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發生高能爆炸,中國"天眼"取得世界級發現,鎖定重要源頭

2020-11-05 虹軍事

當地時間11月4日,英國《自然》雜誌發文,刊登了快速射電暴的起源發現成果,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為其提供了重要線索,取得了世界級的重大發現。

美國和加拿大的望遠鏡,在2020年4月28日都觀測到了一個名為FRB200428的快速射電暴,加拿大研究團隊認為此次快速射電暴與一顆已知的磁坨星有關;美國望遠鏡同時還捕捉到了一次該磁坨星X射線的爆發。

中國研究團隊也公布了對同一區域監測結果。雖然"天眼"沒有直接捕捉到FRB200428,但卻記錄到一次短伽馬射線的極高能爆炸。多個國家的研究結果綜合之後,基本鎖定了此次快速射電暴的起源。

此次觀測也凸顯了國際合作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地理位置上帶來的觀測結果差異。中國"天眼"所觀測到的短伽馬射線爆炸,對於研究至關重要,同樣也極為罕見。

快速射電暴,是宇宙中一種極為罕見的高能天體物理現象,整個的爆發過程僅僅維持幾毫秒。此前有大量學者發表了多種觀點對立的假說,比如:"快速射電暴與銀河外的智慧生物有關""快速射電暴是超新星爆炸產生的能量"等觀點。

自2007年人類首次發現快速射電暴這一現象之後,至今已有多次觀測到其他快速射電暴的記錄,但都沒有鎖定現象發生的起源。此次觀測,是人類首次鎖定快速射電暴的發生起源。

為此次研究結果立下"汗馬功勞"的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望遠鏡直徑達500米,外觀看起來氣勢恢宏,堪稱人類超級工程中的傑作之一。

在中國"天眼"出現之前,美國305米口徑的阿雷西博一直佔據著世界第一寶座。"天眼"的主動反射面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根據觀測需要,還能夠通過鋼纜進行調節,形成一個直徑300米的定向拋物面來集中觀測。

自2016年正式啟用之後,"天眼"已經探測到了約250顆脈衝星,在未來的20年之內,憑藉先進技術,"天眼"將在全世界範圍內,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雖然是射電望遠鏡,但"天眼"有能力探測黑洞產生的低頻引力波。引力波通過宇宙時,會造成空間扭曲,宇宙中的脈衝信號也將受到的極大影響;通過進行測量,能夠實現對引力波的探測。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目前只能探測到高頻引力波,對低頻引力波的探測仍然無能為力。

編輯:壁畫

相關焦點

  • 宇宙發生高能爆炸,中國天眼立下大功:取得世界級重大發現
    當地時間11月4日,英國《自然》雜誌發文,刊登了快速射電暴的起源發現成果,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為其提供了重要線索,取得了世界級的重大發現。雖然"天眼"沒有直接捕捉到FRB200428,但卻記錄到一次短伽馬射線的極高能爆炸。多個國家的研究結果綜合之後,基本鎖定了此次快速射電暴的起源。 此次觀測也凸顯了國際合作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地理位置上帶來的觀測結果差異。中國"天眼"所觀測到的短伽馬射線爆炸,對於研究至關重要,同樣也極為罕見。
  • 宇宙中或存在星系「死敵」科學家001克相當於120噸由液態氫威力相當驚人
    1979年10月30日,美國科學家利用高空氣球裡的科學探測器材,測獲了28個反質子,第一次在自然界發現反物質。那麼,什麼是反物質呢?
  • 貴州500米直徑的「天眼」望遠鏡做出世界級重大發現
    」(FAST)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藉助「中國天眼」,我國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柯伽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探測到1例全世界僅有21例的快速射電暴重複爆FRB180301,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該重複爆的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
  • 「中國天眼」已發現43顆脈衝星,難怪霍金會反對!
    前不久,官方就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的射電望遠鏡已經發現了43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地處貴州省平塘縣,搜尋和發現脈衝星是「中國天眼」的主要科學目標之一,也是」中國天眼「調試階段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學成果
  • 「中國天眼」監測到宇宙新快速射電暴 偉大科學家南仁東立下大功
    「中國天眼」首次發現了新的快速射電暴,這個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國內外科學界的一片譁然,太厲害了,中國又一次在外太空探索領域取得了重要的信息,此次發現的新快速射電暴來自宇宙深處,至於為什麼會出現,成因至今不明,等待我們的是科學家們不斷的探索。很多人或許了解過射電暴,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新射電暴及此次射電暴的發現過程。
  • 曾被稱作「小綠人的問候」的神秘宇宙信號,如今已被中國天眼破解
    中國天眼」已經發現240餘顆脈衝星。除了脈衝星的觀測成果之外,中國天眼還多次發現了快速射電暴,並且清晰地探索出了這種宇宙信號的來源,終結了科學界幾十年來對於快速射電暴源頭之謎的爭論。,至今才不過發現了不到200次的快速射電暴,開始的時候,科學家們對這種奇特的宇宙信號的來源十分不解,因為它既不是超新星爆發,也不是中子星的脈衝信號,更不是黑洞的漩渦噴流,然而它時間很短,能量卻很高,因此其發現者一度認為這種信號很可能是由高等外星文明發出的,所以還將其稱呼為「小綠人的問候」。
  • 這個宇宙「神秘電波」源頭找到了!
    磁星是高度磁化的年輕中子星(超新星爆炸後的緻密星遺蹟),表面磁場可超過1014高斯,其衰變據認為能夠給射電暴、X射線、γ射線等一系列高能現象提供動力。以此次發現的活躍磁星為例,CHIME團隊的Daniele Michille表示,它的磁場強到足以「把一個原子擠壓成鉛筆狀」。 那麼,這次發現是否說明快速射電暴全部來源於磁星呢?
  • 這個宇宙「神秘電波」源頭找到了
    磁星是高度磁化的年輕中子星(超新星爆炸後的緻密星遺蹟),表面磁場可超過1014高斯,其衰變據認為能夠給射電暴、X射線、γ射線等一系列高能現象提供動力。以此次發現的活躍磁星為例,CHIME團隊的Daniele Michille表示,它的磁場強到足以「把一個原子擠壓成鉛筆狀」。那麼,這次發現是否說明快速射電暴全部來源於磁星呢?
  • 「中國天眼」不負眾望
    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藉助「中國天眼」,我國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柯伽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探測到1例全世界僅有21例的快速射電暴重複爆FRB180301,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該重複爆的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這一觀測對快速射電暴的輻射起源提供了新的信息,顯示了磁層在快速射電暴輻射機制中的作用。
  • 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中國天眼」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張泉、董瑞豐)記者從國家天文臺獲悉,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中國天眼」(FAST)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
  • 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中國天眼」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張泉、董瑞豐)記者從國家天文臺獲悉,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中國天眼」(FAST)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
  • 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中國天眼」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國家天文臺獲悉,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中國天眼」(FAST)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40餘篇。
  • 中國「天眼」鎖定宇宙深處,發現30億光年外信號,或來自太空生物
    浩瀚無邊的宇宙,使人類產生了巨大的探索興趣,許多未知的事物都無法用科學的道理來解釋,但是這些仍然不能阻擋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各種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探索工具,人類可以在地球上感知外太空的事物,探索它的奧妙所在,最為熟知的就是天文望遠鏡,它可以觀測到外太空的星體,發現許多神秘的事情。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是怎麼回事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
    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
  • 美國"紅岸基地"倒塌,900噸儀器秒變碎片,中國"天眼"更珍貴了
    在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FAST)出現之前,阿雷西博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阿雷西博望遠鏡自1963年建成,在後來大半個世紀的工作生涯可謂是功勳卓著,證明了中子星的存在、發現了第一個脈衝雙星,還對發現第一批系外行星起到了重要輔助作用,除了在"專業"方面較為知名外,阿雷西博望遠鏡還在多部電影中亮相。
  • 美國最大望遠鏡塌了,900噸儀器摔碎,中國「天眼」成世界唯一
    在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FAST)出現之前,阿雷西博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阿雷西博望遠鏡自1963年建成,在後來大半個世紀的工作生涯可謂是功勳卓著,證明了中子星的存在、發現了第一個脈衝雙星,還對發現第一批系外行星起到了重要輔助作用,除了在"專業"方面較為知名外,阿雷西博望遠鏡還在多部電影中亮相。
  • 美國「紅岸基地」倒塌,900噸儀器秒變碎片,中國「天眼」更珍貴了
    在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FAST)出現之前,阿雷西博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阿雷西博望遠鏡自1963年建成,在後來大半個世紀的工作生涯可謂是功勳卓著,證明了中子星的存在、發現了第一個脈衝雙星,還對發現第一批系外行星起到了重要輔助作用,除了在"專業"方面較為知名外,阿雷西博望遠鏡還在多部電影中亮相。
  • 【中國新聞網】中國「天眼」運行穩定 有望捕捉宇宙大爆炸原初引力波
    孫自法 攝  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最新消息說,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2020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
  • 中國天眼FAST發現快速射電暴重複爆輻射具有豐富偏振特徵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消息 中國國家天文臺11月4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天眼FAST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快速射電暴重複爆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在SGR 1935+2145發生高能暴發的同時,藉助FAST超高的靈敏度對射電波段流量給出了迄今為止最嚴格的限制。該成果說明SGR和FRB暴發具有較弱的相關性,磁星暴發產生FRB必須依賴於極其特殊的物理條件。該成果論文於北京時間11月5日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正式發表。
  • 激動人心,我國「天眼」望遠鏡做出世界級重大發現
    近日,國際著名《自然》雜誌刊登了我國貴州50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俗稱「天眼」)發現的科學成果,對於揭開快速射電暴(FRB)的起源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近十幾年來,隨著設備的升級和算法的提升,科學家捕捉到越來越多的快速射電暴信號,甚至發現了多例可重複的快速射電暴,並鎖定了它們的宿主星系。