了「中場休息」這個環節,真的太貼心。「中場休息」期間,會有各位主演露著肚臍、穿著沙灘褲在屏幕上跳起健美操,宛如鼓勵你堅持看完全場的啦啦隊員。
現在的導演們,其實在剪自己的電影時都不免痛心,一方面有太多鏡頭想要保留,另一方面又不能讓電影的時長太長。
畢志飛大導演就展現出了一種極其睿智的手法:對於不重要的劇情,直接使用快進手法播放。甚至是在同一場對話裡,某些不重要的對話是快進播放的,只剩下重要的臺詞是正常播放。
而且,在快進播放時,人物的聲音也會變得尖細喲。
我當時差點以為,是放映室裡的老哥不小心戳到了快進鍵。
藝術,藝術啊。
當今的俗人,還是太不理解畢志飛大導演了。
《逐夢演藝圈》為什麼口碑這麼爛、卻獲得了如此大的關注?各位電影界專家學者為何對其嘖嘖稱讚?知名演員們又為何紛紛錄製視頻為它站臺?也許只有看過《逐夢演藝圈》電影的人,才能明白畢志飛大導演的良苦用心。
我苦苦思索:《逐夢演藝圈》講的什麼故事?講的是演藝圈的各種潛規則和各種亂象。
那麼《逐夢演藝圈》這來回定檔、撤檔、又定檔、又提檔的戲份,畢志飛大導演先後對 SNH48、豆瓣以及影評人們的上訴和索賠,還有經常被掛在嘴邊的賈樟柯、李安……
等等,我的思路突然亮了:畢志飛大導演這一系列行為和動作,都是一場藝術。
電影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電影在社會上引發的討論。畢志飛大導演並不是在創作《逐夢演藝圈》這部電影,而是成為了現實世界的導演。
電影的上映和學者的吹捧,觀眾的崩潰和他本人的自戀……你在這場事件中看到的一切,都是來自畢志飛大導演的一場社會實驗,你本人也是這個實驗的一部分。
這真實發生的一切,才是真正的《逐夢演藝圈》。
對了,電影並不重要,千萬不要去電影院看,你那樣做的話完全是在破壞這場行為藝術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