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渲染之如何解決VR相機校正問題「渲雲渲染」

2020-12-05 渲雲

使用標準相機開啟垂直校正,有時候會出現這種交互式渲染中不能識別的情況。解決方法有兩種,接下來就具體講講這兩種方法!

方法一:首先可以創建一個物理相機。

使用對齊工具,分別將相機和目標點與原相機對齊。

將物理相機的焦距設置到和原相機一致。

開啟物理相機中的自動垂直傾斜校正。

這個操作相當於將原相機手動轉換為物理相機,交互式渲染可以識別的物理相機的垂直校正,需要注意,調節物理相機的曝光來控制畫面的亮度信息。

方法二:使用插件對相機進行轉換。打開插件:

識取原相機,點擊生成物理相機。

開啟垂直校正調節曝光信息。

使用渲雲一鍵渲染,就可以快速出圖,同時也完成了相機的轉換。近期渲雲效果圖版又更新了四項新功能,分別是支持3ds Max 2021及VRay5,優化了AO/色彩通道可調,Gamma支持LUT模式及結果文件推送至指定目錄,這些小的優化只為讓渲染更快速,給用戶帶來更舒適的體驗。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乾貨,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渲雲渲染」
    渲雲,百萬設計師首選的雲渲染平臺。不論是設計界的大神還是小白,只要接觸(雲)渲染,對 VRay 和 Corona這兩款渲染器都不會陌生,不過對於這兩款渲染器,你的了解都有多少?如何選擇合適的渲染器,對於工作效率的提高還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編就來分享關於VRay和corona的乾貨小知識~VRay是一款結合光線跟蹤和光能傳遞的渲染器,集燈光、材質和渲染工具於一體,它擁有真實的光線計算,能創造出專業的照明效果,為不同領域的優秀CG製作者提供了高質量的圖片和動畫渲染。VRay渲染器的功能組成主要分為七個部分。
  • 室內設計師學會這個,渲染高逼格效果圖只需幾分鐘~「渲雲渲染」
    渲雲,百萬設計師首選的雲渲染平臺。效果圖是設計師通過3D軟體,將創意構思進行形象化再現的一種形式。由於三維模型軟體的特殊性,渲染一張高清大圖的時間快則幾個小時,慢則十幾個小時不等。那是因為高清圖的渲染參數對機器計算要求很高,選擇高效的渲染方式——雲渲染,可以通過提高渲染速度,從而提高渲圖效率。雲渲染就是利用網際網路,將你需渲染的文件傳至雲端,雲端龐大的計算機集群構建的渲染平臺幫助你完成渲染工作。
  • 3D水波紋板如何製作?1分鐘輕鬆搞定~「渲雲渲染」
    5、通過測試渲染就可以看到水波紋板的效果了~(PS:材質由躁波控制波紋大小,凹凸控制強度。)使用Vray製作方法:1、與上述同樣的調節方式,漫反射調節黑色,反射調節為白色,光澤度稍微降低,將菲涅爾數值給到10以上。
  • 「模型雲」3dmax渲出的圖為什麼是球形效果的幾種可能原因
    3dmax渲出的圖為什麼是球形效果?很多設計師在做完3dmax模型並進行渲染的時候,往往會發現渲染好的效果圖邊框是球形的圓弧效果,有一點變形。本期,模型雲就為您整理了3dmax渲出的圖是球形效果的幾種可能原因,快來一起看看吧!
  • 「渲雲精選」室內設計、效果圖表現常用軟體合集
    渲雲,百萬設計師首選的雲渲染平臺。室內設計每年都會湧入大批新鮮血液,新入門的對設計工作一知半解,只覺得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圖是一門厲害的技術活。其實不難,掌握這幾款基礎軟體即可: AutoCAD、3ds Max、SketchUp(草圖大師)、CG Magic、VRay、Corona、Xrender(渲雲)、Ps。
  • 「渲雲渲染」
    -Light Mix燈光混合-就像Vray5 for 3ds max一樣,也更新了燈光混合功能,用戶可以在渲染過程中或渲染後直接在VFB中更改燈光和發光材質的強度以及顏色。可以方便的啟用或者禁用燈光,而不用去重新渲染,大大提升效率。同時它實現了單獨的燈光模式,即每個燈光實例存儲在單獨的元素/圖層上。
  • 渲雲影視客戶端1.3.11版本發布,全面支持FStorm渲染器!
    渲雲影視客戶端1.3.11版本正式上線!本次更新新增功能點囊括子帳號管理優化、單幀多圖預覽、keyshot質量設置等,話不多說,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具體詳情,功能雖小便利多多,為您的任務渲染打開方便之門。新增支持FStorm渲染器渲雲影視客戶端已全面支持FStormRender——一款基於3dmax軟體上的GPU(N卡)渲染器,能夠幫助用戶實現無偏差和快速渲染,擁有十分出色的性能。FStormRender具有許多獨特的功能,包括改進的色調映射,燈光採樣,本機BRDF模型,眩光效果,光線追蹤改進,QMC採樣器優化和快速置換實現,不用佔很多內存。
  • 如何解決PR渲染輸出視頻很慢的問題?
    在後期剪輯中,令許多剪輯師頭疼的不是視頻如何剪輯,而是視頻剪輯之後,在渲染輸出的時候,速度非常慢,甚至有些浪費時間,有時候需要修改一個小問題,改完之後又要重新渲染。那麼,渲染速度慢的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1、開啟GPU加速打開項目設置。
  • 鏡頭校正與相機校正
    另外,若點選下方 Upright 中的「自動」按鈕,軟體則會自動進行透視校正裁切,如例圖中以廣角仰拍所產生的透視變形,就能透過這個功能修正回來。若是圖片拍攝時略為歪斜,也能利用這個功能自動更正水平,算是懶得使用裁切旋轉工具時的另一種快捷方法。利用鏡頭校正的 Upright 功能,可以輕易地修正影像的透視變形和水平。
  • 「渲雲渲染」
    工作環境中,創建一個場景需要應用到的材質品類很多,當從網上下載合併模型時,裡面有特別複雜的材質設置,可能會導致渲圖變得巨慢,還無法查找。為了讓場景達到最優的呈現效果,設計師往往需要調節這些參數。在最新版的3d Max智能輔助免費插件CG Magic2020中,新增【一鍵批量調參數】功能。
  • 「CG實例教程」渲染公寓可視化:3D室內效果圖分解
    我總是以同樣的方式開始點亮我的場景,通過創建一個簡單的渲染相機和覆蓋材料,不包括透明材料,因為這給我一個空白的板塊工作。以下是我使用的材料,包括標準的覆蓋白模材質,玻璃材質和crsky。設置任何逼真的場景時,應始終使用相機,燈光和材質的真實值;沒有什麼應該是任意的。任意值通常會使事情複雜化,並可能導致不良結果。
  • LarkXR實踐匯:3DCAT實時渲染雲平臺|Powered by 平行雲
    因此,把實時渲染算力轉移到雲端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最佳途徑。實時雲渲染不僅可以提供海量的GPU算力,還實現了終端的輕量化和移動化。平行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實時雲渲染雲交互為技術核心,自主研發賦能全行業XR應用雲化的使能器——LarkXR,助力客戶高效搭建XR雲平臺,打造XR相關的雲化產品和業務。
  • unity 半透明渲染技巧(3則)
    所以 實現了這版 除了消耗點性能 通用性和精確度都很高原理引擎默認是之渲染離相機最近的一層depth,和color。這種始終對無序半透明渲染是信息不足的,我們想 如果 每一處遮擋 都可以保留遮擋後面的最近的顏色 那麼我們自然就能 對這些顏色 一起混合。就像做ui 拿到5張從前到後的圖片 計算他們透明疊加就很簡單了。那麼怎麼獲得這些顏色呢?
  • 清華「計圖」迎來重大更新:支持可微渲染,多項任務速度超PyTorch|...
    所以,為了讓計算機生成圖像效果更好,即更快、更逼真地生成接近於人眼看到的2D圖像,「渲染」目前是圖形學重要的研究領域,通常被用於如製作動畫電影等方向:那麼,可微分渲染呢?這有點像是「渲染」的「反向操作」,從2D圖像中,生成所需的3D場景信息,包括3D幾何、燈光、材質、視角等等。
  • 解決Vray渲染中材質溢色問題的常見方法
    網易教育訊  經常使用lightscape 或者Vray進行室內表現製作的朋友們,大家經常會發現場景中那些面積比較大同時色彩飽和度又比較高的對象,由於光能傳遞或光子反彈的原因,對場景中的其它色彩飽和度較低的材質產生了材質溢色,最終造成了效果的失真.本小節中,安徽新華電腦專修學院程華安老師就把簡單總結的Vray渲染中解決此類問題的常見方法
  • 從流浪地球說起,看看AWS是怎麼做雲渲染的
    雲計算與 影視渲染製作如今,大型公有雲服務商的一個數據中心的伺服器數量通常以幾十萬臺為單位來計量,公有雲數據中心的海量資源完全能讓電影製作者在短時間內產出內容,流浪地球據說也是用了雲服務來做了渲染工作。
  • 《流浪地球》票房破20億,特效堪稱好萊塢大片,雲渲染功不可沒
    不過在這背後,電影所採用的雲渲染技術或是成就電影的最大功臣。雲渲染:特效製作的一次技術革命對於後期來說,一部影片一秒鐘24幀,普通渲染1幀需要半個小時,如果只靠特效公司自身的渲染設備,電影的渲染往往需要數萬小時,可能花費幾年的時間。《流浪地球》特效製作公司為了提升渲染效率,開始尋求雲服務商的幫助,採用雲渲染技術。
  • 華人學者再獲 SIGGRAPH 優秀博士論文獎:「每章都能作為博士論文」
    而他的博士論文頒獎詞:「將閆令琪博士論文的任一章節摘取出,都可以自成一篇博士論文」,充分代表了業內對其卓越學術成就的至高評價。本論文在三個方面提供了突破性的貢獻:鏡面微結構或微光建模、毛皮反射和快速蒙特卡洛渲染。關於微光部分,則是基於 2014 年、2016 年和 2018 年的論文,介紹了如何分析評估鏡面反射,以及如何執行光傳遞的全波動光學模擬,這些思想在商業產品中有所運用,如 AutoDesk Fusion 360 和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2016。
  • Redmi K40 Pro渲染圖曝光:相機矩陣似K30S
    近期有多張 Redmi K40 Pro 的渲染圖在網上流傳出來,作為以高性價比著稱的一個系列,這應該也是許多用戶比較關心的一款產品。 其中一張顯示 K40 Pro 或採用中置打孔屏設計,渲染圖反映出來的機身背面外觀都較為一致,與小米 11 方形的相機模組不同,K40 Pro 採用的是長條狀的相機矩陣設計,設計上看起來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