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8月20日訊(記者黃殿晶)繼今年6月24日,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成功繁育的全國首例小西非海牛(比爾)滿一周歲之後,珠海長隆海牛館再次傳來喜訊——第一頭雌性西非海牛寶寶「菲菲」日前順利誕生,並於今天正式跟廣大遊客見面。珠海長隆同時宣布,實現世界上首次發現兩大海牛驗孕法——「鼻子冒泡」驗孕法和「轉圈圈」預產法,目前準確率和存活率都達100%。
「XiXi」媽媽和「菲菲」寶寶
據悉,世界現存三種海牛:亞馬遜海牛、西印度海牛、西非海牛,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西非海牛被列為「易危」物種。母海牛的乳腺長在胸鰭的基部,也就是人類的胳肢窩,因母牛把小崽抱在胸前進行餵奶,被古代航海水手誤認為「美人魚」而流傳至今。目前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擁有三雄四雌的海牛大種群,現在一歲多、已成功斷奶的「比爾」喜添一位能一起玩耍的「牛妹妹」,該雌性海牛一出生體重就達32.4公斤,如今50天已破50公斤,相當於一名成年女子的體重。據悉,還有一頭海牛媽媽將於9月迎來自己的寶貝。
「XiXi」媽媽和「菲菲」寶寶。(記者黃殿晶 攝)
西非海牛孕期長達13個月,繁育率低成為公認的世界難題。據珠海長隆海洋動物專家鍾逸甫介紹,今年7歲的西非海牛媽媽「XiXi」妊娠期超過14個月,因此寶寶在母體養得也更胖,出生時用時足足2小時。
作為全國首例成功繁育的西非海牛,珠海長隆保育團隊根據「比爾」還在娘胎時積累的大量觀察數據,首次發現海牛媽媽交配後一個月開始鼻子愛冒泡,並憑藉此方法之後成功驗證西非海牛「XiXi」和另一頭西非海牛「Guagua」先後接棒「好孕」。而產前兩個月開始,海牛媽媽喜歡「轉圈圈」的行為,也為現存三種海牛中被譽為「最鮮為人知的海牛類」的西非海牛繁育,探索出獨門的成功經驗。珠海長隆成功突破珍稀西非海牛低生育率的繁育難題,並將迎來全國最大的新生西非海牛展示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