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角秒的愛因斯坦環,絕對不是智慧文明造的!

2021-01-19 川陀太空

出品:川陀太空

製作:清華大學葉子

川陀太空關注微信號:santi9527       

川陀太空訊   本期川陀太空為你解讀一顆非常特別的超新星,編號iPTF16geu,通過引力透鏡,我們找到了與眾不同的東西。我們先介紹一群人,他們是加州理工學院iPTF項目的幸運兒,整個暑期是對外開放的:


他們是加州理工學院iPTF項目的幸運兒

iPTF(intermediate Palomar Transient Factory)項目於2016年9月5日發現了引力透鏡作用下的多重像Ia超新星iPTF16geu,對超新星iPTF16geu的光譜認證是由Palomar 60 英寸的望遠鏡於2016年10月2日完成的,iPTF16geu的光譜表現出明顯普通Ia型超新星特徵,且從光譜特徵來看,透鏡星系的紅移約為0.216,超新星的宿主星系紅移為0.409。

但是這個超新星的流量卻遠遠亮於正常超新星的流量範圍,天體物理學家猜測:這可能是一個躲在引力透鏡後面的超新星。


iPTF16geu的光譜表現出明顯普通Ia型超新星特徵,且從光譜特徵來看,透鏡星系的紅移約為0.216,超新星的宿主星系紅移為0.409 圖片來源:Paramoral

由於Palomar的光學觀測受到2角秒的視寧度的限制,其光學觀測結果無法分辨引力透鏡星系所造成的強引力透鏡現象,為了驗證天體物理學家關於iPTF16geu的想法,甚大陣望遠鏡(VLT : very large Telescope)在10月11日對該目標源進行了K波段成像的再次拍攝,清晰的揭開了這顆超新星的神秘面紗:原本無法分辨的光斑呈現出北邊和南邊的部分亮於中心的內部結構。


為了能更加清楚的看到該目標源的內部結構,於10月13日,Keck對iPTF16geu做了更加深度的曝光,圖像質量可達到0.07角秒,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到一個半徑為0.27角秒的愛因斯坦環(引力透鏡效應,絕不是智慧文明的傑作)和兩個幾乎分布對稱的點源,這兩個清晰的點源被認為是透鏡星系背後的超新星『透鏡像』。

由於單獨的光學圖像無法分辨超新星的四個透鏡像,所以對於超新星光變曲線的測量只是減去了從SDSS獲得的星系圖像,光變曲線包含了多重像的流量信息,經過透鏡星系的放大後,該超新星的流量幾乎被放大了56倍。


圖像中的環狀結構是超新星所在宿主星系的透鏡像,四個近90度分布的亮斑是超新星的透鏡像。透鏡星系是一個等溫橢球星系,速度彌散約為140km/s,質量約為1.4乘以10的10次方個太陽質量,半徑約為0.9kpc  圖片來源:Paramoral

通過與SALT2模板的擬合結果來看,該目標源從光變曲線上也完全符合正常Ia超新星光變曲線的演化趨勢。擬合結果同時表明iPTF16geu顏色偏紅,這說明該超新星受到強烈的塵埃消光,光譜中的強烈Na I D的吸收也證實了這個現象。

圖像中的環狀結構是超新星所在宿主星系的透鏡像,四個近90度分布的亮斑是超新星的透鏡像。透鏡星系是一個等溫橢球星系,速度彌散約為140km/s,質量約為1.4乘以10的10次方個太陽質量,半徑約為0.9kpc。這大概是第一次通過引力透鏡分辨出星系亞kpc尺度上的質量結構。


Ia型超新星被認為是天梯測距中的『標準燭光』,其光度上的一致性使其在天體測距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直是用來測定哈勃常數的重要手段。對於iOTF16geu來說,我們希望透鏡像到達時間相差不過2小時,這樣會使得對哈勃常數的估計精確2%。


川陀太空關注微信號:santi9527       

相關焦點

  • 宇宙的戒指——愛因斯坦環是什麼?
    愛因斯坦提出,空間結構不是剛性的,而是柔性的。空間就像一張巨大的蹦床,宇宙中的大型物體,會彎曲空間。
  • 時空扭曲奇觀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愛因斯坦環
    時空扭曲奇觀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愛因斯坦環3) "← →"翻頁 近日,NASA在官網上公布了一張由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愛因斯坦環的圖片
  • 捕捉愛因斯坦環!宇宙深處半熔金戒絕美曝光
    ▲哈伯太空望遠鏡完美記錄下天爐座(Fornax)愛因斯坦環「GAL-CLUS-022058s」。(圖/NASA官網) 實習記者陳妙津/綜合報導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以廣義相對論提出天文觀測現象「愛因斯坦環」(Einstein ring),這個特殊現象假說被證實後,有許多科學家投入相關研究。
  • 什麼是引力透鏡,愛因斯坦環究竟是什麼樣的?
    再有一種可能,這些圖像會因為劇烈的你去變成環狀,這就是著名的愛因斯坦環。引力透鏡效應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作用?這也就說明,如果真的存在暗物質,他們也絕對不是以星體形態出現的,而是分布的更加平滑與均勻。
  • 高級文明生物生活在地心?科學家:人類絕對不是唯一智慧生物
    從古至今,民間一直有傳言,地底深處一直生活著擁有高級文明的神秘生物,它們覺得地表上的生物太過低級,從而不願出現在人類的面前。隨著人類文明發展,科學家們對地心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地心沒有有高級文明生物生存。
  • 中國智能設計論(智慧設計論)的鼻祖
    設計論就是智慧設計論(又叫智能設計論、外星神創論),是神創論的科學升級版。《創造宇宙說明書》是中國智慧設計論的鼻祖,依據中國神話,講神(神級外星人)創造了人類世界,佛級(宇宙級)生命創造了整個宇宙,最具有中國特色。
  • 數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自然形成,還是史前文明所造之物?
    數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自然形成,還是史前文明所造之物?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與地球的真實年齡相比,可以說是曇花一現。人類是眾多生物中較為幸運的了,既沒有恐龍矯健的身姿,也沒有龐大的體型,卻能在短短時間內建立起強大的人類文明,成為地球的主導者,這一切似乎被人刻意安排好了一樣。人類並不是一無是處,擁有獨一無二的大腦,還能用雙手創造產物,在百年來的發展中,打造出無數高科技。利用這些科技對海洋、太空、地下等多領域,或多或少有了了解。
  • 120億光年外的「火環」星系-愛因斯坦環
    ALMA望遠鏡捕捉到「愛因斯坦環」現象。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天線陣(ALMA,簡稱阿爾馬)位於智利的望遠鏡近日捕捉到驚人的太空現象,被稱為「愛因斯坦環」(Einstein ring)的美麗畫面。
  • 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有史以來最大,最全面的「愛因斯坦環」之一
    愛因斯坦環的名稱是由於德國物理學家的相對論的一般理論,因此,這些天文物體的不尋常形狀可以通過引力透鏡化過程來解釋。據美國宇航局報導,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ESA,其英文縮寫)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獲了有史以來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愛因斯坦環」之一。
  • 若恐龍沒有滅絕,人類便不會出現,但地球仍可能誕生智慧與文明
    在自然界之中,有些動物較為聰明,而有些動物較為笨拙,但它們之間並不存在本質的區別,但人類就不同了,人類的大腦已經不僅僅是聰明這麼簡單,人類擁有智慧。有了智慧,人類便可以思考自身的由來,可以意識到生與死的意義,進而去思考生存的真諦,而為了尋找生存的真諦又會去想方設法探究未知的世界,於是文明就隨之誕生了。
  • 人類如果不是唯一智慧生命,那麼宇宙文明到底在哪?科學家無奈了
    宇宙空間是非常龐大的,在這個龐大的空間內,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每個天體都在宇宙中根據自己的運行規律在宇宙中運轉著,地球也只是其中一顆渺小的星球,經過多年的孕育與發展,地球誕生出了生命,成為了太陽系中的唯一生命體星球,而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在整個宇宙中也顯得微不足道。
  • 人類誤解了外星人;人類文明不是宇宙唯一的文明
    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就是宇宙居然是可以理解的——愛因斯坦一,人類文明是不是宇宙唯一存在的智慧文明?雖然地球之眼哈勃望遠鏡已經拍攝到了距離130億光年之外的原始星系,但迄今為止人類智慧文明沒有發現宇宙中其他智慧文明的存在。
  • 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罕見「愛因斯坦環」GAL-CLUS-022058s 環狀星團如一枚金戒
    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罕見「愛因斯坦環」GAL-CLUS-022058s 環狀星團如一枚金戒(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透過廣義相對論預言的罕見的天文觀測現象「愛因斯坦環」已證實存在。
  • 秦昊模仿汪小菲大S一家 一人分飾4角秒切換
    秦昊模仿汪小菲大S一家 一人分飾4角秒切換時間:2020-07-17 11: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昊模仿汪小菲大S一家 一人分飾4角秒切換 秦昊就堪稱是個寶藏男人,說話很幽默,也活得很通透。
  • 宇宙最頂級的文明是什麼樣的?我們人類應該怎麼辦?
    身體接受不了的舒服不是說機器人接受不了!未來的體系絕對的感謝人類,但為啥就的刻板的一定要人類去實現呢?病毒,感染,遺傳。都是致命的!但,科技是進步的!結合體必定是趨勢,信不信又如何?未來絕對是科技機器人的天下,那個年代他們該研究的是怎麼找個安逸的環境然後基因輪迴培養魚塘的魚!樹上的猴!以及有思想的人!
  •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迄今為止最大最完整的愛因斯坦環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迄今為止最大最完整的愛因斯坦環2020-12-22 19: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一個名為GAL-CLUS-022058s的星系團,它位於南半球的福爾納克斯星座。
  • 新研究從檔案中發現首個愛因斯坦環
    特別地,當光源、透鏡天體和觀測者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光源看起來呈現環狀,由此得名愛因斯坦環。不僅如此,科學家還意識到它其實是1987年觀測到的第一個愛因斯坦環,當時被命名為MG 1131+0456。1987年,位於新墨西哥州的大型陣列射電望遠鏡首次觀測到它的影像。儘管很多科學家對它展開了研究,但是它與地球的距離以及紅移等因素,都還是未知數。
  • 她才是華夏文明中地位最高的神 - 女媧:造人與補天
    摶土造人——人的身影終於出現在大地上這是女媧給後世留下的最大的功績,也是最為人熟知的女媧的神話內容。是女媧在遊歷世間的時候,感受到了這天地間缺少了和自己相似的「人」,於是利用黃河中的泥土,根據自己的樣貌捏出了「人」,並通過神力,讓人成為了具有靈性、有智慧的真正的「人」。
  • 生命可能普遍存在於宇宙中,但智慧與文明卻極為稀有,為什麼?
    由條件所決定的必然,也就是說只要一個星球具備了孕育生命的自然條件,那麼生命就必然在這個星球上出現,如果是這樣,那麼生命在宇宙中絕對不是一個稀罕物,因為在宇宙之中擁有宜居條件的星球太多太多了。那麼何為宜居條件,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孕育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