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只是不願意接受,低成本超硬核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2021-01-09 小老弗看片片

嘿!你好嗎?

這裡是小老弗看片片。

今天小老弗為大家推薦的是一部科幻電影裡的另類電影,

它雖然全程只有幾個人一個場景,電影成本低到讓人髮指,

但它卻是科幻電影中口碑爆棚的鼻祖之作,

好了閒話不多說,內容走起來。

世界就在這個男人的嘴巴裡面。《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007年上映,豆瓣評分8.5分。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部電影全片不足90分鐘,電影從頭到尾就是幾個哈佛教授參與的談話節目,場景只有兩個,一個房子裡,一個房子外,整部電影只投資一萬美元,但小老弗我覺得這是07年裡最棒的科幻片。影片的節奏和氛圍都很舒服,類似於著名的《十二怒漢》,全部情節都發生在一間狹小的客廳之中,全靠人物之間的對話展開,著實需要導演和演員都具備相當的功力。

對我來說,其引人入勝的程度絲毫不亞於任何動作大片,雖然人們向John詢問的問題之中似乎有2次重複,不過倒也是可以接受的瑕疵,況且整整一下午的對話,發問重複本是可能發生的情況。故事情節很簡單,場景也很「簡陋」,幾個人的對話就是主要情節,一間木屋的內外便是全部場景。

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John在執教十年後突然辭職。同事們趕到他郊外的住所為他送行,欲言又止了一番後,John道出了他難以啟齒的辭職原因:他是史前洞穴人,已經活了14000年,因為某種不知名的原因,他永遠停留在了35歲,永不死去。每過10年,為了防止身邊人發現他不老的秘密,他就開始新一輪遷徙,改換身份,重新生活。他曾追隨佛祖修行,被原始部落奉為神靈,曾和哥倫布相識,和梵谷交好,更可怕的是,他甚至就是耶穌!

John考古學、心理學、生物學的權威朋友們先是對John的說法報以大笑,可是隨著談話的深入,他們發現John的述說是如此真實,他們看似堅固的人生觀、知識觀開始動搖,在我的感覺裡,大多數的科幻電影似乎把太多的精力致力於想像過去200年或未來100的故事,用大投入、大演員、大結構、大製作來吸引觀眾。當然,輕而易舉,大多數的觀眾也被吸引。他們在電影院裡,被史前怪獸嚇得驚慌失措,羨慕外星人的超能力,或者因地球即將毀滅而感到了恐懼、擔憂,或者莫名其妙的興奮。

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卻僅僅是通過幾個人之間的問答、爭論、辨疑「完成」了一個「科幻」。整個故事看似輕鬆、溫文爾雅,輕鬆的音樂,溫暖的爐火,平緩的語氣,還有一段關於愛情的插曲,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只要你一停頓,一種緊張的逼仄感會立即不由自主的爬上你的心頭。影片的高潮無疑來自於John自稱是耶穌那段。他對聖經的起源、基督形象的演變,做了讓同事們幾乎崩潰,卻又隱隱認同的解釋。

用經驗主義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可以證明一千隻羊、一萬隻羊、一百萬隻羊是白色的,但是我們無法證明所有的羊都是白色的。換句話說,就是,可證偽,無法證真。電影據說是根據一本科幻小說改編的。但也許我們應該追尋到更遠。整個西方思想史從前蘇格拉底開始就有著深刻的懷疑主義和不可知論的傳統(當然他們還有決定論和可知論的傳統),對一切事物抱著某種猜想,繼而反駁,最終不斷糾錯,可能是科學知識能夠不斷成長的原因,更可能是我們永遠心懷畏懼,順利成長原因。

看慣了好萊塢大片庸俗如我之輩本期待結尾處能有奇峰凸現,不料卻依然相對平淡的收了場,不過仔細回味卻也很合情理,對於這部獨特的科幻影片,一個華麗震撼而又不顯突兀的結尾實在難以想像。一直覺得讓人回味無窮的佳作只可偶遇不可強求,記得上一次邂逅如此水準的佳作已是6個月之前看的《美國X檔案》,而上一次看到此種類型的科幻作品則是2年前看的《K星異客》。

影片中的演員並非大牌,但舉手投足之間卻都張力十足,John穿越萬年的神色自若,Edith信仰顛覆時的恐懼失措,Will面對永恆者時的心理失衡,全部精彩絕倫。從根本上說,這只是把一個活了14000年的傳奇人物放在了現代社會中的小把戲,但影片的聰明之處是把這個構思從人文角度而非從科學角度來展開,在內容無比空洞、畫面無比華麗的「大片」(最近的一部代表作就是《變形金剛》,而我不得不承認我不但很喜歡它,而且還熱切的盼望著第二部的到來……)泛濫的今天,這部發生在一間小客廳裡的科幻片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以啟示,真正震撼人心的藝術形式歸根結底不是絢麗奢華的電腦特效,而是能夠洞穿人性的思想鋒芒。

事實上,這部影片的科幻內核可能比影片本身更有魅力。片中老Will的話最容易讓人產生共鳴,不朽的身軀,曾見證了多少我們無緣得見的歷史奇蹟,他曾結識了佛祖、梵谷,甚至自己就是耶穌的歷史原型;而在遙遠的未來,他還將親身經歷無數我們無法看到的科學奇蹟。Will說的對,幾乎沒有人會不嫉妒這種不朽之人。早在秦始皇之時,人類便追求永生,永生之夢一直紮根在人類意識的最底層,被長期埋沒,卻永不泯滅。

這部電影首先給人的感受就是思考。你看完了它,你選擇信還是不信?或許這不是選擇,不管完全否定還是完全相信,整個開放式的故事帶來的思考是非常有趣的。我選擇信,這跟我相信上帝的答案是一樣的。電影裡也有類似的臺詞,而這在邏輯上也是有漏洞的,但我認為這個答案很簡單也很難被推翻:你能否定主人公不是耶穌嗎?就像你能否認上帝不存在嗎?固然你或許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你也無法否認不是。

從科學的論戰最後轉入宗教的探討,這符合人們的常識:相對來說,宗教能夠解決大多數科學無法解釋的終極問題。有神論或者無神論,絕大多數人是被動選擇的。不管哪種更科學更符合邏輯,它們都只是一種「論」,可不管哪個國家,哪種教育背景。都會對年輕一代灌輸某種信仰。這種信仰是大部分人邏輯思維的底線。本片很多地方讓我想起那本《人都是要死的》,長生不老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欲望和幻想。那本書中獲得不死之身的主人公經歷了N年的生活之後,發覺永生即是永遠的懲罰。因為他愛的人都會死去,他的任何成就最終都會隨時間化為齏粉。

不同的是,本片的主人公認為自己不是永生的。他平靜的面容沒有多少悲傷流露,可對他來說,愛過的人和愛他的人都死去了,這是不能無視的。除了探討長生不老和永恆時間帶給觀眾豐富的思考空間,對知識在歷史長河和人類文明中起到的作用本片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活過了1萬4000年的主人公必須依賴知識才能保留記憶,而這個設定本身也頗具玩味:其他人如果能夠博學到一定程度,也能夠和他說的幾乎一樣滴水不漏。這裡面反映出導演在故事編排上的巧妙之處,你選擇信或者不信,那是看你如何思考,而不要執著於真或者假的價值判斷上來。

影片結尾主人公停車等待愛他的女人,鏡頭沒有拍她是否拉開車門上車,這裡面的懸念讓我非常感動。一個身邊愛人終將都會老去死掉的男人,每每十年就會離開身邊的人,既是自保,也是對別人的關照。但他是否會為眼前的女人駐足停留呢?當他停車回頭看女人的時候,女人面容細微的變化多麼令人心動啊!萬年的生命歷程和我沒有關係,你只是我愛的男人,你像過去重複過N次那樣,離開身邊的人,但是你還是為我停留了一瞬間。

看慣了火星人、未來人、遠古野獸等在屏幕上叱吒縱橫的模樣,這次回到一個原原本本的與我們一模一樣的「人」,反而感受到詰問與質疑的力量。難怪這部演員不超過十人、場景也只有屋裡屋外兩個的片子,也曾有一瞬覺得遺憾,為什麼華語電影裡難得看到如此短小有力的精品。

好了,本期的小老弗看片片就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關注小老弗安逸看片不迷路,拜了個拜拜~

相關焦點

  • 有時我們只是不想接受低成本的超級硬核科幻小說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世界在這個人的嘴裡。《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發布,豆瓣評分8.5。整部電影不到90分鐘,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幾位哈佛教授節目之間的對話,只有兩個場景,一個在屋裡,一個在屋外,整部電影的投資只有1萬美元,但小老弗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科幻電影。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我們來自哪裡?
    - 安東尼奧尼《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獨立電影,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由理察·沙因克曼執導,傑洛米·貝斯拜編劇。本片總投資一萬美元,絕對的小成本獨立電影,卻收穫了豆瓣8.5的高分。此片沒有一般傳統科幻片的固有套路,純粹以簡單的兩個場景,八個主要人物以及對白形式演繹著所謂的軟科幻。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全新紀
    周末聽某說我鍾愛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出了第二部時,我是吃驚的。從來沒有想過它會出續集,在我刷這部電影那麼多遍後,我還是認為2007版電影結尾John Oldman 的離開是最好的結束,最值得人回味他未來的結局。沒想到,電影開播十周年,居然有了續集,於我肯定是要看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也就成了我觀影計劃實施的第一部。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觀後感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關於顛覆和信仰的故事,一場和自我與世界的抗爭。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少勇氣,才能徹底顛覆常識?電影中除虔誠教徒堅持宗教信仰,其他嚴重懷疑Oldman的教授大概都是因為結論太瘋狂所以不願意接受固有權威認知體系被顛覆的事實。他們害怕自己支持的被人類社會一直沿用的科學體系遭受毀滅性衝擊,其恐懼程度不亞於世界末日、第三次世界大戰或者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降臨。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l 我們終究成了一個搬運工
    在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我們終究成了一個搬運工「即使聽不懂歌詞,也會有畫面感的一首歌」關於時間題材的電影很多不論是《返老還童》—逆生長的人生還是《土撥鼠之日》—被囚禁在某一天亦或是《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時空交錯的相愛導演和編輯都在編織一個美麗的腦洞《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個低成本的高級腦洞片兒一群大學教授各個專業領域金字塔尖上的一群人在探討人類的起源、地球的變遷、生物的進化甚至是宗教等問題整個電影一共87分鐘只有2個場景
  • 《無心法師》VS《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活到14000歲,你願意嗎?
    無心,他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長得像人,卻又不是人,因為他沒有心,不會老,也不會死。這時候的無心還不會每隔百年沉睡一次,他活膩了,只一心求死,只想解脫。永生的設定,總讓我想起不止一次重刷的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部驚豔的科幻電影,沒有炫酷的特技,沒有恢弘的場景,有的不過是一間房間、一張沙發、三五個人而已。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年代:2017地區:美國類型:劇情導演:理察·沙因克曼主演:大衛·李·史密斯 / 威廉姆·卡特 / 凡妮莎·威廉斯這個影評寡人糾結了好久應該怎麼寫,嗯,最終還是決定直接這樣寫好了。如果說,《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8星以上的神作,那這部2呢,就是一部SHIT。第一部有多玄,這部就有多土,第一部有多立意高遠,這部就有多走下神壇。寡人認為,整個片子除了第1小時7分開始的18分鐘有回到第一部那種神作的感覺外,其餘的部分不是在其他任何鄉村、師生題材片子中都能看到。
  • 看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部電影你們有哪些感悟!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講述了一位人類學教授向來為他送別的朋友們坦誠自己的永生身份,又撒下更讓人接受的謊言離開。這部作品是很難複製的,它的成功在於擁有一個大多數電影不可能擁有的優點。它通過劇中人物講述了太多的知識,同時提出了一種極具魅力的假設,讓人很願意同著劇情去探討,加入一個是活了一萬多年會是怎樣。毫不誇張的說,即使這不是一部電影,是某個教授的公開課,內容也足夠吸引人。再次基礎上,它的人物塑造也可圈可點。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科幻的原教旨主義,來自「永遠」的無盡思考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原來科幻可以如此之軟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已經一萬四千歲了,從舊石器時代活到現在,而他的外表不過三十五歲的樣子,你一定以為他是瘋子,如果這個人是你一向相信的朋友,而且你這個朋友從來都嚴肅認真,很少開玩笑,你一定想從各個方面驗證他的說法是否正確。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傾聽一萬年原始人的自敘史
    無數優秀的相關作品的誕生,在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深陷其中,無可自拔。而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推薦一部關於長生不老的科幻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部電影在特效上或許沒那麼精彩(事實上它也沒什麼特效),但是,我相信這部科幻電影一定是能抓住每一個人的心!
  • 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個活了14000年的男人,終於變老了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安利一部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講述了一個活了140個世紀的男人,一場荒謬的壁爐談話,從人文與哲學角度重塑了人類信仰的故事。主要涉及了宗教的起源和意義,還有人類理性能力的局限。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時隔十年出了續集,又是一部毀經典之作
    2007的低成本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僅僅用了一萬美元,製作了一部震驚全世界的作品。而時隔十年,2017,《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在北美上映,並不是翻拍,而是故事的延續,但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中最大的謎團已經解開了,當時小編雖然很喜歡,但不覺得會有續集。但,導演給了我很響亮的一耳光,並告訴我:「誰說沒有的?我缺錢了自然就會拍續集了!」
  • 如何分析《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超脫當今時代的久遠年代的故事,不是每個普通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而願意去相信的,都是非常之人。他們一點都不驚慌,因為他們覺得約翰在跟他們開玩笑。他們不敢相信會有這樣的人存在,更不敢相信這個人就是他們相處了十年的好友約翰本人。好在,最後約翰為了照顧他們的接受能力,說了違心的假話:這一切都是在開玩笑!
  • 周六侃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一個房間,一個場景,一個故事組成的電影,原本我能想到的只有《十二怒漢》,現在在這個榜單上又加了一個名字《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如果說《十二怒漢》是表達了人性,公平以及「美國為什麼強大」,那《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則表達了更為宏大和深邃的主題,影片充斥著關於時間與空間的思考,人類存在與現實的關係以及宗教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你質疑過科學嗎?
    回答之前,不妨先看看《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科幻片還能這麼拍?2007年曾上映了兩部經典的「科幻」電影,一部是狂拽酷炫上天入地的《變形金剛》,另一部則是投資僅有一萬美元的獨立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電影屆認為後者為科幻電影提供了新的角度。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給了小成本科幻電影一條生路
    遠的不說,就說我們為之自豪的《流浪地球》就屬於這個領域的佼佼者。這部電影讓我們重新對於國產科幻電影有了期待。當然,這種期待並不全面。這也就是所謂的科幻片領域同常會分為軟科幻和硬科幻。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我極其想要推薦的電影,因為它實在是太有內涵了!
  • 超硬課堂丨男人一生會射精多少次?
    無意中看到這樣一組來自美國的數據:據估算,男人一生平均勃起射精7200次。其中,通過自慰平均射精2000次。確實很讓人吃驚,男人通過自慰的射精竟然能達到射精總次數的27.78%之多。自慰有害論由來已久,但是大多數專家對於自慰的態度是不推崇不反對。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全新紀》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續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全新紀》終於在2017年拍出來了。
  • 影視點評:《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終究悲哀的理性與情感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正是如此驚豔,這部「史上最牛的科幻電影」僅僅用了一萬美金,在一間山中小屋裡拍攝幾個人促膝對談,卻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部大製作、高科技的科幻影片。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裡,當約翰說他就是耶穌,那個女教授所受的打擊可想而知,她的世界整個崩潰了,她信仰了一輩子的東西就這麼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